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麼錢最好掙?
一個是女人的錢,另一個就是小孩的錢。
光看市面上種類繁多的玩具,就知道小孩子到底有多少市場了。畢竟對於父母來說,自己節儉、吃苦一點都沒關係,但他們卻總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
所以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擁有很多玩具,什麼玩具小汽車、變形金剛、芭比娃娃等等。
有人說玩是孩子的天性,多玩玩具能夠開發他的智力。
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益智玩具,像什麼七巧板、樂高,都是為了開發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
但是,玩具越多,孩子就會越聰明了嗎?
事實上,真相卻剛好相反!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調查的對象分別是玩具有5種以上的孩子,以及只有5種以內玩具的孩子。
研究結果顯示:玩具超過5種以上的孩子思維邏輯能力差,創造力低且注意力不集中。
為什麼會這樣呢?
實際上這跟選擇有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過這樣的一個現象:
在食物選擇特別少的時候,比如:只有兩種食物,你會快速並且高效地分析這兩種食物各自的優缺點,並做出抉擇。
可是當整條街都是你想吃的食物時,你反而不知道怎麼去選了。最後很有可能會導致這樣一種結果,那就是選來選去,卻最終什麼都沒買。
在玩具方面也是一樣。
比方說他只有一個玩具,那麼他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這個玩具上。去研究它、觀察它,把它整得明明白白的。但是如果一地都是玩具,他可能這個玩玩,還沒玩出什麼名堂來呢,就直接放棄了,選擇了下一個。
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有很多的備選,所以他玩不明白就不玩了,並不會因為一項玩具而浪費時間。這樣一來最終的結果就會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扔一個,最後什麼都沒剩下。
試想一下,如果把這種態度放到學習裡會這麼樣?
碰到這個題不會,我就直接跳過去或者直接找答案,甚至思考一下都不願意,粗略地掃一眼就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
這樣下去,他怎麼可能會在學習上有所建樹?
玩具一多,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種惰性,阻礙了他通過反覆鑽研玩具去開發大腦的目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就不可以給孩子買玩具了,或者說在他小時候統共就只能買5種玩具。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最主要的是,你要讓孩子先把一批玩具玩明白了,反覆研究透徹了,再著手給他買新的玩具讓他去觀察研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開發他大腦的目的,不會讓他產生惰性思維,越來越懶得思考。
也就是說,玩具不要一次性買太多。即便是別人送了一大堆,也不要一股腦地全都塞給孩子。而是要分成一批一批地給孩子玩。
而每一批,儘量控制在5種以內。當他掌握了這一批玩具之後,再給他準備新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玩玩具要按照月齡來,不要給他玩不符合年齡的玩具,以免出現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