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他將女兒在寧波送人,如今他時日不多,最後的心願……

2020-12-15 騰訊網

68歲的王師傅癌症晚期,最近情況急轉直下,1.7米多的身高瘦得只剩70多斤,靠輸營養液堅持著,生命進入倒計時。他在病床上苦苦掙扎,始終放不下埋在內心深處的那份牽掛和思念。他想對37年前送人的小女兒說:爸爸錯了,爸爸無時無刻不在後悔,爸爸這麼多年來一直想著你、愛著你……

近日,王師傅在家人的協助下,說出了藏在其內心深處的願望。在斷斷續續的傾訴中,他數次忍不住失聲痛哭,大顆大顆的眼淚從消瘦的臉頰滑落,卻連伸手擦的力氣都沒有。

病床上的王師傅與王阿姨。

孩子的哭聲從此印在他們心裡經常在耳邊迴響

王師傅的老家在紹興市嵊州(原來叫嵊縣)北漳鎮小柏鄉東林村。1983年農曆8月份,王師傅和妻子二胎產女,當時他們的大女兒只有兩歲。他們老家周圍山連山,沒有大片的竹林,也沒有像樣的耕地,山上都是黃沙地,連飲用水都要走上一段路去挑。

王師傅和妻子靠在山上種點農作物勉強維持生計。有時碰到旱天收成差,必須外出找活幹,否則家裡的日子就沒有著落。

讓日子難以為繼的是,王師傅的妻子王阿姨當年生下小女兒後,沒有奶水。而奶粉對他們來說近乎奢侈品。看著經常餓得哭的小女兒,王師傅夫婦陷入了痛苦。「當時,日子實在太難了,真擔心孩子在自己手裡會餓死。」王阿姨說,無奈之際,他們夫婦商量著把孩子送走。

「當時只想給孩子找條活路。」王阿姨說,將自己的親生骨肉送人,任憑哪個當爸、當媽的肯定都是萬般不捨得,但更不忍心她餓死,只有狠心把她送出去,她才能活下去。

小女兒三個月時,快過春節了,王師傅和王阿姨夫婦決定帶她到寧波碰碰運氣。天剛亮,他們就收拾好出門了。

當時從家裡出發的情形,王師傅和王阿姨至今都歷歷在目。「那天,孩子一直哭、一直哭,撕心裂肺地哭,怎麼都哄不好。餵了奶粉,換了尿布,都沒有用。孩子斷斷續續地哭了一路,最後嗓子都嘶啞了。」王阿姨抹著眼淚回憶道,那天的哭聲從此印在了他們心裡,經常在他們耳邊迴響。每當想起,王阿姨和王師傅都會忍不住落淚。

為孩子拍下珍貴的合影並鄭重地寫下一封信

王師傅夫婦抱著孩子步行出發,他們翻過一座山,上下山走了10公裡山路,然後又徒步走了七八十公裡,天黑後到達了寧波工友家,即如今的寧波南塘老街一帶。

他們暫住了下來,同時委託工友以及左鄰右舍幫忙打聽有沒有要收養孩子的人家。沒過兩天,隔壁鄰居一個姑娘跑過來說,和她同在工藝場上班的同事結婚後一直沒有孩子,有意向收養。接著,雙方便約定幾天後見面。

之後,在周圍人建議下,王阿姨抱著孩子來到照相館,留下了一張珍貴的母女合影,這是他們僅有的一張小女兒的照片。

照片中,王阿姨笑得很牽強,懷裡的嬰兒,看起來乾乾淨淨,甚是可愛。這張照片一底衝洗了兩張,一張一直被王師傅、王阿姨珍藏在身邊;另一張則在送走孩子前放在了襁褓裡。照片背面,王師傅還特地寫了孩子的生日以及出生時辰,還有他們為孩子起的名字。

只有小學文化的王師傅找來紙、墨、筆,鄭重地為小女兒留下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他至今爛熟於心:好好把孩子撫養成人,好好教育她……

王阿姨與小女兒的合影。

他拒絕了養父母的「厚禮」唯一的要求就是「對孩子好」

接著,雙方約定時間和地點見面。那天,王師傅獨自一人抱著孩子在介紹人帶領下出了門。骨肉分離時刻,王阿姨實在沒有勇氣邁出門檻,獨自躲在工友家裡抹眼淚。

他們在工友家前面馬路邊碰面,來接孩子的是兩個女人,年紀輕的二十多歲,年紀長的三十多歲。一見面,年紀長的女人非常熱情,她掏出50斤糧票往王師傅口袋裡塞。那時候,50斤糧票的分量很重,對生活困窘的王師傅一家來說,更是一份非同尋常的厚禮。但是,王師傅斷然拒絕了,他說:「我不是賣女兒,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對孩子好!」

雙方交接後,兩個人女人抱著孩子離開了。王師傅就像失了魂,目光追隨著對方,雙腳不自主地跟著上前。他跟著對方上了6路公交車,一直到解放南路附近,兩個女人發現了他,跳下車離開了。

王師傅與小女兒這一別就是37載。

37年來,他和妻子在後悔、牽掛與煎熬中度過

38年來,王師傅和妻子做夢都想小女兒,想她長什麼樣了?過得好不好?一想起小女兒,夫妻倆就忍不住流淚,內心後悔不已,「我們一直想,如果當年堅持一下,再想想辦法,也許小女兒不用送人,日子也能熬過去。」

他們的大女兒燕子告訴記者,她從小就知道,妹妹無時無刻不在爸爸、媽媽心裡,就像這個家裡的隱形人,看不見摸不著,讓爸爸、媽媽異常煎熬。

他們曾經嘗試著打探過小女兒的消息, 找到了當年介紹領養孩子的中間人,對方說孩子過得很好,養父是消防員,家裡條件不錯,他們對孩子寵愛有加。如果他們當時根據線索進一步追下去,很有希望就能見到孩子。但因為擔心打擾到孩子的生活,他們沒有這麼做。

1994年,王師傅一家到寧波打工,靠自己的辛勤勞作在寧波買了房,安了家,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而他們對小女兒的愧疚和愛卻從不曾化解和衝淡。

最後的心聲是對小女兒說:爸爸一直想你、愛你

五年前,王師傅突患重病,大大小小的手術做了七八次,化療做了40次左右,經歷了無數痛苦和掙扎。他靠意志堅持著,靠心裡對小女兒的那份牽掛支撐著……而不幸的是,目前醫學專家對王師傅的情況已經無能無力。

最近兩個月,王師傅已經不能進食,喝水也要吐,每天靠營養液維持著。5月份最後一次手術的傷口遲遲不能癒合,刀口每天疼痛難忍,醫生不得不加大了對他的藥劑量。他現在肚子上每天貼著三個止痛貼,劑量是以前的三倍。

「時日所剩無幾,只是想讓他最後少一點痛苦。」大女兒燕子說,現在父親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見到記者,他卻掙扎著、艱難地說出了一直想對小女兒說的話:爸爸錯了,爸爸沒有一天不想你,爸爸一直都愛你……

大女兒燕子說:「不奢望妹妹原諒父母,更不會打擾她的生活,也不會對她有任何要求,只是如果有機會,能讓爸爸看一眼妹妹,哪怕遠遠地看個背影,爸爸也滿足了!」

來源寧波晚報 記者 殷欣欣

相關焦點

  • 33年前,貧困母親孫秀珍將出生僅19天的妹妹送人,如今姐姐傾情尋找...
    33年前,貧困母親孫秀珍將出生僅19天的妹妹送人,如今姐姐傾情尋找——妹妹你在哪,母親做夢都想見你… 2020-12-05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名寧波漢子救過很多人,如今卻躺在ICU。為他加油!
    點擊標題下「文明寧波」可快速關注41歲寧波象山漢子,曾經風裡來雨裡去救過不少人。如今躺在重症監護室,無數人為他祈禱加油!12月9日清晨,當久違的陽光照進寧波人的心田時,守候在寧波市第二醫院重症監護室門口的馮凰芬卻心急如焚——她的丈夫莫鋼廷是象山縣石浦港應急救援隊的隊員,曾經參加過上百起海、陸公益救援,救了不少人。一周前,他在工作中不慎墜落,頭部受傷,經歷了兩次開顱手術,還是沒有甦醒。
  • 7年前他預測科比將死於墜機,當時被痛罵,如今粉絲卻來求他
    26日,科比和他13歲的女兒吉安娜以及其他7人在前往洛杉磯曼巴體育學院的途中,在一場直升機墜毀事故中喪生。 這一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數百萬人為這位籃球傳奇的英年早逝而哀悼。
  • 山東這個縣「遭嫌棄」,37年前被煙臺「送出」,如今打出「王炸」
    萊西市是縣級市,37年前被「發送」到煙臺市,現在託管在青島市,GDP達到526.35億元。 這是佔地面積1568.2平方米,人口76.24萬的萊西市。山東這個縣「遭嫌棄」,37年前被煙臺「送出」,如今打出「王炸」!縱觀我國南北兩方面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南方的發展就像日中天,特別是沿海地區,發展極為迅速。 我國北方最好解放前和建國初期都發展。
  • 康斯坦丁已經時日無多,他要深入異界開始最後的戰鬥!
    在他與惡魔的爭鬥中,死亡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即使失去自己的靈魂,康斯坦丁也沒有停止自己的戰鬥。但是在所有的正面角色中,康斯坦丁也是其中最爛的一位,他幾乎毫無底線,甚至因為嫉妒他人的天賦坑害了一位前途無量的魔法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康斯坦丁甚至不應該算成一位英雄,因為他會犧牲自己計劃中的一切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 《鎮魂街》曹操想借用曹焱兵的身體完成心願,那他的心願是什麼?
    隨後曹操表示自己想和曹焱兵做一個交易,讓曹焱兵待在十殿閻羅世界中十年,然後自己借用他的身體去完成心願。不過問題來了,曹操的心願是什麼呢?曹操的生前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一統中原,只不過這個心願他還沒有完成自己就先死了,雖然後面魏國的確統一了中原,但這畢竟不是他完成的。
  • 他是主席的貼身警衛員,隱居山村55年,沒人知道他的身份
    對於多數人來說,當兵、軍人,是最神聖的詞彙。而老兵,則是神聖的代表。國家有如今發展,老兵不單單是建設者、更是締造者,他們也是見證者。隨著歲月年輪,老兵逐漸凋零,依稀留著的都是國家的"寶貝",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仰。今天我們要講的,正是一位老兵。他叫奉孝同,湖南省婁底市人。70年前,他參軍入伍。
  • 20年前,60歲的他為慶祝香港回歸,製作了一件大作品;如今,香港回歸20周年,他要帶著他的「連心帶」赴港參展
    ▲▲▲          羅嶽峰和陳緒元展示五彩珍珠連心帶從6月28日到7月2日,80歲的退休工程師羅嶽峰,將在香港展出20年前,由他策劃構思,他的夫人陳緒元編結製作的慶祝香港回歸的五彩珍珠連心帶,向更多的香港同胞展示老夫妻愛國愛港的精神風貌,和對香港同胞的骨肉深情。
  • 寧波男子在電瓶車塑料筐裡,給2歲女兒安了「家」!原因讓人心疼
    11月25日,市民許女士通過寧波晚報微信報料平臺發來這樣一張照片。陳金輝/攝約10點,楊可軍將孩子收拾好,自己連飯都不吃,便匆匆出門了。家門外停著一輛電動自行車。車前車後裝著兩個塑料筐,一條毛毯鋪在前面的筐子裡,他把安安放在裡面。這一天的工作又要開始了。
  • 寧波142名環衛子女的微心願 等您來認領
    從2013年開始,寧波市城管環衛部門每逢新年開始,都向環衛工子女徵集並派送新年願望,今年也不例外。今天(1月12日),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拿到了最新一批徵集到的142名一線環衛工子女的微心願,涵蓋奉化區、北侖區、鎮海區、高新區、東錢湖旅遊度假區。「今年孩子們的微心願跟往年一樣非常樸實,最多的還是文具、課外書等,低年齡段的孩子希望有玩具。」
  • 七大罪第三季21集:艾斯卡諾是這一集最慘的人?他已經時日無多了
    他在門口停著瑪琳表達對於亞瑟的關心,他的心理肯定非常不是滋味。 三、發現自己時日無多 艾斯卡諾的打擊一個接著一個,他在遭遇了情場打擊之後不久就發現自己吐血了
  • 博人傳:佐助能陪佐良娜的時間不多,兒童節這天,他會回來嗎?
    小姑娘雖然每次都很歡快地送自己的父親離開,但他肯定清楚,她心裡多少有些難過。可他情況特殊,不能一直留下,要不然會造成一些對他們這個小家不利的影響。但不能長期留下不代表也不能偶爾回來,只要佐助想,他偷偷回來一兩回不算什麼大事,鳴人也很樂見其成。難得一個兒童節,佐助會騰出時間來陪佐良娜嗎?
  • 鄉村女教師癌症晚期 最後心願捐獻眼角膜(圖)
    重慶晚報記者 史宗偉 實習生 周邦靜 攝最美鄉村女教師的「最後」心願捐獻眼角膜,永遠看著家鄉那些孩子為了34個即將畢業的孩子,到巫山縣平河鄉小學支教的23歲鄉村女教師曹瑾,拖著重病堅持順利送走畢業學生。然而,兩個多月的堅持,卻把自己拖到癌症晚期(重慶晚報曾連續報導)。
  • 17年前,「網紅小胖」憑藉一張照片走紅網絡,他如今長成什麼樣
    17年前,當時網上還沒有「網紅」的概念,而這位小男孩憑藉著自己的長相紅遍全國,成為當時最流行的「紅人」。17年前,「網紅小胖」憑藉一張照片走紅網絡,他現狀如何?何況是娛樂活動不發達的17年前?網上的人看到這張照片後,紛紛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照片進行了PS,於是「蒙娜麗莎式小胖」、「鐵達尼號的小胖」等惡搞照遍布國內各大論壇,「網絡惡搞」時代也在此時拉開帷幕。
  • 女兒將狗送人 八旬老人手繪尋狗啟事漫畫令人動容 (2)
    漫畫描繪老人與小狗相處的溫馨畫面12月21日,記者聯繫到尋狗老人侯中鳴,老人稱,平時他和老伴二人住在柳州,女兒在南寧工作。3年前侄兒送他一隻剛出生不久的棕黃色貴賓犬,取名為「格格」。今年10月應女兒要求,二老到南寧幫忙看家,後天氣轉涼他們回柳州取冬衣,小狗暫留在南寧。「我們還在柳州的時候,女兒打電話告訴我們遛狗時將小狗送給了一對陌生年輕男女。」老人表示,具體時間地點他也不清楚,估計應為11月初,在女兒家附近的桃源橋至邕江大橋的河堤。為此老人憑記憶還畫了多幅河堤寫生圖,並標註印象深刻的場景。
  • 12年前他以一個帽子戲法,完成海布裡球場的最後一戰!
    12年前他以一個帽子戲法,完成海布裡球場的最後一戰! 2006年的今天,2005-06賽季英超聯賽最後一輪,阿森納坐鎮海布裡球場迎戰維岡競技,這是海布裡球場的最後一場比賽,這座建於1913年的槍手聖地完成了其93年的使命完美謝幕。比賽中維岡隊曾一度2-1領先,但阿森納憑藉著亨利的帽子戲法以4-2最終逆轉擊敗對手,用一場勝利告別了海布裡。
  • 37年前他和安迪·沃霍爾第一次來到中國,拍了這部紀錄片
    37年前他和安迪·沃霍爾第一次來到中國,拍了這部紀錄片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 37年前他是哥哥,37年後娶她做妻子,相伴40年,外孫是大明星
    出自真心的愛情,在體現價值的方面,也永遠不是海誓山盟、甜言蜜語的加持,全部都是激情的愛情,似乎就像趙括的紙上談兵,到了最後卻潰不成軍,它應該是泉眼無聲惜細流的,也是樸實閃光,體現在細節裡的。他叫舒適,在那個戰火紛飛局勢動蕩的年代,他有著出色英俊的相貌、倜儻儒雅的氣質、也有著精湛的演技。電影銀幕上,他是當紅的明星,私下裡,他是顧家的好丈夫,而他的妻子鳳凰,正是那個令他餘生倍感幸福美滿的靈魂。初識時,他們是兄妹,再見時,他們是愛人,這其中的轉變,還要從那一年開始說起。
  • 中國最早吃海鮮的是哪裡人?8000年前,寧波人天天吃海鮮盛宴
    這也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和文明發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8000年後的一場颱風,讓生活在絕美海岸線旁,與梅花鹿為伴,吃著海鮮、橡果和稻子的寧波井頭山人,成了我國最早以海鮮為食的人。
  • 202束鮮花為戰「疫」姐妹圓夢,首批50個心願多被「認領」!第二波50...
    3月8日,長江日報長江公益委託的正能量合伙人徐紫珈團隊,為張立敏和醫療隊32位女「戰」士送去了鮮花。想要一套防曬霜?我們送你「10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環衛公司的環衛工朱連芳在醫院工作10天後,又在隔離點觀察了14天。20多天沒回家,她很掛念老公和上高一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