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遙控掃雷車正在進行掃雷作業圖片來源:俄羅斯國防部官網
俄羅斯國防部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俄軍將在2020年5月9日「勝利日」閱兵期間首次公開展示「葉子」遙控掃雷車。遙控掃雷車並不稀奇,稀奇的是「葉子」遙控掃雷車竟然是「亞爾斯」機動式洲際彈道飛彈系統的組成單位之一,其職責是尋找和清除飛彈發射車行軍路線中的地雷和自製爆炸裝置。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葉子」遙控掃雷車就已經被媒體曝光,但今年5月在俄羅斯舉行的閱兵卻將是其首次公開亮相。
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易方就此表示:「一般來說,洲際彈道飛彈系統主要包括戰略預警系統、指揮控制系統、火力打擊系統和技術保障系統等。『葉子』遙控掃雷車本身並不屬於洲際彈道飛彈系統範疇,它是列裝在戰略飛彈部隊裡的作戰支援裝備。」
易方介紹,「葉子」遙控掃雷車是以SBA-60-K2「布拉特」輪式裝甲輸送車底盤為基礎研發出來的全天候「智能破障」掃雷車,它通過加裝先進的金屬爆炸物品探測儀、電磁脈衝產生設備、電磁環境檢測儀器、通信設備、無線電幹擾設備、生命保障系統等,在保證其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了前進道路中的地雷檢測、引爆和排雷的能力。目前「葉子」遙控掃雷車主要為裝備「白楊」「白楊」-M和「亞爾斯」飛彈系統的戰略飛彈部隊開闢通路。
與此同時,「葉子」掃雷車還具備遙控操作功能。士兵可以遠程操作,讓其在雷場趟出一條路,探測到地雷即引爆,效率和安全性都很高。
據報導,「葉子」掃雷車通過「車載寬幅感應搜索模塊」探測地雷,並用震蕩電磁波將其遠程引爆。它利用頻率稍低的電磁波段穿透地表,與地下金屬發生作用進而發現地雷,然後將脈衝電磁波波束聚得更窄,使能量更加集中以引爆地雷,掃雷距離可達100—300米。因此,「葉子」有兩個優點,一是不必開到雷場「碾壓」地雷,二是無需發射裝藥即可掃雷於無形之中。
「從歷史上看,地雷總是比掃雷佔有『先手』,掃雷設備的發展實質是隨著地雷引信的升級換代而不斷換代的。」易方介紹,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裝藥結構技術、發射技術等先進技術的發展,地雷引信經歷了從壓發、觸發到非觸發和複合引信的更新換代,導致利用磁、震動、紅外、微波、聲響的複合工作引信與耐爆引信及反排、指令控制、遙控與自動控制等多用途引信的大量出現。在此情況下,掃雷車也經歷了機械式掃雷、爆破式掃雷、智能破障式掃雷、複合式掃雷等不同的發展階段。機械式掃雷主要利用掃雷犁、掃雷滾等,爆破式掃雷主要利用火箭彈等,智能破障式掃雷主要利用有人或無人車輛,以電磁、紅外等方式,利用探測、壓制和引爆手段排雷。當然,特殊情況下還是會使用人工排雷方式。
「葉子」遙控掃雷車使用的掃雷方式是智能破障式掃雷,主要是針對現代地雷的先進引信,利用微波和電磁方式進行智能檢測、電磁引爆和壓制掃雷。
「說句玩笑話,從陸基戰略飛彈部隊看,裝備掃雷裝備是『不務正業』,因為陸基戰略飛彈部隊一般在戰略後方,也就是本土範圍之內,所受地雷威脅顯然很小,所以世界主要有核國家還未見配屬掃雷裝備。」易方表示,俄羅斯的「葉子」遙控掃雷車也是從2014年才開始裝備戰略飛彈部隊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整個歐洲包括俄羅斯本身是地雷受害人數比較多的國家,還存在嚴峻且眾多的未排地雷;另一方面,部分國家具有向俄羅斯本土進行遠程和空中布雷的能力。因此,「葉子」遙控掃雷車對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來說,應該屬於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裝備。(記者 張 強)
[ 責編:趙宇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