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比撒哈拉沙漠還低,世界第一大荒漠你知道在哪裡嗎?

2020-12-22 麥克斯韋妖妖靈

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地球上的生命無以為生。地球上有72%的面積被水覆蓋著,但是這些水當中只有3%是淡水,也就是我們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而這3%的淡水資源,又有70%固定在地球南極的冰層裡。

為什麼南極擁有世界上70%的淡水,卻仍是最乾燥的大陸,甚至被稱為荒漠呢?

南極洲是全世界最大的沙漠

說起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撒哈拉沙漠。沙漠是如何定義的呢?沙漠其實是指表面沙所覆蓋,植被非常稀少、降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南極除了表面沒有被沙覆蓋,幾乎沙漠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

如果以荒漠的標準來定義的話,那麼南極則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佔地面積是1400萬平方公裡,是撒哈拉沙漠的1.5倍。

南極的氣候特徵

南極位於我國南半球的最高緯度,是屬於冰原氣候,終年都非常寒冷,狂風暴雪,降水稀少。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南極的溫度都是世界最低的,年平均氣溫低於50攝氏度。

而且南極伴有很強烈的風暴,是全世界暴風雪最為強烈的地方。

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區南極的寒冷很容易理解,但是為什麼南極有這麼多的水資源,而且和太平洋、印度洋相鄰著,為什麼南極大陸並沒有受到海洋溼潤氣流的影響,還如此乾燥呢?

為什麼南極這麼幹燥?

南極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就以為這南極是一個溼潤的地方嗎?溼潤和乾燥其實是衡量空氣中水汽多少的一個標準,而這個指標和降水量和蒸發量有很大的關係。

降水量與蒸發量

想不到吧!南極洲的空氣溼度只有0.03%,撒哈拉沙漠的空氣溼度還有2-3%。南極的降水量竟然比撒哈拉沙漠還低,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5毫米,而中心區域的降水量更是少得可憐。由於溫度很低,南極地區的降水基本上都是以降雪的形式。

和沙漠不同的是,南極由於溫度很低,所以蒸發量也很低。儘管如此,在南極的水汽仍然是屬於入不敷出的一個狀態。雖然有豐富的淡水資源,但是基本山都是以固態冰的形式存在著,空氣中的水汽非常少。

全年受極地高壓帶控制

極地地區的太陽高度小很小,所以接收到的太陽熱量也比較小,當空氣遇冷收縮下沉的時候就形成了極地高壓帶。下沉氣流導致空氣中的水汽難以達到飽和的狀態,水汽不易凝結,所以極地高壓帶控制的地方終年寒冷,地面上基本上沒有樹木植被,只有部分苔蘚和地衣植物可以生長。

氣候變暖對南極的影響

眾所周知,氣候變暖對於兩極的影響是最大的,集中體現在兩極冰川的融化速度上。那麼氣候變暖對南極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首先是對南極動物的影響,氣候變暖導致南極企鵝的生存空間不斷地縮小,而動物適應環境的能力遠遠趕不上環境變化的速度,因此隨著氣候變暖,南極企鵝的數量可能會越來越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的殘酷又開始顯現出來了。

實際上,氣候變暖所導致的南極冰川的融化對南極本身的氣候影響很小,但是對全球的氣候系統卻有很深刻的影響。因為南極終年被冰川覆蓋著,即使融化了一部分,南極氣候仍然是乾燥寒冷的。但是冰川的融化會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導致其它緯度地區的蒸發量增加,甚至導致降水增加,氣候異常開始顯現出來。

全球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南北極的災難並不會因為我們看不到就停止或者變弱,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是每一個渺小的我們力所能及的。

小結:

雖然坐擁全世界超過70%的淡水資源,但是南極仍然是這世界上最為乾燥的地方,空氣中的水汽含量甚至比撒哈拉沙漠還低,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沙漠,只是沒有沙而已。

南極終年寒冷乾燥,主要是地處高緯度地區,全年受極地高壓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空氣中的水汽難以飽和、凝結成水汽。

最後,南北兩極是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最大的地方。我們要付出一切努力來控制甚至逆轉氣候變暖的趨勢。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從年降水量的角度來看,荒漠多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區,有些地區的年降水量甚至只有幾十毫米,更有甚者在南美洲西側的阿塔卡馬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被稱為世界「幹極」。
  • 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乾燥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也會下雪?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陸地自然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主要是隨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自然帶不斷更替,荒漠自然帶分布區是世界上氣候最為乾旱的地區。撒哈拉沙漠居然也會下雪荒漠自然帶是指乾旱地區的地貌組合,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其中沙漠是最為我們熟悉的荒漠自然帶。根據熱量條件的不同,荒漠自然帶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大類。
  • 沙漠的作用是什麼?能夠把它們消滅嗎?
    全球沙漠總面積超過310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1%,比非洲的總面積還大,而且沙漠化土地還在以每年6萬平方公裡左右的速度增加。讓全球沙漠消失對人類來說是個無法實現的幻想,只有地球母親可以做到,但那也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上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滄桑巨變。
  • 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由於撒哈拉沙漠幾乎佔非洲大陸的10% ,因此撒哈拉沙漠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然而,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它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 根據沙漠的定義,即每年降水量少於10英寸(250毫米)的地區,用這個衡量標準,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實際上是南極洲大陸。
  •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半溼潤、溼潤地區,多分布森林自然帶;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的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多分布草原自然帶;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乾旱地區,多分布荒漠自然帶。所以,「荒漠」指示地是乾旱的地表環境,具體來說荒漠自然帶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等分類。
  • 全球變暖引發極端氣候,撒哈拉沙漠突降暴風雪,局部深達1米
    可是對於遙遠的撒哈拉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撒哈拉沙漠形成於約250萬年前,是世界僅次於南極洲的第2大荒漠,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 撒哈拉年平均日氣溫約20℃。平均冬季氣溫為13℃,夏季極熱最高氣溫曾達到創紀錄的58℃。年降水量為76公釐。
  • 撒哈拉沙漠面積比大洋洲還大,但僅在5000年前,它還並非這個樣子
    說到乾旱我們都會想到沙漠,要說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撒哈拉沙漠,此地的確非常乾旱,撒哈拉沙漠的面積達932萬平方公裡(百度百科數據),比我國的國土面積略小一點,超過了整個大洋洲的面積,接近整個非洲大陸面積的1/3,在這片廣袤的沙漠之中,大部分地方都是常年不下一滴雨,因此非常乾燥荒涼,被稱為「世界第一大荒漠」,堪稱實至名歸
  • 世界上最「失敗」沙漠,降水是撒哈拉沙漠300倍,成了潛水勝地
    不管你之前經歷了什麼,在路上先把他們都忘記,享受眼前的美景,這才是旅行。說到旅行的理由,最常見的就是一句話,那就是看世界的精彩。誰都知道世界很精彩,但它離日常生活太遙遠,讓人懷念,嚮往,嚮往。生活限制了我們對世界的想像。其實,這個世界有很多奇異的風景。例如,在南美洲,有一個最「失敗」的沙漠,降水量比沙地還多。你知道是哪一個嗎?。
  • 《撒哈拉沙漠》丨冥冥之中,是沙漠選擇了三毛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作者三毛,其實我更願意稱她為旅行家。在三毛和丈夫荷西來到沙漠的這段日子,她將在沙漠發生的形形色色的故事通過文字呈現給大眾,這場不停歇的文字之旅成就了「三毛熱」。最後三毛的丈夫因意外去世,為此她大受打擊。可三毛終於活了過來,拯救三毛的正是大千世界的風採。我想,大概三毛和世界已有羈絆,不然怎麼會這麼及時地出現在她身邊。
  • 世界上最奇特的沙漠,降水量是騰格里沙漠的300倍,沙漠大變樣
    沙漠這種土地類型在我們國家也是比較常見的,我國的西北地區還有著大片的沙漠地帶等著治理。因為我們國家本身就有這種地形的原因,所以我們對於沙漠的認識還是比較熟悉的,人們對他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生命的禁區。
  •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也會下雪?遊客紛紛震驚:冰與火之歌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雖然非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面積比美國更大,但是撒哈拉沙漠的面積卻相當於美國的所有國土,撒哈拉沙漠並不是獨屬於非洲的某個國家,而是被非洲多個國家所分割共有,提起撒哈拉,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一片炎熱的蠻荒之地。
  • 排名世界前十名的大沙漠,第一名的面積堪比整個中國
    整個沙漠分布在新疆四個地區界內: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流沙面積世界第一。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 這裡,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於平原以上300米,狂風能將沙牆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沙子全挖光,會有什麼?
    撒哈拉沙漠地表然而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所知道的沙漠到底有多深呢?如果把沙子全挖光,底下會出現什麼呢?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位置在赤道附近,常年光照強度最強,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了,以它為例子來講解。撒哈拉沙漠有多大?
  • 去撒哈拉沙漠,千萬別忘了那只比北京還大的神秘眼睛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存在會讓人感受到人類的渺小,世界的無限,比如在西非撒哈拉沙漠上的那隻神秘眼睛,西非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這片沙漠裡的沒解開的奇蹟,撒哈拉之眼,所以,去西非之前,登空俯瞰它就是我的計劃之一。1撒哈拉之眼是什麼?
  • 沙漠是怎麼樣形成的,在沙漠地區生活的人們怎樣獲得水資源?
    沙漠是荒漠自然帶的一種,也就是沙質荒漠,沙漠的形成主要是氣候原因,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是形成沙漠的重要原因。由於水分不足,導致植被難以生存,缺乏綠色植物其他他生物也無法生存。沙漠地區地表十分荒蕪,巖石裸露在地表,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大塊的巖石最終變成粉末狀的風化產物,這些物質就是沙漠中沙子的來源。沙漠在地球表面分布十分廣泛,全球陸地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地區都被沙漠覆蓋,比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地區、中亞地區、北美洲中西部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的智利和巴塔哥尼亞地區都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
  • 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沙漠氣候在成因上有什麼不同?
    我們發現,其中有「熱帶沙漠氣候」,但是沒有「溫帶沙漠氣候」,這是為什麼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實際上地球的氣候類型十分複雜,我們為了相對簡化,就劃分了上述11種常見的氣候類型。在氣候類型進行分類的時候,對很多氣候類型進行了整合,其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全球分布最廣泛的氣候類型,也是內部差異最大的氣候類型。
  • 撒哈拉沙漠真的是外星人居住的地方嗎?如果沒有,你如何解釋證據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我們還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世界上總有一些奇怪的事情讓很多人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自從上個世紀人類進入宇宙以來,他們從未停止過對外星生命的探索,但不幸的是,他們一無所獲。另外,還有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也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因為人們總能看到外星人和不明飛行物。一位遊客去撒哈拉沙漠玩,當他和朋友們玩的時候,他拿起一個照相機幫孩子們拍照,當時,他沒想到照片拍完後還會出現外星人。孩子身後出現了一個人影,就像照片中的兩顆豌豆,他又白又大,整個形狀和外星人的形象一模一樣,除此之外,在這個生物旁邊還有一個發光的物體。。
  • 5000多萬年前,江南曾是一片荒漠
    杏花春雨江南,這是我們提到江南的第一印象。江南水鄉(圖片來源:veer圖庫)溼潤的江南(圖片來源:veer圖庫)可是,你能想像嗎? 這裡在幾千萬年前,也曾經是一片荒漠。與今天降水充沛、河湖密布的煙雨江南截然不同。
  • 地球的陸地自然帶,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有怎樣的分布規律?
    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而植被的空間分異,主要是受到「熱量」和「水分」兩大因素的制約,我們一般可以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帶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森林自然帶一般分布在降水量較為豐富的溼潤和半溼潤地區,是地球上生產量最大的陸地自然帶。在水分條件充足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緯度的熱量高低,又會分布不同的森林,從赤道到兩極森林自然帶可以劃分為熱帶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等類型。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把沙子挖空,底下會是什麼?
    森林被砍伐,土地平衡被破壞,被風沙侵蝕,從而惡化成沙漠。地球上被沙漠覆蓋的地方比較多,比如我國的新疆地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不過它的面積不算大,只有33萬平方千米,和906萬平方千米的撒哈拉沙漠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撒哈拉沙漠的面積知道了,那它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