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登陸過美國本土?是的,日軍還因此捧紅了一個名詞

2021-01-11 李老師歷史課

阿留申群島是是位於白令海和北太平洋之間的美國領土,那兒荒無人煙,經常發生地震,平常也不大為人所關注!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2年春天,這裡卻成了全世界的焦點,因為這是二戰時期唯一一次被日軍侵佔美國領土的戰事。

上一次外國軍隊侵佔美國領土,應該還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事兒。所以,美軍對此非常重視,羅斯福總統暴跳如雷,下了死命令必須收復失地!其實,日寇並沒有完全佔領阿留申群島,他們只是佔領了其中的兩個小島阿圖島和基斯卡島,日寇為什麼要千裡迢迢的攻佔兩個荒無人煙的小島呢?事情是這樣的

1942年春天,為了配合中途島海戰,日寇突然派兵佔領了阿圖島,戰鬥打得不激烈,日軍兵力也不多,只有2500人!不過,很快日本人就回過味來了,既然佔領了阿圖島,何不以此為基地修建機場,用來轟炸美國本土呢?

日本人是回過味來了,美國人更加清醒,美國人對此非常重視,國內若是被轟炸了,怎麼向老百姓交代?於是,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嚴令之下,原本準備派往北非去攻打「沙漠之狐」隆美爾將軍的美軍第七師改變了作戰計劃,第七師在金凱德將軍的率領下緊急前往阿圖島,準備一舉收復失地,打破小日本兒的陰謀。

1943年5月,美軍開始發動攻擊,日軍駐守在阿圖島的指揮官是山崎保代大佐!山崎這個老鬼子這一年52歲,是個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陸軍軍官,他在中國戰場犯下了累累的血債,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之後,山崎保代從中隊長、大隊長、聯隊副官、聯隊長,一直幹到了北海守備隊第二地區隊長,負責阿圖島的防務工作!

這時候日軍在阿圖島的兵力沒多大變化,只有2650人,相比之下,美軍顯得人多勢眾,美軍第七步兵師足足10000多人,全副武裝的登上了阿圖島。

山崎保代自感兵力不足,一比四的這本帳他還是算得清楚的,所以山崎保代大佐放棄了在灘頭防禦的計劃,轉而在島內利用複雜的地形跟美軍周旋。不得不說,小鬼子這股不要臉的精神還是有一套的,一點兒不把自己當外人,把別人家的領土當作自己的國土來守御!

美軍對日本人很無語,本來想著三天滅了阿圖島上的鬼子守備隊,結果乾了兩個星期都沒結束。其實日本鬼子也很無奈,他們其實已經成了棄子兒了,日本本土沒有能力來解救他們,他們只能在島上自生自滅!加上日軍軍官的忽悠,於是,日軍爆發出了頑強的意志力,寧肯殺到最後一槍一彈,也絕不投降!美軍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同時鬼子的日子也不好過。

阿圖島氣候惡劣,雨雪交加,日本鬼子缺衣少食,雙方激戰兩個禮拜之後,日本鬼子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山崎保代統計了一下還活著的日本守備隊,還有300來名殘兵敗卒,按理說傷亡率已經達到了90%,這支部隊基本上就廢了,但是山崎保代大佐考慮,不能就這麼飢腸轆轆的死去,太沒有尊嚴了。

他決定把這300來名殘兵敗卒組織起來,發動「萬歲衝鋒」,據當時的美軍老兵回憶,山崎這個老鬼子在戰場上發了瘋一樣,一手揮舞著軍刀,一手揮著軍旗,衝鋒的時候叫喊著野獸般的聲音。美國人最煩這個白刃戰,能用槍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用刀呢?一個美國兵一槍就把山崎這個老鬼子撂翻了,誰讓他那麼顯眼呢,一看就是個軍官,不瞄他瞄誰?

就這麼的,所有的日軍全部被消滅,300名日本殘兵只活下來28個,都是被打的半死不活的,或者是自殺未遂的,美軍打了十九天,終於收復了阿圖島,並全殲了日軍自山崎保代大佐以下2600餘人!

日本人都是瘋子,這是美國兵對日本兵的一致評價,這次作戰,美軍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損失超過了日軍,549名美軍陣亡,1148名美軍受傷,非戰鬥減員更是高達1800餘名!這樣的結局,後來不斷地在太平洋諸島上上演,美軍雖然總是能全殲日軍,但是每次自身傷亡也都不小,於是到了1945年,本來決定攻打日本本土的美軍直接給日本人扔了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因為,美軍實在是不敢想像,一旦攻入日本本土,裡面關著一億多瘋子,這畫面想都不敢想,與其這樣,還是扔原子彈來的省勁兒。

阿圖島戰役也是太平洋戰爭中首次日軍島嶼守軍全軍覆滅的戰例,日軍為了美化全軍覆沒的結果,用了一個詞語來代替全軍覆沒,一直到現在都很有名,那就是「玉碎」一詞,從此「玉碎」成了鬼子全軍覆沒的代名詞,因此阿圖島戰役也被稱為第一次玉碎戰。從此,「玉碎」在日軍軍報上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直到日本法西斯徹底走向滅亡!

相關焦點

  • 唯一「登陸」美國本土的日軍坦克,到了太平洋就歇菜的95式輕戰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取代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輕型坦克,幾乎成為了日本擴張的主要坦克型號。它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亞太,可以說在亞洲它簡直就是個橫行的螃蟹,但是這個螃蟹在太平洋戰爭中面對美國的坦克就立馬歇了菜,被打成了一坨廢鐵。
  • 二戰時期日軍把美軍俘虜吃掉,有一位士兵僥倖逃走,後成美國總統
    二戰期間就發生過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二戰期間,日本人的殘暴形象深入人心,同類相食,或許只有畜生才能做出這等事情,但日本人就作出了這種事情。
  • 二戰時強大的美軍和蘇軍為什麼不願登陸日本本土作戰?
    之所以美軍和蘇軍在二戰後期沒有強行登陸日本開闢新的戰場,是由當時的環境和力量所決定的。二戰末期,雖然日本在各地的佔領區和殖民地節節敗退,但是本土所受的影響並不大,在本土內還是有著充足的軍事力量的。據相關資料統計,到了1945年時,日軍大本營為準備與盟軍決戰而進行的擴充軍隊的行動。先後進行了四次擴軍動員。
  • 二戰中被日軍俘虜的盟軍士兵待遇如何?10萬美軍戰俘慘遭虐殺
    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讓他們在太平洋戰場獲得了短暫的優勢期,他們相繼攻佔了東南亞以及太平洋西南部,其勢力甚至擴張到了印度洋。隨著日軍勢力的擴張,他們也俘虜了大批的盟軍戰俘。我們都知道德國人通常是將戰俘關押在集中營,或者強迫參加軍工生產。那麼,二戰中的日本又是如何對待戰俘的呢?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說到二戰日軍所有甲級師團,既沒有犯下太大的戰爭罪又能在整個二戰表現突出的師團,可能只有日軍第四師團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覺得好笑了,因為很多文章都在寫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是如何搞笑的,這怎麼到小編這裡就成為了二戰時期日軍甲級師團的最強精銳了,而恰恰就是這個師團在二戰時期太過另類才引起小編去收集資料的興趣
  • 麥克阿瑟兵力是日軍兩倍多:傷亡是日軍一半,剩下的全投降了
    【話說軍世】作為二戰中美軍著名的將領,麥克阿瑟有時候「驕傲」起來,一般人都是攔不住的,在朝鮮戰場上他就狠狠地吃了一回癟,在二戰初期,同樣也吃過一會癟,如果不是被羅斯福叫回去,大概率也會做被日軍俘虜。日軍有陸軍第14軍參戰,下有16和48兩個師團,以及一個旅團總計5.7萬人,另有海軍戰役聯合編隊,含10艘驅逐艦,1艘航母,500架飛機;防守的美軍和菲律賓軍隊,由麥克阿瑟指揮,總人數有13萬人,270多架飛機,地面兵力規模是日軍兩倍多。
  • 志願軍眼中的韓軍:雖然師承二戰日軍,但戰鬥力卻低得可憐
    眾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戰鬥中在志願軍的對立面,是以美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當然這些國家並不包括在數年前就已經投降的日本,但是我廣大指戰員在戰鬥的過程中卻發現有這樣的一支部隊,他們無論是指揮或者軍隊的編制都和當年的日軍一模一樣,這讓我志願軍還以為的是在時隔5年之後再次和日軍作戰。
  • 此日軍大將稱:二戰中唯有此國軍隊敢與日軍拼刺刀,不是美國
    從出現至今的400餘年中,刺刀一直都是軍用步槍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而且在戰場上經常使用。 尤其在二戰亞洲戰場,日軍就非常熱衷於拼刺刀,拼刺刀技術世界一流,號稱天下第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美也發生過白刃戰,但都只是曇花一現。
  • 唯一「登陸」美國的日軍坦克,到了太平洋就剩下95式輕型戰車了
    ——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956字,閱讀約6分鐘 二戰期間,日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取代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輕型坦克,幾乎成為日軍擴張的主力坦克類型。
  • 老照片:當日軍「萬歲衝鋒」遭遇美國重機槍
    日軍的強悍,冷酷和所信奉的「不投降主義」為世界各國熟知。在戰鬥中,日軍以實施進攻,衝鋒為第一原則,「白刃戰」和生還概率極低的「肉彈攻擊」,成了日軍的拿手好戲。
  • 燃燒著的大洋,日本與美國的太平洋大博弈,日軍大舉進攻威克島
    燃燒著的大洋,日本與美國的太平洋大博弈,日軍大舉進攻威克島 威克島位於太平洋中部地區,這座島嶼的面積並不大,是一座珊瑚礁島,但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它成為了太平洋軍事的焦點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日本曾經圍繞這座,本不知名的小島爆發過激烈的爭奪戰。
  • 二戰時日軍一個旅團有多少兵力,一個旅團為何如此難打?
    其中還會以武器的性質,成立由旅團自己直接管轄的直屬部隊,比如重機槍中隊,日軍中的一個重機槍中隊,裝備有至少8挺重機槍,可在戰場上構建機槍縱深火力部署,對於當時那個時代來說,這樣的火力配置是中國軍隊可望而不可及的。再加上日軍優異的軍事素質,這樣的日軍旅團又能會被輕易打倒呢?一般情況下,我軍一個軍都不一定是日軍一個旅團的對手。
  • 二戰1941年的菲律賓戰役日軍兩個師團擊潰美菲聯軍10萬人
    ,日軍採取了類似於德國的閃電戰術一樣,對整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展開全面的閃電式入侵,其中菲律賓地區是當時日本南下作戰.戰略方針中的一個重點目標區域,當時菲律賓不僅有豐富的橡膠,桐油,石油資源,還是當時美軍在亞洲地區最大空軍和海軍軍事基地所在處,不僅停靠著美軍40艘炮艇軍艦,還有300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部署菲律賓以及周圍島嶼機場內部,美軍當時在南亞的力量成為了日本向南亞全面擴張的最大絆腳石,因此日軍調集當時中國戰區作戰多年的兩個師團前往去登陸佔領
  • 二戰時德軍精銳步兵師和日軍甲級師團,誰戰鬥起來更勝一籌?
    回憶二戰史的時候,會發現二戰這個階段中國戰場幾乎是很沒有存在感的,很多決定戰爭轉折的重大戰役不是發生在東歐平原就是在太平洋的小島和寬闊海面上,原因很簡單,二戰時,中國在本土戰場輸掉了和日軍的二十多次會戰,如此慘敗,焉能不被各國嘲笑?
  • 二戰時,困守菲律賓的日軍大量餓死,為何他們不能就地補充食物?
    日軍在塞班島、馬裡亞那群島等戰役皆失利後,若再喪失菲律賓,日本「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從萊特島登陸的美軍。因此在萊特海灣發生了歷史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戰,美軍徹底摧毀了日本的航母及其他軍艦有生力量。此海戰後,美軍成功登陸菲律賓群島。美軍切斷日本本土與菲律賓群島聯繫的交通線,開始攻佔菲律賓群島的戰略性戰役。
  • 二戰哪國消滅日軍最多?此國殺155萬,日本至今不敢惹,不是中國
    但是實際上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中公布的數字為48萬,而按照美國學者引用日本的史料,估計在大陸被擊斃的日軍,一共是45.5萬人,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採用了綜合統計的數字:55萬。在長期的抗戰中,日軍付出最大傷亡的戰役,是1938年6月份到1938年10月份進行的武漢會戰。
  • 二戰日軍為何寧死不用衝鋒鎗?曇花一現的槍說明:不懂用,用不起
    美軍裝備的M1加蘭德步槍可以8顆子彈連發,一個美軍能壓制日軍幾個人,而且日軍的"萬歲衝鋒"被美軍用衝鋒鎗之類的密集火力化解,這對日軍士兵的士氣打擊很大。而在二戰後期,無論德國還是蘇聯、美國、英國都大量裝備半自動武器,連本來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都有衝鋒鎗。
  • 還處死了19萬日軍戰俘
    ,不僅如此,日本還篡改國內學生的歷史教科書,想要蒙蔽國民的雙眼,甚至將自己偽裝成為了二戰當中的最大受害者,企圖將這一事實湮沒於歷史長河當中。 在二戰中,不只是中國遭受了日本的殘害,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國家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朝鮮全國被侵佔,最終導致分裂;美國在空襲珍珠港事件中傷亡三千餘人;東南亞各國寮國、柬埔寨、泰國包括但不限於此的多個國家也都遭受到了日本的侵略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無法理解那些醫護兵對士兵而言意味著什麼。因此像電影《血戰鋼鋸嶺》中描述的那樣,美軍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堅持不帶武器,其實是很有道理的!瘋狂的日軍,提倡對美軍醫療兵舉起屠刀實際上,任何公約都不能做到完全保證醫護人員的安全,《日內瓦條約》對理性的軍人是有一定限制作用的,但卻無法束縛已經瘋狂的軍人。
  • 二戰日軍夥食究竟如何?一個塵封70年的箱子給出答案
    二戰期間,日本對周邊國家發動了大規模侵略戰爭。有些人至今不敢相信,小小的日本竟然能夠在二戰中侵略如此多的國家。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通過了解日本在二戰期間的夥食供應情況,或許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到真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