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2021-01-07 91育兒吧

對於孩子的教育,每個家長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法,有的父母認為是「富養女兒,窮養兒子。」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生活。而另一部分的家長就認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要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孩子。

「6歲是他們性格養成的關鍵期,也最適合接受教育的時期,這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這是蒙特教育中提到的知識。

娃的情商之所以高都是經常管這4個方面

李玫瑾在育兒界是獨佔先機的,父母們都很贊同她的育兒方式,還會經常在孩子身上使用。李玫瑾的觀點是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應該做到帶頭的作用,特別是在這四個方面上要嚴格管教孩子,這樣才會有出息。

據科學研究證明「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是對的。著名的精神病專家曾在英國對1000個3歲的孩子進行研究調查,調查結果是在他們長大後發現他們的性格沒發生很大的變化。那麼該怎樣管教孩子呢?

在這四個方面嚴格管教孩子

1、做事拖拉

很多孩子做事情都很磨蹭,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能用上全天的時間,拉低了做事的效率。那這種孩子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都沒辦法取得好的成績。

當家長發現孩子做事很磨蹭時,就應該及時阻止,將孩子的拖拉糾正過來。所以,家長就要在嬰幼兒時期就要開始管教孩子,提高他們的辦事效率,養成時間觀念。不能養成拖拉的壞習慣,也只有辦事效率高的孩子才能夠得到老師的讚賞。

2、衝著他人亂發脾氣

童年時期,孩子們不知道怎樣控制不良的情緒,也不會用對的方法來宣洩內心的不滿。孩子生氣的理由大概有兩種:一是情緒上頭了,就用脾氣的方式來宣洩情緒,二是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就用脾氣的方式來向父母索取。

那看著孩子發火的時候,父母雖然也很生氣,但是一定要忍住,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樣只能帶給孩子不好的情緒。正確的做法就是在孩子生氣的時候父母要冷靜面對,等待孩子安靜下來。

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問清楚生氣的緣由。或者可以在兒童亂發脾氣的時候,對他做出相應的懲罰,讓他明白亂發脾氣的後果很嚴重,同時告訴孩子隨便發脾氣會影響到其他人,所以要學會管理情緒。

3、沒有責任心

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就是不願意承擔責任,這就代表他們的責任感很低。長大之後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責任感是男孩子必須要有的能力。

家長發現孩子在推卸責任的時,就要嚴格的批評他,讓他了解到責任的重要性。這樣他們才能夠養成承擔責任的習慣,才能夠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

4、教會孩子做家務

父母不能總認為孩子年齡小,什麼也幹不了。其實讓孩子合理地做點家務,更有利於他們成長,甚至能提高他們生活的自理能力,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家長可以把家務當成獎勵,隨著年齡的變化,家務活越來越難。剛滿3歲的他們只能幫你丟垃圾、疊衣服等,後面的就學會了拖地和、洗菜。那我們可以把他們沒有學會的家務當成獎勵。

比如「如果你的表現好,今晚就可以自己洗碗。」因為這是獎勵,有一種榮譽感和神秘感,這樣孩子就會對家務感興趣,後面就會主動地來幫助父母。

父母如果想要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輕鬆,那就要在孩子3-6歲的時候,培養他們的性格,只有培養好他們的性格,才能夠安享晚年。家長可以讓孩子去閱讀這套培養良好習慣的繪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繪本》。

可以拿來當作孩子的睡前故事,讓他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書上共有十個主題,每個主題所講的故事不一樣,讓孩子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成為最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從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家長想要他們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就需要父母適當的教育和引導。為了更好地去教育孩子,那家長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給他們帶來榜樣。

生活難免會磕磕碰碰,遇見問題不要發脾氣,而是要靜下心來解決,要學會理解孩子,支持他們的所作所為,嘗試著多去了解他們的喜好,並且要去培養他們,更好地陪孩子一起成長,這樣才會養出一位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在孩子6歲之前,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優秀
    在孩子6歲之前,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優秀 一、沒有時間觀念「使勁管」一個缺乏實踐觀念的孩子,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工作上,都難有大成就, 所以,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要使勁管。建議家長從小就給孩子規劃好時間,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同時讓孩子遵守你制定的時間規則,再輔以明確的賞罰制度,慢慢的你家孩子就具備時間觀念了。
  •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為了證實這一點,在19世紀後期,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就做過一個實驗,他自己用了38天背誦雨果的《彌爾頓》,每天堅持練習後,發現他比其他人背誦的速度要快很多。所以家長不必羨慕那些小說裡的人物,想要孩子記性好,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
  • 李玫瑾:6歲前「嚴抓」這4方面,孩子長大情商高,做事也更省心
    家長需要嚴格管教孩子的這四個方面 那麼,家長應該在哪四個方面對孩子"使勁管"呢?; (2)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他們才能尊重家長; (3)讓孩子參與家庭管理中,多聽取孩子的建議。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環顧四周,不難發現:情商高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會讓人感覺很舒服,如沐春風;而情商低的人,開口說話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這5方面父母使勁管,孩子更出色
    從孩子出生以後,家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很多父母即使自己省吃儉用也會盡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但是從孩子2歲開始之後,不少孩子就開始性情大變了起來,不僅非常容易情緒失控,而且也估計開始懂得反駁父母,這一點也讓父母既歡喜又憂愁。
  • 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家長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記住這5點
    因為學業壓力,因為溝通問題,因為心裡承受能力等等方面,造成衝突,發生不願意看到的慘案。我們在悲傷之餘是否思考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造成這樣的悲劇也是孩子情商低的一種表現呢?當今社會裡,人們在面對快節奏的生活,高負荷的工作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時,沒有較高的情商是難以獲得成功的。
  • 優秀,郴州15歲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
    郴州15歲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3高情商能使孩子長大成人後的工作生涯變得更順利這一點相信廣大家長朋友們作為過來人都深有體會,在職場中我們拼的不僅是學歷能力和家庭背景,有的時候為人處世方式和孩子自己的人脈朋友圈也佔據著重要位置,高情商的孩子從小到大積累下的人脈和他們在職場中巧妙地為人處世態度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得到領導的賞識,從而使工作生涯變得更順利。
  • 孩子交給這幾類老人帶,智商情商都會高
    但畢竟老人的育兒觀念跟年輕家長有很大的出入,也就容易出現矛盾,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但如果你家老人是以下類型,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情商和智商都將會很高!文化水平較高的老人通常而言,文化素質較高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也比較優秀。同樣的道理,老人文化水平較高,更適合帶孩子。
  • 白巖松:孩子的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要常對孩子說這4句話
    智商與情商的區別在於,智商高是先天遺傳和後天教育的結果,而情商高是完全通過後天的培養才能得到的結果。何為情商?就是一個人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的情緒管理能力,這需要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悟性作為基礎。另一個孩子沒有因為輸掉比賽而流淚,反而是看到對手痛苦的時候,他也默默流淚,為他原因,他回答說:「我很擔心他。」看到這裡,我們不僅會想,這場比真正的贏家是誰呢?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會與我有同樣的感觸,對孩子來說,如何處理負面情緒是一個巨大的難題,而這個問題,對於情商高的孩子來說,卻顯得那麼的輕而易舉。
  • 經常說這六句口頭禪的孩子,將來情商會很低,你家孩子說過嗎?
    我們都知道,智商是不等同於情商的。所以大家在培養孩子智商的同時,一定要記住同時提升情商。據科學研究,情商高的孩子在長大後社會上工作,比情商低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都少很多。也在人際處理方面也比其好很多,多以發展都相當不錯。情商低的孩子有些時候說話沒做事情都相對弱,在工作及家庭方面都有影響。如果說孩子在小的時候就經常說一下這些話,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避免影響以後的生活。孩子愛說這些話,都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要及時引導。
  • 6歲前孩子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性格都是一樣的,很多孩子在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還有一些孩子常會有些「小怪癖」,在家長們的眼裡,這些「小怪癖」一定要加以改正,否則對孩子成長不好,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專家表示,6歲前的孩子有這3個「怪癖」,表示孩子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 白巖松:情商遠比智商更重要!常和孩子說這4句話,娃情商低不了
    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社會的進步也使得人們身上所背負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一壓力不僅體現在成年人的身上,更是會從孩子的身上體現出來,家長們擔心孩子落後於"起跑線",便從小就為孩子報名大量補習班興趣班,以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然而這樣真的對嗎?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孩子一說就哭?容易「玻璃心」,其實是家長這3個方面沒做好
    這幾句話在平常人眼中或許不算什麼,但青青聽到這些話後,竟然大哭了起來,鄰居也是無奈了,回頭跟我埋怨道:「這孩子最近不知道怎麼了,說幾句就哭。」為什麼會孩子一說就哭?容易「玻璃心」呢?其實是家長的培養做得不到位,忽略了這3個方面的培養。還記得上海那名 在橋上自殺的17歲男孩嗎?
  • 想培養高情商孩子,家長別只會呵斥孩子,需要抓住這四點
    去過不少的朋友家,也見過不少的小朋友,但是能夠像希希這麼會說話的小孩真的很少見,不得不說這個孩子情商真高。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周圍人的喜愛,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處理事情,能夠被身邊的人委以重任。懂得三思而後行的人往往更少犯錯誤,做事情更謹慎,周圍的人往往會更傾向於相信做事情穩重的人。這是父母從小就要教給孩子的為人處事之道。
  • 哈佛大學研究:決定孩子成功的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這7項指標
    我發現如今的家長對孩子的智商、情商格外執著,比如:「你家孩子這麼聰明,肯定學什麼都快,將來一定能有所成就。」「人家孩子又考第一了,肯定是智商高、有天賦。」「你家孩子真會說話,情商這麼高以後八成大有作為。」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因此,6歲前父母們到底該管孩子什麼?這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樣身為父母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答案。如果這些問題在6歲前得不到控制、解決,等到孩子12歲後,你想管都管不了。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們要學會對孩子說「不」、鼓勵孩子和你交流、及時給孩子立規矩、適當地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我推薦《歪歪兔獨立童話成長故事》這套繪本。
  • 父母學會這3個技巧,孩子情商遠超同齡人
    一個媽媽在群裡抱怨,說3歲的兒子在家是個「小霸王」。昨天晚上,她吃了一塊孩子的巧克力,沒想到孩子撒潑打滾、不依不饒,一定要她立刻出門給他重買。「自私不願意分享、老愛發脾氣,3歲的孩子這麼可怕嗎?」情商高的孩子有責任心、有擔當,不輕言放棄。那麼,情商低的孩子又如何呢?
  • 李玫瑾: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前管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在的家庭大多都一兩個孩子,家長對孩子可以說是百般依賴,吃的穿的都會儘自己最大能力給孩子最好的。 有的家長會說以前總說要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下長大難道錯了嗎?其實愛孩子、給孩子自由本沒有錯,不過這不代表「溺愛孩子、放縱孩子」。很多家長錯把愛和自由,才把孩子培養成為了人見人煩的熊孩子。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培養出一個品質好的孩子應當作教育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