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繪畫藝術的巔峰級巨匠,至高無上的巴洛克繪畫大師——魯本斯

2020-12-14 雷語話丹青
魯本斯作品《瑪爾斯和瑞亞·西爾維亞》

彼得·保爾·魯本斯是德國十七世紀弗蘭德斯最傑出的畫家,他將宏偉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和尼德蘭典型的民族藝術融為一體,是繼文藝復興的諸位大師之後,為歐洲近代繪畫開闢道路的巨匠之一。

魯本斯作品《耶穌上十字架》

一、源起——魯本斯弗蘭德斯藝術風格的養成

十七世紀,弗蘭德斯受到義大利藝術的影響,同時也因為宮廷貴族和貴族化的資產階級團體的審美需求,在藝術中發展出一種色彩強烈、生動流暢的裝飾繪畫風格,魯本斯從12歲開始學習繪畫,深諳弗蘭德斯繪畫傳統的要義,而且通過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和大膽的創造精神,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魯本斯作品《聖託馬斯的懷疑》

魯本斯在這期間的作品,創作出了許多描繪激烈衝突場面的作品,突破了傳統的繪畫風格。他筆下的人物形象生動活波,畫面色彩響亮明快,對比強烈,構圖布局富有裝飾情趣,湧動著一股磅礴的氣勢,仿佛一切都充滿著神奇的力量,洋溢著具有浪漫主義的英雄氣概。

魯本斯作品《聖李維諾的殉難》

二、升華——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的給養

1600年,魯本斯開始了他在義大利為期八年的遊學進修。在此期間,他廣泛而深入地研究了文藝復興鼎盛時期諸多大師的優秀作品,汲取了大量的營養,尤其是威尼斯畫派對其影響尤為深遠。在他畫作中我們能看到提香人物造型的優美,米開朗基羅塑造人物的力度,又有柯羅佐繪畫的豪放和卡拉瓦喬光影繪畫的視覺衝擊,可以說,義大利的進修經歷使魯本斯的繪畫藝術得到了升華。

魯本斯作品《丹尼爾在獅子洞》

三、融會貫通——巴洛克新畫風的形成與流行

他繼承和發揚了弗蘭德斯藝術中的現實主義傳統,同時吸收和融匯了文藝復興以來義大利藝術中的人文主義精神,以非凡的天才和無比的勤奮,破除了十六世紀二十年代以來盛行於歐洲的因襲模仿、矯揉造作的風格主義習氣,開創了一種既有戲劇性又有裝飾性,富麗堂皇而又氣勢磅礴的新畫風,史上稱之為「巴洛克」新畫風,這種畫風風靡了歐洲整整一個世紀

魯本斯作品《法厄同的墜落》

四、凡間與神跡——人文主義的創作思路

魯本斯繪畫題材十分廣泛,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古代神話故事、宗教題材和人物肖像中。但即使宗教神話是他創作的主要題材,他還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繪神界人物。

魯本斯作品《花環中的聖母》

他善於運用健康豐滿,生機勃勃的形象,去表現自己的理想審美和趣味。在魯本斯的作品中通過這些形象和宏大場景的描繪,體現出他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美好的理想和豐富的想像。他特別注重帶有旋轉的運動感的構圖來表現激動人心的場面,善於運用對比的色調、強烈的明暗和流動的線條來加強這種畫面的運動感,通過這樣的藝術形式表現人的力量和人生的快樂。

魯本斯作品《聖母升天圖》

五、讚譽與收益——接單接到手軟的魯本斯

回國後的魯本斯,以其獨特的畫風廣受讚譽,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宮廷畫家之一,很快躋身於上流社會。名譽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這讓他無法獨自去完成,於是他開設了自己的一間繪畫工作室,廣招學員,同時他還邀請其他的畫家與之合作。魯本斯的許多畫作都是先由他自己進行構思起稿,然後再讓與之合作的畫家或者他的學生進行描繪,最後由他本人來收尾完成。這樣的繪製方式,讓魯本斯的作品數量驚人,存世作品達3000餘幅

魯本斯作品《聖喬治屠龍》

結語

最後用法國美術史學家丹納的話作為最後對魯本斯這位藝術巨匠的總結:「弗蘭德斯只有一個魯本斯,正如英國只有一個莎士比亞,其餘的畫家無論如何偉大,總缺少一部分天才。」

不同的視角,互通的視界,我是雷語,歡迎同道互動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佛蘭德斯藝術的發展與繪畫家魯本斯的關係,你有多少了解和認知?
    17世紀的佛蘭德斯藝術是以彼得.保羅.魯本斯為代表的。魯本斯不僅使佛蘭德斯——實際上是安特衛普——享譽國際,也把西方世界的藝術介紹到了佛蘭德斯。他做到這一切主要是通過旅行、接受訂單和其業務廣泛的畫坊實現的。佛蘭德斯的巴洛克藝術是以訂件製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 歐洲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彼得保羅魯本斯
    文| 大雨798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17世紀歐洲佛蘭德斯地區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
  • 巴洛克時期繪畫的特點
    巴洛克時期的繪畫主要有以下特點:首先,巴洛克繪畫經常使用明暗對比法來強調光影的對比衝突,倫勃朗、維米爾、拉圖爾等人的作品中都體現了這一點。斯嘉麗·詹森飾演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第二,宗教是巴洛克繪畫的重要主題。 巴洛克繪畫的興盛是由羅馬天主教支持的。
  • 巴洛克畫派的天才,奢美華貴的作品:淺談魯本斯的藝術生平
    生於佛蘭德斯的魯本斯打小就迷戀上了雍容華貴的繪畫風格。17世紀的歐洲半島,歌舞昇平,氣勢恢宏,宗教改革的陰霾仿佛一掃而空,整座小城都蒙著淡淡的陽光。而魯本斯所熱衷的藝術風格正是反映著這段時間的歐洲現狀,它熱情奔放、華美氣派,建築草木茂盛而富有張力,人物動態活潑而靈動萬分,情緒表達熱烈而洶湧奔放。
  • 詩和遠方|「楊貴妃」拜訪魯本斯 感受安特衛普的藝術靈魂
    安特衛普彰顯著歐洲傳統的藝術氣質,但也是出產「六君子」的前衛都市,引領著全球的時尚潮流。十六世紀著名藝術大師魯本斯代表著這座城市的藝術靈魂,城市中的點點滴滴都滲透著「有點過分」的時髦感。不僅如此,安特衛普的工業與商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加工與貿易中心。
  • 提香、莫奈、倫勃朗……你期待的大師作品都在「歐洲繪畫五百年」
    5月29日,湖南省博物館2020年首個特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五百年」對外開放,備受期待的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藝術大家的作品亮相湖南省博物館展廳。據策展人、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敘良介紹,此次展覽從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館藏中精心遴選出60幅歐洲繪畫作品,以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了14—19世紀歐洲繪畫的概貌,其中包括不少歐洲最著名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
  • 成都博物館《光影浮空 歐洲繪畫五百年》畫展剛結束
    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前言英國藝術史家貢布裡希曾將西方藝術史形容為「無休止的實驗的故事」。愈靠近現代,藝術家們愈迫切渴望擺脫許多世紀以來的傳統束縛,以開闢自己的藝術道路,藝術風格的概念也更多地與個人而非地區或流派聯繫在一起。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書中用輕鬆有趣的語言,把看起來高深、抽象、難於理解的西方藝術,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語言淺顯,簡單,卻又有著實效,能夠讓讀者很輕鬆地領悟到西方藝術的精髓。《讀懂繪畫》主要分為「古典大師」作品和「現代大師」作品兩部分。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凡戴克,藝渡文化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圖庫
    其風格形成也受益於魯本斯,魯本斯作品中的華麗風格無疑給了他一定的影響,但他在繪畫技法上謹慎而靈活,不同於魯本斯的色彩,依然保持著他自己的繪畫風格,最終使他成為一個典型的巴洛克肖像畫家。早年從師當地老H.van巴倫學畫 ,1618年取得畫師稱號,後為P.P.魯本斯充當助手,《西勒諾斯醉酒》、《參孫與大利拉》等是此時期的作品。1620年以後赴義大利,成為紅衣主教和許多名人的座上客,為權貴們所作的肖像畫,多取紀念碑式構圖。1627年又回到安特衛普,為一些禮拜堂作畫,代表作《聖奧古斯丁的心醉神迷》等,為典型的巴洛克風格。
  • 從倫勃朗看到莫奈高更,廣東省博物館呈現五百年歐洲繪畫對話
    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簡稱「粵博」)舉行,展覽以60件作品展現14到19世紀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其中不乏歐洲藝術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等。
  • 駿馬斫陣——米芾書法與巴洛克、浪漫派繪畫
    【兩山堂說書】駿馬斫陣——米芾書法與巴洛克、浪漫派繪畫…………………………——讀馬宗霍輯《書林藻鑑》,其中對米芾書法的評語——由「駿馬斫陣」的米芾,又想到了西方畫家魯本斯、席裡柯和德拉克洛瓦。——在西方巴洛克和浪漫派繪畫中,「斫陣」的戰馬經常出現。魯本斯是巴洛克繪畫大師,在他的《阿馬松之戰》有戰馬的巨大形象。高昂的馬頭,揚起的馬蹄,凸顯出奔放的動勢。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洛蘭、倫勃朗、卡爾夫、德·霍赫、華託、布歇、雷諾茲、弗拉戈納爾、戈雅、透納、柯羅、畢沙羅、莫奈、雷諾瓦、高更……60幅大師精品,如璀璨繁星,連綴起西方藝術五百年的磅礴長河。
  • 巴洛克美術——北歐
    起源: 巴洛克的藝術影響從義大利迅速傳向北歐。這一時期佛蘭德斯的藝術家魯本斯以其成熟的畫風、異常豐富的色彩、充滿動感的構圖以及血肉飽滿的女性形象等佔據了北歐巴洛克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弟子凡 戴克則在肖像畫上大施身手。
  • 西方繪畫大師魯本斯素描欣賞
    魯本斯素描是大師素描中的經典, 西方文藝復興運動時期中,他的素描承繼承古典素描的傳統審美規則, 畫面生動、風格大氣豪放。
  • 世界級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作品選集
    米羅(J·Miro 1893-1983)二十世紀繪畫大師,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偉大天才之一。 他的藝術生涯是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諸大師相繼逝世後開始的。他是義大利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代表作品有《聖馬太殉難》。
  • 法國文學與繪畫藝術:對話與融合
    在15世紀末和16世紀時期,歐洲的人文學者和畫家們批判了中世紀的神學藝術理想,復興了古希臘的藝術摹仿自然的學說,「再現」的理念和人本主義思想為繪畫和文學注入了自由、寫實和快樂的空氣。為歌頌美好的世俗生活,讓·富凱、讓·克魯埃等法國畫家常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創作肖像畫。
  • 西方經典繪畫展:與我們失之交臂的「史無前例」
    「揚·凡·艾克-視覺革命」展@比利時根特藝術博物館  展期:2月1日至4月30日  現狀:結束  2020年是比利時的「揚·凡·艾克年」,關於這位偉大的早期尼德蘭繪畫巨匠的一系列活動將在其故鄉展開。而其中的重頭戲則是由根特藝術博物館所舉辦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藝術家回顧展。
  • 推個展|倫勃朗來了,還打包了一票大師
    2020一開年,愛好藝術的朋友就有好福利,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如約到了廣州。這些作品都是首次來華,具有極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了14到19世紀,從文藝復興早期到法國印象派,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最具有影響力的時期和流派,堪稱一部歐洲藝術精華簡史.不管你去不去,Mordorf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去的。
  • 彼得·保羅·魯本斯:有才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遇見伯樂
    很多藝術品牌的名稱都會以藝術家的名字來命名,但這種命名最重要的是掌握那個契合點。 魯本斯水彩顏料對熟悉美術的朋友來說肯定是不陌生的,但是魯本斯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有多大的藝術成就能讓一個水彩顏料品牌以他的名字命名?
  • 歐洲繪畫名作在廣東展出
    新華社廣州1月11日電(記者孟宜霏、鄧瑞璇)「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10日晚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倫勃朗的《自畫像》、提香的《男子畫像》、莫奈的《查令十字橋》、高更的《白楊沐風》、魯本斯的《君士坦丁凱旋羅馬》等60件作品展現了14世紀到19世紀歐洲繪畫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