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勿用」是乾卦第一爻的爻辭,原文是:初九:潛龍,勿用。
「初」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一爻,是六十四卦卦象最下邊的一爻。爻分陰陽,陰爻為六,陽爻為九。第一爻是陰爻就叫「初六」,第一爻是陽爻就叫「初九」。
乾卦的六爻都是陽爻,有學者將其稱之為「六龍」。龍是我國文化中最受崇敬的神秘動物,能夠三棲,能夠潛在深淵,也能行走於陸地,更能飛騰於天空,具有變化莫測、隱現無常的特徵。基於龍的特性,所以《易經》用龍來象徵天道變化,陰陽消長,以及人事進退的無常;同時,也用龍來象徵天的無窮潛能與賢能有作為的君子人物。
「潛」是
潛藏。龍的活動是屬於陽性的,但是乾卦的初爻位於整個卦象的最下方,亦即陽氣剛剛在地下發生,還不能對外展開活動,說以稱之為「潛龍」。對於這一爻的佔斷,《易經》給出了「勿用」的斷語,是指還不能發生功用或採取行動,有不可用、不能用、不必用的含義;但也有潛在的力量,不可預測,難以限量的意思。
當處於這一境地時,就應該像潛藏的龍一樣,隱忍不可行動,以等待時機,就好比周文王被商紂王囚在羑裡時那樣,不暴露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讀懂這一爻,對於人生在做某些抉擇時大有幫助。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人,最欠缺的是經驗和歷練,謀事之初,切不可貪功冒進,要懂得內斂,先修煉自身,等待合適的時機方可進一步行動,如此便可進入「見龍在田」。
《周易·象傳》對於這一爻的論述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我們暫且將初入世的人稱之為「潛龍」,潛龍是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的,因為潛龍即便擁有「陽」的力量,但身處下位,根基不足,德行名望皆不足以服眾,這時最正確的做法是「潛」。
《周易·文言》進一步解釋「潛龍勿用」:
初九: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意思是:潛龍是具有龍的德行和力量卻知道內斂的人,換言之就是藏拙。這種人的意志不會因世俗改變,也不爭取虛名;即便是潛藏隱退也不會悶悶不樂,德行才華不被世人承認,也不會憤慨不平;理想抱負能夠實現便入世行道;感到憂慮時便出世隱退,煩惱擺脫。信念堅定而不動搖,這就是潛龍的德行。
其後,《周易·文言》再次強調:潛龍勿用,下也。是指要端正自己的位置,地位低下,不能發揮作用,就要耐心等待,在等待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必能「見龍在田,利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