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報導,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時候,屠宰場和肉類加工廠一直是疫情最嚴重的領域之一。數百名工人患病,美國數十萬頭豬被安樂死,許多肉類加工廠都被迫關閉,其中就包括南達科塔州最重要的豬肉加工中心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而就在肉類加工業還在勉強維持供應鏈正常運轉的時候,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和其他中西部州的養豬戶卻不得不對他們無法運出去的大量生豬實施安樂死。
明尼蘇達州的一個養豬戶將豬舍的裂縫封死,並通過管道將二氧化碳通過通風系統灌入。另一個農場主在把動物裝進卡車後,考慮對其進行毒氣處理。第三個人用槍打中了他的豬的頭。這麼做讓他花了一整天的時間。
這些都是美國養豬場的黑暗日子。中西部地區的肉類包裝廠爆發的冠狀病毒疫情,造成了大量積壓的豬只,準備好了屠宰,卻無處可去。數十萬頭豬已經長到無法進行商業化屠宰,迫使農場主們不得不將其宰殺,並將其屍體處理掉,並且不加工成食品。(飼養的豬在大約六個月的時間裡,體重會增長到136公斤以上。如果豬長得超過了這個重量,對於肉類加工廠的工人來說,將豬的屍體吊到屠宰線上就不夠安全。)
然而,在美國各地,數十人在大流行病的經濟影響下失去工作後,在食品銀行排隊等候,難以找到足夠的食物。配送問題已經導致雜貨店和快餐店的肉類供應不足。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克羅格正在限制顧客在部分門店購買的牛肉和豬肉的數量。好市多對新鮮牛肉、家禽和豬肉的購買量設置了每次只能購買三件的上限。連鎖快餐溫迪的幾百家分店的漢堡包已經用完了。
在這一時期,生豬的浪費,在全美豬肉行業中,既造成了深深的經濟損失,又讓人心痛不已。
農場主痛訴沒生意做,豬一旦長胖就要殺。「有些養殖戶在談到他們必須做的事情時,有的養殖戶說不出話來。」明尼蘇達州馬歇爾市的第二代養豬戶格雷格·鮑勃說,他正在想方設法避免殺死積壓存欄的1000多頭豬。
「這將會把人們趕出養殖業。美國農村將出現自殺事件。」
被宰殺但未被用作食物的生豬數量驚人。在全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州——愛荷華州,農業官員預計未來六周內積壓的生豬數量將達到60萬頭。在明尼蘇達州,自上個月肉製品廠開始關閉以來,估計有9萬頭生豬在農場中被殺。
這場危機主要影響的是擁有大規模豬肉業務的農民,他們通常把豬送到泰森食品和史密斯菲爾德等公司運營的大型肉類加工廠屠宰。
但是,親手殺死動物,然後處理動物屍體的義務是令人痛苦的。上個月,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和愛荷華州的其他領導人要求白宮的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向養豬戶提供心理諮詢,並為他們不得不宰殺而沒有變成肉類產品的豬提供資金補償。周二,一個由13名參議員組成的兩黨聯合小組致信國會領袖,要求為養豬戶提供資金,並警告說,「如果沒有一個合理和有序的過程來減少生豬數量,將會導致動物健康問題、環境問題,並導致豬肉生產商破產。」
白宮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上個月,川普總統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賦予農業部更大的權力來維持肉類加工廠的運行。聯邦政府已經宣布計劃每月購買1億美元(約人民幣7.095億)的剩餘肉類。但是,即使一些肉製品工廠重新開張,其產能也很可能是不夠的,或者不能及時阻止所有的浪費。
豬肉行業分析師史蒂夫 邁耶表示:「這對經濟造成了損害。但它對情感、心理和精神的影響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豬並不是農場裡唯一的受害者。上個月,明尼蘇達州的一位農民看到一家雞蛋加工公司給61000隻雞施放毒氣。家禽加工企業Allen Harim食品公司在4月份給農民寫了一封信,宣布計劃開始「減少該地區家禽的數量」。上個月,它總共在德拉瓦州和馬裡蘭州的農場上殺死了近200萬隻雞。
就像新鮮牛奶被倒進水溝和農場裡新鮮蔬菜放著腐爛一樣,美國農場裡活牲畜的浪費表明,經過幾十年的整合,美國農業體系已經變得多麼集中。處理全國大部分豬肉的工廠相對較少,當最大的工廠關閉時,農民就沒有了選擇。
在等待屠宰場重新開張的同時,很多養殖戶都在尋找減緩豬的生長速度的方法,提高豬舍的溫度,讓它們不愛吃東西,或者改變飼料配方,讓它們不那麼愛吃。
在南達科他州的農場裡,謝恩·歐德加德每年向肉類加工廠送去大約1.5萬頭豬,這佔他收入的90%以上。自從4月12日加工廠關閉以來,奧德加德一直在與一名營養學家合作,為他的豬設計一種新的飲食計劃,消除蛋白質和脂肪,以控制體重增加。他還把更多的豬塞進了自己的豬圈。但他還有一堆工作要做。
「問題是我們能堅持多久而不給豬強制實施安樂死。」他說。
許多養殖戶已經沒有養殖空間了。一代豬長成,下一代豬也一直在成長。年齡較大的豬必須賣給肉類加工廠,為年輕的豬騰出空間。
一位農場主命令他的工作人員給懷孕的母豬注射藥物,令其流產。還有人在網上上賣活豬。
布爾布姆是明尼蘇達州的一名農民,他說,上周有個陌生人從威斯康辛州開了六個小時的車,買了48頭豬,送給當地的肉販,然後把豬肉捐給了一家慈善機構。懂屠宰動物的獵鹿人也從他那裡買了豬。
但是136公斤以上的生豬市場是有限的,這使得許多農場必須殺豬。
迪恩·邁耶是愛荷華州西北部的一名農民,他和其他8名農民分享了一批母豬。到了四月中旬,他和他的夥伴們已經沒有足夠地方養豬了。
在四月中旬的一次電話會議上,農民們勉強同意開始殺豬。從那以後,負責監管母豬的管理人員每周殺死了大約125頭小豬,佔新生小豬總數的5%。
邁耶已經不願意去看了。他說,他認為這些管理人員要麼用毒氣毒死了這些小豬,要麼注射了藥物。但他不想知道是怎麼做到的。
「這完全違背了我們的本性。」邁耶說,「自然的事情是讓所有的東西都活著,並給予我們能給予的最好的照顧。」
他說,最終,這些死豬將用於堆肥。但安全處理成年豬可能更加複雜。豬肉行業正在努力確保死豬的排洩物不會滲入河流或小溪。
泰森肉類加工廠
今年4月,肉類包裝公司JBS公司將其位於明尼蘇達州沃辛頓市關閉的工廠改建為安樂死設施。最近幾周,明尼蘇達州的動物衛生官員租用了100英畝那麼大的地塊,為生豬建立堆肥場。每天,農場主們都會開著卡車來卸下豬的遺體。然後,清理人員將豬的屍體放入切碎機中。
動物健康委員會發言人麥可·克魯森說,到目前為止,該州已經在兩個地點堆肥了5000多頭豬的屍體,並計劃在未來幾周內再建立三個處理地點。農民們每頭豬的飼養費用約為130美元(約人民幣922.45元),他們支付將死豬運到垃圾處理場的費用,由國家支付堆肥費用。一些不得不宰殺大量動物的農民一天之內損失了39萬美元(約人民幣277萬)。
多年來,農業組織和國家機構已經發布了如何人道地對動物實施安樂死的指導方針。但是從來沒有這麼多的農民在不生產任何食物的情況下這麼快就殺了這麼多的成年豬。
愛荷華州農業部與豬肉生產者協會和愛荷華州立大學合作,為那些不得不宰殺牲畜的農民創建了一個具有環境和獸醫專業知識的資源中心。
在明尼蘇達州,豬肉行業組織為農民舉行了電話會議,討論如何人道地實施這一過程。
布爾布姆參加了其中一場演講,並聽了一位農民講述一天殺死約3000頭豬的精神壓力。「花了整整一天。」他說。
布爾布姆的父親在1936年創建了他們的養豬場,布爾布姆先生說,如果他不得不這麼做,他會去做的。因為如果不是他,也得是他的三個孩子或農場的員工幹這件事。但本周他感到更加樂觀,因為隨著肉製品產量回升,他可以避免撲殺。
「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目標,」他說。「每個人都有一個目的。我們飼養這些豬是為了供應食物。現在這麼多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