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二戰時美國海軍的F4U海盜式戰鬥機,這架飛機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其倒鷗式的機翼設計。
飛機的研發背景是在1938年時美國海軍向沃特公司發出的一份高性能艦載戰鬥機設計指標,飛機的指標為要求達到儘可能大速度,失速不得低於70英裡一小時,航程1000英裡。火力方面為能夠攜帶4門機炮或者6門機槍,並且可以勝任戰鬥轟炸機的角色,可以在機腹中線下掛載炸彈或者機翼下方掛載火箭彈。
飛機的原型機在1940年首飛,並在接下來的測試中得到美國海軍的肯定,最終在1941年下達了600架左右的訂單,並在接下來的11年中一共生產了12000多架。
得益於其獨特的機翼設計,海盜在高速下有著良好的轉向性以及特別適合桶滾機動,但是這個設計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低速時的轉向性能則很平庸。
另一個被很多飛行員吐槽的設計就是中置座艙的設計,導致機頭前面的部分長達4米多,嚴重影響視野,且飛機的後視視野也因為座艙設計而大受影響,所以在座艙中安裝了很多後視鏡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個糟糕的設計它也得到過很多外號,叫的最多的就是「大鼻子」和「軍旗刮除器」(大鼻子和獨特的機翼設計很容易影響飛行員降落時的判斷造成操作不當)。
服役早期的海盜戰鬥機也曾經有過燃油和潤滑油洩露汙染前擋風玻璃的問題,英國人則簡單粗暴的在發動機上半部分罩了一塊板子以及採用了一些簡單改進來改善其低速的性能,在1942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時因為維護零件不足以及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問題包含在內的原因,海盜被暫停於航母上使用,被安排在索羅門群島海域作為陸基飛機使用,並在以後轉戰太平洋各大戰場。直至1944年,在經過不斷改進其諸多設計問題後,美國海軍決定重新嘗試讓其到航母上服役並取得了成功。
海盜的最大的設計特點就是其在當時相比下馬力最大的發動機,以及採用沃特公司設計的平鉚釘和點焊工藝,飛機的表面非常光滑,起落架也是可以完全收入的設計,整機也體現出像德軍He100戰鬥機一樣的極致的空氣動力學設計。
在遊戲中海盜也有不少地方比較像其歷史中的表現,如比較不錯的高速轉向性能以及特別適合做桶滾機動,採用的戰法也是以BZ打法為主,一定要攢住能量,來保證以及的機動性能。另外在遊戲中這架飛機似乎離軸性有些讓人心態炸裂,在遊戲時要注意這個缺點。
海盜也曾發展出很多型號,如後期的4門機炮的型號以及偵查型(P)和夜戰型(N)等。在太平洋戰爭時與F6F地獄貓為美國的兩大主力戰機,並在後來參與到韓戰中,在有些國家中一直服役到上世紀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