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月4日凌晨,在日本東京的某一個電話亭內,擺放著一瓶可口可樂,以及一枚10元日幣,一名16歲的高中生檜垣明君與五名同伴恰巧在這個電話亭附近的下了車,並發現了這瓶可樂。
大家認為這是一瓶「幸運可樂」,於是將它帶回了宿舍,沒想到檜垣明君打開這瓶可樂喝下沒多久,只覺得喉嚨像是被灼燒一樣刺痛,於是立即用清水漱口,並告訴同伴們這瓶可樂可能已經變質不要再喝,誰知沒多久檜垣明君便開始神志不清,最後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渾身抽搐。
同伴們見狀,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然而儘管救護車及時趕到了,並及時送到了醫院進行了救護措施,但仍舊沒能保住檜垣明君的性命。
要知道從喝下可樂到死亡,這前後還未到1個小時,可想而知檜垣明君應該是中毒而亡的。果然沒過多久,死者以及那瓶致命的可樂就被檢查出來含有氰化鈉。
為了儘快破案,東京警方立即成立了一個專案組,力圖迅速破案。
然而誰都沒能想到的是,這僅僅只是「大可樂事件」的開始。
在檜垣明君被宣布死亡的45分鐘後,有人在距離撿到可樂的電話亭約600公尺的地方,發現了一位男士一動不動的躺在地上,等到救護人員趕到時。這名男士已經斷氣了。
經搜捕調查發現,在距離死者月100尺的地方發現了一瓶打開過的可樂,並且在進行化驗後發現,可樂和死者體內均含有氰化鈉。
經此一事後,東京警方對此高度重視了起來,然而可樂瓶上並未找到任何嫌疑人的指紋,因此經過一番調查後,警方依舊沒有找出嫌疑人。
而就在「毒可樂事件」過去一個月後,在大阪有一名39歲的運輸司機在自動販賣機購買香菸時,發現了機頂蓋上存在有一瓶完好的可樂。他以為是別人遺失在這裡的,於是便順手拿走。
同事發現後,告訴了他有關東京「毒可樂事件」,並勸他不要喝,但這位司機偏不信邪,非得要喝一口試試。果然,在這位司機喝下後沒多久,他便出現了出現噁心症狀。好在同事及時叫來了救護車,並且搶救及時,這位司機才得以活了下來。
經鑑定,該可樂中含有氰化鈉,其作案手法果然跟東京的一模一樣。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這位司機在出院後不久,竟然選擇了自殺,其遺書上寫明,是因自己做了愚蠢的事而感到恥辱。
與此同時,警方在調查該案件時,竟然發現了四十箱有毒的巧克力,上面還寫有「這是對驕傲的醜陋日本人降下天誅」字樣。不過警察最終也沒能找到這批毒巧克力的製造者,更沒有找到「毒可樂事件」的嫌疑人,因而至今為止,其兇手仍舊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