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小說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時代鏡像|李雲雷|侯衛東官場筆記|王躍文...

2021-01-09 騰訊網

——本刊專訪文學評論家李雲雷

湖南,可謂是官場小說興盛之地。1998年,王躍文的小說《國畫》被認為是濫觴之作。2001年閻真的《滄浪之水》出版,也成為官場小說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王躍文、閻真為代表,湖南湧現出了如黃曉陽、肖仁福、浮石等一批寫官場小說的作家,全國也興起了一陣官場小說熱。然而,儘管官場小說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但文學界卻鮮有將其納入研究範圍,其文學價值也備受質疑。

李雲雷自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後,逐漸成為青年文學評論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始終關注著當代文壇的創作動態,力求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作家、作品和創作傾向,並獨闢蹊徑,把官場小說作為研究對象之一。李雲雷認為,官場小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考察當代社會的窗口,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當代社會運行的規則與「潛規則」,中國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的現狀與進程,以及從中折射出來的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念與精神氛圍。為深入了解官場小說的創作流變及社會價值,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專訪了文學評論家李雲雷(以下簡稱「李」)。

官場小說從「現實主義」走向「實用主義」

記:官場小說為何很少進入文學評論家的視野?

李:據我觀察,原因可能在於兩點:一是認為官場小說是「通俗小說」,很「俗」,從專業角度來說不值得認真對待;二是官場小說涉及很多官場內幕與權力鬥爭,不少人會覺得很「髒」,不願意去觸碰這一話題。

記:現在還有種稱法叫反腐小說,這和官場小說有什麼區別?

李:兩者之間有聯繫,都是寫官場,涉及權力鬥爭。不過也有明顯的區別。反腐小說有明確的價值取向,有正面人物,是正邪鬥爭的故事模式,最後正義一方獲勝。比如張平的《抉擇》和陸天明、周梅森的作品。官場小說主要是呈現官場的生態,日常的運作方式,其中很難看到正面人物。近些年比較暢銷的官場小說經常採用成長小說的模式,寫一個小人物的成長史。

記:近些年的官場小說有很多,據您觀察,官場小說在寫作上有哪些變化?

李:如果以王躍文、閻真的作品為參照,我們可以發現,最近幾年的官場小說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王躍文、閻真的小說中,「官場」是一股巨大的「異化」力量,作者對這一場域充滿了懷疑,主人公融入其中也是不得已的被迫適應,對其險惡有著清醒的意識;在作品的總體傾向中也有著批判的意識,至少也在質疑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敘述者通過對主人公經歷的敘述,重點揭示的是置身其中的人的生存境遇。

而在《二號首長》(2011)、《侯衛東官場筆記》(2010)、《省委班子》(2010)等作品中,我們看到的「官場」已經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巨大存在,在這裡,「權力」成為小說關注的「主題」,權力鬥爭以及圍繞權力的獲得、轉移、交換、分配的故事,及其規則與「潛規則」,成為小說的主要內容。

從這樣的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到,相對於《國畫》中的朱懷鏡、《滄浪之水》中的池大為,《二號首長》中的唐小舟、《侯衛東官場筆記》中的侯衛東、《省委班子》中的普天成是更為「成熟」的主體,他們在進入「官場」時沒有(或很少有)內心的波動,天然就認同官場的規則,他們所關注的最核心的問題是能否獲得權力,以及如何將個人的利益最大化;小說重點描述的也是他們「晉升」的過程,以及圍繞這一目的他們的謀劃、心思、手段及其經驗教訓。

如果說王躍文、閻真的小說是「現實主義」的作品,那麼《二號首長》《侯衛東官場筆記》等作品可以說是「實用主義」作品。「現實主義」作品在揭示官場內幕時不無批判與反思的意味;而「實用主義」的作品同樣在揭示官場的內幕,但對官場規則並無褒貶,只是「客觀」地呈現,同時注重總結官場上的經驗教訓,讓讀者可以「實用性」地學習與操作。比如《二號首長》中有這樣的段落:「領導有三種稱呼:一是官職,二是首長,三是老闆。如果在一個很公開的場合,你叫他老闆,他可能非常反感,覺得太流俗太江湖氣,貶低了他的身份。如果是在很私人的場合,你叫他書記,顯得太公事公辦,叫他首長,顯得太隔膜,叫老闆,就親切。而有重要人物在場的時候,又是比較私密的場合,把所有領導全部叫首長,肯定好過別的。相反,如果有更高級領導在場,而這個高級領導和老闆的關係又不是非常親密,肯定叫官職比較好。」這些官場智慧與「經驗」,可以說是《二號首長》吸引讀者的重要原因。

權力大小成為評判人物主要標準

記:王躍文先生不喜歡別人稱他為官場小說家,他認為這是一種粗暴的小說類型化概念。官場小說這稱謂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李:「官場小說」的稱謂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但在此之前,在我們的文學中也存在權力鬥爭的因素,不過卻是以另外一種面目出現。如果我們從更遠的歷史視野來觀察,或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演變與異同。

在20世紀80年代興盛的「改革文學」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權力的爭奪,在《喬廠長上任記》《新星》《沉重的翅膀》《花園街五號》等作品中,圍繞一個工廠、一個縣城或一個機關的主導權,雙方同樣展開了不可調和的、你死我活的鬥爭。即使在《平凡的世界》這樣描述新時期農村變遷的小說中,也有一條線索描述省級領導之間的爭鬥。但是,在這裡,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在這些小說中只是存在權力鬥爭的「因素」,因為與後來出現的「官場小說」相比,這些小說中的權力鬥爭並沒有得到突顯,甚至很難讓人察覺到。這主要是由於在這些小說中,更為重要的是思想與觀念的鬥爭,其中的核心問題是「改革還是保守」,是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地推行改革,還是謹小慎微地固守傳統,這構成了「改革文學」的基本矛盾。在雙方的爭鬥中,雖然存在權力鬥爭,但權力鬥爭是依附於思想鬥爭與觀念鬥爭的,是一種次要的因素。

記:官場小說與當初的「改革文學」還有哪些不同?

李:簡單來看,在「改革文學」中我們可以看到光彩四射的正面人物,而在「官場小說」中卻幾乎看不到正面的人物形象。《喬廠長上任記》中的喬光樸,《新星》中的李向南,《花園街五號》中的劉釗等人物,都是時代的弄潮兒,他們敢想敢做,勇擔重任,不僅在不屈不撓的鬥爭中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而且也獲得了女性的青睞,收穫了愛情。其中的優秀人物,比如李向南,更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但是「官場小說」中的主人公,無論是朱懷鏡、池大為,還是唐小舟、侯衛東,他們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成功者」,但卻很難說是正面人物,或者說很難以道德倫理加以判斷。在官場小說中,權力或能力的大小,成為評判人物的主要標準,所謂好人壞人的道德評價在此已經失效。

在「改革文學」中,儘管在「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但他們都是在為各自心目中的事業而奮鬥,他們都是出於「公心」或「理想」而非「私利」,這樣他們鬥爭的手段便多是能擺在桌面上的,較少有陰謀詭計。而官場小說中的權力鬥爭則不同,首先鬥爭的目標不是「公心」而是「私利」——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其次鬥爭的手段則更加多種多樣,其中不乏陰謀,等而下之者更有僱兇殺人等非法手段——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權力鬥爭的殘酷性。

記:但也有人說,一味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有些臉譜化甚至道德完美主義傾向,無法簡單用好人壞人的道德評價,是否正好揭示了人在大的時代背景下的複雜多面性?

李:是這樣的。但現在的「官場小說」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將小說中的人物抽象為權力鬥爭的工具,甚至沒有底線,沒有更高的追求。這同樣也是對人的豐富複雜性的一種簡略,也是我們應當反思的。

官場小說裡有一種積極奮進的精神

記:晚清就出現過《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遊記》這樣的作品,今天的官場小說是否與此相似?

李: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前的官場小說更接近晚清的這些「譴責小說」,在對官場內幕、社會亂象的揭示上,兩者有著種種相似之處。這讓我們看到,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輪迴之後,充滿爾虞我詐的「官場」又回到了中國社會之中。而小說對「官場」的集中關注,甚至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類型文學,這在中國之外還很少見到。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做更為細緻的區分,就可以發現「官場小說」與「譴責小說」也有種種不同,比如敘述的模式和態度。

記:有人認為,官場小說是低於現實的,拿現在揭露的一些官場案例看,其情節比小說還要精彩,您怎麼看?

李:現實生活總是比小說精彩,具體到官場小說也是這樣。但另一方面,文學應該不僅僅忠實於生活,還要有自己的思考與選擇,有審美的理想和對世界的善意。

記:那麼,寫官場小說的價值是什麼?

李:官場小說裡有一種積極奮進的精神,這也是時代精神的反映。雖然小說中奮鬥的目標可能是個人的升遷等可以反思的因素,但這個不斷奮鬥的過程本身,也體現出了國家在發展中的一種朝氣。還有,官場小說對當代中國的經驗,特別是人與人之間複雜微妙的關係有很好的把握,描寫得特別細緻。當然它們的可讀性也比較強。官場小說體現了社會的精神症候,也為我們提供了時代的一種鏡像,我們可以對鏡中之像加以批評,但卻無須歸罪於鏡子本身。

記:近幾年,有沒有出現比較好的官場小說?

李: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官場小說」有了很大的變化或轉型,甚至可以說已經發展成了新的「反腐小說」,其中湧現出了一批優秀作品。比如陶純的《一座營盤》、周大新的《曲終人在》、周梅森的《人民的名義》、張平的《重新生活》,以及楊少衡的中短篇小說等,這些作品都關注「官場」,但跟以往的官場小說不同,從不同角度對官場腐敗生態與文化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反映出一種新的時代氣象,也對持續至今的反腐敗鬥爭做出了積極回應。可以說展示了一種新的想像政治的方式,即不再將政治簡單地理解為權力鬥爭,而重新將政治與理想、信念、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等超越性內容結合起來。這些作品受到了大眾普遍歡迎,既反映人民對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嚮往,也顯示出十八大以來我國反腐取得的巨大成效,更讓我們看到了作家的承擔精神與思考力度。

來源:《清風》雜誌2020年第6期

相關焦點

  • 官場小說:時代症候現形
    【原文編者按】:周大新的長篇新作《曲終人在》把我們的目光引向了一個讀者眾多、社會反響強烈的文學創作領域——反腐小說以及官場小說。如果說反腐小說唱出了時代的主旋律,那麼官場小說更多地映照出時代的精神症候。本期青閱讀專訪青年批評家李雲雷和著名作家周大新,相信與社會、時代緊密聯繫的作品,能為我們提供深廣的思考空間。
  • 網文中古篇:凡人修仙傳、侯衛東官場筆記、史上第一混亂、網逝
    第二部:《侯衛東官場筆記》侯衛東官場筆記小說最早在起點發表,原名叫做《官路風流》,寫的很精彩,一度被稱為進入官場必看的小說之一。後來因為準備出版,所以名字被改成了《侯衛東官場筆記》。小說紙質出版後竟然熱銷五百萬本,這個成績在當時堪稱不可思議。這書是可以當做珍藏書籍放在書架上的。無論是對於混跡官場的公務員、混跡職場的白領、還是大學生而言,都有不錯的指導意義。
  • 這幾部官場類小說,看過的都說經典
    經典的官場小說有哪些?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火爆,很多小夥伴對於官場小說充滿了熱愛,想要知道有哪些好看的官場小說,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用官場小說一直是小說裡很禁忌的區域,一方面要想寫的好,對寫手的知識水平寫作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題材的敏感,很多寫手都是戰戰兢兢。接下來我將為大家推薦10本我認為寫的非常好的官場小說。1.
  • 強推五本超級經典的官場文,不看絕對後悔
    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超級經典的官場小說,精彩絕倫,百看不厭,不看絕對後悔!一《還看今朝》 【瑞根】【簡介】: 當撲面而來的時代巨瀾把懵懵懂懂的沙正陽捲入其中時,他是隨波逐流,風花雪月,還是長纓在手,逆流擊波?幹想幹的事,為恣意人生。做該做的事,為家國情懷。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批判「八股取士」,官場百科全書式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文人吳敬梓寫的一部章回體小說,學者認為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可以比肩文學名著《紅樓夢》。大家對這部小說有個共識,稱之為「官場百科全書式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8世紀中期,大概和《紅樓夢》出現在同一個時代。吳敬梓出生於官宦世家,雖然稱不上世代簪纓,但也算衣食無憂。
  • 四本百看不厭的官場文小說,感受最真實的官場鬥爭,寫盡官場百態
    今天帶來四本百看不厭的官場文小說,感受最真實的官場鬥爭,寫盡官場百態! 1.《官道無疆》瑞根,895萬字 本書的閱感和《大明武夫》有異曲同工之妙,細節非常豐富,雖然書中有比較多的女角色描寫,但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書中大量的城市規劃和產業種田細節,視界寬廣,再現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遇到的各種典型問題,提供了大量傑出經驗和成熟思路,,整體風格偏向貴在真實。這不是單純的爽文,適合老書蟲入坑,而且量足夠大。
  • 都市小說,縱橫官場,稱霸商戰
    絕對一番日本娛樂文,主角重生到上世紀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的大蕭條時代,爭奪電視收視率「一番」的故事。重生之野性時代純粹的商戰文,主角作為大學生重生10多年前的90年代,父親入獄,主角只能偷渡到特區坑蒙拐騙積累原始資本,攻略前世的小姨,並且養著未來的蘿莉老婆,爽的一比。
  • 十部最為經典的都市類網絡小說,哪部是你心中的第一名?
    第三部《侯衛東官場筆記》,作者小橋老樹官場小說是算是都市小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的人會對那個世界有很強的好奇心,而《侯衛東官場筆記》是官場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此書沒有太多的YY,作者本人就是身在官場,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樣從鎮裡慢慢摸爬滾打到重慶市某局局長。
  • 推薦六本有肉有劇情的小說,絕對值得一看,不信你試試
    1,《家養小首輔》 該小說《家養小首輔》講述了一代大奸臣薛庭儴(rang)重回到自己少年之時,薛家還是窮得家徒四壁,家裡為了一個讀書名額打得頭破血流,她還是自己的童養媳,這一世他決定要換個活法。首要任務就是對她好,對她好,各種對她好,然後多生幾個小崽子。
  • 走出小說中的官場
    讀了書做官總有點把讀書當敲門磚的意思,既貶低了讀書也貶低了做官;做了官讀書才是一種雅興,一種大性情,一種真修煉。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閱人最多的職業了,既從此業而又能夠博覽古今中外的經史子集,該會有怎樣的會心和覺悟啊。古代的官員千裡宦遊、兩袖清風,滿牆書卷,白天升堂處理俗務,晚來在燈下讀書咀嚼真諦,庶幾近於人生的最高境界。
  • 十部經典有聲小說,無心法師排第一,你還知道哪些精彩的作品呢?
    《無心法師》作者尼羅,播講八音六合、雲天合筆者心目中最優秀的有聲小說,不僅是小說,拍攝為網劇後的作品也非常成功,講述一個英姿颯爽的不老不死的法師的故事,與其說無心是個法師,其實他更像是平凡人多一些,法師只是他謀生的手段而已,男主角沒有很牛逼的技能,他在歲月長河中的漂泊更多的是給人一種感悟,其實長生也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啊。
  • 5本百看不厭的歷史小說,戰爭熱血沸騰,官場驚心動魄!
    權謀鬥爭為主線,最終落實為非常可能人亡政息的社會改革。主角從一位質子到最終的霸主。寫戰爭熱血沸騰,寫官場驚心動魄,每個人物都刻畫出其獨特的一面。三戒筆下的朝堂有江湖的快意,江湖有朝堂的影射。人與人,國與國,既有步步為營的謀略,也有不顧一切的熱血。「一登九五,六親清絕」。但三戒大師總能用自己的方式給出一個並不那麼殘酷的,血腥的結尾。
  • 官場財神爺的魔咒如何破
    (7月9日《南方都市報》)    廣東不少政商人士表示,對李俊夫出事並不感意外,因為這又是一位官場財神爺:一人肩挑多職,管著土地收儲、保障房分配、土地出讓、房地產調控等要職,權力太大了。    官場財神爺不好當,他們身上似乎存在著一種前腐後繼式的魔咒:他們在位時,顯示出多大能耐也不奇怪;而一旦聽聞其落馬的消息,也幾乎沒有人會感到詫異。
  • 真實燒腦到渾身發麻,這部教科書式破案小說堪稱今年最佳
    知識嗑兒2010年,小橋老樹出版了《侯衛東官場筆記》,在國內引發龍捲風式熱議,暢銷兩百萬冊,家喻戶曉。在構思十年、打磨四年之後,他的懸疑新作《侯大利刑偵筆記》終於出版!
  • 官場小說:新官上任
    考慮到這起政治紛爭的負面影響,上級決定:原縣委副書記提拔為縣長,與此同時,直接從省城異地調用牛貴虎為新任縣委書記。據說,省委的同志和市委的同志集中對接,計劃隆重宣布一下新任的書記牛貴虎,牛貴虎卻委婉拒絕了,非要帶著秘書微服「上任」。正所謂,沒經驗的人相信許多假東西,有經驗的人懷疑許多真東西。
  • 《侯大利刑偵筆記》版權收入過千萬!這部國產懸疑小說憑啥脫穎而出?
    懸疑小說一躍成為當下最熱門的小說品類,在IP改編盛行的當下,懸疑電視劇也成為了影視行業的風口。《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口碑佳作,也成為熱議品牌。近日,有「教科書式破案小說」之美譽的《侯大利刑偵筆記4》出版面世,迅速登上噹噹小說暢銷榜。
  • 我們記住了屈原,也難忘他背後的官場權鬥
    官場的競爭也好,鬥爭也罷,從來都是很殘酷的,從來也都是普遍存在的。翻開歷史,上下幾千年,官場爭權奪利的例子還少嗎?我們從小在課本上讀過的那些唐詩宋詞中,都會高頻率附上這麼一類註解:這首詩或詞的背景是在作者被貶後而怎麼怎麼樣...
  • 「追求高雅也許是比追求官場功名更醜陋的一種世俗姿態」
    「追求高雅也許是比追求官場功名更為醜陋的一種世俗姿態」《儒林外史》是第一部有意從儒家觀點出發所寫的諷刺小說,但跟歷史小說中宣揚的儒家英雄主義不同,它的儒家精神染上了一層憂鬱的色彩,因為小說裡所敘的一切社會改革和政府行為終歸於無效。
  • 人物專訪|山東官場村村書記張珂:初心在身邊,孝德走進新時代
    就在近日,山東官場村黨支部書記張珂先生接受了都市在線記者的專訪,以下為訪談內容:記者:張書記好,首先要祝賀張書記,在剛剛過去的10月22號,咱們官場村成功舉辦的第五屆中華孝德文化節,我們看到,10月22號當天現場超500名老人及其家人參加了這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活動,我們的直播平臺當天收看人數達到365800多人,這不僅是官場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