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老師
中育貝拉國際高中北京校區AP物理老師
現任中育貝拉11年級1班 班主任
六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及多年物理教學經驗,曾多次獲得「優秀班主任」稱號及多項大獎,幫助多名學生順利獲得物理AP5分成績。
下面是中育貝拉陳樂老師的專訪
Q1:陳樂老師,您好。您之前有6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也是一名出色的雙語物理老師和AP物理老師,那麼,您來貝拉後和之前的工作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的?
陳:首先課程理念、課程體系和原來工作單位是不一樣的,貝拉主要是美國公立高中標準課程體系+AP選修課程和日、韓專項課程。
主要問題是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的了解還是要從零開始,這就需要前期做大量工作來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
首先從班主任的觀察以及家長外圍來了解學生特點,通過電話與家長深入訪談,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以及重要關鍵節點;再通過和學生單獨談話了解學生經歷,最終根據學生性格特點和設置的學業目標給孩子做一個清晰指導。
比如:每個階段要達到什麼層次?要達到多少分?要達到這個分數的話,每個階段應該做什麼工作?都要有一個清晰的規劃。
所以,開學第一周主要是觀察,第二周開始給班級做一個整體定位,通過班級調查表來了解學生整體狀況。
我們班級一共有13個人,其中有8個人有清晰的學業規劃,比如託福目標分數是100+,雅思是6.5+,GPA平均分是在3.9~4.0這個層次,然後加上其他專業背景提升等,所以基於前期對於學生整體了解和對學校課程體系、建設團隊,管理團隊的一些了解和不斷融合,同時在給學生做一些具體的指導。
Q2:作為班主任的這段時間,有沒有印象最為深刻的事?
陳: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學生各自有著比較鮮明的個性特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經歷,所以每個人都是一本厚重的書,由於來自於不同的家庭,家庭環境對於他們三觀就有明顯的塑造,所以這些都是班主任老師首先要快速了解的。
Q3:那您都採取哪些方式進行了解,並提出哪些要求呢?
陳:我首先採用的方式是及時記住每個學生名字包括長相,對號入座,通過以下幾點進行全面了解。
第一點:我設計了學生情況調查表,對於學生基本信息、成長經歷、學業規劃等都有一個清晰的表格記錄,可以快速記憶學生的基本信息,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
第二點:單獨找學生談話,利用半個月時間給每位學生做一次40分鐘的深入溝通,進行全面了解並逐一記錄;利用一個月時間給每位家長做一次深入溝通,全面掌握學生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
基於所有了解,設定班級目標、未來兩年學業目標、每個學期學業目標,最後細化到半個學期來執行,分層次、分階段教學。
同時,對於班級提出班訓,這是對學生和班主任老師行為的準則,我們班的班訓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自我要求要高,對別人要有足夠的寬容。
然後通過以班級活動為載體激發班級凝聚力,我們要把班級從班群建設到班集體,最終達到班級共同體的建設目標上來。它是一個過程,所謂班集體就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標,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妥協,相互促進完成整體目標,再到班級共同體建設,最後讓每個學生個性能夠得到張揚,各人的優點能夠揚長避短,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基礎上,才能完成整體的預設計劃。
同時,設立班委,形成以班主任引導下的班長負責制,讓學生有一個集體核心,能夠及時完成班主任布置的各項班級任務,班主任作為舵手把握整體方向,具體活動由學生們來設計、來參與、來考評。
在班級中讓每個同學共同參與到班規的設立中,班規的設立不是由班主任老師給學生們製造的,而是學生自己通過商討,反覆研究而設定的,在商討的過程中,我們還涉及到班級仲裁委員會。
仲裁委員會設立的原因是當我們出現一個模稜兩可的班級情況時,能有三個人以上的仲裁委員會對於班級的事務進行仲裁,比如:當班規中對於衛生標準出現一個模糊的時候,在執行中出現了一些分歧,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仲裁委員會進行解決,這是很有意義的。
陳樂老師(左一)
Q4:作為班主任,您在日常教學與管理等還起到哪些作用呢?
陳:班主任工作,一是基本管理。日常學業管理、紀律管理、教學管理。
第二是立教,班主任老師作為學生和任課教師的潤滑劑,及時將學生基本情況向任課教師轉達,同時也把科任老師對於學生學業的一些要求和期待給予轉述,增強學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第三是助學,怎麼引導學生的學業規劃,怎麼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學生一塊兒制定學期、學年和整個高中的學業規劃。
最後一個是家校溝通,在家校溝通形成家校共育部分,班主任老師要清楚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邊界,家校共育的「共育」指的是目標的相同,而不是時態的相同,也不是方法的相同。
很多班主任經常會出現一個誤區,它採用的教學方式、教育方式,可能是家庭教育的方式。這樣往往就會出現邊界不清晰,家長做老師的活,老師做家長的活,這是很不對的。學校有學校的教育方式,家長有家庭的教育方式,兩者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為共育的目標而達成的一致。
Q5:教學中課程設計上、教學過程中您是怎麼引起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呢?
陳:作為一個物理學科教師,腦袋、心中都要有課程觀,課程觀不單單把眼睛聚焦於具體教學方面,每一個學科或者某一個課程都有自己的課程價值。
對於物理課程而言,第一是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與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老師要有清晰的目標,以目標為導向,再去設計教學,把課程目標轉化到每一節課中。有了清晰的課程觀,那麼教學上就不會偏離方向。
貝拉既有美高的學生,也有日韓方向的學生,所以就要求學科教師要了解歐美等國家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結合相應國家的教學大綱做設計。
老師要清楚國際現在主流的課程標準是如何對物理學科的內容和結構做設計的,並且我們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要依據我們學校的特點,採用更多更好的方式在教學、教法上,讓課程變得更加靈活。
在過一兩個月我將逐步開始推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個課程模式更有利於學生課前預習,課上答疑,課後解決,充分發揮出學校師生比的優勢,所以我認為教法和學法上可以採用更靈活一些,不拘泥於某種形式,一切以目標為導向,然後採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同時,利用學校實驗室,完善的實驗設備等,我們會給學生開更多的實驗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充分發揮出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學科為基礎的學科。
Q6:您剛才說一切以目標為導向,那麼學生在專業學習方面,就物理學科而言,您有什麼建議?
陳:對於目前來說,一個班級不管學生人數多少,都會出現學生成績差異化,有的學生學習非常好,有的稍微弱一些,所以在尊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對於不同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