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角色扮演」,增強孩子的幸福感知能力

2020-12-22 妍雅學說普通話

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裡度過的,今天去見了一個很久沒見面的朋友。一進店工作人員都比客人多。小豬整個人看上去都是一臉不開心的樣子,看得出來她很焦慮和擔心,也許是為了店裡的業績發愁吧,這是今年普遍餐飲行業的情況吧。她們店是開在大學的附近,周六逛街的人看起來都是稀稀拉拉的,馬上又要面臨寒假了。進入寒假的季節,業績就會更加的下降了。

因為太久沒見面了,都還在慰問彼此寒暄。關心一下對方的終生大事,什麼時候結婚她說她不想結婚,還跟我算了一下不結婚的好處的帳。關於結婚的這件事,要麼對方換掉工作,要麼她換掉工作。兩個的工資加起來也就一萬,還有房貸車貸什麼的。不結婚的理由我覺得就是,第一,結婚太貴了,生活質量肯定會下降。第二,我覺得沒有遇到對的那個人。但是讓我感興趣的是她家裡人給她介紹了一個相親對方,因為她是獨生子女,但是現在她家裡有一小塊兒地被徵收了,大概賠了幾萬塊錢,但是男方就問他,你不回來籤字嗎?然後小豬就說她父母回去就行了,但是對方的意思就是說這個錢是她的,要她回去,不回去這個錢就不是她的。當時小豬的父母就說,加上這點錢我就給你們買個十幾萬的車,就當是你結婚的陪嫁了,之後其他的事情父母就不管了。但是這人很執著地要她回去,小豬的心裡也是有點不開心吧。

每一個父母都不易,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好,結婚卻是人生中的大事之一。但是在婚姻中對方有所企圖的,那這樣的這樣戀愛真心度就有待考察了。也許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也許是這個人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有一定的欠缺。除了物質我們應該還要有愛,不然一個家庭醫生該如何去度過。我想起看到黃徵宇老師的《終身成長》這本書提到思維板塊兒提到「角色定義」,了解別人的觀點,就是進入別人的角色當中去。為什麼和孩子玩一定要玩角色扮演這個遊戲,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讓孩子感受到不同的心理轉變,這樣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自己學習上得到更好地成長。讓孩子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至於更加有利於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回想起父母的那個年代的愛情,60——70年代,沒房沒車,吃飽穿暖都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年四季都是各種農活,結婚能有紅糖就是非常珍貴的東西了。然後在彼此共同的努力之下才有一步一步起來掙錢買了房子車子還有了孩子,同時還給了孩子一個晚上幸

福的家,最終兩人白頭偕老。結婚的時候家裡的家具都還是親戚送的,能有一輛自行車那彩禮都是很豐厚的了,反而離婚率卻很低。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人結婚有了房子有了車子,但是她們的幸福感卻降低了很多,每天都還是在不停地爭吵。甚至離婚。甚至孩子過在一種爭論不休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第一,生活壓力太大了,可能我們的工資往往一個人都還不夠用。第二,教育成本太高了,畢竟現在每個孩子的都要上各種補習班什麼的,也是一筆很大的花銷。第三,現在的女性更加的獨立了,不需要依附男人,自己可以獨立做很多的事情,所以尊重彼此就更加的重要了。

這背後是我們對教育的深深思考,也是對工作的思考。你讀書是為了什麼?如果未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是不是會陷入深深的焦慮和自責,成就更好的自己。是否也會覺得讓孩子應該更早的學會閱讀,獨立思考問題,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從小就讓孩子體會到角色扮演的樂趣,同樣你在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鍛鍊,一種新的認知,一種新的啟發,你也會有很大的收穫。只有我們自己對自己是有愛的才能對婚姻是有愛的,這個愛才能更好的言傳身教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地感受到愛的溫暖的家。未來才會給予別人愛,才能更好地體會愛,才能真正的幸福。也是追求幸福是我們人生一輩子的事情,而不是一陣子的事情,更多的體諒別人,包容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寬容吧。

相關焦點

  • 怎麼陪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
    每個孩子都玩過過家家,我們小時候玩過,現在的孩子也喜歡玩。其實這就是一種角色扮演遊戲。當孩子們玩過家家時,他們可以是他們喜歡的任何人,從超級英雄到森林之王。過家家對孩子們來說是不僅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非常有助於他們擴大詞彙量和增強自信心。角色扮演遊戲的好處多多當孩子們發揮想像力時,他們也在鍛鍊許多其他重要的能力。
  • 39新手媽媽你如何陪孩子玩好角色扮演遊戲,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角色扮演是非常好玩的遊戲,能讓孩子體驗到不同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感情,執行角色的任務,就相識在體驗不同的人生。如何陪孩子玩好過家家呢?還是要結合孩子現有的年齡段來做1歲到一歲半 這個時期是角色扮演的萌芽階段,孩子一般都會扮演自己,假裝自己在喝水,在吃飯等等,如果孩子還不知道怎麼自我扮演,父母可以拿一個勺子假裝在吃東西來引導孩子,記得扮演的動作要簡單並和孩子的生活相關。1歲半到2歲半 這時候的孩子開始會模仿日常熟悉場景下的角色了。
  • 孩子玩遊戲就是浪費時間嗎?角色扮演教會孩子這些
    要不這麼玩下去,實在擔心只會浪費時間。他們3-5個人每天最常玩的就是角色扮演:我是爸爸你們是哥哥妹妹,我是老師你們是學生,我是奧特曼你是怪獸......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學知識是有用的,而玩遊戲似乎是沒用的。
  • 陪孩子玩這5個小遊戲,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今天,小7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這5個小遊戲,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爸爸媽媽跟在日常生活中,陪孩子玩玩這些小遊戲,既鍛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又能增進親子感情,一定要試試哦!拼圖、積木等拼裝玩具拼圖和積木是許多孩子都喜歡玩的玩具,孩子在玩具積木的過程中不停地研究布局、結構,這有利於他們掌握物體形狀,辨別空間方位,把握二維和三維空間及其轉換。
  • 下班回家很累,孩子卻纏著你玩,3個親子遊戲,讓你躺著陪孩子玩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想下班早點趕回家看娃,又害怕回家孩子纏著他玩。上一天的班已經筋疲力竭,孩子戰鬥力十足求陪玩。雖然很累,但又不想錯過親子陪伴的時間。分享三個我平時陪女兒玩的親子遊戲。以不動去應對好動的孩子,用最省力的方法躺贏,既可以休息放鬆,又可以高質量陪伴孩子。
  • 孩子常玩角色扮演遊戲好處多
    角色扮演遊戲最能體現幼兒的社會性。孩子在角色扮演遊戲中扮演的都是社會場景,幼兒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與他人交往的角色中,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再現社會中的人際交往,練習著社會交往的技能,由此培養了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表達能力,以及主動交往能力,逐漸強化和提升自己的社會能力,成為一個社會人。
  • 「過家家」角色扮演遊戲,適合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進門後,鞋一脫,書包一丟,既沒有禮貌的叫門,也不和爸爸媽媽打招呼,忙著找東西吃或開始玩IPAD、看電視。場景 3 :不顧爸爸/媽媽在打電話,想要什麼就直接喊著「要這個,要那個!」,不會使用敬語,也不會看看時機是否合適。
  • 孩子喜歡玩角色扮演?扮演遊戲對孩子的這3點好處,家長要了解
    表姐家孩子今年5歲了,每天還都喜歡玩扮演類的遊戲。每次我一去她家的時候,小外甥就總是喜歡拉著我陪他一起玩遊戲。每次不是讓我扮演壞人抓他,就是讓我當寶寶他來照顧我。其實這些在大人眼裡看似很幼稚的「扮演」遊戲,是絕大多數孩子的童年,孩子們都很喜歡玩,當然也包括小時候的我們自己。但孩子喜歡玩這種遊戲背後的原因家長們清楚嗎?
  • 寶媽和4歲兒子玩「角色扮演」,結果發生意外,無奈選擇報警求助
    文|秘籍君家長陪孩子玩遊戲,帶孩子提前體驗真實生活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角色扮演」,能培養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家長就特別喜歡帶孩子玩。但是,也有家長玩脫手了。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孩子從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可以自己坐上去,再到後來可以獨立蕩鞦韆,再到後來自己獨立玩出新玩法,這一系列的挑戰,都是在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礙,每一次進步,都是在建立孩子的自信,這種自信建立後反過來也會促進感統能力的發展,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網絡建立變得「自信」,以此良性循環。
  • 最適合1~3歲孩子玩得5種遊戲,能有效開發孩子大腦,提升孩子智力
    家長陪孩子「玩遊戲」的好處1、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擁有較強獨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孩子,將來走向了社會,更容易在社會上生存,所以,從小著重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顯得至關重要。而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就能很好的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就看家長怎麼做了。比如玩具破損了、壞了,家長先不要急著扔掉,給孩子修補的機會,這樣能夠鍛鍊孩子獨立應對困難的能力。還有其他的做法,總之,家長陪孩子玩遊戲,對於孩子的獨立意識是很有幫助的,未必都是壞處。
  • 適合小學生和父母玩的遊戲有哪些?這幾種遊戲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很多家長陪孩子的方式還只停留在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片、帶孩子散步、逛商場超市等,稍好一點則在雙休日帶孩子去遊樂場玩一玩,這樣單調還貧乏的方式常常導致與孩子的有效溝通不足,影響了孩子性格發育,甚至一些孩子因為缺乏與家長的有效溝通還產生不同程度的自閉症狀。
  • 孩子喜歡玩「假裝遊戲」?這是孩子智力活動表現和認知世界的方式
    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因為這有利於孩子對於日常事物的仔細觀察,對於他們學習基本技能和增強模仿能力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機會。每個階段的孩子,對於假裝遊戲的具體步驟是有著不同的理解的。他們會因為自我認知能力的不斷提高,對於模仿的理解也會更上一層。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高級,涉及的知識面也會隨之變廣。
  • 3-6歲學前期給孩子玩這四類玩具,進入小學不發愁
    想要寶寶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粑粑麻麻可以選擇符合這個時期寶寶年齡特點的各種玩具,並抽出時間陪伴寶寶度過愉快的親子時光,這樣寶寶的能力會快速發展和提高的。認知啟蒙類圖形認知玩圖形配對的遊戲,將不同顏色、長短、形狀的圖形,按照類型配成一對,通過用眼睛觀察,用手比較,進行組合,發展孩子的感知能力,鍛鍊專注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 培養孩子的空間感知力,玩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其實在培養孩子的空間能力,空間能力的發展到底有多重要呢?空間能力,就是孩子對物體的形狀、代銷、方向、距離等特性進行感知,並利用三維空間方式進行思維的一種能力。這項能力的發展,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是看不出來有多重要的。
  • 看完這部比《小豬佩奇》還火的澳洲動畫片,怎麼陪孩子玩,我學到不...
    陪孩子玩,應該是小齡寶寶的家長生活中最重頭、也最絞盡腦汁的一件事了吧?最近咱們後臺有好幾條留言提到一部動畫片叫《布魯伊Bluey》,我也很好奇去刷了一遍,發現這確實是一部寶藏動畫片,每一集的核心都是:怎麼玩,不僅是一部親子遊戲大合集,而且可以稱得上是動畫版的「遊戲力」教材。
  • 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為何膽小害怕?快讓角色扮演遊戲來幫忙
    角色扮演遊戲是假裝把自己當作別人,並通過自己的動作、姿勢、表情、語氣強調等把自己所扮演的這個「別人」(包括社會身份和職責、態度和動作特徵等)表現出來。角色扮演遊戲是圍繞「人的活動」組織起來的,具有「社會性」特點,因而父母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遊戲了解孩子內心,孩子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遊戲增強自信、克服焦慮、獲得力量感。
  • 黃多多cosplay經典人物形象,你知道孩子有多喜歡玩角色扮演麼
    對於小寶寶來說,角色扮演的遊戲是他們喜歡而且經常玩的遊戲。當你看到一個孩子拿起手機,放在耳邊「喂喂」的時候,他在模仿大人打電話;當一個小女孩拿著湯匙假裝給毛絨玩具餵飯的時候,她的想像力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角色扮演內容和形式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越來越複雜。
  • 2-3歲的孩子適合玩哪些玩具?
    此外,他們還會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假裝是醫生,給小熊看病。這說明他們的符號表徵功能已經開始出現了。根據以上這些發展特點,我們可以給2歲的孩子引入下面這些玩具。1、球類遊戲2歲的孩子都很喜歡活動身體。運動時,大腦中被激活的區域在很大程度上和認知活動的腦區重合,因此能夠促進身體和大腦的發育。我們可以經常和孩子玩追逐打鬧的遊戲。
  • 會「玩」才是聰明的孩子,3-10歲如何玩出強大思維能力?
    科學調查顯示, 會玩的孩子在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規劃能力等方面要比不會玩的孩子更加優秀!而且不光是科學研究,許多老人也總是說會玩的孩子才聰明。積木是一種素材玩具,可以開展多樣化遊戲。適用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