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在我國東北大打出手,並逐漸升級成了一場爭霸賽。
這場戰爭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1894—1895 年的中日戰爭,日本打敗了腐朽的清王朝,清政府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割地、賠款等苛刻條件,中日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這個條約不僅傷害了中國,也觸犯了其他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權益,因此也就激怒了他們,遂有俄、德、法三國幹涉「還遼」之舉。日本帝國主義出於形勢所迫,不得不接受俄、德、法的「勸告」,以中國用重金「贖回」遼東暫時了結。
俄、德、法三個帝國主義國家各得其所﹐尤其是沙皇俄國得惠最優,它不僅佔領了旅大地區,還得權修築與西伯利亞大鐵路銜接的中東鐵路及其支線,最後把東北完全劃歸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對此,日本帝國主義從一開始就不情願,日本明治天皇宣布:「為期不遠,一定會從朝鮮或其他地方有再戰的時機到來。」日本政府提出「臥薪嘗膽」,準備十年後再戰。其後沙俄勢力不斷向朝鮮擴張,這使日本感到不僅失去在東北的既得利益,就連在朝鮮的權益也受到極大的威脅。
為此,日本積極備戰,擴充武裝實力,準備與沙俄一決雌雄!對此,沙俄洞若明火,也在積極作應敵準備。雙方經過近10年的備戰,戰爭已成箭在弦上,大有一觸即發之勢。1904 年2月,這場爭奪勢力範圍的帝國主義戰爭終於爆發了!
以下這組老照片是日俄戰爭的過程。
1904年初,日本不承認沙俄在遼東半島的權益,與沙俄正式絕交。雖然日軍軍力處於劣勢,但由於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先發制人,率先整合日本聯合艦隊的力量,對在旅順和仁川的沙俄艦隊發起了一場突襲,並連續擊毀多艘沙俄軍艦,取得了一定優勢。
俄艦被迫撤出仁川,退守於旅順口軍港內,2月10日兩國正式宣戰。
日本人首次開戰就取得了一定優勢,沙俄不得不緊急任命沙俄最優秀的海軍將領馬卡洛夫為太平洋艦隊司令與其對抗。
3月初,馬卡羅夫到達旅順後,派遣士兵沿海布設水雷,並著重於加強旅順口防禦,在對抗日軍艦隊的過程中,慢慢挽回了劣勢。圖為1904年,日本運輸船向前線運送女醫護人員和戰略物資到大連
由於在此次海戰中日俄雙方都首次大規模地、很有成效地使用了水雷武器。在4月中旬的一次戰鬥中馬卡羅夫乘坐的裝甲艦因不幸觸水雷爆炸,馬卡羅夫也因此陣亡。沙俄在海上戰爭的挽回的優勢也隨之崩塌。
到了1904年底,日軍已經完全獲得了制海權,俄軍旅順口要塞司令官更是率俄軍殘部投降。圖為1905年1月,日軍司令乃木希典(二排左二)接受沙俄旅順要塞司令斯特塞爾(二排右二)的投降
在海戰開始的同時,沙俄陸軍在遼東,以旅順、遼陽為根據地對抗日軍。1904年3月中旬,日軍在遼東上陸後,襲渡鴨綠江佔領九連城等地,即分往貔子窩普蘭店,毀其電線、鐵路,破壞金州交通,遏制沙俄之咽喉。
並接連在安州之役、德源之役、金州之役等戰役中擊敗俄軍。圖為1904年5月,日本第1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及其部下在摩天嶺上觀察俄軍動向。
1904年8月,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炮火擊中旅順市內的俄軍軍火庫。巨大的爆炸聲後,濃濃黑煙升起。
最終這場戰爭以日本勝利告終。
在整場戰爭中,日本死亡8萬8千人(戰死3萬5千人,其餘的死亡於腳氣病及其他的疾病),傷10萬3千人,被俘約2000人 ;俄國:戰死34000—5萬2千人,傷14萬6千人,被俘7萬9千人。—以上數據來自於維基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後,舉國歡慶,歸國官兵更是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圖為明治天皇乘坐馬車在東京校閱日本陸軍。
舉行了凱旋儀式後,日本人在靖國神社外舉行在大力士相撲表演,作為神社大祭儀式中的一部分。
陸軍部隊從日俄戰爭凱旋歸國後,士兵們列隊前往靖國神社參拜。靖國神社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廟堂,是日本軍隊出徵前後都必須前往的參拜之處。
靖國神社從明治維新至今,供奉了246萬多個亡靈,其中210萬人死於二戰。被供奉者皆為軍人,涵蓋了所有日本內外戰爭的戰死者,並包括14名二戰甲級戰犯和約2000名乙、丙級戰犯。圖為日俄戰爭結束後,戰歿者的親屬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並奉上水果供祭。
在靖國神社院內,日軍還展示了被他們譽為「大阪寶貝」的280毫米重榴彈炮。這種火炮雖然精度較差,但口徑大,威力大。
在日俄戰爭中,日軍就曾利用這「大阪寶貝」將停泊在旅順港內的俄艦擊沉,並轟開了俄軍守衛的松樹山、雞冠山等堡壘。
這是一場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外國戰爭;這是一場日本夢想脫亞入歐的戰爭;這是一場改變世界格局的戰爭。
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面對世界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沙皇俄國時,充分展現了近代軍事技術與作戰方式的重要性,並利用這些優勢在陸地及海上徹底擊敗俄國,將俄國勢力逐出了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