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1941年的菲律賓戰役日軍兩個師團擊潰美菲聯軍10萬人

2020-12-07 騰訊網

1941年12月7日隨著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取得成功,太平洋戰爭和南亞地區的保衛戰正式全面爆發,日軍採取了類似於德國的閃電戰術一樣,對整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展開全面的閃電式入侵,其中菲律賓地區是當時日本南下作戰.戰略方針中的一個重點目標區域,當時菲律賓不僅有豐富的橡膠,桐油,石油資源,還是當時美軍在亞洲地區最大空軍和海軍軍事基地所在處,不僅停靠著美軍40艘炮艇軍艦,還有300多架戰鬥機和轟炸機部署菲律賓以及周圍島嶼機場內部,美軍當時在南亞的力量成為了日本向南亞全面擴張的最大絆腳石,因此日軍調集當時中國戰區作戰多年的兩個師團前往去登陸佔領,這兩個師團分別日軍甲級第16師團,日本第48乙級師團,外加一個日本臺灣獨立特混旅團作為預備隊,其兵力的總人數在7萬人左右。

特別是日軍第16師團,是當時日本少數實現摩託化編制機動師團之一,該師團配備了一個坦克中隊,一個戰車搜索中隊和一個重炮聯隊,外加100輛日本武裝運兵卡車等,能夠在短時間形成一定機械化快速突破力量,擊穿當時美軍在菲律賓島上部署幾條看似十分堅固防線,為什麼要用「看似」兩個字來表達呢?原因就是當時美軍菲律賓地區,確實有300架戰機駐紮,但實際能緊急起飛投入作戰的還不足200架,菲律賓和美軍組成防禦兵力在10萬人左右,但實際真正的美軍人數一個步兵師規模,剩餘的都是菲律賓本國士兵代替,其裝備情況嚴重不均衡,火炮數量不足,美軍士兵用的武器當然是比日軍要先進一些,但菲律賓軍隊用的武器可以說大多數都非常雜亂有一些還是一戰之前的土槍土炮,又是孤島孤軍背水一戰。

作為保衛國家的菲律賓軍隊的士氣和鬥志各方面都毋庸置疑,但美國人可就這麼想的,當時美軍麥克阿瑟將軍,部署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除軍官是美軍人員之外,其餘都是菲律賓當地民兵武裝,美軍則躲在第三道防線巴丹半島地區,那裡有美軍的堅固要塞工事,從軍事部署的角度來看,麥克阿瑟希望奇蹟會在菲律賓這些民兵單位中產生,等於想拿菲律賓本土的士兵去試一試火力怎麼樣,去充當美軍精銳部隊的擋箭牌,從軍事部署來看,就看得出麥克阿瑟這個徒有其名,既然是想同心協力守住島嶼,就應該讓美軍組成獨立營戰鬥去與菲律賓士兵進行混編才是,這樣才能彌補戰場上單兵武器裝備不均衡的問題,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當時美菲聯軍整體戰鬥力。

在守島戰術上看日軍可以說二戰時期佼佼者,面對孤軍作戰時所表現出來戰鬥力,要比美軍強上一倍不止,比如硫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塔拉瓦島戰役等,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日軍第16師團在登陸菲律賓時就與第48師團形成兩道鉗形攻勢,僅僅三天的時間,就擊潰美軍布置第一條重要的高地隘口防線,日軍95式坦克猶入無人之境,日軍第16師團全部主力上岸後,就把20門96式150毫米榴彈炮架在之前美軍構築的第一條防線之上,轟擊整個美軍第二道防線,最終導致第二道防線菲律賓守軍不戰自潰。

7.9萬名美菲士兵最終退守巴丹半島,到這一刻美軍終於背水一戰進行頑強的反擊,日軍的傷亡從1942年一月份開始不斷增加,當時美軍巴丹半島武裝和彈藥基本上十分充足的,美軍37毫米M1反坦克炮,其倍徑達到60L,是二戰時期火力最為強勁輕型火炮之一,具備在400米距離內擊穿50毫米的勻質裝甲,打日軍第16師團的95式坦克,等於就是筷子捅豆腐,在裝備高爆彈情況下,其有效殺傷半徑在25米左右,面對日軍的集體衝鋒,只要有幾門美軍的37毫米反坦克炮,兩挺馬克沁機槍配合下,守住該守住的位置,日軍幾乎沒有任何辦法抵近美軍巴丹半島外圍陣地防線,更別說是靠近美軍的巴丹要塞了,在美軍馬克沁機槍的火力掃射下,日軍輕型裝甲車甚至都得癱瘓。

本來按照美軍當時在巴丹半島要塞防線部署,支撐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是綽綽有餘的,畢竟戰鬥開始打得有聲有色了,但就這個關鍵 的時刻麥克阿瑟居然離開了菲律賓跑了,然後又是美軍陣前換將的神操作,讓一個溫賴特少將指揮留守指揮,既然主帥都是逃命到了澳大利亞了,但那麼美軍抵抗也就徹底失去了士氣,等於之前所做努力全白費了,而日軍又在美軍.軍心動搖之際,日軍又突然增兵,讓日軍第4大阪師團頂替損失慘重的日軍第16師團,再一次對美軍的巴丹半島要塞發動一次總攻擊,這一次攻擊也成為了 日軍大阪第4師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難得勝仗,等於是第16師團的瘋狂的進口的差的半口氣,讓日軍第4大阪師團給頂了上去,最終美軍扛不住壓力在溫賴特少將領導下最終在1942年的4月9日宣布了投降,這場戰役美軍就這樣窩窩囊囊的輸了。而且輸了之後下場還非常慘,所有戰俘被日軍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而菲律賓當地武裝也被美國人徹底坑慘了,大約有一萬名戰俘被日軍屠殺,美軍也有1200人在死亡行軍中喪生,而這些罪惡也只是日軍在菲律賓犯下的罪行的冰山一角而已,菲律賓在被日本佔領四年時間中,至少有十萬菲律賓平民死於日軍的迫害和屠殺。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而日軍對第四十三師團,定義是以動員為目的的常設師團,也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乙級師單位,那麼該師團在塞班島的表現如何呢,塞班島戰役美軍出動地面兵力累計多達6萬多人,兩個滿編海軍陸戰師和一個步兵師單位,而美軍的常規陸海軍陸戰師,對日軍的編制是有針對性一個師的作戰人員與日軍一個乙級師一樣在24000左右,日軍塞班島前線指揮官,第43師0師團長齋藤一次,制定的守島戰術部署
  • 麥克阿瑟兵力是日軍兩倍多:傷亡是日軍一半,剩下的全投降了
    麥克阿瑟兵力是日軍兩倍多:傷亡是日軍一半,剩下的全投降了在1941年12月7日,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後,迅速集中兵力進攻東南亞,其中菲律賓戰役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場戰役,日軍希望通過佔領菲律賓,可以有效控制日本本土和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並可以直接將美軍趕出遠東地區。
  • 二戰重要戰役:雙方均近10萬人,日軍傷亡1萬,盟軍被俘8萬
    二戰重要戰役:雙方均近10萬人,日軍傷亡1萬,盟軍被俘8萬1941年末日軍對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珍珠港發動偷襲成功後,立刻開始了在東南亞、西太平洋上的進攻作戰,將掠奪資源,以及在美軍「反應過味兒來」之前,簡歷完整的防禦圈作準備,二者結合起來作為作戰目標。
  • 鬼子十大王牌師團的最終宿命!
    蘇聯成立後,5師團出兵西伯利亞,但被蘇軍擊潰。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日軍全面侵華,5師團由板垣徵四郎中將帶領進入華北。在南口與中國軍隊湯恩伯、傅作義和孫連仲部會戰十八天,將中國軍隊擊潰。隨後5師團參加了太原會戰,以兩個半旅團的兵力(大約2萬人),大戰中國第二戰區30多個師,並在忻口將中國軍隊擊敗,擊斃中國三個將級軍官,並讓中國損失了近10萬人。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而甲種師團,乃是二戰時期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其不論是武器裝備、兵員素質還是軍中地位,那都是日本陸軍中最高級別的存在,是日軍的絕對主力。所以,這樣一支部隊怎麼可能是窩囊廢呢?由於成軍很早,所以第四師團幾乎參加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戰績上也可圈可點。
  • 菲律賓戰役中麥克阿瑟跑了,留下的美國女兵遭到日本人怎樣對待?
    首先介紹一下菲律賓戰役的發生背景,菲律賓戰役是1941年12月到1942年5月,日本為了在太平洋戰爭中解圍美國海軍對日本本土的威脅,首先採取措施攻擊美菲艦隊和美國海軍亞洲艦隊。已為後期進攻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做準備。
  • 二戰日軍戰鬥力最強的五個師團,其中以十四師團最強
    而日軍第十四師團是十七個常備師團之一,下轄四個步兵聯隊、還包括輜重、野炮、騎兵、工兵各一聯隊等,總兵力兩萬餘人。 當時國軍十幾萬人幾乎完成了對日軍第十四師團的包圍,但處於包圍之中的土肥第十四師團臨危不亂,趁合圍圈封死前立即組織瘋狂反擊,結果以一個旅團的兵力只用一天的時間便全線擊潰了鎮守在蘭封的桂永清第二十七軍部,順利跳出了包圍圈。
  • 菲律賓戰役,日軍陣亡高達50萬人,遭責罵士兵將軍官做成食物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國艦隊。而對珍珠港的災難性襲擊造就了羅斯福夢寐以求的開戰理由,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日本非常清楚,他們無法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他們因此希望美國在遭遇攻擊依然願意與日本進行協商,以讓美國接受其在中國的侵略。
  • 臺兒莊戰役,國軍兩個特殊的打法,成功擊潰日軍王牌部隊
    1938年3月16日,臺兒莊戰役打響,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戰,臺兒莊內的槍炮聲終於停止,日軍在中國軍隊的兩面夾擊下突圍逃竄,戰役最終以中國軍隊的勝利結束。這場戰役是我國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囂張的氣焰,堅定了我國軍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不過,這場戰役的勝利並不容易。據統計,國軍在這場戰役中,共投入29萬的兵力,而日軍則投入約5萬人,但這5萬人則是日軍中的兩大王牌部隊——板垣師團、磯谷師團。
  • 二戰日本陸軍各常備師團結局(上)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的常備師團是1937年七七事變前日本陸軍保留的常備軍隊,這些師團是二戰中日軍的主力作戰師團,成軍時間早,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多是歷經了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等的部隊保留而來,在早期的中國戰場也經歷了較多戰火的磨練,是日本陸軍的中流砥柱。
  • 二戰主要參戰8國各自每年軍費是多少?中國僅佔同盟國5國總和的0.3%
    1944年6月6日,280萬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第登陸。 1941年12月10日,英軍在馬來亞的多艘重要軍艦被擊沉,香港也在1941年12月25日被日本佔領。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在關島和威克島的基地也被日本攻佔。次年1月日本開始進攻緬甸、索羅門群島、荷屬東印度以及紐幾內亞,佔領了馬尼拉、吉隆坡和臘包爾 1942年2月新加坡、峇里島與帝汶、3月仰光、爪哇、5月緬甸曼德勒被日軍佔領。
  • 如果二戰的德國帝國師和日軍第五師團在平原上相遇,勝敗如何呢?
    帝國師是二戰德國最精銳的裝甲師之一了,而第五師團也是二戰中日軍一個精銳師團,兩支隊伍如果在平原上對決,勝敗如何呢?雖然結果是不言而喻,但是我還是試著給大家分析一下。帝國師是黨衛軍最早組建的師級裝甲部隊,參加了白色方案-入侵波蘭,黃色方案-入侵法國及低地國家,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堡壘行動-庫爾斯克戰役,守望萊茵行動-突出部戰役(也就是著名的阿登反擊戰),春醒行動-維也納戰役等著名的戰役,是二戰中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之一。
  • 日軍師團番號變化史:不是所有叫師團的都是王牌精銳
    據不完全記載,從侵華戰爭到二戰結束,日軍共有123個師團投入對外侵略的戰爭當中。當然這123個師團當中戰術素質也是參差不齊,這一點我們從他們師團的番號上看就能顯現的非常明顯。1到第6,一共6個師團,而到了盧溝橋事變前,日軍已經將常設師團增加到了17個,分別是第1-12(含近衛)、14、16、l9、20師團,一共17個師團,除了靠近山地的北海道第7、金澤第9、善通寺第11師團為用於山地作戰的馱馬師團(全師團2.8萬人)之外,剩下14個師團皆為用於野戰的挽馬師團(全師團2.2萬人),挽馬和馱馬師團的差別,主要在於的炮兵和輕重兵上,馱馬師團馬匹為馱馬,專門馱載和分解過的野戰炮
  • 二戰中,英軍戰鬥力到底有多差?日軍靠自行車,55天推進1100公裡
    1941年,日本確定了「南下」政策,攻佔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奪取石油,但不可避免地要與美國進行一場戰爭。 讓日軍失望的是,本來計劃45天結束的戰役,打了5個月。 在日軍整個南方作戰中,盟軍唯一的「閃光點」就是菲律賓戰役。
  • 戰後日軍王牌軍指揮官們命運如何?山下奉文背鍋,牟田口開飯店
    二戰中的日本在偷襲完珍珠港,就同時展開入侵東南亞的戰鬥。而這個時候的日軍應該說是的當時東亞最強步兵的存在,特別是由精銳師團們組成的南方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在菲律賓擊敗了名將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菲聯軍,並在馬來半島俘虜了十幾萬英軍,並在中南半島擊敗了我遠徵軍和英印聯軍。
  • 巴丹死亡行軍中,日軍有多殘暴?8萬美菲戰俘被殺害4萬
    早在1929年7月27日的日內瓦第二公約《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中,就規定了各國不得虐待戰俘。但在二戰中,日本公然違反這個條例,只要被他們俘虜的各國士兵,都會遭受非人的折磨。日軍曾製造了一起震驚世界的虐待俘虜事件——巴丹死亡行軍。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至此14年抗戰爆發。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戰力還是比較可觀的,但卻在日軍中卻有有這麼一支日軍部隊與其他兇悍的日軍部隊大有不同—— 大阪第四師團。
  • 二戰日軍第四師團被人低估的精銳之師二戰人員損失最少
    說到二戰日軍所有甲級師團,既沒有犯下太大的戰爭罪又能在整個二戰表現突出的師團,可能只有日軍第四師團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覺得好笑了,因為很多文章都在寫日軍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是如何搞笑的,這怎麼到小編這裡就成為了二戰時期日軍甲級師團的最強精銳了,而恰恰就是這個師團在二戰時期太過另類才引起小編去收集資料的興趣
  • 英帕爾戰役:日本陸軍的悲亡之戰,10萬日軍5萬慘死其中!
    日軍進攻印度:英帕爾戰役英帕爾戰役發生於1944年的3月~7月,從具體天數上來看,這場戰役持續了不足5個月。如果對英帕爾戰役不熟悉的讀者可能會直接就對「印日兩國的勝負」作出判斷了,那肯定日軍獲勝的可能性大於印軍。
  • 1945年8月18日二戰最後一戰千島群島戰役日軍一戰被俘虜六萬
    千島群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8月18日,當時日本天皇已經宣讀完投降詔書,但由於當時信息不太發達天皇詔書直到千島群島戰役爆發之後才傳到了當時與蘇軍正面作戰的日軍第91師團,師部之中千島群島戰役可以說是所謂「北方四島」是日本的說法,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指的是千島群島南部的擇捉、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