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媒:中國製造在巴基斯坦進口武器佔比超7成,印度卻繼續為裝備國產化掙扎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印度時報》網站報導稱,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基於2019年度的軍貿數據,共計4家中國武器公司躋身「全球前25強」,其中3家公司排名處在前10位。而印度的對手巴基斯坦進口的武器裝備中就足有70%以上來自中國,然而與此同時,印度仍然在國產武器領域繼續掙扎,甚至於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沒有實際啟動任何一項涉及戰鬥機、潛艇和步兵戰車等武器的大型「印度製造」項目。
巴基斯坦裝備的多款中國主戰坦克
報導稱,SIPRI的報告內容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在「全球前25強」排名中分別佔據第6、8、9和24位。此外,可能還存在其他幾家規模足夠龐大的中國公司能夠躋身2019年度全球軍火銷售排行前25名之列,但由於缺乏「可比較且足夠準確的數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並未將它們包括在內。
根據報導,美國武器公司在榜單中繼續佔據榜首位置,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和通用動力公司分別位列前5名。而除了6家西歐公司、2家俄羅斯公司和1家阿聯公司外,還有7家美國公司位列「全球前25強」。SIPRI總結道,全球前25家公司的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總額為3610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8.5%。就中美公司銷售情況來看,上榜的12家美國公司銷售總額達到了2200億美元,而4家中國公司的銷售額則約為570億美元。
中巴兩軍飛行員交流現場,遠處為中巴合研的「梟龍」戰鬥機以及中國殲-7(F-7P/PG)戰鬥機
報導指出,中國已經系統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國防生產(體系),並成為了武裝無人機的主要出口國,向13個國家提供了超過150架武裝無人機。此外,除了戰鬥機、無人機和預警機之外,中國將於2021年起向巴基斯坦提供隱身護衛艦、潛艇以及其他海上平臺及武器。而事實上,如今中國裝備佔巴基斯坦進口武器的70%以上。
巴基斯坦進口的中國「彩虹-4」武裝無人機
在介紹完中國的武器出口情況之後,該媒體隨即話鋒一轉點明印度本國在國防裝備領域令人沮喪的表現。報導指出,印度在國防生產領域繼續掙扎,甚至於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印度都沒有實際啟動哪怕一個擬議的旨在製造戰鬥機、柴電潛艇、輕型通用直升機、掃雷艇或者步兵戰車的大型「印度製造」項目。而作為僅次於沙特的世界第二大武器進口國,印度正處在戰略弱勢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印媒援引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內容實際上存在誇大「中國威脅論」的嫌疑。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份報告的可信度需要打一個大折扣,「把中國作為第二大武器銷售國是對中國的高估,第二實際上還應該是俄羅斯。」他還說,報告把中國排在第二,其實與美國差距相當大,「但這種排名卻讓外界加深了『中國威脅論』的印象」。
針對上述報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不了解有關數據來源和統計標註。中國堅持軍品出口三項原則:有助於接受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不損害有關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不幹涉接受國內政。中國不向非國家行為體出售武器,這同美國等個別國家做法有著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