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伊愛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王戈,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李堅教授一行,對北京朝陽醫院「流產後關愛(Post-Abortion Care簡稱PAC)優質服務醫院」資格進行覆審,並實地考察了由婦產科承擔的PAC項目服務情況。此次迎檢工作在副院長李曉北的關心和支持下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副院長高黎、醫務處副處長馬雪、婦產科主任王淑珍、婦產科護士長劉欣及婦產科計劃生育學組相關人員陪同檢查。
PAC是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人民網共同發起的「關愛至伊·流產後關愛(PAC)「公益項目,從2011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PAC優質服務醫院建設。國家政府也非常關係女性的生殖健康問題,在2018年的5月北京市衛健委發布「京衛老婦幼[2018]18號文件」及2018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文件發布「國衛辦婦幼發[2018]17號文件」中,都提到了人工流產術後關愛(PAC),進一步預防非意願妊娠、規範人工流產後避孕服務,降低重複人工流產率,保護生育能力,保護婦女健康。它是一種標準化的人工流產服務流程,通過在醫院建立標準化流產後關愛服務模式(主要形式為規範化的一對一諮詢和集體宣教),向前來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患者宣傳避孕知識,及時落實有效的避孕方法。
北京朝陽醫院自2018年開展PAC服務項目以來,通過集體宣教、一對一諮詢等方式,幫助就診患者了解流產的手術風險、併發症、術後即時落實避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了解適合自己的高效的避孕方法並能堅持使用。此外,婦產科計劃生育組還利用「三八婦女節」、「七夕節」、「世界避孕日」等節假日,通過網絡、培訓會等形式向更多的女性朋友進行避孕知識的宣教。
專家覆審組通過現場考察、視聽匯報等方式核實北京朝陽醫院的服務流程、PAC制度、人員、場地、工具等條件,並觀看了宣教、諮詢、隨訪等具體工作情況,聽取了PAC項目負責人、主任醫師劉冠媛對醫院PAC服務建設情況的全面匯報。
覆審結束後,專家們對醫院近1年多來在PAC項目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提出下一步工作重點及中肯建議。應進一步因地制宜進行責任分工:計劃生育門診醫生在接診的同時可以進行一對一的宣教、根據北京朝陽醫院實際情況創造更加合理的集體宣教的環境、北京朝陽醫院高危手術患者比例大應該加強長效避孕方法的落實、告知書儘量簡化流程、更新電子隨訪系統,更合理歸類統計數據,便於分析和總結,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量。
最後,馬雪對專家的精準反饋與指導表示衷心感謝。王淑珍表示下一步將對專家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整改,落實到位。高黎在最後的講話中做了五點指示,一是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計生工作;二是加強組織和制度保障;三是抓好落實;四是做好宣教;五是傳承朝陽文化。此次覆審,為北京朝陽醫院更好地PAC項目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婦產科全體醫護人員將進一步拓展和優化PAC服務,普及科學避孕知識,促使流產後關愛惠及更多女性朋友,為保護女性生殖健康做出更大努力,鞏固PAC優質服務,力爭使其成為「長效避孕基地」。
【來源:北京朝陽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