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餐:與中國八大菜系並列的第九大菜系

2020-12-10 蒙媒

說起蒙餐,內蒙人都熟知,但吃過的其實並不多;內蒙之外的省份可能對於蒙餐的了解就不算多,他們可能只能從字義上來理解,蒙餐就是蒙古族人常吃的奶茶、奶酒、奶豆腐、手把肉、炒米等餐食。

實際上,蒙餐不止於人們常見的奶茶、奶豆腐、手把肉等,它是一個系列,不論是營養價值還是色香味形藝,都與內蒙古大草原獨特的地域息息相連,體現著草原民族特有的文化餐飲風俗。

正是因為蒙餐有系統性,區別於其他菜系,所以在2011年,由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牽頭,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院聯合內蒙古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在內蒙古各盟市廣泛調研,深入挖掘蒙餐內涵,運用標準化原理,採用標準化手段對蒙餐涉及的烹飪原料、烹飪技藝、烹飪方法、烹飪設備及菜品等進行系統的整理、歸納,規範了蒙餐涉及的術語和定義、原料、製作工序、盛裝器皿、質量要求、營養指標等基本要求,將蒙餐進行了理論化升級,正式成為平行於中國八大菜系之外的第九菜系。

蒙餐理論化的證明,就是由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化院、內蒙古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組織編撰的《蒙餐——中國第九大菜系》一書的出版面世。這本書填補了內蒙古餐飲史和中國餐飲史上的空白,蒙餐標準成為內蒙古文化符號中最亮麗的篇章。

目前,內蒙古各餐飲企業在國外開設的各類蒙餐店面總數超過120家。內蒙古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將全力推進蒙餐標準化工作建設,與國際標準接軌,推動蒙餐國際化。

未來,蒙餐在國外也必將成為中國的代表菜系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八大菜繫到底是哪八大?八大菜系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自古民以食為天,中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飲食歷史。飲食的不斷發展造就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烹飪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地方習俗和文化,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文化從時代、民族、地域、民俗、食品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展示出不同的文化。
  • 中國八大菜系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關於菜餚的烹飪,歷經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具特色,那麼中國的八大菜系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川菜 川菜,是指四川的菜餚,與魯菜、蘇菜、粵菜並稱為中國四大菜系。川菜選用的食材非常廣泛,調味變化多端,菜的種類繁多。
  • 八大菜系的歷史,比春晚長不了幾年
    文革之前,中國並沒有「八大菜系」。 文|吳餘 提起中國飲食的歷史悠久、豐富多樣,最著名也是最常見的一個概念,就是所謂「八大菜系」。
  • 傳說中的「中國第九大菜系」,居然出自高校食堂,你嘗過嗎?
    眾所周知,隨著《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綜藝節目的不斷火爆。中國人沉寂了近上千年的吃貨血脈被喚醒了。中國人對於美食的追求,在絕大多數都外國人眼裡看來是不可置信的,中國的美食被劃分為八個菜系,而且不同的菜系還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本幫菜,以及每個地方的風味小吃。
  • 中國有八大菜系,只有魯菜是純北方菜系,為何飲食也是吃在南方?
    而由於地大物博,因此中國的菜餚也形成了八大菜係為主的飲食江湖。不過,在八大菜系中,大部分菜系還是南方菜,只有魯菜是純北方菜系,為何飲食也是吃在南方呢?下面我們就從八大菜系的簡介中一窺究竟吧!1、川菜說起八大菜系,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川菜,畢竟中國的川菜早已經走出國門,奔向世界。火鍋、串串香、麻辣燙,這些人們常見的美食那可都源於川菜。
  • 十大菜系排名大揭秘,十大菜系代表菜簡介
    中國美食豐富,菜品多樣,每個地區的傳統美食文化、風味不同,因此中國菜餚分為諸多流派,流傳至今,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有「十大菜系」,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下中國十大菜系排名。一、十大菜系排名在中國餐飲文化的諸多流派中流傳著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這「八大菜系」加上楚菜和京菜,即為「十大菜系」,其十大菜系排名為:魯、川、粵、閩、蘇、浙、湘、徽、楚菜、京菜。這「十大菜系」以燉、燜、煨著稱,烹調技藝各具風韻。
  • 中國第九菜系強勢登場,和八位大哥有啥差異?網友:腸胃拒不接受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將近上下5000年的發展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中華文化不斷地博採眾長發揚光大,在中華文化裡面,很大一部分就是中華的美食文化。都說民以食為天,中國古人的智慧在美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於同一種食物的處理方法,和烹飪方法有著非常繁多的樣式,美食還和地域有關係。
  • 中國的「第九大菜系」:食堂菜——我們一邊嫌棄著卻又一邊懷念著
    在中國,有最傳統的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每一種菜系都憑藉其獨有的地域特色和純正風味而被大眾所熟知且喜愛。但還有一種神秘菜系,遍布全國各大中小城市,憑藉其參差的水平,偶爾黑暗的料理以及豐富的食材成功「出圈」,被稱為「中國第九大菜系」。
  • 傳聞中的「第九大菜系」居然是這樣的?網友:非常不幸都體驗過
    眾所周知,隨著《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綜藝節目的不斷火爆。中國人沉寂了近上千年的吃貨血脈被喚醒了。中國人對於美食的追求,在絕大多數都外國人眼裡看來是不可置信的,中國的美食被劃分為八個菜系,而且不同的菜系還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本幫菜,以及每個地方的風味小吃。
  • 《飲食文化》第二章 中國八大菜系漫談
    第二章 中國八大菜系漫談  第一節八大菜系與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菜已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史,由歷代宮廷菜、官府菜以及各地方菜組成,主體是各地方菜。其品類之繁多、文化內涵之豐富,堪稱世界一流。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幅員廣大的多民族國家。
  • 醇厚香濃的中國第九大菜系——遼菜
    眾所周知中國有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而遼菜,作為地方菜系,憑藉其獨特的風味和特點,儼然成為中國的第九大菜系。遼菜的形成與遼寧內陸的政治、地理、歷史、民族、文化、風俗、資源及經濟發展等因素緊密相聯。
  • 八大菜系之一粵菜
    之前和大家分享的是菜品,今天橙子君來跟大家聊聊菜系。一說起菜系,不可避免的就要提起我國著名的八大菜系,而粵菜,就是其中的代表菜系之一。 菜系特點 廣府菜範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關、湛江等地,具有清、鮮、爽、嫩、滑等特色,「五滋」、「六味」俱佳
  • 中國八大菜系——川菜
    川菜即四川菜餚,是中國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經濟大恢復與生活富裕下的文化充實始於隋佔領川蜀地區以後,隋徙封成都的越王楊秀在成都大興土木,擴建成都城垣,說明至隋統一中國時,蜀地區的人口增加,蜀漢時成都城區規模已不敷居住。楊秀"漸奢侈"對成都飲食消閒文化起到了表率作用。其後自安史之亂起,蜀成為唐王朝的後院,成都曾短暫地被改名為"南京",隨後成都在中唐和晚唐再次經由韋皋和高駢進行兩次擴城,成為一個相當規模的大城市了。
  • 北京的京菜為什麼進不了八大菜系?山東人:怪我咯?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飲食有八大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各的風味特色,各有各的烹飪技藝,共同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餐飲文化。在這八大菜系裡,沒有北京菜,即京菜。
  • 「舌尖上的文化」:中國八大菜系之魯菜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就有了五千年的飲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地域廣袤、人口眾多,以及地理環境、風俗習慣的差異,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食流派。目前,廣為大眾所熟知的有「魯菜、蘇菜、川菜、粵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其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集中代表了漢族飲食文化的精華。
  • 作為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為何不如川菜這麼有名呢?
    那麼這兩道菜究竟屬於哪個菜系呢?相信很多人都說不出來。其實,西紅柿炒雞蛋是魯菜的代表菜,而魚香肉絲則是川菜的代表作。魯菜是技法最多的菜系,有60多種之多,而且很難掌握,是所有菜系中最考驗功底的,並且魯菜一直是覆蓋人口最多,覆蓋地域最廣的菜系,中國1/2的人口,平時在家做的菜的口味就是魯菜風味的。魯菜也是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首的存在。
  • 八大菜系之首不是川菜而是它,用材廣泛,取料精細,還味美價廉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八大菜系之首當是魯菜。魯菜中正平和,大氣沉穩,食材廣泛,取料精細,調味不邪,可謂是「中正」味道之典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魯菜,了解魯菜的文化歷史和代表性菜品。在八大菜系成為流行說法前,人們常常將我國菜系分為四種:是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而八大菜系則是這四大菜系的具體細分。一般意義上,魯菜代表整個北方地區的菜系,川菜則是西南地區,粵菜則代表華南地區,而淮揚菜則代表東部地區。專家和學者公認的影響力最大的是魯菜,因為從中華民族的版圖和政權擴張歷史來看,我們的發展就是從中原地區一點點向四周擴展。
  • 中國第九大菜系,一天三頓都是肉,吃出一個彪悍民族!
    來到錫林郭勒盟,雖然已做好每天吃肉的準備,但當坐在一天三餐都大盆大盆上肉的飯桌前時,依舊是震撼的,我一個湖南人,早已不敢說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言壯語,只是默默地用舌尖品味長城以北的彪悍生活。「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為蒙古人提供了所有的飲食來源。
  • 還不知道「八大菜系」嗎?那多對不起自己的胃呀
    世人皆知,我大中華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而提到其中的中流砥柱,那必須只能是「八大菜系」,它們不同的風味滿足了我們億萬國民挑剔的味蕾,今天就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我國傳統的「八大菜系」。
  • 黑暗料理界再現「草莓菜」 「中國第九大菜系」崛起(圖)
    近年來,「中國第九大菜系 」迅速崛起,玉米炒葡萄、生菜炒青菜、蘋果炒西瓜、月餅炒辣椒、辣條炒飯諸般絕技名震江湖,這些大師傅隱藏於高校食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