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12月13日援引媒體消息報導稱,在採購韓國F/A-50戰鬥教練機受阻後,阿根廷空軍正計劃採購中巴合研的JF-17「梟龍」輕型戰鬥機。與此同時,「梟龍」已經取得了奈及利亞和緬甸的出口訂單,而印度的LCA「光輝」戰鬥機在這方面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驗證LCA在出口領域不敵「梟龍」,該報導的撰寫者尤尼斯·達爾(Younis Dar)還援引印巴兩國研究員的觀點列舉了後者在出口領域的十大優勢,其中包括「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而印度沒有」。
LCA「光輝」戰鬥機
報導稱,阿根廷空軍司令澤維爾·艾薩克(Xavier Isaac)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國將重新考慮JF-17戰鬥機,尤其是該機的最新批次版本(即JF-17 Block3),這標誌著該機發展史上的重大進展。對於全球市場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巴合研的「梟龍」似乎是一種高效、低成本的單引擎戰鬥機選擇,而JF-17 Block3還配備有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雷達。
中巴合研的JF-17「梟龍」/「雷電」戰鬥機
報導指出,相比於已經贏得多個全球用戶(訂單)的「梟龍」,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製造的LCA「光輝」是一種「低成本且先進的多功能戰鬥機」,而LCA Mk-1A已經引起了馬來西亞和阿聯等國的注意。然而報導認為,多數選擇「梟龍」而非「光輝」的國家主要是考慮到HAL公司低下的生產率——大約僅為巴基斯坦同行的一半。
印媒報導配圖
據報導,新德裡和平與衝突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比吉特·伊爾-米特拉(Abhijit Iyer-Mitra)以及巴基斯坦防務專家在接受《歐亞時報》採訪時表示,外國更青睞中巴「梟龍」而非印度「光輝」戰鬥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十個主要原因:
(1)與「光輝」戰鬥機配套的武器並不多,大部分來自印度和西方國家。因此,如果迫使一些國家購買對他們不起作用的(與「光輝」配套的)印度武器,他們會問:「購買印度武器有什麼好處?」
(2)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梟龍」戰鬥機實際上處在中國的供應鏈之中——中國擁有大量已經過測試驗證以及可進行演示的武器。因此,購買「梟龍」的用戶已有中國武器可供配對,或者可以放心購買中國的武器,無論如何,這些武器都有一個被證明(實力)的歷史記錄。
(3)中國擁有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權,「任何從中國購買武器的國家都可以對安理會的任何決定產生重大影響」(印媒註:美國、法國或俄羅斯的武器銷售也是如此),印度卻沒有這樣的否決權。
(4)如果你想取代米格21或27以及中國殲-6或殲-7型戰鬥機,亦或是諸如F-4、F-5、F-104這樣的老式美國戰鬥機,甚至是從武裝教練機直接升級至戰鬥機,那麼「梟龍」戰鬥機提供了合適的(作戰)能力和價位。
(5)「光輝」只是一架「非常混亂的飛機」,它不適合任何已知的細分市場。
(6)「梟龍」是一架「普通的戰鬥機」,但是無論它帶來什麼樣的進步,都是堅實可靠的。
(7)「光輝」是一個噩夢,其實力未經過任何驗證,(技術方面)存在太多的混合和匹配,它不會激發購買者的信心。
(8)部件再出口的問題,「梟龍」主要使用中國設備,但也使用一些俄羅斯和義大利設備,但這些設備都可以再出口到第三國。
(9)「光輝」使用美國發動機、以色列雷達和來自「永遠不會授權(將技術)再出口的國家」的混合航空電子設備。
(10)來自巴基斯坦的防務專家沙希德·拉扎(Shahid Raza)對於「梟龍」能否在國際出口潛力上支配印度同行(「光輝」戰鬥機)這一問題上也持有相似的論點。根據他的說法,「光輝」還面臨這樣一個事實,即目前該飛機沒有主要用戶,甚至連印度空軍也算不上「光輝」的「主要用戶」,因為該部隊僅裝備有少數幾架同型戰機,這降低了任何潛在買家的採購信心。
「相比之下,JF-17『雷電』(巴基斯坦對『梟龍』的稱呼)項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巴基斯坦空軍有100多架戰鬥機在役,訂購數量也一樣多。這使得(戰鬥機的)後勤、備件、維修、培訓、升級和武器集成發展至一個平穩的過程。這解釋了為什麼緬甸和奈及利亞選擇JF-17『雷電』而不是市場上的其他選擇,」拉扎如是說道。此外,他還強調,其他國家,諸如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根廷也可能會訂購「梟龍」的先進變體。
報導補充道,2018年7月,印度國防部曾聲稱斯裡蘭卡和埃及兩國對「光輝」戰鬥機表達了興趣。然而,該機構堅持認為,「光輝」戰鬥機首先必須先由它「自己的客戶」,即印度空軍裝備。在這之後,還有傳言稱馬來西亞曾在2019年計劃採購印度「光輝」戰鬥機,然而該國此後並沒有發表聲明。
報導還強調,印度空軍將領此前已表示,從長遠來看,印度空軍未來將擁有123架LCA「光輝」Mk 1/1A戰鬥機以及大約6支裝備「光輝」Mk 2戰鬥機的飛行中隊,然而在印度空軍充分運用這款戰鬥機之前,該機並不可能出口至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