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中國空軍的招飛宣傳片引起了海內外眾多軍迷的熱議,主要原因是片中出現了傳說中的轟-20戰略轟炸機。
不過,據著名軍事作家、自由撰稿人科羅廖夫分析,空軍招飛宣傳片裡的轟炸機是照著美軍B-2畫的CG圖,機背的兩個大曲面進氣道是B-2特有的標誌,但飛翼式隱身轟炸機不一定必須採用非常突出的大曲面發動機艙。
此外,飛行員面罩裡反射的轟炸機影子,那尖銳的鷹嘴也是B-2的特徵,這些特徵在美國設計B-21轟炸機的時候都取消了。這說明,飛翼式隱身轟炸機的外形設計可以有多種,不一定完全照搬B-2。
因此,科羅廖夫認為,中國的轟-20雖然也是亞音速飛翼布局,但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氣動外形,與B-2有較大差異。
圖片:空軍招飛宣傳片中出現的轟-20戰略轟炸機印象。
目前,轟-20仍然只是一個未知的代號,空軍宣傳片這也不是第一次給出轟-20的懸念,但作為保密級別最高的轟-20原型機,不可能出現在宣傳片中,但這卻不能阻止軍迷們繼續對轟-20產生遐想。
轟-20這個代號雖然在軍迷中已經傳了很久,但第一次官方實錘卻是在2016年。
2016年9月,空軍司令馬曉天披露中國確實在研製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根據目前流出的少量信息表明,轟-20很有可能也是飛翼布局的高亞音速隱身轟炸機,顯然,轟-20轟炸機是瞄準美國B-2、B-21轟炸機的一種全新的隱身轟炸機,其服役將徹底提升我國的戰略威懾力,改變當前東亞國際局勢。
圖片:網友想像的轟20轟炸機,在雷達技術趕不上隱身技術發展的當今可以對美軍構成巨大的威脅。
人民空軍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都是一支專司範圍的國土防空力量。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國空軍透過世界範圍內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硝煙,開始重新審視空軍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從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戰略轉變的實現路徑。
中國空軍積極適應空中作戰的新變化、新需求,開始加速推進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和戰訓改革創新,從編制體制、機型裝備、人才結構到訓練指導思想,開始向攻防兼備空軍發展的全面轉型。
圖片:曾經的俄國老教官如是說。
圖片:轟-6曾經為國防現代化做出巨大貢獻,這是轟-6執行投放核武器試驗的照片。
轟-20戰略轟炸機正是這種改革發展的重要產物,也是目前最讓人期待的重量級機種,其意義遠勝於殲-20隱身戰鬥機,也將徹底改變我們將轟-6一直改進到轟-6Z的現狀!
顯然,轟-20在全球已經罕有對手,最主要的就是B-2和B-21飛翼轟炸機。
2016年2月26日,美國空軍公布了最新的轟炸機方案: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的B-21,即「21世紀的轟炸機」,這也是美軍LRS-B遠程打擊轟炸機的最終結果。
與真正的下一代轟炸機NGB(即B-3)不同,B-21轟炸機注重「節約成本」:以較低的成本,打造一款取代老舊的B-52和B-1B的遠程轟炸機。
圖片:美國空軍官方公布的B-21轟炸機想像圖,依舊採用了類似B-2轟炸機的「飛翼」布局,屬於一架低成本B-2。
由於科幻的B-2轟炸機實在太貴,達到24億美元一架,只製造了21架。
因此能夠批量生產的B-21才是我們的最大對手。
根據計劃,在2030年之前,將生產80~100架B-21轟炸機,最終數字則有可能定格在165架,而每架造價5.5億美元。
B-21這個計劃可謂是「野心勃勃」。在如今美國僅用21架B-2轟炸機就能對包括中俄在內的國家構成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在當今沒有有效對付這種大型飛翼隱身轟炸機的情況下,這165架更新且更先進的轟炸機計劃不免暴露出美帝難看的吃相: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在全球範圍內對其他強國形成威懾甚至核威懾,維持自己「一超」的霸主地位。
圖片:近年來在試飛區屢屢被人拍到飛翼戰機判斷有可能就是B-21的原型機。
圖片:即使已經服役了數十年,B-2轟炸機對中俄仍是巨大的威脅,儘管雷達技術有很大的發展但對其基本還是「無解」。
B-2、B-21這種飛翼隱身飛機確實很強悍,實際上美軍自己對B-2轟炸機的探測能力也很有限,因為溝通不當和探測不到而發生過多起烏龍事件,再次證明了飛翼布局具有的強大隱身性能。
雖然說空軍宣傳片中只能夠用CG來代表轟-20,但我們仍然靜待著帷幕真正拉開的那一刻!
圖片:帷幕後的轟-20必將更加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