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05 11:47:07 瀏覽:1次
2014年5月,謝先軍代表華中師範大學的創業者在湖北省「創青春」杯大學生創業實踐挑戰賽中獲得總冠軍。在總決賽場上,他做了簡短的三分鐘的項目演講,被當時坐在臺下的多家風投看中,有一家公司決定為他的公司注入一千萬元的風投資金。
不要懷疑臺下風投的判斷力,他們沒有瘋。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名叫謝先軍的年輕人,長得太像新東方教父俞敏洪了。
創業的動力來自於——貧窮
1999年,謝先軍在父親的陪伴下,從荊州江陵的小村子來到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看著寬寬的馬路上車水馬龍,他摸不著頭腦,拉著路人傻傻地問:「華師在哪裡?」路人指著旁邊高高的門匾:「華師不就在這裡嗎?」那是他第一次走出農村,穿著一條松松垮垮的西褲的他,站在穿著時尚牛仔褲的同學堆裡,有些格格不入。一個月後,他去了武漢的服裝市場,買了人生中第一條牛仔褲。現在,他的衣櫃間裡掛著的是各式各樣的牛仔褲。
大二那年,他加入了學校的愛心組織「聖兵愛心社」。第一次下鄉中,他看到了一個7歲的孤兒,住在家徒四壁的泥巴房,一個星期沒有吃到米飯。他和志願者團隊買來米,為小孩煮了一碗稀飯,那孩子激動的表情至今讓他難以忘懷。正是這樣一步步走來,他有了朦朧的想法,通過創業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能務實地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
大學畢業時,他的母親希望他能在小鎮上當一個公辦教師,他卻不甘心只領著2000元一個月的工資,平庸度日。本科畢業之後,他進入了報社。後來研究生畢業,他又順利進入到某省直機關成為中層儲備幹部,一年後,他還是選擇了辭職,決心回歸教育培訓產業創業。面對家人和朋友的惋惜,他說,人就怕有夢想,有夢想是痛苦的,實現夢想是幸福的。
第一次創業的結局——「灰溜溜」離開
2005年,華師附近的培訓市場如火如荼,他辭掉了工作後做起了代課老師,做起了一名「課霸」。那時,為了掙錢,他奔波於三鎮教書,教各種各樣的學生,從小學生到大學生。有一次學文科的他被安排教經濟學,他先聽華師教授的課,再去教學生。課後,他問學生:你們聽懂了嗎?學生也點頭——聽懂了。他的課程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在這樣「瘋狂」的上課中,他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會教書。
於是,他拿出了存了許久用來結婚的6000元,開始了第一次創業:辦起了針對大學生的日語、韓語培訓班,兼做小學生作文培訓,授課的老師找的是在校留學生。為了宣傳,他每個星期在學校辦各式趣味活動,四處發傳單,累得半死卻收效甚微。一年之後,培訓班依舊沒有起色,兩個合伙人漸漸失去熱情,學校提供的不到八平方米的小辦公室也被收走,他只好「灰溜溜」地離開。
謝先軍開始反省,他一邊在華師讀研,尋訪漢語言研究的教授學者和一線名師,編寫教材。在求學期間,他已收集各國關於母語教育的書籍進行研究學習。現在,他辦公室靠窗的牆邊都端正地碼著一疊疊母語教學書籍,家裡的書房就是書牆。同時,他開始潛心研究同行,潛入各大培訓機構內部「偷師」,分析其教學模式、宣傳方法、服務體系乃至傳單的設計等各方面。正是在這個時期,他才漸漸有了產品運營的意識,也摸清了創業的方向。
獲千萬元風投——打造下一個新東方
蟄伏一年之後,他正式創辦了華師妙筆作文,立足於當時鮮少有人問津的作文培訓市場。那一次,他去義烏推廣自編的教材,酒桌上他一口氣喝下半斤白酒,直接醉倒在桌子下,才拿到了第一單生意。接下來半年時間裡,公司都處於捉襟見肘的境況中。他不斷反思,在推廣教材中發現了問題:自編的教材看不到教學效果,難以得到其他培訓學校的認可。於是,他又調整模式,在武漢辦起了直營培訓學校,在教學中不斷調整教材,最終才順利推廣。
2009年開始,他受邀在大連電視臺講授教授寫作文,這是全國第一檔電視作文教學欄目。節目沒有腳本,講課全靠他一張嘴,結果一講就講了三年,收視率還挺高,他和公司也樹立了口碑。
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在全國開辦65家妙筆培訓學校,開發了數十本母語階梯教材,服務了10多萬名學員,被評為了全國百佳教育連鎖品牌。華師妙筆教授專家組倡導的「愛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四步教學法」,得到教育部教育部總督學柳斌親自題詞,受到國內外300餘家媒體報導。
2014年7月,謝先軍作為創業典型被他的母校聘請為最年輕的「80後」兼職碩導,華師的副校長為他題詞,這幅作品被裝裱好掛在他公司前廳。這是繼他獲得妙筆教育集團董事長、電視作文教學第一人、洪山區十大創業人物、湖北創業實踐賽冠軍之後的又一個標籤,他在這些不同的身份之間轉換得遊刃有餘。
接下來,他預備將一千萬元投入到打造在線教育平臺和升級旗艦學校中,目前正在和孔子學院談合作,整合針對小學生和外國留學生的漢語教育資源。談起未來的發展,他目標清晰:「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做培訓班的,我是在傳播中國的語言文化,打造漢語培訓界的下一個新東方。」
自1999年來到華師,他就沒有真正離開過,目前他的公司總部就在華師大博雅園,是華師校內唯一的教育培訓機構。一走進他的會客廳,就看到迎面掛著的書法作品,一個飄逸的「夢」字,像極了一個兩腿奔走的人。正如他所說,創業是件艱辛的事,不過選擇了,就義無反顧不斷向前走。
他的辦公室設計頗為獨特,書桌正對面就是畫軸一般形狀的窗戶,只要一抬頭,就可以看到窗外的桂子山,他在這裡經營著他的漢語教育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