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畫派的天才,奢美華貴的作品:淺談魯本斯的藝術生平

2020-12-19 允熙藝術

生於佛蘭德斯的魯本斯打小就迷戀上了雍容華貴的繪畫風格。17世紀的歐洲半島,歌舞昇平,氣勢恢宏,宗教改革的陰霾仿佛一掃而空,整座小城都蒙著淡淡的陽光。而魯本斯所熱衷的藝術風格正是反映著這段時間的歐洲現狀,它熱情奔放、華美氣派,建築草木茂盛而富有張力,人物動態活潑而靈動萬分,情緒表達熱烈而洶湧奔放。

出生於貴族家庭的魯本斯,便耳濡目染了這金碧輝煌、創意十足的畫派,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這條華麗、奢美的藝術道路。

當時的魯本斯,還不知道自己即將拉開屬於一個時代的序幕,開創一個嶄新的,名為巴洛克藝術的畫派。

15世紀的一個夏天,魯本斯誕生於德國的一個小城市:錫根。人們只知道這位天才的悄然來臨,卻沒有人知道他究竟誕生於哪一天,也沒有人有證據證明他的生日,只是在百年之後的一張銅製版畫上,人們見到了一組疑似他出生日期的數字。

剛出生的魯本斯便被他的家人寄予厚望。他被送到一所以拉丁文為授課語言的學校學習各方面知識,在精密嚴格的學校訓練下,他掌握了許多種語言,甚至很小時就能夠閱讀古希臘、古羅馬的原著。

長大一些後,貧困的家庭條件已經不足以支持他在學校的學習,魯本斯的學習生涯戛然而止。隨後,他受人推薦來到了一位伯爵公主的宅邸中生活,他在這裡做了相當一段時間的侍童,同時繼續在夫人的接濟下接受學校的專業教育。

在這裡,他逐漸見識到了社會上流人員的生活方式,掌握了上流社會的社交禮儀與生活習俗,更得以以貴族家庭孩子的身份接受貴族教育。繁文縟節頗多的伯爵夫人為魯本斯帶來大量機會與資源,他不但繼續精進學習,學會了許多語言,更將上流社會的為人處世掌握得明明白白。

或許是財富與名譽帶來的衝擊奠定了魯本斯選擇巴洛克藝術的基礎,權貴們所生活的環境恢弘撼人、紙醉金迷,他深深地為這典雅、大方、濃墨重彩的生活而著迷。

當魯本斯年紀漸長,母親也發現他優秀的藝術天賦。於是,在魯本斯的強烈要求下,母親幫助他完成了學習繪畫的夢想。他師從過很多卓越的老師,包括維爾哈希特,當時赫赫有名的風景畫家,也包括繪畫領域的「全才」諾爾特,「天賦型選手」維恩等等。在這幾位名師的指引下,魯本斯刻苦鑽研了整整四年繪畫,並且在此期間完善了自己的理論框架,奠定了出色的美術基本功。

在暫時辭別這四位老師後,1596年,魯本斯結識了一位從羅馬歸來的老師。這位老師與魯本斯相談甚歡,在羅馬的所見所聞更是深深吸引了他,因此,魯本斯便堅定了未來要去羅馬的理想,對於羅馬這座城市充滿遐想與嚮往。

去往羅馬的志向對魯本斯而言意義重大。此時此刻,歐洲正在經歷遍布整個疆域的「除舊迎新」的過程。藝術逐漸來到大眾們的視野,變得浮躁、庸俗、好大喜功,科學登上舞臺,文學領域也在不斷湧現如莎士比亞般赫赫有名的大家。在此背景下,「轉變與革新」便成為了巴洛克的一個重大特徵,而此時的歐洲,轉變與革新的序幕正緩緩在羅馬拉開。

兩年後,從老師那裡學成歸來的魯本斯註冊成為了一名正式的畫家。早在青少年時代,魯本斯便跟隨父母受洗,堅定而強烈的信仰奠定了他一以貫之的繪畫風格,聖母、聖子等相關題材也在他的筆下熠熠閃光,華美萬分。成為正式畫家後,魯本斯更加注重相關題材的練習,對於日常創作也更能放開手腳,誕生了一批優秀的作品。

時間轉眼到了16世紀的開始。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魯本斯在朋友的推薦下遠赴義大利,他在這裡繼續學習、深造繪畫技巧,並且憑藉優秀的作品獲得一位公爵的讚美與舉薦。即便舉薦十分具有誘惑力,但魯本斯並不滿足於在義大利終其一生做個小畫家,他開始遊歷歐洲,四處探訪、寫生。

魯本斯對於美術的熱情感動了當時許多著名的藝術家。他日復一日地鑽研油畫、雕塑以及壁畫,特別是對於米開朗琪羅以及拉斐爾的藝術作品,魯本斯更為讚賞。僅僅一年過後,他繪製壁畫的技藝就已非常純熟。

1608年,魯本斯正在羅馬專心地繪製一幅壁畫,突然被告知母親在故鄉病重,生命搖搖欲墜,他便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往故鄉。雖說與義大利的緣分就此告一段落,但壁畫與雕塑完善了他的繪畫技藝,更夯實了他原本就已非常卓越的美術基礎。此外,在義大利遊歷的8年以及少年時期做侍童的經歷造就了魯本斯非常出色的外交能力,剛剛從義大利回到故鄉,他便受到了女王的讚賞與器重,並且奉命出訪各個國家,更令人驚奇的是,他還幾乎都與這些國家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外交關係,堪稱是當時最為出色的外交家之一。

在義大利羅馬與達官貴人之間的生活深深感染了魯本斯後期的創作理念,繁榮富貴的生活他已悉數見過。當母親重病去世後,巨大的悲痛又使他從厚重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自由奔放的藝術手法中脫身而出,開始腳踏實地地創作更具有真實感的作品。他開始學著運用光線營造戲劇性的畫面效果,強烈、明朗的明暗對比使景物更具真實感。

當魯本斯晚年與世長辭時,他竟然留下了兩千餘幅相關作品,並且完成度都不低。勤奮、刻苦的繪畫感動了當時許多藝術界人士,他被冠以「畫家之王」的美譽,並且所採用的體系堪稱自成一派,拉開了巴洛克藝術的序幕,掀起了屬於一個時代的狂潮。

相關焦點

  • 歐洲繪畫藝術的巔峰級巨匠,至高無上的巴洛克繪畫大師——魯本斯
    魯本斯作品《瑪爾斯和瑞亞·西爾維亞》彼得·保爾·魯本斯是德國十七世紀弗蘭德斯最傑出的畫家,他將宏偉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和尼德蘭典型的民族藝術在此期間,他廣泛而深入地研究了文藝復興鼎盛時期諸多大師的優秀作品,汲取了大量的營養,尤其是威尼斯畫派對其影響尤為深遠。
  • 歐洲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彼得保羅魯本斯
    文| 大雨798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17世紀歐洲佛蘭德斯地區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
  • 評佛蘭德斯畫派作品:西方版《清明上河圖》
    日前,《魯本斯、凡·戴克與佛蘭德斯畫派——列支敦斯登王室珍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繼去年7月舉辦《佛羅倫斯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之後,國博再一次推出西方藝術發展重要時期的代表藝術品。17世紀的佛蘭德斯畫派是佛羅倫斯畫派之外的另一個重要地域畫派。在時間上,它們之間存在先後關係,也存在橫向的吸取和影響。
  • 詩和遠方|「楊貴妃」拜訪魯本斯 感受安特衛普的藝術靈魂
    安特衛普彰顯著歐洲傳統的藝術氣質,但也是出產「六君子」的前衛都市,引領著全球的時尚潮流。十六世紀著名藝術大師魯本斯代表著這座城市的藝術靈魂,城市中的點點滴滴都滲透著「有點過分」的時髦感。不僅如此,安特衛普的工業與商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加工與貿易中心。
  • 百件珍品展現佛蘭德斯畫派
    本次展出以魯本斯、凡·戴克兩位大家為代表,集中展現巴洛克時期的佛蘭德斯畫派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其發展脈絡。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介紹,本次展覽展出巴洛克代表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的繪畫、掛毯等20多件作品,「即便在羅浮宮等世界級的博物館,可能也很難看到這麼完整、這麼系統的呈現。」
  • 巴洛克美術——北歐
    起源: 巴洛克的藝術影響從義大利迅速傳向北歐。這一時期佛蘭德斯的藝術家魯本斯以其成熟的畫風、異常豐富的色彩、充滿動感的構圖以及血肉飽滿的女性形象等佔據了北歐巴洛克藝術的最高峰。他的弟子凡 戴克則在肖像畫上大施身手。
  • 帶你了解十種畫派
    1.佛羅倫斯畫派:佛羅倫斯畫派(Florence School)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形成的美術流派,13世紀末已經形成,早期代表畫家有:喬託·迪·邦多納、馬薩喬、安傑利科、烏切羅、波提切利等。盛期代表畫家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15世紀中葉以後佛羅倫斯畫派已呈衰退之勢,取而代之的是以羅馬為中心的羅馬畫派。
  • 佛蘭德斯藝術的發展與繪畫家魯本斯的關係,你有多少了解和認知?
    17世紀的佛蘭德斯藝術是以彼得.保羅.魯本斯為代表的。魯本斯不僅使佛蘭德斯——實際上是安特衛普——享譽國際,也把西方世界的藝術介紹到了佛蘭德斯。他做到這一切主要是通過旅行、接受訂單和其業務廣泛的畫坊實現的。佛蘭德斯的巴洛克藝術是以訂件製作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 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展巴洛克藝術:17世紀的權力與幻想
    展覽包括 彼得·萊利爵士(Sir Peter Lely)、戈弗雷·克納勒(Godfrey Kneller)和 詹姆斯·桑希爾爵士(Sir James Thornhill)等藝術家的作品,涵蓋大尺寸肖像畫、壁畫和雕塑,揭示變革時代的藝術發展。
  • 雖然有獻媚之嫌,但卻是魯本斯的巔峰之作
    梅迪契廊組畫是魯本斯在1622年到1625年間創作的最主要的作品,也稱作《瑪麗·德·梅迪契生平》,總計24幅,其中21幅描繪的是瑪麗·德·梅迪契的人生事跡,另外3幅繪製的是瑪麗皇太后以及她父母的肖像。亨利四世看到瑪麗的肖像並決定和她結婚魯本斯在創作這一偉大作品時,他正在積極地參與政治和外交,這組創作也是他以畫家的身份在試圖謀求改善西屬德黑蘭與法國之間關係展開的藝術外交活動。
  • 當二次元遇見巴洛克,一不小心愛上這種復古奢華的畫風
    就比如華貴的巴洛克風格和二次元結合的創作,貴族感爆棚,人物形象立即豐滿起來,仿佛重新回到那個輝煌的時代……在那個動蕩不定的年代裡,一邊是宗教的改革,一邊是科學界爆出的宇宙無限論,人們的信仰與世界觀接受著前所未有的衝刷,藝術的蓬勃與創新也是那麼地順其自然,孕育出巴洛克這種豪華激情與緊張動感並存的藝術風格。
  • 法國畫家泰奧多爾·席裡柯,一位最愛畫馬的浪漫主義畫派先驅者
    泰奧多爾·席裡柯作品泰奧多爾·席裡柯作品1814年席裡柯又展出了一幅同樣震驚畫壇的描繪騎兵題材的作品。艾普松賽馬 1821年 巴黎羅浮宮藏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幅畫,細細體味浪漫主義畫派的藝術特色。他喜歡文藝復興時的米開朗基羅,也推崇巴洛克畫家魯本斯的畫風,更喜歡同時代英國風景畫的色彩。1816年他曾去過義大利,1820年又前往英國,與康斯太博和波寧頓的結識使他的藝術受到了英國繪畫色彩的影響。這幅《艾普松賽馬》就是他根據1821年在英國艾普松郊外參加賽馬會的真實感受創作的,確實是一件浪漫主義藝術的開創之作。
  • 法式巴洛克風格古典家具:鎏金世家,激情的浪漫主義藝術
    法語中的巴洛克「Baroque」是一個形容詞,有「俗麗凌亂」之意。它可以把一個空間變得光彩華麗,最具代表的就是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那裡面的巴洛克風格以大膽的色瓷,奢華的布料,雕刻精美的實木家具,鍍金的裝飾線,高雅的藝術品和水晶吊燈而流傳於世。
  • 來省博看倫勃朗莫奈作品
    》 作者:倫勃朗 時間:約1629年 作品:《君士坦丁凱旋羅馬》 作者:魯本斯 時間:約1621年作品:《查令十字橋》 作者:克勞德·莫奈 時間:約1900年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江粵軍、王維宣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江粵軍、黃丹彤)廣東省博物館新年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
  • 世界級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作品選集
    其作品以粗獷、犀利,強烈的色彩和經常性的暴力與噩夢般的圖像著稱。 他的天才不限於藝術,在數學、機械工程、醫學、地質學等方面都有所反映。代表作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巖間聖母》等。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1520)文藝復興時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優美的詩一般的繪畫語言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他所確立的美的樣式成為後來學院派古典主義的標準之一。代表作有《西斯廷聖母》。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德拉克洛瓦,藝渡文化傾情高清藝術作品圖片集
    總評:德拉克洛瓦,法國著名畫家,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繼承和發展了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各藝術流派,包括威尼斯畫派、荷蘭畫派、P.P.魯本斯和J.康斯特布爾等藝術家的成就和傳統,並影響了以後的藝術家,特別是印象主義畫家。
  • 成都博物館新展 讓你分清「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個時髦的詞彙,到底代表什麼含義?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即將於9月29日開展。昨日,策展人對於本次畫展中的一些藝術名詞進行了科普。
  • 分不清巴洛克和洛可可?這個展覽告訴你答案
    9月29日,成都博物館即將上線「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新展,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六十幅殿堂級作品。展覽匯集了14世紀到20世紀初的代表性流派,更有許多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一個是男性的權杖,一個是女性的裙擺,這兩種風格如何相繼而生?看展前先來做下功課吧!
  • 巴洛克、洛可可傻傻分不清楚?來成博新展尋找答案
    9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博獲悉,60幅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世界頂級藝術典藏作品即將亮相成博,同臺爭輝,以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再奏形與色的交響,重現光與影的詩章。 巴洛克:起源於一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