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玩具堆成山,心理學家:玩具多非好事情,孩子會越來越「笨」

2020-12-22 凌晨爸媽

導語:你們一般給自家娃買多少玩具?

我家草莓到現在為止能收拾出來的不超過20種,可以說是正常範圍內,因為我不想讓她養成不珍惜的壞習慣

我見過買玩具最誇張的是我老婆閨蜜糖糖,有次因為她出差家裡沒人照顧孩子,只好把梅梅送我家來住兩天,送來的時候我和老婆驚呆了,因為除了日常用品外,還有一大籃子的玩具,粗略數了數,大概有25種左右,遠遠超過我家草莓玩具的數量了。我跟她說沒必要把玩具帶過來,她表示,孩子平時在家就是玩的這些,這只是一小半,其他的大件不好拿都沒帶。我當時只好沉默以對,養娃精打細算的家長傷不起啊!

出差後,她來我家接孩子,還特意問我孩子玩的怎麼樣,我說挺好的,一個魔方玩了一整天。她大為驚奇,說梅梅在家一天要換好多個玩具,一個玩具玩不了多久就丟在一旁,為此她特意每周都會補充新的玩具,到現在為止起碼有整整一個柜子,就是想讓孩子能在玩耍時多點選擇

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的誤區,玩具多多益善,因為可以給孩子更多多樣化的選擇,還可以開發腦力。但實際上,玩具過多只會其反,對孩子產生許多不好的影響

心理學家:玩具多不是好事情

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所著的《自控力》一書中說:我們意志力是一定的,每個選擇決策都會消耗意志力。選擇過多也會消耗心神,讓孩子在玩具堆中無法找到最感興趣的那一種,表現出來就是專注力不強,時刻都在換新玩具,從而導致喜新厭舊,玩完就丟,毫無定性。

1、 不利於深度探索。

玩具的花樣太多會讓孩子缺乏想像力,英國心理學家亞歷山大也通過實驗證明,許多玩具會束縛想像力。因為很多玩具的玩耍模式只有那幾種,像是小火車、洋娃娃之類的,孩子只有固定的幾種方式去擺弄,因為這些玩具都太過具象化,讓孩子沒有自主探索的空間。

2、 無法建立秩序感。

玩具太多往往會給後續收納帶來很多的麻煩,而孩子的專注力時間短,無法長時間的用在收拾玩具這項大工程上,從而導致最後的工作都由父母完成,孩子感受不到背後的辛苦自然養不成好習慣。他們會隨地亂丟亂扔,不會遵守收納的規則,而滿地的玩具也會影響孩子秩序感的建立

3、毫不珍惜。

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3分鐘熱度」,對一個玩具的喜愛從不會持續很久,這也就是心理學上的韋伯定律,即「感覺的差別閾限隨原來刺激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表現為一定的規律性」。

也就是說當外界刺激的量越來越多時,差別的閾值會變得越來越小。因為玩具太多,每個玩具孩子得刺激就會減少,孩子自然也會很快的對它失去興趣,從而學不會珍惜。

正確給娃選玩具,遵循三原則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0-14歲少年兒童人均玩具消費金額達299.5元,同比增長8.2%。66%的受訪者表示,下一年還會繼續增加對孩子玩具的消費支出。

想一想,中國青少年的人口數,接近300元的人均消費算非常大,在玩具數量跟質量上是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了,但這真是孩子所需要的嗎?恐怕不是,從以上玩具太多的壞處就可以看出來,家長們需要選擇正確的玩具給孩子玩耍。

因此,質量比起數量就顯得更為重要,在玩具的選擇中,家長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原則一:根據年齡段選擇玩具類型。

半歲以下的孩子視聽觸覺處於成長期,且需要鍛鍊,家長們可以選擇形態曲線複雜,顏色鮮明、飽和的玩具,例如吊鈴、搖鈴、觸感球等;

半歲到一歲的孩子精細動作有了很大發展,家長可以準備能夠鍛鍊協調能力的玩具,如嵌套和堆疊類玩具、學步車等;

一歲之後可以選擇這五種類型,

1)象徵或假想遊戲的玩具;

2)促進精細動作發育的玩具;

3)藝術類玩具;

4)語言以及概念類玩具;

5)促進大運動發展的玩具。

原則二:玩具數量適中,以能促進孩子動手、想像能力的為佳。

前面說過了玩具多的危害,所以家中玩具數量最好不超過10種,3-6種最佳。

少就要精,需要選擇能調動孩子身心參與並能夠豐富想像力、創造力的玩具類型。一種是玩法開放、上手簡單基礎款;一種是有大動作,調動孩子摸爬滾打的中型玩具

一種是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參與的多人玩具,一些益智遊戲大多是這種;一種是能夠幫助孩子發展語言情感能力的玩具。家長可參考以上幾條標準來選家裡玩具常備款。

原則三:這幾種玩具,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買。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玩具對於孩子來說有點危險。

第一類是水槍、彈弓類的彈射玩具,孩子不容易掌握力度與方向,有時候會打到身體上脆弱部位,如眼睛、肚子等;

第二類是氣球類,主要是因為它的氣體不穩定,容易爆炸會對孩子造成驚嚇;

第三類是歌唱類,像能唱歌放音樂的玩具,很容易控制不好音量,以及這種一般都是電池款,孩子有時候會拆卸,而電池一般有汙染,誤食對身體不好。

寫給家長朋友們:

法國劇作家莫裡哀說:「我們的心智需要鬆弛,倘若不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精神就會垮掉。」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精神上的放鬆,對於孩子來說玩玩具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只是家長需要把關玩具類型,不要適得其反!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謝謝】

相關連結一:你還在進行「恐嚇式」教育?快停下,孩子需要的是正面教育

相關連結二:小孩子脾氣大,爸爸媽媽如此做,巧幫孩子過難關

相關連結三:晚上越來越不想睡覺?二胎父母中這種現象越來越多,心疼抱抱他們

相關焦點

  • 家裡孩子玩具「堆成山」 共享玩具來了,家長們會租嗎?
    共享玩具來了家長們會租嗎?  記者發現,租一套兒童讀物所需費用比直接買書貴 不少受訪家長表示,最擔心玩具的安全問題和衛生問題  本報訊 「家裡的玩具收納起來都幾大籮筐了,但孩子看到喜歡的車還是要買。」這是不少家長的一塊心病。而對玩具懷有好奇之心是小孩的天性,很多家長在買與不買之間矛盾著。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擁有的玩具越多,將來越容易變笨
    艾拉的雨傘多的家裡都放不下,床上、櫥櫃裡到處都是。最後不得不處理掉,但是又會有新的雨傘送來。現實中家長也是如此,有家長說,孩子不到10歲,家裡的玩具就有500多,滿滿兩個房間,看到孩子喜歡,還是會買。一邊抱怨孩子玩具佔地方,一邊又忍不住買給孩子,真是矛盾的集合體。
  • 玩具太多的孩子會變笨,科學研究表明:「適度無聊」讓孩子更聰明
    別孩子買太多玩具,研究表明:保持「適度無聊」能讓孩子更聰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這個事,陳先生和妻子還吵了一架。陳先生日常上班事情多,照顧孩子的時間比較少,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陳先生經常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
  • 家裡玩具太多堆成山?留這幾個就夠了,多了反而無益
    最近又有寶媽跟小喵老師抱怨: 女兒點點才三歲,家裡的玩具都快堆成山了:什麼烹飪類玩具,醫護類玩具,美妝類玩具,各色娃娃不下十個...... 最令點點媽頭疼的是,點點還覺得不夠,每次去商店看到喜歡的,別的孩子有的,都哭鬧著要買,爸爸一心軟就買了。
  • 心理學家表示,「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區別大,家長要重視
    如今生活條件也已經變好了,因此孩子在小時候基本都不會受苦,而且物質條件也越來越優異,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基本都會滿足他們。很多孩子的玩具都能堆滿一個屋子,當孩子看到一個喜歡的玩具時,就會向家長要這些玩具,甚至還有些重複的玩具。
  •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玩具越多,越容易變「笨」,原因扎心
    就像茶要倒八分滿,不夠八分,顯得主人小氣,倒多了,水會溢或是灑出來。八分不多不少,剛剛好。給孩子買玩具也應該是這樣,不多不少,才能達到一個平衡。可現在很多家庭的實際情況,是玩具多的已經「溢出來」。
  • 別不信,玩具越多孩子越「笨」,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結果給出答案
    光看市面上種類繁多的玩具,就知道小孩子到底有多少市場了。畢竟對於父母來說,自己節儉、吃苦一點都沒關係,但他們卻總想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所以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擁有很多玩具,什麼玩具小汽車、變形金剛、芭比娃娃等等。有人說玩是孩子的天性,多玩玩具能夠開發他的智力。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美國心理學家:區別很大!
    玩具的多寡確實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美國有心理學家就為了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而特意做過一個長期的追蹤研究。從研究結果當中他們發現玩具多和玩具的少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區別很大。玩具多和少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 玩具多的孩子和玩具少的孩子,將來有何區別?專家:後者更聰明
    出於一種補償的心理,小林和丈夫隔三差五地就會給妞妞帶回五花八門的玩具。 眼看著家裡的玩具都快要堆成山了,奶奶好心勸道:別再買玩具了,浪費錢不說,孩子還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這個玩一會,那個玩一會,沒兩天興致就過去了。
  • 孩子的玩具越多越好嗎?別傻了,快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說的!
    現在的小朋友真的是很幸福呢,只要喜歡什麼樣的玩具,父母就會買給TA,甚至巴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TA;也不少人會認為,孩子的玩具越多,說明孩子越幸福,父母也越愛TA。心理學家則表示,孩子的選擇越多,分散的精力也越多,反而會降低快樂感;答案應該出乎很多父母的意料吧,但是事實情況就是這樣殘忍,孩子擁有太多的玩具,也是有壞處的。
  • 如何幫孩子挑選玩具?牢記4個原則,好的玩具更助於寶寶智力開發
    現在玩具的品種越來越多樣了,對於孩子的吸引也越來越大了,家長因為心疼孩子總是買了很多玩具,久而久之,家裡都快變成玩具城了,但孩子還是止不住地想要新玩具。 玩具能讓孩子有著片刻安靜,但它們也會讓孩子沉迷,所以在給孩子挑選玩具時,家長需要注意選擇。
  • 玩具是成長過程中的必要品,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也有差距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好,尤其是現在的孩子,不僅吃的東西越來越多,玩具也越來越多,光挑玩具就可以花掉很多眼睛。一般有孩子的家庭,總會為孩子開闢一個「寶地」,讓他們把玩具放進去,而寶地只會變得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會買很多玩具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小樂就是這樣。
  • 孩子的玩具幾個才算夠了?什麼類型的玩具才算最好?比玩具更關鍵的...
    許多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小時候,為了讓他接觸不同的東西,除了平時多帶他出去看花花草草,也給他買了不少益智玩具,但是娃都是三分鐘熱度,剛拿到都很興奮,玩一會就不感興趣了,還是經常陪他一起玩也不是很感冒,老人就覺得玩具買太多了,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不建議買太多玩具,但是平時我們要上班,白天時間比較長,不可能都待在戶外,家裡總得有讓他消耗精力的東西,要不老人帶著也累!
  •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會自己收拾玩具?別著急,先把家裡規劃好
    很多家長非常頭疼,家有熊孩子一枚,玩完了玩具就到處亂扔,教育了好多次,不能把東西亂丟到床上地上,怎麼說都說不聽。經常帶孩子的媽媽往往收拾完家裡,回頭看看孩子,又發現滿地小玩具,身心俱疲。誤區一:玩具收納區空間越大越好很多家長有個誤區,認為收納玩具的地方一定要越大越好,才能容納孩子的大量玩具,造成的第一個後果是給孩子買玩具沒有節制,一直填不滿的收納區會給孩子和大人帶來錯覺,玩具可以越買越多沒關係,到頭來錢浪費一大堆,玩膩的玩具成了沒用的擺設。
  • 心理學家:家裡再窮,有些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把孩子比喻成「吞金獸」一點兒都不誇張,沒生孩子前和老公還是小資生活,生孩子之後頓感經濟壓力巨大,尤其家裡養上個2個、3個娃,就明白為啥過日子要精打細算。但是兒童心理學家建議,家裡再窮,有些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比如奶粉、玩具和繪本這些方面要捨得。一、奶粉「給娃賺奶粉錢」,已經成了當代家長的口頭禪。
  • 玩具越多的孩子越笨,越少的反而越聰明?答案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家裡有條件的寶爸寶媽都喜歡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即使是家庭不富裕的普通家庭,也想著給孩子買大幾百塊錢的高大上玩具,如熱門的電玩類玩具,還有音樂類、建造類、創造類玩具等等,價格不一,花樣繁多。
  • 玩具並非越多越好,家長給孩子選購玩具時,可以遵循可玩性原則
    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會開始給孩子買玩具,畢竟,一個好的玩具可以提高動手能力,促進智力發展。但許多學生家長會可以發現,自己進行精心設計挑選的玩具,孩子卻絲毫不領情,只是一個簡單地放在教師一旁,翻來覆去玩的玩具就那麼兩三樣。
  • 孩子玩完玩具家裡總是亂糟糟,家長很無奈,怎麼樣才能有效管理
    今日問題:孩子喜歡玩卻不喜歡收玩具怎麼辦?玩具是每個孩子童年的最愛,他們絕大部分的快樂都來自於此,而且對於玩具釋放的魅力,足以讓他們無法抵擋。有了一個還想要第二個,有了這個系列的還想要另一種的,總之來者不拒,家長們為了滿足孩子的心理,也會竭力地配合著。
  • 「我家貓喜歡偷鄰居家的玩具,家裡已經堆成山了,怎麼辦?」
    而且特別喜歡別人的玩具。經常看中別人的玩具,他發誓要把它帶回自己家裡。那天Tammy偷了鄰居家的老虎玩具後,帶著勝利的喜悅凱旋而歸。即使走路也會帶來風,嘴裡叼著偷來的玩具,拿著一個和它差不多大小的老虎玩具,一瞬間,我就起來了。是誰給了它信心,勇氣和底氣??
  • 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會有什麼區別?差距不是一點點
    畢竟孩子天生就有喜新厭舊的心理,給孩子太多的選擇,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無從下手,甚至是不懂得珍惜。一旦孩子的新鮮勁一過,再昂貴的玩具也會被扔到一旁,玩具多的孩子也總會做事3分鐘熱度。玩具這種東西給予孩子太多的話。孩子反而更難集中自己的精力,而那些從小玩具就比較少的孩子,也沒見的比玩具成山的孩子差多少。在這一點上,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應採兒和朱丹,朱丹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聽到友人稱讚了一句:哎喲,你家孩還挺有天賦後,便立刻花重金給孩子買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