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霸王遊戲機:從風靡一時到「窮途末路」
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人們熱議。
作為一代國民遊戲機品牌,小霸王曾經是很多80後、90後心中的童年記憶,而小霸王從輝煌到沒落也不過短短數年光景。為何這家名噪一時的遊戲機廠商如此經不起「折騰」?
1
從輝煌到凋零
小霸王過去能夠取得成功,與步步高的創始人段永平入主不無關係。
1987年,剛剛取得碩士學位的段永平南下廣東,中山市怡華集團(後更名為益華集團)便聘任其為旗下日華電子廠的廠長。這家電子廠,即是小霸王遊戲機企業的前身。
但此時的日華電子廠,已經虧損200萬元陷入經營壓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後,段永平認為當時國內的遊戲機市場大有可為,立即決定將電子廠轉型全面生產遊戲機,並決定起名「小霸王」。於是,小霸王遊戲機產品就此應運而生。
憑借價格低廉的特點,小霸王很快就在市場上小有名氣。不過,當時小霸王的定位是電子遊戲機,顯眼的遊戲屬性並不受家長們的認可。為此,段永平將遊戲機增加了一個計算機鍵盤和電腦學習卡,就這樣,遊戲機搖身一變成了一臺學習機。
1993年和1994年,小霸王相繼推出第一代、第二代電腦學習機,緊接著又聘請了武打巨星成龍擔任代言人,「望子成龍小霸王」的廣告語在當時家喻戶曉。在他的帶領下,小霸王1995年產值達8億元人民幣,市場份額逼近80%,成為行業當之無愧的「霸王」。
然而,就在小霸王走向高光時刻的1995年,段永平向集團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遭到集團的拒絕。隨後不久,段永平決定帶領公司骨幹離開小霸王,並在此後開始了創辦步步高、OPPO及vivo的道路。
段永平的離開,讓小霸王的發展就此止步。但徹底扼殺小霸王發展勢頭的還是千禧年國內發布的一紙遊戲「禁令」。
2000年6月,《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規定:任何企業、個人不得再從事面向國內的電子遊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的生產、銷售活動。自此,中國遊戲機市場開始了長達15年的「禁閉期」,小霸王遊戲機也就此悄然退出了市場。
2
產品不受認可
儘管小霸王品牌式微,但近年來有兩次動作曾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其中一次就是此次被傳出破產的主角——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在2016年VR市場概念火熱之際,市場湧現出一批新的玩家,其中小霸王就希望通過VR風口在市場上重新崛起。在經歷了13個月的談判後,小霸王與全球最大的遊戲晶片廠商AMD籤訂協議,斥資4億元委託AMD定製一款遊戲主機晶片,藉此進軍VR領域。
在當年,小霸王文化的管理層甚至高調宣稱要打造出市值500億元的VR帝國,並在2019年完成上市。然而實際上,此時的小霸王文化並未製造出一臺真正的小霸王VR遊戲機,其高調宣布進軍VR也只是掀起一時水花,此後便沒有了聲響。
而在2018年的ChinaJoy展會上,小霸王遊戲機團隊捲土重來,並推出了售價4998元的「Z+遊戲主機產品」,決心向高端遊戲機市場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產品採用了雙系統設計,包含Win10系統及小霸王自研的封閉系統。在Win10系統下,「小霸王Z+」就是一臺純粹的電腦,可以玩遊戲、看電影甚至辦公;切換到封閉系統後,「小霸王Z+」就會變身為一臺傳統意義上的主機,可以提供更為豐富的遊戲服務。
從功能上看,小霸王推出的新品有不少的亮點。然而,該產品在展會亮相一年後依然還未正式上市發售。由於投資方對項目進展不看好,2019年5月,小霸王上海分公司便曝出遊戲機團隊解散,之後又陷入欠薪風波……
小霸王遊戲機從短暫輝煌到迅速沒落,就是中國遊戲機廠商的一個「縮影」。
(文章來源:商學院)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