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時你們保護我們,這次我想成為你們的鎧甲!」 2月11日,北京醫院呼吸重症監護室(RCU)護士張司愷在武漢一線奮戰已經17天了。她是第一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也是一名95後「逆行者」。
張司愷是科室的骨幹護士。工作4年來,她的夜班數一直排在前三名。聽到醫院召集援鄂抗疫醫療隊員的通知後,張司愷第一時間和護士長說:「您就讓我去吧,一定要讓我去!」
說起這次主動請纓的緣由,她提起了年少時的記憶。「非典那年,我還是個小學生,電視中那些抗擊非典一線的醫護人員至今歷歷在目,令我敬佩和感動。」
張司愷的爸爸是北京通州交通支隊潞河大隊的一位民警,媽媽是一位記者。疫情阻擊戰打響後,全家每個人都戰鬥在各自的崗位上,家裡空了。春節以後,爸爸已經連續幾天沒回家了,領導一催他回家,他就說:「老婆出去採訪,閨女在武漢,我不用回家,和大家一起多忙活忙活。」
這次張司愷上前線,時間定在初二出發,但她一直沒有向家人透露消息。爸爸是初一晚上10點多才知道的。談起女兒,這位警察爸爸流淚了:「孩子報名去武漢,確實沒和我溝通……」疫情來臨時,張司愷背著家裡向護士長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奔赴前線,這讓爸爸很擔心。「我經歷過非典,這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是有可能付出生命代價的,但是這事兒總得有人做。」 不過,他又很欣慰地說:「我很驕傲,家裡人都為她而驕傲!」
張司愷原本計劃今年結婚。出徵前,同事操起剪刀,咔嚓,咔嚓,她的及腰秀髮漸次落下。「原本準備留著拍婚紗照的長髮,剪掉多少有些不舍。」但想到武漢嚴峻的形勢,她內心卻很坦然。她說:「越是危險時,醫護人員越要衝在最前面,迎難而上!」
有人問張司愷,事先告訴男朋友了嗎?她說:「沒有,他當晚值班,怕他擔心。」次日,男朋友知道此事後,一夜未眠。他們推遲了買結婚戒指的時間,互道珍重,依依惜別。行前,他含淚說:「頭髮再短,你也是最美的。等你回來,我們就結婚!」張司愷說:「我堅信,武漢終會春暖花開。打贏這場戰役,就是最好的新婚賀禮!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37℃工作室吳一楠、白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