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一句話的殺傷力有多大

2020-12-06 半讀Note

在我們身邊,有孩子的父母,或者家中有小孩的朋友,逗孩子玩,逗會孩子可能是常事,當然大多數人逗孩子都是善意,除了自己沒事無聊時找個快樂源泉,自然也是覺得孩子可愛,因為喜歡孩子才會去跟孩子玩鬧。

不過,在我們身邊也會有一些不太善意的行為,有些人可能自己能感知到,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會孩子帶來了潛在的傷害。

可以反思下,曾經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你不乖乖吃飯,待會兒就會有小怪獸把你抱走。」

「你要是再不聽話,我們就不要你了……」

「再不睡覺,大灰狼就會來抓你……」

「唱個歌就是好孩子。「

成人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成人覺得這種方式好玩,還有些成人覺得這種恐嚇式捉弄比較奏效,容易讓孩子更聽話。但是我們是否想過,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意味著什麼?

這次我們來說說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為什麼不能捉弄孩子?捉弄孩子孩子會有什麼危害?孩子被捉弄,父母應該怎麼辦?01

「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心理學家武志紅

我們先來看兩個概念:「逗」孩子和「捉弄」孩子。

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給出了界定: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兒童的位置上,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製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

「捉弄」孩子,成人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忽視孩子的感受。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

可以說,「逗」孩子經常是成人把自己當做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站在孩子的角度,融入他們的世界中,感受孩子的快樂,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高質量陪伴。

而「捉弄」孩子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關鍵點主要有兩個:

1) 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

2) 跟孩子玩的目的是成人覺得好玩,還是孩子覺得好玩。

02

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現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

經常捉弄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1、缺乏安全感

孩子很純真的,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原本他們信任一切,對凡事都很容易當真,因為他還不懂得「玩笑」,所以當他聽到別人說「爸爸媽媽不要你了」時,他就會感到恐懼和無助,這樣的情緒如果在心裡紮根的話,孩子將來會變得容易困惑,焦慮、脾氣反覆、沒有安全感。

成人覺得好玩沒事,實際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很多時候,家長通過這種恐嚇來控制孩子,或者捉弄孩子。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容易怕鬼和怕黑,產生恐懼感。

心理學家說,一個受到成人操縱的孩子,往往也會學會操縱成人。孩子喜歡操縱成人,不是因為孩子天性狡猾,而是一種模仿。

一方面,如果家長利用權威操縱遊戲,或者利用孩子的無知而使用獎勵或者懲罰的手段來操縱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缺乏安全感。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另一方面,如果成人總是利用孩子的天真無知來捉弄孩子的話,那麼孩子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是以後孩子試圖操縱成人的重要原因,因為他們需要引起大人的注意,達到被重視和愛撫的目的。那些喜歡用異常行為來引起大人注意的孩子,可能在嬰兒期就曾受到成人的捉弄,極度缺乏安全感。

2、缺乏信任感

在孩子的世界裡是沒有「欺騙」,對大人的一些捉弄行為,他們不會認為這種行為是為了取樂,會很容易當真,孩子尤其對父母沒有任何提防心,他們會相信大人說的每一句話,大人們的玩笑會讓孩子體會到被欺騙,被戲弄的感受,他不明白大人什麼時候是開玩笑,什麼時候是認真的,因此他就會失去信任感。

成人覺得這很好玩,以為不過是逗孩子著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沒事了。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這些只會讓孩子被欺騙、被戲弄、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覺,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他發現爸爸媽媽經常都不可信任,如何去相信其他人?

孩子可能會變得不相信別人,對周圍的人也充滿提防,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對他人的不信任,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孩子會慢慢形成不信任他人、說謊的心理及習慣。甚至孩子也變得不講誠信,照樣學樣,去戲弄他人。

3、成為討好型人格

「再跳個舞才給你糖吃。「有時候大人經常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當眾表演,如果孩子不願意,就會受到埋怨。

孩子還小無法分辨大人的話是真是假,總會信以為真,以為自己聽話就會得到大人的歡心,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討好型人,會去看大人或者身邊人的眼色,通過對方反饋來判斷自己做的對不對,孩子甚至會失去自我,失去主動性,出現低自尊,只能依靠取悅他人來獲得自我認可。

害怕是每個人正常的心理活動,就像高興和痛苦一樣,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害怕,就容易遇到危險,但小孩子過於膽小怕事也同樣具有一定的危害,過度膽小會影響到人的交往和個人魅力的展現。

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經常被捉弄的孩子會自卑、出現品德方面的缺陷。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因為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是認真的,是隨著成人的塑造和擺布而不斷調整自己的。

4. 容易有攻擊性

孩子容易相信,也容易情緒化,如果大人的捉弄超出孩子預期,孩子也會感到憤怒、羞愧、甚至充滿了攻擊性,甚至想通過哭鬧,攻擊他人來表達他的情緒。

換位思考,其實對於成人也是,如果一件事不符合我們的預期,或者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我們一樣會出現抗拒、憤怒等情緒,將心比心,孩子亦然。

5. 不願見人,不願講話

一方面,老是被捉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經常被捉弄,孩子就會對自己的表達和反應沒有信心,覺得自己每次自己開口都會引來嘲笑、或者被戲弄,慢慢孩子就會不願意再多說話。

另一方面,孩子會關閉心門保護自己。人人都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如果孩子經常被捉弄後收到的都是不好的反饋,為了保護自己,孩子也會慢慢不願意參與,不願意交流,甚至沉默寡言。

03

真和善,是美好生命的兩大基石,也是教育的兩大基石。——教育專家尹建莉

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1、 不要去捉弄孩子

家長不要去捉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強烈的自尊心,即使是別人的孩子也不要去捉弄。看著孩子被人捉弄時,勇敢地站出來保護孩子。

家長也要注意,不要再帶孩子到這種環境中去,孩子還小,沒有能力去承擔那樣的挫折,做父母的,就要在孩子有能力承擔前使孩子儘量遠離這些,幫孩子抵擋。

2、禮貌化解,堅決制止

凡是遇到這類事情,家長要禮貌而堅決地制止,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這不是小事,事關孩子的事情沒小事,在大人眼裡是小事,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大事。

如果遇到他人捉弄自己的孩子,家長們可以通過轉移話題來化解,或者是運用一些幽默的語言來輕鬆幫助孩子解圍。如果都不行,那也可以禮貌的制止對方。

有時候遇到不太熟的人,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也可以找個一個點引導孩子藉故離開。

3、不要恐嚇孩子

一方面,通過扭曲常理來恐嚇孩子,有時候可能是為了讓孩子不哭鬧,能聽話。不過這會顛覆孩子對事實的正確認知,輕則逗趣,重則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另一方面,在孩子眼裡,父母就是全部的安全感,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依賴我們,更愛我們,如果父母總說這樣的話,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事關孩子的事情沒小事,在大人眼裡是小事,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大事。

孩子的恐懼感不是天生的,儘量不要用嚇唬的方式來制止孩子不恰當的行為,潤物細無聲的愛才是對待孩子最好的辦法。

遊戲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能做到不恐嚇,能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導孩子,扮演好玩伴的角色,隨時隨地地關心孩子的遊戲活動,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與引導,讓孩子玩的遊戲既有趣又有意義,讓他們能在遊戲中快樂成長,孩子的情商和其他技能得到長足的進步。

4、大方認錯,與孩子真誠對話

不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當家長犯錯時候,要及時糾正。

即使家長犯錯了,也不要過度自責,發現問題後,及時改正。不妨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誠懇地說一句「對不起」。這樣,不僅對孩子的傷害會降到最低,並且還會使孩子從中受益,學會認真做人,同時也學會寬恕別人。

孩子其實是很懂事的,試著跟孩子對話,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跟孩子真誠的溝通,安撫,告訴孩子你的真實心理細節,讓孩子覺得父母是無條件愛自己的。

現在,比較極端捉弄孩子的行為可能已經不多見了,不過成人捉弄孩子的思維方式還是會經常出現在身邊,或者我們自己身上,它們與上面那些捉弄孩子的方式,在本質是相似的,都包含了對孩子的不尊重和不理解。

有時,我們的孩子產生一些負面的行為或者結果時,我們甚至都無法歸因,不知道這些是否跟自己曾經的某個行為有關係。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是父母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孩子在被愛與被尊重的安全感中自發生成的。

愛在日常,細節塑造孩子,孩子的愛與安全感來源生活中的每個細節。

願我們的寶貝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歡迎收藏,分享,也歡迎大家留言,你的反饋就是我們的動力~

Note一下

相關焦點

  • 「你再不聽話,我可不要你了」,哄騙教育害人不淺,但願沒有你
    家長喜歡用的哄騙方式大概分為以下幾種1.情感恐嚇型「你再不聽話,我可就不要你。」孩子頓時就悄無聲息了。在家長看來,這種方式奏效了,真的將熊孩子制服了,甚至會驕傲地向身邊人傳授經驗,認為自己教育孩子有一套。
  • 「再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恐嚇式教育」對孩子的5大傷害
    很多的80、90後還是孩子的時候,肯定都聽過這樣的話:「你再不聽話,等下就讓警察來把你抓走... ...」「再調皮,我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別人... ...」「晚上不睡覺,外面會有妖怪,會把你抓走... ...」
  • 「不好好說話」的殺傷力有多大?
    「你心裡沒點數嗎」「這點活都幹不好,你還能幹什麼」「早知道就不生你了」「你是豬腦子嗎」……這些話是否似曾相識?在社交平臺上,「中國式不好好說話」話題的閱讀量高達800多萬,話題頁面下是一條條「血淚控訴」。
  • 博士與博士後,有什麼不一樣?差距有多大?看完別再不知道了
    博士與博士後,有什麼不一樣?差距有多大?看完別再不知道了說到博士和博士後,大家都很羨慕,因為是很高的學歷,是很聰明,很努力學習的一些人,對於學歷,我們是能發現它的重要行,特別是在在社會中,特別是面對工作的時候,會有對自己的面試,面試內容就包括了關於學歷的問題,在現在社會中,有很多年輕人的學歷是本科或者專科,但也還有一些很優秀的年輕人,他們是很聰明,很愛學習的,他們一直在學校裡攻讀,一直讀到博士,在學校裡面還有博士後,兩者就錯了一個字
  • 「不聽話就不要你了」,總愛將這句話掛嘴上,實際結局卻不盡人意
    其實,當時民警在找尋小寶的時候,小寶已經看到民警了,但是礙於媽媽總是說"你再不乖,警察叔叔就會把你抓走"的話語,小寶一看到警察就感到慌張,躲在黑暗的角落裡不被他們發現。最後,小寶被藥材鋪老闆發現,老闆才把他帶到了民警處,順利讓他與小翠匯合。經歷了膽戰心驚的一個下午,小翠最後表示,以後教育小孩的時候,不能再隨便恐嚇孩子了!
  • 失戀的殺傷力有多大?分手前:不想看你,分手後:我還有機會嗎?
    失戀的殺傷力有多大?分手前:不想看你,分手後:我還有機會嗎? 第二位小哥哥在戀愛的時候顏值就是很高的,只是沒有很精緻罷了,看上去有點靦腆,青春氣息十足,不過在分手後,小哥哥努力改變自己,衣品、形象都好了很多,搭配他的神仙顏值,想必現在也是有很多的追求者吧
  • 名偵探柯南的情話,放到現實中有多大的殺傷力?堪稱戀愛典範
    請問你看《名偵探柯南》學到了什麼?是天馬行空的推理技巧,還是一些似曾相識的小常識,或者是動漫裡出現的熱門景點。除了這些,《柯南》中還出現了很多經典情話,感動到流淚有沒有?這些話現實中說出來有殺傷力麼?這是小蘭說的一句話,我相信這是她的心裡話。新一消失之後,小蘭陷入了無盡的等待中,新一併沒有給她一個確切時間。新一偶爾會通過電話聯繫小蘭,也偶爾會喝白酒解毒回來一會,但是都是來去如風。有時候甚至連說一句話的時間都沒有,小蘭知道新一在做一件很大的事情,所以她沒有怪他。長久的等待中,偶爾出現的新一就是她唯一開心的事情。
  • 名偵探柯南的情話,放到現實中有多大的殺傷力?堪稱戀愛典範
    請問你看《名偵探柯南》學到了什麼?是天馬行空的推理技巧,還是一些似曾相識的小常識,或者是動漫裡出現的熱門景點。除了這些,《柯南》中還出現了很多經典情話,感動到流淚有沒有?這些話現實中說出來有殺傷力麼?
  • 不要講可怕的故事,別辜負了孩子對你的信任和愛!
    你快來看,魚媽媽生魚寶寶了!」這幾天我看著那個大魚的肚子就漸大,因此早有準備,我趕快拿起漁網,把剛生出來的魚寶寶一條又一條的撈到了一個單獨的魚缸裡。兒子看著我的動作,一邊快樂地圍著小魚寶寶打轉,一邊問我:「媽媽,為什麼要把魚寶寶和魚媽媽分開啊?」
  • 「如果你再不聽話,我就」別再這樣對孩子說話,會傷害孩子兩點
    昨天接兒子放學回家,路過小區商店門口,看到這樣一幕:一個三歲的男孩正扒著商店的門,不肯走,男孩的媽媽面帶怒容威脅孩子道:「如果你再不走的話,我就走了,我就不要你了。」孩子聽到這句話,原本正張大嘴巴在哇哇地哭,一下子就收住了,眼神怯怯地看著他的媽媽,男孩媽媽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又一臉得意地走過去,牽起孩子的手往小區內走。
  • 《以家人之名》熱播: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電視劇除了告訴我們,血緣是不能定義親情的感人故事之外,還向我們揭露了如果孩子在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長大,對孩子的傷害會有多大。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對他們來說,都存在著一些傷害。其實,這種情節不僅僅是出現在電視劇的劇情中,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縮影。家長要深刻領悟,並認真學習。
  • 幼兒園老師看重的孩子,往往會有這些特徵,和聽不聽話沒多大關係
    幼兒園老師看重的孩子,往往會有這些特徵,和聽不聽話沒多大關係雖然幼兒園老師總會說喜歡每一個小朋友,但實際上心裡總會有偏愛的幾個,這也是人之常情。那麼,有什麼因素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更受老師喜歡和看重呢?朋友是幼兒園的幼師,她坦言,在幼兒園中,多數老師重視的是那些較為獨立的孩子,這個答案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難道不是聽話的孩子嗎?我提出了我的疑問。朋友回答:乖巧又獨立的孩子簡直是天使,跟聽不聽話反而沒多大關係。
  • 我為你剖腹7層,你卻傷害我?當媽之後才知道孩子的殺傷力有多強
    不當一次媽媽誰真的不知道準媽媽和寶媽之間有多大的差距。最近有一位寶媽就用自己的經歷提醒了其他的寶媽,保護好孩子不受傷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我為你剖腹七層,你卻讓我變成了「獨眼」!網上一位寶寶嶽嶽的媽媽發布了一則短視頻,並且配上了這樣的文案:{我為你剖腹7層,你卻讓變成了「獨眼」!渣男,但我依然愛你}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嶽嶽早上起床後就坐在了媽媽的頭髮上,媽媽想把寶寶挪開,於是睜開了眼睛。
  • 父母日常的三句「口頭禪」,實際上最傷孩子,你是否還在說呢?
    父母日常的三句「口頭禪」,實際上最傷孩子,你是否還在說呢?人們在生活中都會有自己的口頭禪,為人父母當然也是一樣,可是,很多父母的口頭禪無意中對孩子傷害很大,看看你自己是否有中招呢?1.再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安全感是必不可少,而能給予孩子安全感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了,父母要是常說「再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語,很容易讓孩子感覺不到安全感,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這樣孩子長大後很難有大出息。
  • 一句話說說北京有多冷!北京的風有多大?網友太神了
    : 最愛大北京 舉報   昨天,29日,北京風起雲湧——  #北京今天的風有多大
  • 大臉對顏值的殺傷力有多大?如果臉大,再好看的五官都白搭?
    大臉對顏值的殺傷力有多大?如果有人問你:臉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當然是——顏值低呀!如果你的身材看上去只有90斤,臉看上去卻有120斤,真的算得上毀滅性的打擊。你美不美真的不在於臉型的大小也不在於五官的精緻程度,而在於五官與臉的比例。就像圓臉適合圓鈍比較分散的五官;方臉適合細長的五官,如果臉小五官大也很違和,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不止一次跟你們說啦,看一個人美不美還是要看整體,有些人即使長得不那麼出眾,但是氣質也可以很加分噠。
  • 寶馬3系和奧迪A4L差距有多大?開起來對比後,老司機想說一句話
    本期為大家分享的是《寶馬3系和奧迪A4L差距有多大?隆起的機艙蓋與加大的雙進氣格柵都似乎在暗示著你它內在的能量不容忽視。3系四驅系統完全基於傳統後驅平臺的布局,因此它可以將發動機主體完全置於前軸之後,有效平衡了車身前後軸的重量分布。是什麼讓A4L外形氣質大變?不是更富攻擊性的前臉造型不是更有科技感的大燈,甚至不是19英寸的輪圈和那塗滿鮮紅色的四活塞卡鉗,而是採用運動底盤之後低矮的姿態。
  • 「貓不聽話,扔一次再撿回來就乖了。」
    「拋棄」對寵物的傷害有多大嗎?5被心愛的主人拋棄,會有多痛?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討論:我們有時候也會開玩笑的說:「你再不聽話,就把你扔出家門。」狗狗很忠誠,被拋棄的它卻還在原地等你,始終如一,等不到它的你甚至會抑鬱而死。它們不像人類一樣,能夠訴說自己恐懼和害怕。它們甚至連自己為什麼會被拋棄都不明白···因此,千萬不要再相信什麼「拋棄一次會變乖」的荒唐理論。
  • 心理學:別嫁給一個「很聽話」的男人,他只會讓你活得痛苦
    我們也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家裡的小事我做主,大事他做主,但是大事小事得我說了算。」若是哪個女人能夠遇到這樣的男人,身邊的人都會很羨慕她的婚姻,在這樣的婚姻中也才有「女主人」的感覺。這樣的婚姻確實是幸福的,能夠遇到一個視你為全部的男人,更是今生有幸。
  • 士兵演習用的 「空包彈」有殺傷力嗎?說了你可能不信
    軍事演習能夠分很多種類型,不同的軍事演習就有不同的目的性。在演習當中,最重要的還是射擊訓練,這種時候軍隊當中就會使用空包彈來進行演習和訓練。那麼大家就有一個問題要問了,「空包彈」究竟有沒有殺傷力呢?說了你可能不信。其實空包彈的威力還是不小,如果打中要害部隊,甚至能夠打死人。空包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有彈頭的收口式空包彈,一種是易碎彈頭空包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