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勃朗看到莫奈高更,廣東省博物館呈現五百年歐洲繪畫對話

2020-12-22 騰訊網

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簡稱「粵博」)舉行,展覽以60件作品展現14到19世紀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其中不乏歐洲藝術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等。

展覽現場

作為粵博的開年大展,本次由粵博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展覽展現了14世紀到19世紀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跨越不同的地理和時間界限,力求涵蓋歐洲藝術史的主要時期和重要流派。諸如提香、魯本斯、勃魯蓋爾、倫勃朗、高更、雷諾瓦、莫奈等藝術大師的作品將首次匯集廣東,與觀眾展開一場跨越500年的對話。

廣東省博物館

據《廣州日報》報導,此次展覽依據創作時間和繪畫題材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歐洲的宗教繪畫(1350-1700)」「畫中有『話』:歐洲寓言畫、靜物畫和風俗畫(1600-1750)」「惟妙惟肖:肖像畫(1550-1800)」「如畫的自然,歐洲風景畫(1600-1750)」「改變過去的傳統:1800年後的歐洲藝術」「印象派,一種新的風格與趣味」。前四個部分主要展出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的繪畫作品,第五至六單元展示了19世紀藝術風格的演變過程。觀眾們將看到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的朦朧到興起,跨越義大利與北方尼德蘭,歷經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寫實主義與古典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至印象派的發展流變過程,是一次藝術史的範本之展。

展覽現場

倫勃朗《自畫像》正在進行開箱 廣州日報 圖

1月8日,倫勃朗的名畫《自畫像》在粵博開箱布展。倫勃朗無疑是荷蘭最著名的畫家,甚至被公認是西方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除了令他聲名遠揚的歷史畫和聖經場景畫外,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倫勃朗完成了至少75幅自畫像。此次展出的《自畫像》約創作於1629年,在這幅畫中,倫勃朗巧妙地捕捉了自己23歲時的自我意識和雄心。他通過觀察自己來訓練敏銳的目光,極其真實地再現了自己臉上最細微的細節——半張著的嘴巴、邋遢的下巴甚至一兩顆小疙瘩。傾斜的姿勢和臉部的表情喚起了一種驚喜的動態。他用單色色調和工筆在未乾的顏料上勾勒出每一縷頭髮,以獨特的方式運用了戲劇化布光和陰影效果,並穿上華麗的服裝,配以紫色圍巾和閃亮的金屬飾領。倫勃朗對光的運用是他繪畫風格的標誌之一。在他的自畫像中,光明與黑暗並不衝突,它們協調一致,柔和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倫勃朗《自畫像》

除了倫勃朗以外,莫奈的作品也是展覽的另一大焦點。作為印象派畫家的領軍人物,莫奈一直崇尚觀察繪畫對象的自然屬性,捕捉光線和色彩的短暫效果。莫奈對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戶外景觀進行研究,通過各種色彩來描繪四季晨昏光影以及景色氛圍的細微差異,獨樹一幟地創作了圍繞同一主題、統一回話對象的「系列畫作」,如睡蓮、查令十字橋等等,在此次展覽中,觀眾將看到一幅《查令十字橋》。在這幅油畫中,輕薄的霧氣將所有的部分組成整體,模糊細節,例如遠處的議會大廈幾乎看不到輪廓,就像是藍色的海市蜃樓蕩漾在泰晤士河上,霧氣的使用和表現消融了議會大廈哥德式塔樓的建築外形,通過混合色層創造出迷人的「漸變」效果。莫奈曾說,「對我來說,一個風景本身並不存在,因為它的外觀每一刻都在變化,但是周圍的氛圍、不斷變化的光線和空氣給予了它生命。於我,只有周圍的氣氛才能賦予繪畫對象真正的價值。」

莫奈《查令十字橋》

在展覽中,還有些名字對於中國觀眾而言未必那麼熟悉,卻同樣佔據著藝術史上的一席之地。文藝復興巨匠多如繁星,達文西、拉斐爾、提香……相對於這些無人不識的藝術家,蘭迪(Neroccio di Bartolomeo de' Landi,1447-1500)的名字沒有那麼響亮,但藝術成就一點不低。他的名氣不及諸多同期大師,和所在地有關。他是錫耶納(Siena)人,而這個城市於16世紀為佛羅倫斯所佔領。「歷史由勝利者撰」,藝術歷史亦一樣,所以錫耶納藝術家的成就被忽視。

文藝復興繪畫發展出許多新技法,好像是明暗法,以及令畫面看上去更立體三維的透視法。蘭迪作品卻帶著中世紀氣息,不介意呈現傳統二維畫面。蘭迪當然認識並運用了透視法,亦在人物描繪中使用了光影,但前提是這些效果有助於他心目中的構圖與和諧效果,且儘可能突出細節美感。畫面前方是聖母和小耶穌,後面是施洗者約翰和抹大拉馬利亞——這屬於當時的創新構圖。在蘭迪筆下,畫中人獲得浮雕般的處理,色彩沒有隨光油而發亮,而是呈現一種令人著迷的乳白色不透明效果。

蘭迪《聖母與聖子和施洗者約翰與抹大拉馬利亞》

提起荷蘭黃金時代藝術,必然會談到「法蘭德斯畫派」,歐洲地理上有「低地諸國」,指西北沿海一個地面接近或近於水平面的區域,包括今日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部、德國西部。大概至15世紀,低地諸國才發展出自己風格的藝術。到了16世紀,因為經濟、宗教、政治等原因,低地諸國分道揚鑣—— 北部荷蘭達至黃金時代之期,南部比利時、法國北部一帶的法蘭德斯畫派亦極為鼎盛,足以與前者分庭抗禮。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正是法蘭德斯畫派的代表人物。

魯本斯《君士坦丁凱旋進入羅馬》

魯本斯繪畫了一系列十二幅油畫習作,描繪君士坦丁大帝的人生。此次在粵博展出的便是其中一幅,名為《君士坦丁凱旋進入羅馬》。君士坦丁當時在內戰中擊敗死敵麥森提斯(Maxentius),稱霸西羅馬帝國。傳說他在戰役前夕獲得神示,看到天上出現十字架。君士坦丁戰後不但終止了對基督宗教的逼害,更令之成為西羅馬帝國的最主要宗教。魯本斯這幅畫作當中,亦有許多基督宗教象徵。最明顯自然是為君士坦丁加冕的天使,另外軍旗上亦有代表基督的希望符號。畫面右面戴著頭盔的人,其實是人物化了的羅馬城,手上雕像象徵勝利,獻予君士坦丁。

特納《埃及的第五次瘟疫》

特納(J.M.W. Turner,1775-1851)既是英倫國寶,在整個藝術史上亦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不但是偉大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筆下對流動中的空氣、水、風描繪,更大大影響了後來的印象派。特納創作《埃及的第五次瘟疫》時只有24歲,此畫亦是他首幅挑戰皇家藝術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年度展覽的作品。

也許因為特納作為風景畫家的背景,此畫重點落墨於大自然,而非人類活動之上。儘管畫作右下角可以看到摩西的身影,但他為陰影籠罩著,在廣闊的環境中又被以金字塔為中心的廣闊地形所包圍,顯然並非畫中主角。特納用來捕捉雷聲、冰雹、火焰的戲劇性色彩效果,成為這幕異國風景的真正主題。

雷諾瓦《戴帽子的小女孩》

提香《男子畫像》

卡米耶·畢沙羅的《溪旁浣足的女子》

據悉,展出的其他名作還包括:阿尼奧洛·加迪的《抹大拉的聖瑪利亞、聖本尼迪克特、克萊維爾的聖伯納德和亞歷山大的聖凱薩琳》(約1380-1390年)、凡·戴克的《基督進入耶路撒冷》(約1617年)、威廉·卡爾夫的《中國瓷瓶靜物畫》(1669年)、提香的《男子畫像》(約1508-1510年)、弗朗西斯科·戈雅的《菲利克斯·德·拉裡亞特吉畫像》(1794年)、老揚·勃魯蓋爾的《河流景觀》(1612年)、保羅·高更的《白楊沐風》(1875年)、卡米耶·畢沙羅的《溪旁浣足的女子》(1894年)等。

(本文綜合自、廣東省博物館、《廣州日報》、thevalue網站等相關報導與信息)

相關焦點

  • 提香、莫奈、倫勃朗……你期待的大師作品都在「歐洲繪畫五百年」
    5月29日,湖南省博物館2020年首個特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五百年」對外開放,備受期待的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藝術大家的作品亮相湖南省博物館展廳。據策展人、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敘良介紹,此次展覽從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館藏中精心遴選出60幅歐洲繪畫作品,以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了14—19世紀歐洲繪畫的概貌,其中包括不少歐洲最著名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格列柯、戈雅、特納、莫奈、高更、雷諾瓦等。
  • 提香、凡·戴克、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一網打盡油畫...
    他對於色彩出神入化的運用,在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是「光影魔術師」倫勃朗?荷蘭黃金時代的領銜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光方法成為了攝影藝術上的經典;是讓睡蓮大放光彩的莫奈?印象派的創始者,他革新了色彩的認知,改變了光影的呈現方式;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
  • 來省博看倫勃朗莫奈作品
    時間:約1629年 作品:《君士坦丁凱旋羅馬》 作者:魯本斯 時間:約1621年作品:《查令十字橋》 作者:克勞德·莫奈 時間:約1900年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江粵軍、王維宣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江粵軍、黃丹彤)廣東省博物館新年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就要在明日和市民見面了
  • 提香、倫勃朗、莫奈、高更……60幅殿堂級大師典藏油畫29...
    他對於色彩出神入化的運用,在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是「光影魔術師」倫勃朗?荷蘭黃金時代的領銜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光方法成為了攝影藝術上的經典;是讓睡蓮大放光彩的莫奈?印象派的創始者,他革新了色彩的認知,改變了光影的呈現方式;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洛蘭、倫勃朗、卡爾夫、德·霍赫、華託、布歇、雷諾茲、弗拉戈納爾、戈雅、透納、柯羅、畢沙羅、莫奈、雷諾瓦、高更……60幅大師精品,如璀璨繁星,連綴起西方藝術五百年的磅礴長河。
  • 歐洲繪畫名作在廣東展出
    新華社廣州1月11日電(記者孟宜霏、鄧瑞璇)「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10日晚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倫勃朗的《自畫像》、提香的《男子畫像》、莫奈的《查令十字橋》、高更的《白楊沐風》、魯本斯的《君士坦丁凱旋羅馬》等60件作品展現了14世紀到19世紀歐洲繪畫的發展過程。
  • 探索廣東省博物館裡的奧秘
    帶著"DE仔"開眼界,探索廣東省博物館裡的奧秘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三大文化設施之一。緊靠著珠江邊,在廣州塔的對面,很棒的博物館,是了解嶺南文化、歷史最好的場所。作為廣州最大的博物館,省博的展覽所涉及的範圍應該也是全廣州最大的。在這裡,既可看到各種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也能見識豐富多彩的動植物和礦物,還能感受嶺南獨特的習俗和其背後的歷史。省博內部特別寬敞。從2夾層開始,每一層都是中空的,陽光可以透過天花板灑落在中庭。各展廳和其他房間環繞著這巨大的中庭,展廳和中庭之間則是呈口字形的走廊。
  • 推個展|倫勃朗來了,還打包了一票大師
    2020一開年,愛好藝術的朋友就有好福利,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如約到了廣州。時間: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地點:廣東省博物館官方很早就開始放風了——這是一個重磅大展,展期就有五個月。展覽將呈現IMA精挑細選、60件作品。
  • 倫勃朗:光影魔術
    倫勃朗(Rembrandt,1606—1669)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的繪畫題材廣泛,涉及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多個領域,為後世留下了上千幅傳世佳作。本書精選了倫勃朗的50餘幅畫作,展現了畫家在光影方面的超高技巧以及在構圖方面的巧思,尤其那些表現力極強的肖像畫,對西方繪畫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一周觀展|東京觀文徵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在上海,上博除了三場特展,近期歷代繪畫館也更換了常設展品;在北京,北京畫院推出「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廣東省博物館呈現「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特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為您梳理一周展覽精選與講座。
  • 對話|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將推「莫奈與波士頓」,線上更多內容
    2011年,博物館的西翼樓改造為林德家族當代藝術翼樓,新設立當代藝術展廳以及社交和學習空間。改進後的新展館一直對公眾展示著MFA的藏品。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收藏廣泛,從古埃及,兩河流域考古文化遺存,到希臘、羅馬文明,以至歐洲各個時期的繪畫流派作品,以及東亞、印度的古代藝術品。
  • 成都博物館《光影浮空 歐洲繪畫五百年》畫展剛結束
    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前言英國藝術史家貢布裡希曾將西方藝術史形容為「無休止的實驗的故事」。愈靠近現代,藝術家們愈迫切渴望擺脫許多世紀以來的傳統束縛,以開闢自己的藝術道路,藝術風格的概念也更多地與個人而非地區或流派聯繫在一起。
  • 有莫奈、倫勃朗、文徵明……
    巴黎博物館協會(Paris Musees)網站宣布,對外開放15+萬件館藏作品高清圖片的瀏覽,作品包含繪畫、裝飾品、雕塑、攝影作品等。>文徵明、王翬, 莫奈、雨果、倫勃朗等 大師作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14家博物館中 卡爾瓦列特博物館開放藏品數量最多 為84360件/套 其次是巴黎城市藝術博物館
  • 倫勃朗自畫像拍賣,梵谷和高更愛在風月場所幹點啥,切爾西的球迷...
    我們正深處在歷史洪流中博物館開始收集遊行物品隨著美國針對「弗洛伊德」之死的遊行的不斷發酵,美國一些博物館從業者也開始密切關注事件。自製的海報,催淚瓦斯,口罩等物品已經成為此次遊行的標誌性物件,而這些事物很有可能在某天走入博物館,成為一段歷史的紀念。
  • 看不懂成博歐洲藝術大展?莫急,知道這些深度揭秘你就「懂行」了
    從14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首次匯聚一堂,「組團」登陸蓉城!自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60幅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世界頂級藝術典藏作品,將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上同臺爭輝。
  • 紙上博物館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250件世界級藝術傑作巡禮
    鏡頭中迷人的博物館就是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大家所熟知的「冬宮」即是現今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建築群的一部分。 它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擁有300多萬件藝術珍品,與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 「歐洲最美的博物館」的藝術宮殿,火車站變身出來的網紅博物館
    巴黎是聞名世界的藝術之都,而博物館恰好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巴黎文化與藝術的代表,來到巴黎如果不去一個博物館,總是會缺少一些元素,至少你會對巴黎這座城市無法深入的了解,對歐洲的歷史並不能窺得一二,而巴黎的奧賽博物館,可以說是其中一個獨特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