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李玫瑾教授在一個節目中提到過關於孩子教養的問題,明確地提出了"3歲之前有恩與他,6歲之前立規矩"的教育理念。
為什麼管教孩子要在6歲之前?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是6歲之前?
因為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分水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逐漸產生自我意識,並且隨著時間的發展,他們很快就能形成穩固的自我意識,有了自己對事物的認知和看法。
因此,在6歲之前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管教孩子,等孩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後,再想管教就難了。
家長需要嚴格管教孩子的這四個方面
那麼,家長應該在哪四個方面對孩子"使勁管"呢?
1.孩子"一哭二鬧三上吊"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到在大街上有孩子突然嚎啕大哭,或者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哭的撕心裂肺,結果旁人一問,才知道可能他只是想要爸媽買一個最新款的玩具。
孩子任性哭鬧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李玫瑾教授提出"不打不罵關禁閉"的措施,她認為父母應該和孩子處在一對一的教育關係中,儘量不要在公眾場合管教孩子,可以先不理會孩子,等孩子哭夠了,情緒穩定了,再對孩子講道理。
2.孩子總是亂發脾氣
對於脾氣暴躁的孩子,家長也應該及時採取措施。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就提出了一個很好的針對亂發脾氣的孩子的教育方式:
A是讓孩子生氣的原因;B是孩子對此事的態度是什麼;C.是由此產生的孩子不好的行動和情緒。家長應該圍繞ABC理論,首先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其次要明白孩子對此事的態度,最後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並且教授孩子控制情緒的方式。
3.孩子不尊重他人
對於不尊重別人的孩子,李玫瑾教授告訴家長一個好辦法:
(1)讓自己和孩子處於同等的溝通地位;
(2)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他們才能尊重家長;
(3)讓孩子參與家庭管理中,多聽取孩子的建議。
4.孩子愛說謊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愛說謊都會認為是孩子"學壞了",但其實李玫瑾教授提出,孩子愛說謊可能由於是因為孩子每次和家長說話時,家長都處於質疑、否定和指責和態度,因此孩子下次會選擇不告訴父母實情,最後便只能說謊。
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愛說謊時,千萬不能再指責和辱罵孩子,而是應該打開孩子心扉,了解和接納孩子的真實情緒。
在現如今,"棍棒底下出孝子"和"放養教育"都不能單一地實施,很多時候我們既要給孩子空間,更要嚴格管教孩子,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引導孩子走好成長之路。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