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課程:歐洲繪畫藝術史-第三課:波提切利與維納斯的誕生

2021-01-12 花生餘日記

哈佛課程:歐洲繪畫藝術史-第三課:波提切利與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這幅著名的畫作據考證可能是在1482年至1485年之間繪製的。這時期距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還不到十年,而此時的畫家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則在羅馬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回到他出生的城市佛羅倫斯工作,並受委託在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創作壁畫。因此,回到佛羅倫斯後,他不僅恢復了定期創作羅馬天主教宗教畫像的工作,也開始涉獵新的主題— 希臘和羅馬神話。

 

《維納斯的誕生》這幅作品絕對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之一,它對其後主要的藝術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以世俗肖像和聖經描寫為特色,但他以比生命更大的神話般的場景而聞名,後者指的就是《維納斯的誕生》。這幅創作於15世紀末,而且自1900年代初以來就在佛羅倫斯著名的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展出的巨幅,幾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讚賞和分析。

 

 


 

我的問題是,為什麼這幅畫作如此出名而且名傳後世?

 

除了色彩和筆觸等風格特徵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波提切利(Botticelli)創作藝術主題的方法是將《維納斯的誕生》與其他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區分開來。因此,了解這幅傑出畫作的背景也很重要。

 

如上所述,桑德羅先生也對古希臘的肖像畫產生了新的興趣。他創作了兩幅大型畫作:《普利馬維拉/Primavera》和《維納斯的誕生》。儘管兩幅作品並不是一對,但由於它們的主題,樣式和比例相似,它們經常被同時觀看和比較。此外,兩件作品均用蛋彩畫(tempera paint)顏料製成。蛋彩畫是一種由顏料和蛋黃製成的傳統介質。

 

 

然而,與畫在畫板上的Primavera不同,《維納斯的誕生》是在畫布上的作品,而且是在託斯卡納(Tuscany)創作出來的第一幅名j畫。

 

除了創作背景之外,《維納斯的誕生》也因其內容而引人注目,這使得這幅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場景中脫穎而出,因為《The Birth of Venus 》表現了剛出生的維納斯,一位與愛和美麗相關的羅馬女神。

 

作品中,維納斯身著裸露的扇貝貝殼,身旁是古典神話中的三個人物。儘管這些人物的預期身份尚不清楚,但人們普遍認為他們是風之神Zephyr,他的妻子(Chloris)與和與花有關的女神(nymphs)以及希臘的春天女神Flora。Zephyr和Chloris一起用呼吸將維納斯推向岸邊,而Flora等則用披風蓋住她。

 

與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大衛像的對立式平衡(contrapposto,s形)姿勢相似,維納斯·普迪卡(Venus Pudica)表現出來一種不對稱姿勢。但是,與前者(大衛像)僅用於表達自然主義(naturalism)的含義不同之處在於,維納斯·普迪卡的彎曲則發生在一個人物用他或她的手掩飾其裸體的時候。而在希臘文明的雕塑作品— 維納斯·德·美第奇(The Venusde' Medici, a Hellenistic sculpture)就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如今,《The Birth of Venus 》與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等著名作品一起,被視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作品。

 

(花生餘🥜,28/09/2020,維港)

 

 


相關焦點

  • 當波提切利的維納斯高喊「保持社交距離」
    畫面的右側,西風神仄費羅斯向春天之神克蘿莉絲吹出愛欲之風,並誕生了前方的花神芙羅拉。而司掌愛情的維納斯就站在這兩組人物的的中間,左手撫袍,右手豎掌,頭微微右側,眼睛卻略微憂鬱地看向畫面的右下方。波提切利筆下的人,輪廓優美,體態大方,眼神則總是帶一點神秘的憂鬱和冷感。《春》,跟《維納斯的誕生》一起,構成了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兩件作品。
  • 歐洲繪畫中為何會出現「隆腹女」?這對當代繪畫藝術有何影響?
    除揚·凡艾克之外,十五世紀前後的歐洲,還有很多藝術家與揚·凡艾克不謀而合,也曾創作過關於「隆腹女」形象的作品,具體有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和《春》(1482 年)、安東尼奧·德爾·波拉伊奧羅的《阿波羅與達芙妮》(約 1470—1480 年)、布爾納特.馬託雷利的《聖喬治的傳說》聯畫(1435 年)、朱斯·范·克利夫的《聖母領報》(1525 年)、羅希爾·范德魏登的《祭壇上的七聖禮》
  • 透過波提切利的《春》看遙遠的十五世紀
    繪畫與建築融合了知識和理性的人文理想,人和理想的城市主題大量出現。 繪畫開始變成對典籍的演繹,畫中的女性人物不再是聖母瑪利亞或者聖人,而是羅馬的維納斯或希臘的阿佛洛狄忒。 第一批非宗教女性裸體具有古典雕像的美,波提切利不僅畫了古典裸體,而且加上透明薄紗,令人遐想。
  • 理想的形體——「體隆」的美神維納斯像
    維納斯被認為是美的象徵,在西方藝術史上,從古典時期希臘和羅馬的雕塑,到後期最為普遍的油畫,藝術創作者們對於她的刻畫大多是以一種享世的欲求去精雕細琢的,她在藝術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樣子代表著人們對完美身體的莊嚴而神聖的神往。而在十五到十六世紀,歐洲繪畫史上出現的維納斯大多也具有一個類似於夏娃的隆起的腹部。
  • 《大話西方藝術史》:與3000年繪畫、雕刻藝術來一次親密接觸
    喜歡代表美與智慧的化身的維納斯,喜歡關於維納斯的誕生的故事,喜歡跟她有關的金蘋果的故事……。還有亞當與夏娃的故事,諾亞方舟的故事等,這些別樣的故事,給我的少年時代帶來別樣的快樂與滿足。在藝術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宗教與神話都是藝術家們筆下的摯愛。他們用多情的畫筆和雕刻刀,留下了一件件與《聖經》,與希臘神話故事相關的藝術品。
  • 祛魅 從文藝復興到現代歐洲繪畫之旅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  目前,「光影浮空:歐洲繪畫500年」特展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展覽以60幅大師畫作勾勒出14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五百年的發展。
  • 如何快速識別出西方繪畫中的女性形象?
    在我們欣賞西方繪畫的時候會發現,古希臘古羅馬神話故事和聖經故事是藝術家經常描繪的題材。而在這些題材中關於女性形象的描繪又是最多的。現在我們來看看經常出現在繪畫藝術中的女性形象都有誰?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
  • 《大話西方藝術史》:看懂藝術品,了解文史哲背景,小白自我修行
    媽耶,看完這本《大話西方藝術史》,我才知道原來斷臂維納斯是有腹肌和馬甲線的!可能就因為這本書不那麼「正經」,所以我的思緒也跟著天馬行空,比如:看到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突然發現為什麼只有猶大皮膚最黑呢?難道種族歧視?也可能這位天才左撇子是想藉助「黑暗」來反映人物的性格。
  • 繪畫大師—— 桑德羅·波提切利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Alessandro Filipepi1446-1510)是15世紀末佛羅倫斯的著名畫家,歐洲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畫派的最後一位畫家。
  • 「西方大師的夢中美人:女神維納斯」嫵媚妖嬈、清純動人很驚豔
    關於女神維納斯的名作就有很多,如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這些大師們,將只存在於傳說中的美麗女神,賦予了具體的形象:她們的五官總是完美無瑕,肌膚吹彈可破,或優雅尊貴、或嫵媚動人。那麼,為什么女神維納斯,能得到西方畫家們的青睞呢?
  • 耶魯大學廢棄取消「藝術史導論:文藝復興至今」一課引眾怒
    今年,耶魯大學決定廢除其歷史悠久的「藝術史導論:文藝復興至今」一課。然而這一決定引起大批公眾關注乃至憤怒,甚至授課老師都感到相當驚訝。藝術史系主任蒂姆·巴林傑(Tim Barringer)稱之為「一次直截了當的現代化行動」,他在接受《耶魯每日新聞》採訪時表示,在一學期的時間裡教授任何一門概論課都不可能是全面的。
  • 歐洲繪畫名作在廣東展出
    新華社廣州1月11日電(記者孟宜霏、鄧瑞璇)「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10日晚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倫勃朗的《自畫像》、提香的《男子畫像》、莫奈的《查令十字橋》、高更的《白楊沐風》、魯本斯的《君士坦丁凱旋羅馬》等60件作品展現了14世紀到19世紀歐洲繪畫的發展過程。
  • 「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維納斯,她的父母是誰?
    (《維納斯的誕生》,石刻;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 前文說道:希臘文明傳承至今的載體是古希臘神話。隨著這些泡沫的湧動,一位美若天仙的女神從泡沫中走了出來——「維納斯」誕生了! 上圖中的雕塑刻畫了維納斯女神正從泡沫中湧出的場景。女神的上半身已浮出海面,春之神正在為她穿上以繁星織成的霓裳。
  • 哈佛大學的一堂生命智慧課
    參加一次靈修課程時,講師與我們分享了一堂哈佛大學的生命智慧課
  • 你知道佛羅倫斯畫派藝術家波提切利的《春》中有哪些花嗎?
    不妨一起去看一看15世紀波提切利的《春》,「前往」義大利感受一場非比尋常的「直播」。維納斯和丘比特從左到右依次是,眾神信使赫爾墨斯、美惠三女神、愛神維納斯、花神芙洛拉、森林女神洛麗絲,西風之神塞菲爾,天上的是小愛神丘比特。森林女神被西風之神奪取了貞操化身成為花神,畫中,花神撫摸著肚子,暗示花神已經懷孕。為新婚夫妻畫這樣一幅油畫意在安慰新娘從不安的情緒走出,告訴新娘婚姻還是美好的。
  • 高階秀爾:斷臂的維納斯,為什麼是傑作?
    「支撐腿」作為重心,支撐著彎曲成S形的身體,連同能夠自由移動的「擺動腿」,二者之間產生既穩定又動態的姿勢,被稱作「對立平衡式」(contrapposto),之後成為歐洲雕塑和繪畫中人體表現的基礎,一直被沿用至今。
  • 波提切利肖像巨作《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
    波提切利《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 預計成交價:8000萬美元 蘇富比即將在2021年1月紐約年度西洋古典藝術周隆重呈獻波提切利的肖像畫傑作
  • 維納斯的誕生,希臘神話裡的維納斯女神其實來源於蘇美爾?
    我們在看希臘神話的時候,都知道維納斯女神的誕生是跟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是分不開關係的,天空神烏拉諾斯被小兒子克洛諾斯推翻之後,回歸到了天空,而他身體的一部分掉進了大海,那一部分掉入大海之後,在海上泛起了泡泡,最終出現了一個大貝殼,在大貝殼裡面誕生出了美神維納斯。
  • 西方藝術史:野獸派繪畫的領袖人物 從繪畫到剪紙 亨利·馬蒂斯
    西方古典繪畫在造型上主要以塊面和立體為主,不強調線條,而馬蒂斯的作品恰恰是通過簡潔的線條和醒目的色彩來震撼人心,打動觀眾。馬蒂斯說:"我極為喜歡舞蹈,舞蹈是一種驚人的事物:生命與節奏。對我來說,生活中的舞蹈是令人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