官場小說:時代症候現形

2021-01-12 騰訊網

[摘要]反腐小說有意識形態訴求和政治正確的考慮,是主旋律的一部分。張平、陸天明等人的小說賣得很好,經常會改編成影視作品,也會得到國家方面的承認。

【原文編者按】:周大新的長篇新作《曲終人在》把我們的目光引向了一個讀者眾多、社會反響強烈的文學創作領域——反腐小說以及官場小說。如果說反腐小說唱出了時代的主旋律,那麼官場小說更多地映照出時代的精神症候。本期青閱讀專訪青年批評家李雲雷和著名作家周大新,相信與社會、時代緊密聯繫的作品,能為我們提供深廣的思考空間。

周大新說,《曲終人散》取材於谷俊山案

變遷

從生存的焦慮走向權力的遊戲

青閱讀:請談談反腐小說和官場小說的關係。二者應該區別看待嗎?

李雲雷:兩者之間有聯繫,都是寫官場,涉及權力鬥爭,不過也有明顯的區別。反腐小說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有正面人物,是正邪鬥爭的故事模式,最後正義一方獲勝,比如張平的《抉擇》和陸天明、周梅森的作品。官場小說主要是呈現官場的生態、日常的運作方式,其中很難看到正面人物。近些年比較暢銷的官場小說經常採用成長小說的模式,寫一個小人物的成長史。

青閱讀:從9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官場小說,到現在十幾年了,大致是怎樣的過程?

李雲雷:王躍文90年代末期出版的《國畫》,被認為是官場小說的濫觴之作,2001年的《梅次故事》是《國畫》的續篇,後來他還寫過一部《蒼黃》。閻真2001年的《滄浪之水》,是官場小說的代表作之一。這些作品的主人公對官場是有質疑的,融入其中是被迫適應,重在揭示身處其中的生存焦慮。像《滄浪之水》裡的池大為,焦點在於他是否願意放下知識分子的清高和志氣,《國畫》也是如此,寫朱懷鏡仕途中的各種遭遇和內心歷程。

但是近些年暢銷的官場小說有比較大的變化,像《二號首長》、《侯衛東官場筆記》等,在閻真、王躍文小說結束的地方,它們開始了,書裡再也沒有那種個人成長中需要克服的矛盾,主人公天然就認同官場的規則,小說圍繞權力運作展開,描述他們晉升的過程,相應的謀劃和手段,怎樣獲得權力,獲得之後怎樣和別人交換,怎樣分配權力,權力本身成了主角,對於權力之外的東西,比如權力和責任,權力和個人追求的關係,這類小說很少有思考。而且它們還很注意總結官場的經驗教訓,似乎很「實用」,就像另類的「成功學」。

青閱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

李雲雷:文學的變化與時代有關。80年代幾部重要的小說像《新星》、《花園街五號》、《沉重的翅膀》——我們稱作「改革文學」,裡面也有權力鬥爭,但更主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衝突,是路線鬥爭,權力鬥爭是附屬性的。改革派歷經與保守派的曲折鬥爭獲得勝利,這是80年代的敘述模式。而在現在的官場小說中,思想路線的鬥爭消失了,過去處於附屬位置的權力鬥爭則成為了焦點。閻真、王躍文的作品可以說介於這兩者之間,是這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節點。

80年代改革文學所體現的路線鬥爭,我們可以上溯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十七年文學,我認為柳青的《創業史》最早在小說中建立了路線鬥爭的整體敘事模式,相對於趙樹理經驗式的書寫,這種敘述模式提供了一種從整體上把握現實的方式。

當前的官場小說,其實有點像晚清的「譴責小說」,比如《老殘遊記》、《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等,不過譴責小說對晚清官場是持暴露、批判態度的,而現在的作品,寫小人物經歷宦海風波,從一個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最終認同的是所謂的「成功者」的神話。

青閱讀:您給出了一個宏觀的歷史視野,那我們怎樣理解小說虛構和現實的關係呢?

李雲雷:文藝作品表現的東西肯定和實際的政治運作不一樣,但是這涉及文藝作品如何想像政治,也與社會大眾理解政治的方式有關,背後更是關聯著20世紀的歷史變遷。其實西方也一樣,像美劇《紙牌屋》,恐怕以前美國人也很少像這樣,僅僅把政治理解為權力,仿佛權力的合法性就來自權力本身。他們過去的作品,關注的也是大政治,比如說反共反蘇、冷戰的意識形態等等,但是你看《紙牌屋》,也和官場小說一樣,關注的是「小政治」,權力的具體運作,可以說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當然這只是文藝想像政治的方式,但是這種想像及其變化本身,也可以說是一個具有症候性的現象。

現狀

「向上爬」的價值觀

青閱讀:官場小說成了人控制人的權力的遊戲,這也讓人想起同樣流行的宮鬥小說。

李雲雷:宮鬥小說我只看過《甄嬛傳》,它像官場小說一樣,都是圍繞一個模式不斷編織故事,寫主人公的個人奮鬥,不斷取得勝利。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也提供了一種個人奮鬥成功的想像性的方案,但是路遙小說裡的「個人奮鬥」,包含著勤勞致富的觀念、對勞動尤其是體力勞動的讚美,以及個人精神境界的追求;而官場小說裡的個人奮鬥是狹隘的,除了權力、金錢、做「人上人」之外,好像就沒有別的內涵,這也是它和《甄嬛傳》等宮鬥小說共享的邏輯。

青閱讀:僅僅是做所謂的「人上人」,和我們的文學傳統是不相容的。

李雲雷:是的,尤其是新文化運動以來,這種邏輯是被大力批判的。確實五四那一代人就是從放棄個人的發家致富開始,建立了一種新的現代政治和現代文化。想想巴金的《家》,覺民、覺慧他們,用現在的話說,不都是富二代或富三代嗎?他們為什麼要走出大家庭?而現在的很多官場小說,體現的是人與人的等級關係、依附關係的回潮,是「封建」的回潮,或者說是保守主義思想的回潮。它們對「自我」的理解,對個人奮鬥和「成功」的理解非常狹隘。

青閱讀:就像宮鬥小說的作者多為女性一樣,官場小說的作者基本是男性?

李雲雷:對。女作家範小青寫過一部《女同志》,不過除了主人公是女性,似乎和其他官場題材的小說也沒有太大區別。官場小說中的女性角色,也多半是附屬性的。

青閱讀:這樣看來,官場小說一無是處嗎?

李雲雷:也不一定。我認為至少有兩點值得注意。無論如何,官場小說裡有一種積極奮進的精神,這也是時代精神的反映,雖然小說中奮鬥的目標可能是個人的升遷等可以反思的因素,但這個不斷奮鬥的過程本身,也體現出了國家在發展中的一種朝氣。還有,官場小說對當代中國的經驗,特別是人與人之間複雜微妙的關係有很好的把握,描寫得特別細緻。當然它們的可讀性也比較強。

官場小說體現了社會的精神症候,也為我們提供了時代的一種鏡像,我們可以對鏡中之像加以批評,但卻無需歸罪於鏡子本身。

青閱讀:但我們對官場小說總體上還是要持否定態度吧?

李雲雷:官場小說的不足較為明顯,這可能也是它不為研究者重視的原因。在我看來,其不足之處主要在於價值觀——好像就只是升職,只是為了向上爬,「當官是一門技術活」,這帶來兩個問題,一是沒有底線,好像為了這一目的做什麼都可以;二是沒有更高遠的追求,理想、正義、真理等超越實際利益的觀念與思想,很難納入到作品中討論。這既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不符,也將豐富複雜的人類經驗簡單抽象為某一點,削弱了其藝術表現力。

未來

反腐小說的潛力有待發揮

青閱讀:官場小說以及反腐小說,都容易出現暢銷書,市場很好,但似乎很難在文學圈獲得好評。這類作品裡有沒有文學性相對比較強的?《滄浪之水》似乎比較受重視?

李雲雷:官場小說、反腐小說,都是通俗文學的類型,和我們一般說的純文學或嚴肅文學不太一樣,評論界也不太關注通俗小說。

反腐小說有意識形態訴求和政治正確的考慮,是主旋律的一部分。張平、陸天明等人的小說賣得很好,經常會改編成影視作品,也會得到國家方面的承認。

這類小說裡文學性較強的,我記得張平有一部《十面埋伏》,更多地進入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結構安排、敘事也比較有節奏感。中短篇作家裡,楊少衡、楊守知值得關注,他們都有切實的基層工作經歷和生活體驗,作品的文學性也比較強,楊守知現在還是保定的一名鄉鎮幹部。至於《滄浪之水》,在當時看比較特別,它和閻真後來的作品一樣,挺寫實的,表現生活細節很細膩,但整體上的邏輯比較簡單,缺少對「官場」本身的反思。當然作為這一文學類型的開創者,也很難求全責備。

青閱讀:請再談談反腐小說,它是否應該和官場小說劃清界限?從已有的作品來看,它有哪些長處和不足?是否已經充分發揮了通俗的類型小說的潛力?

李雲雷:反腐小說的長處在於有著清晰的價值觀與是非判斷標準,但其不足之處在於,這種價值觀往往是先在的或外在的,沒有更有機地與小說中表現的生活結合起來,傾向性過於明顯,而不是從生活中自然而然「生發」出來的。只有在具體的事情中、在克服不同觀念過程中生長出來的價值觀,才是有生命力的,也更具說服力。在這方面,反腐小說不是要和官場小說劃清界限,而是要以更具說服力的藝術表現加以超越,可以說在這方面其潛力尚沒有充分發揮,仍然具有新的可能性。

青閱讀:在當前反腐的大潮之下,您認為相關的小說創作會出現變化嗎?

李雲雷:估計會有一些變化,可能反腐小說會增多。但是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新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文/張知依)

相關焦點

  • 官場小說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時代鏡像|李雲雷|侯衛東官場筆記|王躍文...
    但是「官場小說」中的主人公,無論是朱懷鏡、池大為,還是唐小舟、侯衛東,他們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成功者」,但卻很難說是正面人物,或者說很難以道德倫理加以判斷。在官場小說中,權力或能力的大小,成為評判人物的主要標準,所謂好人壞人的道德評價在此已經失效。
  •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人物諧音命名拾趣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李寶嘉編著的《官場現形記》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綴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長史、省級藩臺、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們為升官而逢迎鑽營,矇混傾軋,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腐朽醜陋的官場勾勒出了一幅歷史畫卷。神禹鑄鼎,魑魅夜哭;溫嶠燃犀,魍魎避影。
  • 公共基礎知識:說說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那些事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曾樸的《孽海花》,今天中公教育小編就帶著大家來熟悉一下這幾本書。《《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描寫封建社會官場種種腐敗、黑暗、墮落的情形。
  • 都市小說,縱橫官場,稱霸商戰
    絕對一番日本娛樂文,主角重生到上世紀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的大蕭條時代,爭奪電視收視率「一番」的故事。重生之野性時代純粹的商戰文,主角作為大學生重生10多年前的90年代,父親入獄,主角只能偷渡到特區坑蒙拐騙積累原始資本,攻略前世的小姨,並且養著未來的蘿莉老婆,爽的一比。
  • 批判「八股取士」,官場百科全書式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文人吳敬梓寫的一部章回體小說,學者認為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可以比肩文學名著《紅樓夢》。大家對這部小說有個共識,稱之為「官場百科全書式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8世紀中期,大概和《紅樓夢》出現在同一個時代。吳敬梓出生於官宦世家,雖然稱不上世代簪纓,但也算衣食無憂。
  • 尺度之大堪稱「官場現形記」!
    與《人民的名義》一樣,《巡迴檢察組》也是一出「官場現形記」。臺詞不避尺度,對官場潛規則的呈現不避尺度。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讓人意外的臺詞。比如最好看的,還是通過一起案件切入官場,展示了官場的政治爭鬥,上下級的相處,同級間的利益爭鬥,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比如胡雪娥當眾送「錦旗」,讓政法委書書記很難堪。公檢法開會,每個人的臺詞都很值得玩味。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淺談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點擊進入:2020北京各區事業單位招聘公告預約提醒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一、《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最早在陳所發行的《世界繁華報》上連載,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它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雜小吏等,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 蔡當局2020年下半場荒腔走板,出現醜陋的「現代官場現形記」
    民進黨執政竟出現這麼醜陋的「現代官場現形記」,簡直匪夷所思。遊盈隆點出,用嚴厲黨紀處分跑票的3位黨籍「立委」,還威脅未來可能不被提名參選「立委」,等於是公然威脅剝奪3「立委」的政治生命,非常霸道和荒唐。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淺談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遊記》以及金松岑、曾樸合作的《孽海花》。   一、《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文學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最早在陳所發行的《世界繁華報》上連載,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
  • 這幾部官場類小說,看過的都說經典
    經典的官場小說有哪些?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火爆,很多小夥伴對於官場小說充滿了熱愛,想要知道有哪些好看的官場小說,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用官場小說一直是小說裡很禁忌的區域,一方面要想寫的好,對寫手的知識水平寫作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題材的敏感,很多寫手都是戰戰兢兢。接下來我將為大家推薦10本我認為寫的非常好的官場小說。1.
  • 清末的四大譴責小說,揭露社會的種種醜惡現象與不公
    具有改良思想的小說家紛紛通過小說來抨擊政府和時弊,提出挽救國家的主張,人們把這一時期出現的小說稱為「譴責小說」。而《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遊記》、《孽海花》則代表了這類小說的最高成就,被後人譽為「清末四大譴責小說」。
  • 5本百看不厭的歷史小說,戰爭熱血沸騰,官場驚心動魄!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百看不厭的歷史小說,戰爭熱血沸騰,官場驚心動魄!第一本:《權柄》 作者:三戒大師書評:以皇室角度寫作的穿越架空古代奪嫡文。寫戰爭熱血沸騰,寫官場驚心動魄,每個人物都刻畫出其獨特的一面。三戒筆下的朝堂有江湖的快意,江湖有朝堂的影射。人與人,國與國,既有步步為營的謀略,也有不顧一切的熱血。「一登九五,六親清絕」。但三戒大師總能用自己的方式給出一個並不那麼殘酷的,血腥的結尾。以架空小說看,這本書讓我非常喜歡。
  • 《儒林外史》,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史上最早的現實主義小說之一
    Realism是近代出現的一種小說體裁,最早出現在西方文壇上,對於當時的社會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事實上,中國文學史上也出現過許多這種類型的古典小說,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極高的評價和文學價值,大文豪魯迅在西安大學教學時,曾評價它是「諷刺小說之絕響」,後世少有諷刺小說能與《儒林外史》相媲美。雖然看起來這評價對於《儒林外史》來說是過譽了,但要注意的是,該書的成書時間是清朝中期,我國古代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在清朝雍正朝之後達到了頂峰,封建主義禁錮著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
  • 四本百看不厭的官場文小說,感受最真實的官場鬥爭,寫盡官場百態
    今天帶來四本百看不厭的官場文小說,感受最真實的官場鬥爭,寫盡官場百態! 1.本文以官場爭鬥為主線,沒有強勁的靠山,也沒有硬扎的後臺,更沒有動輒來自高層的「巨手」,靠扎紮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升官,且看幾名良知官員的升遷之路!適度YY,不架空,不一樣的官場,儘量真實的官場!
  • 走出小說中的官場
    陳放先生在《都市危情》自序中說過:純粹的作家寫不出官場小說。《都市危情》就是九十年代最為著名,至今也無人超越的充滿人間正氣的官場小說。後來的官場小說很多,近年何常在的《問鼎》是其中的代表作。此書雖然也有一些正氣,但還是夾雜了不少私貨。書中的主人公夏想,被設定為神一般的存在。夏想,夏想,應該是瞎想的自嘲,似乎帶有撒泡尿照照的意味。閱讀這本書,就像跟著嚮導環遊政商兩界。
  • 美國版官場現形記!強硬派美國議員黑歷史曝光,活著就在製造麻煩
    聽著這話語總覺得和清代《官場現形記》裡的某個道臺人物一樣,這等刁民還了得?趕緊出動捕快進行彈壓!一時間,美國媒體輿論為之譁然。
  • 2020甘肅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簡談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簡談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屬於文學常識積累部分,但鮮少有人真正了解過這四本小說,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本譴責小說在講述怎樣的晚清。1.《官場現形記》李寶嘉(李伯元)著,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共60回,結構安排與《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後即轉入下一人,如此蟬聯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醜惡的情形。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關於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你知道多少?希望大家及時鞏固、積累。   一、知識回溫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屬於文學常識積累部分,但鮮少有人真正了解過這四本小說,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本譴責小說在講述怎樣的晚清。   1.
  • 官場小說:新官上任
    請讀者繼續關注本帳號每天推出的《黑鍋論》系列官場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