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繪畫名作在廣東展出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廣州1月11日電(記者孟宜霏、鄧瑞璇)「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10日晚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倫勃朗的《自畫像》、提香的《男子畫像》、莫奈的《查令十字橋》、高更的《白楊沐風》、魯本斯的《君士坦丁凱旋羅馬》等60件作品展現了14世紀到19世紀歐洲繪畫的發展過程。

  這些畫作來自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將500年的西方美術史濃縮於60件作品是一項挑戰,但我為此感到十分自豪。」此次展覽的美方策展人、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助理策展人謝爾·旺傑斯坦說,「我們非常榮幸能為如此多的觀眾展現歐洲藝術作品,同時也很高興為中國觀眾提供了解歐洲藝術史的機會。」

  展覽依據創作時間和繪畫題材分為「歐洲的宗教繪畫」「畫中有『話』:歐洲寓言畫、靜物畫和風俗畫」「惟妙惟肖:肖像畫」「如畫的自然,歐洲風景畫」「改變過去的傳統:1800年後的歐洲藝術」「印象派,一種新的風格與趣味」6個主題板塊。

  為了讓公眾更好地觀展,展覽還增設一系列互動項目。北歐風格會客廳、現場樂隊伴奏、拍照變身油畫中人小遊戲……為公眾打造沉浸式的觀賞體驗。展覽期間,廣東省博物館還將舉辦多場以歐洲繪畫為主題的工作坊和學術講座,為觀眾獻上文化盛宴。

  「我們希望為公眾提供更多理解藝術作品的渠道,讓大家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了解作品誕生的背景,增加體驗感,滿載而歸。」廣東省博物館一級陳列設計師李聰說。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5日。

相關焦點

  • 阿布達比羅浮宮將展出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名作《救世主》
    阿聯阿布達比2017年12月11日電 /美通社/ -- 阿布達比文化與旅遊部(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宣布買入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名作《救世主》(Salvator Mundi)。
  • 從倫勃朗看到莫奈高更,廣東省博物館呈現五百年歐洲繪畫對話
    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簡稱「粵博」)舉行,展覽以60件作品展現14到19世紀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其中不乏歐洲藝術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等。
  • 提香、莫奈、倫勃朗……你期待的大師作品都在「歐洲繪畫五百年」
    5月29日,湖南省博物館2020年首個特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五百年」對外開放,備受期待的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藝術大家的作品亮相湖南省博物館展廳。據策展人、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敘良介紹,此次展覽從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館藏中精心遴選出60幅歐洲繪畫作品,以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了14—19世紀歐洲繪畫的概貌,其中包括不少歐洲最著名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9月29日,成都博物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開幕,來自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60幅世界頂級藝術典藏在特展廳亮相,展品囊括14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作品。鎮館之寶首次來華走進展廳,可以看到一張清晰的歐洲繪畫發展時間軸,這次展出的全部作品按時間和流派分布其中。從莊嚴肅穆的宗教畫,到激情澎湃的文藝復興;從優雅華美的洛可可人物,到色彩精妙的印象派風景。
  • 祛魅 從文藝復興到現代歐洲繪畫之旅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  目前,「光影浮空:歐洲繪畫500年」特展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展覽以60幅大師畫作勾勒出14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五百年的發展。
  •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將重開,「歐洲繪畫史教科書」同時亮相
    此次展覽展出61件來自被稱為「歐洲繪畫史的教科書」的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橫跨從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繪畫歷史。「倫敦國家美術館名作展」原本預計從今年3月3日持續至6月14日。在此之前,展品已經運至博物館。然而,就在開展前不久,博物館宣布因疫情而關閉。這一展覽計劃將在東京站後巡展至大阪的國立國際美術館,目前,大阪站巡展已宣布延期至今年11月開幕,展期近三個月。
  • 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在上海迎來148歲「生日」
    正在上海展出的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受訪對象供圖)  新華社上海11月14日電(記者楊愷、吳宇)正在上海展出的莫奈傳世名作《日出·印象》13日迎來了自己的148歲「生日」。展覽主辦方特別在當天為這一跨越世紀的文化遺產舉辦了一場「生日會」。  為與《日出·印象》營造的意境相契合,主辦方特意將慶祝活動時間選在清晨時分。
  • 巨浪之外:大英博物館展出葛飾北齋110幅經典畫作
    此次展覽展出的110幅葛飾北齋經典畫作,集結了全世界數十個博物館、美術館、基金會和私人藏家的收藏。呈現幾乎成為藝術家標籤的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 不足為奇,展覽更讓人們訝異的是,展示「巨浪」之外、撕掉標籤的葛飾北齋。直至89歲去世,這位自號「畫狂人」的日本藝術家用畫筆記錄了日本江戶大半個世紀的歷史,市井、人物、風景、花鳥、傳奇等等無所不畫,融會貫通各家各派技法而自成一格。
  • 西方經典繪畫展:與我們失之交臂的「史無前例」
    此舉也是這一傳世名作在經歷希特勒掠奪並完璧歸趙之後的首次出借。  在整個展覽的策划過程中,策展團隊別出心裁地以拆卸後的《根特祭壇畫》嵌板局部為主線,分成風景、肖像、宗教等多個主題放置在不同展區,輔以其他揚·凡·艾克的真跡和與他活躍於同時代的歐洲畫家作品進行直觀PK,進而凸顯這位偉大的佛蘭德斯「初代」繪畫大師在畫作中所表現出的超越時代的前瞻性和自然主義觀念。
  • 莫奈的經典名畫《日出·印象》要來中國展出!坐標:上海外灘1號美術館
    據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官方微信今日消息,據《費加羅報》報導,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經典名作《日出·印象》等9副畫作將在上海外灘1號美術館展出,時間是今年9月17日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開山之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
  • 山川出雲天下雨 長沙博物館展出30位湖湘藝術名家繪畫作品
    晚清民國時期,湖湘繪畫藝術呈現出蔚為大觀之勢,湧現出大批傑出藝術家。他們將瀟湘這片沃土訴諸筆墨是何等的模樣?這個展覽為你揭曉!4月30日,「山川出雲天下雨——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繪畫藝術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今天起,「山川出雲天下雨——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繪畫藝術特展」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免費向對公眾開放。
  • 19世紀,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的印象派
    印象主義繪畫是19世紀最重要的藝術成就,該流派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揭開了現代藝術的開端。印象派畫家讚美沐浴在自然光線下的各種微妙的自然景觀。該流派倡導藝術家應該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對繪畫形象進行再創造,徹底擺脫客觀物象的束縛,拋棄作品中情節化的因素和文學情感,只通過繪畫語言本身來表現大千世界的美感。直到今天,印象派大師們的作品仍然是人們喜愛的藝術珍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卷》:鬼方分享遼博中國古代繪畫展瑰寶
    遼博中國古代繪畫展瑰寶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卷》鬼方分享中國繪畫是具有悠久歷史和鮮明中華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繪畫採用特有的工具材料,以千變萬化的墨、色表現物象,追求筆墨韻味和抒情寫意的審美意趣,並與中國的詩、書、印相互交融影響。人物畫傳神達意,山水畫境悠意遠,花鳥畫寓情寫意,講求以形寫神,氣韻生動,注重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強調融化物我,營造意境,反映出中華民族「天人合一」 的哲學觀和審美觀。中國繪畫是承載著中國文化精神的視覺圖像藝術,是構成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青少年心中的奧運》主題繪畫展將陸續在中西兩國線上展出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汪湧、姬燁)由104幅畫作組成的《青少年心中的奧運》主題繪畫展正在北京奧運城市發展基金會官網展出。畫展還將陸續在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和西班牙巴塞隆納奧林匹克基金會的官網展出。
  • 歐洲繪畫藝術的巔峰級巨匠,至高無上的巴洛克繪畫大師——魯本斯
    魯本斯作品《瑪爾斯和瑞亞·西爾維亞》彼得·保爾·魯本斯是德國十七世紀弗蘭德斯最傑出的畫家,他將宏偉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和尼德蘭典型的民族藝術融為一體,是繼文藝復興的諸位大師之後,為歐洲近代繪畫開闢道路的巨匠之一
  • 900多幅海洋生物繪畫作品義賣
    250幅優秀作品在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鯨鯊館展出。通訊員供圖   信息時報訊(記者 奚慧穎) 11月16日,「同心繪愛,扶貧助學」——第五屆粵港澳海洋生物繪畫比賽獲獎作品廣東賽區巡展義賣活動啟動儀式在珠海舉行。
  • 克裡姆特作品展在蓉啟幕,《吻》《死與生》等28件作品展出
    作為成都市政府外辦傾力打造的年度品牌活動之一,「成都·歐洲文化季」自2017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並引入34場高品質藝術活動,成為成都與歐洲各國文化交流互鑑的重要平臺,讓更多成都市民對歐洲精品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國漫登陸歐洲!「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春節...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支持,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CAEG)、中國美術館和比利時漫畫博物館(CBBD)聯合主辦的展覽《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將於2月13日至9月9日在比利時漫畫博物館展出。
  • 歐洲繪畫中為何會出現「隆腹女」?這對當代繪畫藝術有何影響?
    任何藝術現象的產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隆腹女形象在歐洲繪畫作品中的演變經歷了萌芽、集中和衰退三個階段。,歐洲繪畫中的隆腹女形象逐漸衰退了;到現在,雖然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個別藝術家創作出來的具有大肚子的女性形象,但在現今追求女性「骨感美」的審美標準的影響下,隆腹女性形象在包括繪畫在內的眾多藝術創作領域中的地位已徹底從 15 世紀前後歐洲畫壇中的那種「大流」轉變為現今的「小眾」。
  • 廣東五大重磅展覽入選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
    廣東五大重磅展覽入選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20-06-09 據記者統計,「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