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1日,以「新時代、新格局、新合作、新發展」為主題的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在南昌召開,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迎來第八次「握手」,開啟合作新徵程。
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何希斌 攝
同時,黃石市、嶽陽市、安慶市、九江市、黃岡市、株洲市、銅陵市、撫州市、鹹寧市、湘潭市、六安市、宜春市等12個觀察員城市也應邀參加此次大會。
武漢黃鶴樓。
長沙橘子洲。
合肥天鵝湖。
南昌紅谷灘。
規劃共繪
共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城市群
2013年2月,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首屆會商會在武漢召開,拉開了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合作共贏的大幕。七年多來,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大力支持和四省會城市的不斷努力,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四省會城市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探索建立了四省會城市合作新的體制機制,初步形成了「決策—協調—執行」合作框架。2013年至今,四省會城市市委書記、市長出席了七屆會商會,審議決定了城市之間的合作重大事項,共同籤署了《武漢共識》《長沙宣言》《合肥綱要》《南昌行動》《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17-2020年)》《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近期合作重點事項》《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方案》和《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2020年合作重點事項》等合作協議,在共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城市群、共同推動區域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為健全四省會城市合作機制,更加有效協調落實會商會議定的重要事項,2015年,建立了省會城市合作協調會制度。為有效執行省會城市會商會、協調會有關決定,根據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三屆會商會議定事項,在武漢市設立長江中遊城市群城市合作秘書處,依託武漢市長江中遊城市群合作與發展辦公室(武漢市發展改革委)開展工作,為省會城市會商會、協調會的日常執行機構。
2019年12月4日,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七屆會商會在合肥舉行。何希斌 攝
產業共興
旅遊金融科技合作不斷深入深化
四省會城市產業發展協同協作。旅遊產業合作不斷深入,推出了長江經濟帶旅遊精品線路,並共同推出了「美麗中三角,我的家鄉我的城」旅遊品牌,聯合赴國內重要旅遊市場開展旅遊促銷。以「攜手中三角、合作研學遊」為主題,組織開展長江中遊城市群主題遊活動,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等15個城市深入開展了互動交流,拓展了合作渠道。
金融合作全面展開。2015年10月,長江中遊城市群首屆金融峰會在南昌召開,發布了《長江中遊城市群金融合作與發展倡議書》。2017年4月,四省會城市就共同防範、處置區域金融風險籤署了合作備忘錄,約定按照「優勢互補、互幫互助、協同合作、齊抓共管」的原則,在爭取政府和監管部門支持、監測預警平臺共享、案件處置聯動協調、落實屬地穩控原則及加強對新金融業態、金融創新的研究等方面開展合作。
2015年10月31日,長江中遊城市群首屆金融峰會在南昌舉行。
科技合作深入開展。積極推進科技成果鑑定、科技獎勵評審和科技項目評審評估合作,四省會城市專家庫共享機制已經形成,同時,籤署了「共建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臺」合作協議,加快促進科技服務資源在區域間流動共享,成立了長江中遊城市群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和協同創新聯盟。
市場共構
製造業企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定互認
四省會城市有力推動市場監管一體化。共同籤訂了質監合作備忘錄、市場監管工作合作框架協議和製造業企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定互認協議,建立了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市場準入、品牌互認、打假聯動等機制。當前,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區域)工商政務雲平臺已投入運營,《製造業企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定互認協議》順利籤署,與太原、鄭州六市共同籤署了《「共享、共治」合作備忘錄》,對食藥違法行為聯合監測預警。
大力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一體化。共同籤署了《長江中遊四省會城市遠程異地評標合作框架協議》,並基本完成了遠程異地評標系統的建立。「長江中遊四省會城市招標投標信息服務網」建成並投入運用。
加快推動誠信一體化。合力開展「誠信建設萬裡行」活動,大力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武漢市開通「信易貸」網上申辦,通過「雲稅貸」線上為全市誠信納稅企業發放貸款。長沙市推出「稅金貸」「發票貸」等「信易貸」產品。合肥市推出「創新貸」「訂單貸」「銀稅易貸」等以信用評級為基礎的金融創新產品。
社會共享
公積金互認互貸經驗在全國推廣
醫療教育合作方面,四省會城市共同籤署了《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血液安全合作框架》,共同籤署了四地醫藥衛生學會合作共建框架協議書,制定了《長江中遊城市群急救聯盟章程》,長江中遊城市群院前急救聯盟擴展到40個成員單位。同時,成立了長江中遊城市群公共衛生協作研究中心,長江中遊城市群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重大區域性疾病的聯防聯控機制建設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與此同時,南昌成功舉辦第四屆長江中遊四省會城市教研協作體年會,以及第五屆長江流域六省會城市(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南京、貴陽)地理教研協作體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提升暨高考備考策略高端研討培訓會,展示了南昌教育的特色與成果。此外,南昌市13所義務教育學校分別與武漢、長沙、合肥三市優質義務教育學校組建了結對學校、開展了校際合作交流。
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長江中遊城市群「四城有戲」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深入,漢劇《優孟衣冠》、湖南花鼓戲《鳳冠夢》、安徽廬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和南昌採茶戲為代表的地方劇種交流頻繁,戲曲演出市場聯動效應初顯。
新編廬劇《梁山伯與祝英臺》。
在平臺建設上,2014年在全國率先開展省際公積金異地貸款,公積金互認互貸經驗在全國推廣。智慧城市標準化建設取得突破,四省會城市數據資源中心已統一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了跨地域、跨層級、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互聯互通。
交通共聯
實現城市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一批重點交通項目順利推進,讓城際互動愈加緊密。四省會城市共同籤署了《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交通運輸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實施促進四省會城市間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
目前,南昌市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一期工程已投入運行;京九客運專線商丘至合肥段、南昌至贛州段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合安高鐵完成靜態驗收,計劃年內通車;合武高鐵加緊可研編制;安九高鐵、昌景黃高鐵、昌九客專、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銅陵江北港鐵路專用線、合新六城際鐵路加快建設;長沙、嶽陽深入探索共建虞公港「飛地港」、合安高速改擴建工程;合肥市方興大道互通立交至馬堰樞紐段已於去年年底建成並投入運營;銅陵江北港鐵路專用線全面推進。
合安高鐵。
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推進,為實現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環境共保
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自2012年初籤訂長江中遊城市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長江中遊省會城市就積極倡導開展了區域環境治理領域的各項合作,籤署了《武漢共識》《長沙宣言》等協議,確定了加強江湖綜合治理與保護,共同推進以長江及其主要支流、鄱陽湖、洞庭湖為重點的大江大湖綜合治理等環境重點合作領域,不斷構建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體系。
長江中遊省會城市還先後召開多次長江中遊城市群生態環境合作會,特別是2019年8月聯合籤署了《長江中遊城市生態環境合作協議書(2019—2020)》,就健全完善生態環境合作協商機制、推動構建生態環境風險防範體系、加強汙染天氣預警預報協作與防治技術交流等7個方面合作達成共識,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同時,各城市加快完善環保立法、強化汙染治理,大力整治環境安全隱患,堅決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積極防範突發環境事件和汙染糾紛,並籤訂了應急資源共享協議,實現應急資源的共享。
(綜合合肥日報等)
【來源: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