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唯一的一次全軍覆沒

2020-12-17 騰訊網

1942年5月,滇緬戰局不利,遠徵軍倉促撤退,為了阻攔日軍精銳的「龍師團」地56師團的追擊,遠徵軍炸斷了惠通橋。

滇緬戰場,成了中國軍隊的恥辱,兩年以來,中國軍隊莫不摩拳擦掌等著橫渡怒江,一雪恥辱。和中國軍隊多次交手的滇緬日軍也知道不甘失敗的中國軍隊一定會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地理位置重要的惠通橋,一定是中國軍隊進攻的第一個地方。為了對付中國軍隊,日軍選定惠通橋旁的松山開始修建防禦工事。

松山,龍陵縣第一高峰,有著易守難攻的天險,還可以俯瞰怒江,扼守滇緬公路,正是打防禦戰的最佳位置,日軍將松山稱為「拉孟」。1943年,日軍強徵1670餘名當地民夫,用鞭子和刺刀逼迫他們晝夜施工,經過半年多時間松山要塞成了一座堅固無比的堡壘,要塞有7個據點群環環相扣,又有無數個子堡拱衛,多數子堡都分為三層,深埋地下,在日軍進行的要塞抗壓試驗中,松山要塞在五百磅的重型炸彈轟炸下毫髮未傷,來視察的日軍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河邊正三心中狂喜,他向上級報告說:「松山工事的堅固性足以抵禦任何攻擊,可以堅守八個月以上」。

1944年2月,趕在中國遠徵軍進攻前,松山要塞宣告完工,配置在這裡的三千多人的「拉孟守備隊」正屬於當年幾百遠徵軍的第56師團,這座無比堅固的秘密堡壘,緊緊扼守著惠通橋,三千日軍藏在地底,就等著中國軍隊了。

1944年初,二十萬中國遠徵軍由司令長官衛立煌率領,浩浩蕩蕩地開向了日軍陣地,戰役開始,日軍發現自己判斷失誤,中國遠徵軍進攻的主攻方向不是松山,而是不遠處的騰衝城。

1944年5月,松山的日軍接到命令,由主力支援騰衝,留守松山的日軍僅剩下一千三百多人,由金光惠次郎少佐率領。

金光惠次郎曾轉戰中國各地,靠戰功上位,在南昌城下,金光一炮命中中國軍隊指揮部,第二十九軍軍長陳安寶因此殉國,正是這個炮術精湛,能熟練運用火力的金光成了中國遠徵軍面前一個最危險的敵人,金光認為儘管中國軍隊主攻騰衝,但絕不會放棄惠通橋,日軍只要以逸待勞就可能會將中國軍隊打個措手不及,他派人進駐兩個前線觀察所注視著怒江江面,準備迎擊中國軍隊。

1944年5月,松山日軍接到命令,主力前去支援騰衝,由金光惠次郎少佐率領一千三百多人留守松山,金光認為中國軍隊絕不會放棄惠通橋,日軍只要以逸待勞,就可能將中國軍隊打個措手不及。

6月2日,遠徵軍司令衛立煌認為,松山只有三四百名日軍把守,一陣炮火攻擊後,中國軍隊準備發起衝鋒,可是日軍陣地埋在地下,幾乎完好無損。6月中旬,中國軍隊迂迴到日軍後方,然而,日軍堡壘形成360度防禦,遠徵軍再次遭到重創。

七月上旬,遠徵軍重新架起惠通橋,進攻兵力迅速增強,將日軍團團包圍,日軍彈藥庫和輸水管相繼遭到遠徵軍破壞,被切斷供給之後,金光多次向上級求援,可是日軍飛機在運送補給的過程中,頻頻遭到遠徵軍擊落。同時,大量遠徵軍繞過松山,同英美軍隊相配合,打得日軍落花流水。

隨後,中國軍隊在堡壘底下挖地道,放進大量炸藥,8月20日,日軍陣地被炸上了天,殘餘日軍節節敗退。然而,由於日軍的頑強抵抗,到了9月3日,第103師仍未完成戰鬥。9月6日,善用大炮的金光,被中國軍隊的炮彈擊中身亡。

第二天,殘餘日軍燒毀軍旗,發起自殺式衝鋒,最終一個不剩,遭中國軍隊全部殲滅。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動物與一千名日軍的一場生死搏鬥,日軍將近全軍覆沒!
    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地區開闢多方戰場,人力物力的開支讓日軍消耗殆盡,節節敗退。此時的日軍只能急於收攏戰線,將緬甸越南等地區軍隊撤回日本。1945年2月,剛從緬甸戰場撤下來的日軍,由炮艇護送準備稱船回國。沒想到,從緬甸出海沒過多久,卻遭遇英軍的巡邏艦。此時日軍不再擁有制空制海的霸權,不一會兒,幾艘護衛艦就被炸沉了。
  • 死亡被俘近萬人,上萬條槍鳴槍致哀,解放軍唯一一次全軍覆沒戰鬥
    《三國演義》中,其實過分誇大了曹操的軍隊,雖然曹操在人數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他們身經百戰,個個是中原上的雄兵,但這裡是江東,中原的士兵在這裡並不適應,還因為氣候原因,在軍中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疫病,在水戰中也接連失利,至於最後周瑜是如何戰勝曹操的,其中細節眾說紛紜,根本原因的其中一點就是,曹操一開始過分輕敵,致使他稱霸天下的偉業就此敗落。
  • 二戰太平洋泰納魯河戰役:日軍全軍覆沒,侵華一木支隊葬身河灘
    他們此刻堅守的陣地正是二戰歷史上最著名的太平洋上的島嶼瓜達爾卡納爾島(這個戰前沒人知道在哪的地方)。而他們的對手則是日軍登陸部隊,其中更是有曾經侵華戰爭的急先鋒,一木支隊。美軍是幾天前得到日軍來犯的消息的。
  • 二戰中日軍登陸過美國本土?是的,日軍還因此捧紅了一個名詞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2年春天,這裡卻成了全世界的焦點,因為這是二戰時期唯一一次被日軍侵佔美國領土的戰事。上一次外國軍隊侵佔美國領土,應該還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事兒。所以,美軍對此非常重視,羅斯福總統暴跳如雷,下了死命令必須收復失地!其實,日寇並沒有完全佔領阿留申群島,他們只是佔領了其中的兩個小島阿圖島和基斯卡島,日寇為什麼要千裡迢迢的攻佔兩個荒無人煙的小島呢?
  • 抗戰時中國戰場上的德國火炮:打遍全場,曾重創日軍,卻鮮有人知
    1937年9月下旬,日軍飛機突然改變規律,天不亮就飛到戰場上空,對國軍造成了重大威脅。經偵查得知,原來小鬼子空軍把上海跑馬廳廣場改造成了臨時機場,此時正有10多架日軍飛機停在此地。當天晚上7點張士英率領15名炮兵準時出發,時9點40提前20分鐘進入陣地,晚10時準時發射,一時間射擊方向火光沖天,50發炮彈很快就發射完畢,這時日軍的揮照燈開始搜索國民炮位,張士英馬上命令轉移。日軍火炮很快向陣地展開猛烈射擊,炮擊持續40分鐘,落單超過300枚。然而,我軍炮兵早已經撤出陣地。第二天,中央日報頭版發布令人振奮的消息:昨夜我神秘炮兵炮襲敵機場,擊毀敵機數架。
  • 二戰期間,日軍有一種軍旗,盟軍、國軍、共軍卻連一面都未能繳獲
    上一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二戰中日軍在戰場上常用的幾種旗幟,有日本的國旗-太陽旗、武運旗、陸海軍的旭日軍旗,除此之外,日軍還有一種稀少的軍旗,那就是日軍的聯隊旗。軍旗是一支軍隊象徵和榮譽,是代表軍隊的圖騰。
  • 二戰時日本刺刀術在中國戰場上,為什麼遇到美軍就成了送死?
    在這樣的精神支配之下,當時的日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也讓亞洲幾乎所有的國家生靈塗炭!由於宣揚武士道精神,日本對於劍術以及刺刀術是特別推崇的,而正是他們引以為傲能夠 橫掃亞洲的刺刀術 ,在面對美國這樣的軍隊時,卻也是束手無策。甚至直接變成了送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上高會戰日軍有多慘?打了7天不知被圍,1個師團差點全軍覆沒
    國人將之稱為上高會戰,而這一戰也是抗戰以來我正面戰場上少有的勝仗,被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01 大賀茂的機會1941年,南昌的日軍處於焦躁之中,此時佔領南昌日軍只有33師團、34師團(均為乙種師團),而贛東、贛西和贛北均有中國軍隊,尤其是有第9戰區薛嶽、羅卓英所部這樣的強勁對手。南昌日軍總是感覺如芒在背,非常不安。
  • 二戰時期,一直待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第三師團為何能躲過南下的命運
    由於這支部隊是日本200多個師團中最早成立的新式陸軍之一,所以第三師團幾乎參與了日本近代的所有重大戰爭,包括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西伯利亞出兵、山東出兵等,並且還是侵華戰爭爆發後,唯一一支從開戰到投降一直在中國戰場作戰的甲種師團。
  • 戰死硫磺島的一位日本軍官,拿過奧運冠軍,戰場上還救治美國士兵
    戰死硫磺島的一位日本軍官,拿過奧運冠軍,戰場上還救治美國士兵 硫磺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爆發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雙方傷亡人數達到2.8萬,其中美軍傷亡6千餘人,日本2.2萬名士兵則幾乎全軍覆沒。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一九四一年,二戰進入了極為重要的一年,日本深陷中國戰場,資源短缺的短板開始顯現,當時戰爭最關鍵的兩個資源鋼鐵和石油主要由美國本土提供,而日本的不斷擴張嚴重觸犯了美國在我國和東南亞的利益。美國對日本採取了石油鋼鐵的禁運。為了解決問題,日本嘗試與美國協商,但美國提出的要求是日本必須從中國撤軍,對日本來說這是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歷史上的日本九州地處偏僻,百姓生活貧困,許多人把當兵當成唯一出路,因此打仗特別賣力,以不畏死著稱,因而在日本各個地區九州兵被謂以最強的稱號。明治維新時期這裡更是有著日本兩大強藩之一的薩摩藩,是幫助日本維新變法的主要軍事力量。
  • 被稱為「豆戰車」的日軍94式輕型坦克,為何能夠稱霸中國戰場
    該坦克的最初目的是用於指揮、聯絡、搜索、警戒等作戰任務,也可作為戰場上的彈藥搬運車。但是後來在中國戰場上卻發揮了其超出預期的效果。94式輕型坦克在中國戰場上「橫衝直撞」。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我們的機械化水平太弱。
  • 【影視題材】十二部展現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戰電影
    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當然因為這裡所提及的都是電影,同題材電視劇就不包括在介紹範圍內了。 1、淞滬會戰——《捍衛者》(2017)
  •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侵華日軍的「名人」一槍斃命中國戰場
    1938年4月,徐州會戰爆發後,飯冢國五郎隨同部隊赴中國參戰,此戰中,他和他的部隊出力不大,但是他卻被日本記者拍了不少照片傳回國內,刊登在各大新聞媒體上,成為了紅極一時的"名人"。
  • 戰場上這事希特勒都不敢做,日軍卻做了,手段極其殘忍
    但與之遙相呼應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其戰場上手段殘忍程度有過往而無不及。其中有一件事情,希特勒在戰場上都沒敢這樣去做,日本卻相當罕見地做了。 此前,美軍認為在猛烈炮火襲擊下的日軍完全無力回擊,不足為懼,可事實卻超出所有人的預料。美軍一登島就被突來的火力完全壓制,死傷慘重。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駐守硫磺島的日軍指揮官慄林忠道處心積慮策劃的。慄林忠道是一個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職業軍人,擔任過日本駐美使館武官,哈佛大學畢業,曾經潛心研究美國軍事。
  • 中國抗戰犧牲最多的省份是哪個?日本老兵:戰場上不敢直視對方
    抗日戰爭是我國最偉大也是最悲壯的戰爭,日本不顧中國反對,妄圖侵佔我們中國領土,並在我國犯下了多條滔天罪行。中國人民用無數的鮮血與生命才擊退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血與淚,14年的悲與傷,歷史是不容抹殺篡改的,鮮血是不會隨著時光淡化的!據不完全統計數據統計,在這場14年的抗日戰爭中,我國總共付出了3500萬人的重大代價,而這些還僅僅是中國正規軍的傷亡總人數。
  • 日軍擲彈筒在中國戰場威風一時,為何同美軍交戰,成了「燒火棍」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因為軍工業十分落後,在和日軍作戰當中出現的巨大的武器技術差異,所以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的戰損比可謂非常難堪,不過雖然當時我軍在軍艦,坦克以及航空器上無法和日軍比擬,但但從國外進口的輕武器的質量上並不落後於日軍,即使這樣,日軍也依然有一款武器,令我軍十分頭疼,那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擲彈筒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日本遠在東亞,他面對的是國土廣大的中國以及蘇聯。在1931年佔領中國東北後,日本人建立了偽滿洲國政權,開始在中國東三省發展自己的實力。而根據和德國的約定,軸心國之間要同仇敵愾,軍事上相互協作。德國希望日本有朝一日能在遠東「踢蘇聯的屁股」,兩邊夾擊蘇聯,策應歐洲戰場。
  • 孫立人率遠徵軍大破日軍,戰場變成「軍需庫」,廖耀湘:恭喜發財
    日軍佔領緬北地區後,中國通往印度的陸上交通線被切斷。為了支援中國戰場的作戰,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軍,中、美飛行員冒著生命危險開闢了飛越喜馬拉雅山的空中航道。但由於飛機運載能力有限,運輸量並不能解決中國軍隊武器裝備消耗和更新需要。唯一辦法是儘快開闢一條直接通往中國的陸上交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