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健身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健身明星或偶像,很多人就是因為這些明星的影響力而接觸到了健身、健美領域,並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但大多數人都是自然健身,不需要用科技,也不會走上職業競技道路。但在學習健身的過程中,用的卻是職業健美運動員的訓練體系,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之後,可能發現並不適合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也可能不適合別人。人生所謂的彎路,其實都是必經之路,因為,你不走那些彎路,你又怎麼知道哪些是彎路呢?這些誤區好像不經歷就無法避免。
當然,自然健身採用職業健美運動員的訓練方法肯定是不科學的。
那麼,作為自然健身愛好者,應該如何選擇和安排自己的訓練呢?
一、作好記錄
健身其實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飲食,訓練,休息的全面控制和相互配合,我們要學會學習,思考和記錄,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會做好記錄可能才是我們真正學會健身的開始。
在這點上,6屆奧賽冠軍多裡安.耶茨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一年365天,每天都要記錄包括食物攝取,精神狀態,以及運動計劃等信息,包括鹽的攝取和水的攝入都詳細的記錄。因為這些數據和所維持的狀態有緊密的聯繫,也是指導他賽季和飛賽季飲食的關鍵數據。
耶茨說:「對於連自己數據一點都不知道的人,真不知道他們離開了教練會怎麼辦。有人說;練健美70%靠營養,30%靠訓練,我認為這種說法很荒唐。對我而言,健美運動有三個要素,即100%的營養、100%的訓練和100%的心理動力。每個方面同等重要,忽視其中之一,效果絕不會理想。」
你看真正的大師,永遠保持著學徒的心,正是這些記錄,讓耶茨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訓練,飲食方法。
雖然,我們大可不必記錄的這麼詳細,但是通過日常重量指標的記錄和監測,你很容易判斷出自己的身體是否處在正常狀態。
二、訓練強度
對於自然健身愛好者,知道自己選擇什麼樣的訓練強度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健身新手增肌需要記住的1234。
「1」,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1小時是最好的增肌時間,效率最高;
「2」,每次鍛鍊1-2個部位就好,鍛鍊的部位多,刺激就不到位,增肌就效率低;
「3」,每個部位3個動作;
「4」,每個動作至少4組,會對肌肉刺激比較到位。
最後一個動作要做到「力竭」,就是一個標準運作都無法完成。
當然,這裡的「力竭」並不是完全力竭,在力竭的基礎上可能還可以做2次,但你必須要考慮下一次的恢復,特別是練腿日,如果練到第二天無法出門,連班都沒法上的地步,就失去了健身的意義。
畢竟健身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是為生活,工作,學習服務的,不能影響工作和學習。
三、訓練頻率
所謂訓練頻率,就是一周訓練幾次的問題,一般建議3-5天,這個主要要根據個人工作,學習,恢復等情況來定,肌肉恢復是非常重要的,職業運動員能夠一天2練,是建立在他們強大的恢復能力之上的,可能還有科技的力量,但普通健身愛好者是無法做到的。
肌肉如果恢復不了,肌纖維就無法產生足夠的力,肌肉受到損傷,訓練酸痛的肌肉,是不會高效的。如果你訓練的目的是為了長肌肉,那就不要追求過於形式的高頻率,保證訓練質量更重要。如果你訓練強度夠,而且天數多,這表明你的身體休息不夠,那麼你很有可能會掉進訓練過度的陷阱。
如果你在下一周訓練周期的第一天沒有足夠的精力與力量,那就表明你沒有恢復過來。如果你哪個部位都很弱,而且練完之後都很酸痛,最快的進步方式就是練一天休一天。
聰明的訓練者懂得實時調整,學會變通,比如:如果無法做力量訓練,就可以做做有氧,讓血液流動。這和努力訓練是不一樣的。要等到肌肉恢復之後,才能再次訓練它。完全恢復後,優先訓練你重視的,或者你覺得弱勢的肌群。
四、控制非運動消耗
我們知道,人體的三大代謝包括基礎代謝,日常運動消耗和食物熱效應幾項,日常運動消耗佔能量總消耗的15%,無論增肌還是減脂,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
非運動消耗產熱是指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消耗的能量,不是睡覺、吃飯或者是運動式的活動。它包括從步行、工作、打字、打掃衛生、幹農活等等所消耗的能量。
增肌時要減少日常消耗,防止肌肉流失,減脂時可能就要加大日常消耗,加快脂肪的燃燒。
五、保證恢復
自然健身肯定不是練的動作越多越好,練得時間越長越好。如果休息不足,身體不僅不會進步,還會出現各種負面症狀,比如疲倦、沮喪、萎靡......
恢復就要好好休息,肌肉的生長不是在健身房,而是在臥房,在休息的時候,特別是在睡眠的時候。每天睡眠睡足7-8小時。
恢復還包括對一天生活中的壓力管理,控制不住壓力,就會導致皮質醇升高,這對於肌肉生長是不利的。管理好心態和生活中的壓力就是在恢復,保持平和的心態很重要。
六、管理飲食
除了一日三餐,訓練前後的營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時補充碳水和蛋白質才能保證你的訓練沒有白費。
要重視早餐,因為這是一天新陳代謝的開始,而且,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應該每頓都有。
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是協同作用的,要把胺基酸輸送到肌肉需要胰島素,而胰島素的釋放是身體攝入碳水化合物的反應。還要攝入少量的不飽和脂肪,這樣才能營養均衡。
飲食上既要防止放任無忌的習慣,但也不要對自己太苛刻。當你想吃時可以吃,只要控制好量就行。如果你把自己控制得太嚴,那麼飲食就變成了苦差事,從心理上講對你不利。
最後,我們必須明白,既然是自然健身,就要遵從自然健身的規律,做好飲食,訓練,休息三件事。健身是場馬拉松,既要一朝一夕的細微努力,還要靠日積月累的堅持,健康地去獲得好身材,還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