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的花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挽救生命的花,例如節日過後被人拋棄盆景的花,甚至是被車輛碾壓斷根的花,我把它撿回來,培土澆水,精心呵護,當它在我家的花盆生根復活,以致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我感到無比的快樂!另一類是有故事的花,例如兒時跟父母親友共同栽育過的花,它理所當然地連接著我和親友的感情,飽含著我美好的回憶和夢想。例如2019年在我家陽臺培育的癩葡萄就是其中之一。
小時候在北方故鄉跟哥哥姐姐種植的癩葡萄與南方的苦瓜類似,果實表面布滿癩疙瘩,成熟後橙紅色的果實垂懸蔓梗之間,鮮豔奪目;等它自然開裂,露出裡面滑溜溜的果肉顆粒,摳出一粒放到嘴裡,甜嗖嗖甭提有多解饞了!那時候我們是把它種在牆院角落,不納入大人的計劃,所以果實100%歸我和哥哥姐姐支配。
2019年我們在珠海自家陽臺花盆種了一棵苦瓜,因為是南方,氣溫較高,我們認真澆灌,既不斷溼,又不汪水,適合它茁壯生長。它長得很快,每天都能看到它枝蔓延長,逐漸爬滿陽臺院牆,鬱鬱蔥蔥,鮮花朵朵,生機勃勃,猶如花花世界,成為我家陽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可喜的是它還結了5粒果實,由小到大,由青變黃,最終呈現橙紅色,引人注目,令人稱奇,但花盆的養分無法和大地相比,果實比市售苦瓜小許多,卻也正合我意,因為跟兒時在家種的癩葡萄大小相仿,更能勾起我對父母親人的懷念!
後來,它的果實也自然開裂,我嘗了嘗果肉,有癩葡萄的味道,似乎沒有賴葡萄那麼甜!有人說苦瓜就是賴葡萄,我因甜度差別不認可,覺得相似而已!家人說「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不是果實甜度有差別,而是你生活水平提高,口味感覺也跟窮苦的兒時不一樣了!」這話或許有道理。無論如何這棵癩葡萄還是撩撥起了我對父母親人的思念情懷,給了我慰籍。我留下了它的種子,2020年再種植一棵!
作者簡介:李景春(筆名老小孩),78歲,黨員,大慶石化退休高級工程師,中國石油作家協會會員。
2020年3月9日於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