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們》來自大智慧的「蓋·裡奇」還是小聰明的「蓋·離奇」?

2020-12-19 電影歷史飯醉團夥

2020年能出來一部電影不容易,哪怕是批判也得讓它足金足兩夠分量,畢竟蓋·裡奇能在這個背景下推出作品,我敬他是位紳士。

當同一題材當中,難免比較,《紳士們》的內容和敘事手法「花枝招展」,戲中戲,多線敘,環狀敘,多種套路用盡,這大概是英國導演蓋·裡奇的拿手絕活。和許多商業片一樣, 這部電影意在娛樂觀眾。

蓋·裡奇《紳士們》

首先電影中的黑幫仍舊設定在華人、美國人、俄羅斯人這三個群體上面,和主機大作《GTA:聖安地列斯》中的幫派設定非常相似,典型的西方人視角,也符合了一個爆米花大片應該具備的元素配置。

儘管比起法國的呂克·貝松來說,蓋·裡奇這部作品沒有跑酷,飆車,大爆炸的場面,但拿觀眾砸掛的行為他可謂玩的爐火純青,一貫的致力於調戲、嘲弄觀眾。他給觀眾們的滿足在於自身的參與感,像劉謙變魔術一樣,觀眾們總希望能一下揭穿他背後的玄機,但最終卻在他製造的玄幻當中五體投地,蓋·裡奇在這一方面絕對是集大成者。可惜的是現階段我們沒法捧著爆米花坐在電影院裡社交,不然它的價值會體現的更加完整。

呂克·貝松《暴力街區》

但什麼電影是好電影,我認為他還是有一定標準的,儘管它沒那麼明顯。拿電影《星際穿越》來說,儘管它是一部科幻片,但看到最後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與其說它在講述「人和宇宙」的關係,不如說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在講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星際穿越》高明的地方,其實電影本該如此,一切以人類為主人公的題材,不管它身處在何種環境之中,它都要以人類的主觀情感為出發點,脫離了人類情感而談環境就是耍流氓。因為電影是給人看的,不管劇中的人物有多窮兇極惡,他也是一個情感的載體,不和人產生直接的共鳴那麼人物的塑造就是失敗的。

克里斯多福·諾蘭《星際穿越》

從盧米埃爾在1895年拍攝的電影《工廠大門》開始算起,電影發展到現在已經125年了,這種黃人臉譜化的行為確實不該出現,包括片中影射了一個極為不入流的壞人形象:傅滿洲。人們不知道他為何壞,並能在壞當中享受些什麼,這些都是導演不曾傳達給我們的,只是單純的表現出了人物的醜陋來迎合自恃矜貴的雅利安人對「黃禍論」的想像。就像清朝人眼中的西方人都是拿竹竿子捅了膝蓋就站不起來的紅毛怪物一樣。

克里斯多福·諾蘭《星際穿越》

再說回電影的精神內涵,另一部和他題材相似的黑幫片《愛爾蘭人》和《星際穿越》一樣是在一個人們不熟悉的背景之下,講述了一個人們熟悉的故事,與其說是同僚之間義薄雲天和敵對勢力之間的爾虞我詐,反倒不如說是講述了一個人和時間的關係,一種對人生的感悟,對人性的剖析。

當「德尼羅」開槍打死了「阿爾」之後,觀眾們之前醞釀的所有情緒,糾結,困惑、鬱結都淪為了絕望,此刻蓋·裡奇聒噪的鏡頭運用和劇本上抖出的那些小機靈都變得黯然失色。

馬丁·斯科塞斯《愛爾蘭人》

所謂的一群人的衰落,並沒像《英雄本色》中小馬哥他們那麼英勇壯烈,更寫實的可能不過是幾個黑幫大佬在監獄裡度日如年。妻離子散,眾叛親離之外,那個還不自知的老傢伙讓人唏噓。

「你還在保護誰?你想保護的那群人,他們都死了」。

「馬上聯繫我的律師」。

「你的律師也死了?」

「誰幹的?」

「癌症」。

馬丁·斯科塞斯創造出這樣的對白,是何等的大徹大悟啊,除了牛波依,我還能說什麼?僅一段話比一百個劇情反轉,一千條線的敘中敘,憶中憶給心靈的震撼與衝擊都要強烈。看過這麼多黑幫片我們還不清楚嗎?殺人其實並不難,槍響人倒地,僅此而已。而難的在於如何說服自己,如何從內心世界中醞釀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馬丁·斯科塞斯《愛爾蘭人》

儘管《紳士們》建立在一種前浪與後浪之間的反叛與訓誡之中,但我沒看到半點對於在科恩兄弟的電影《老無所依》當中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對時間的感悟,那種英雄遲暮,還包括《教父》、《美國往事》、《新警察故事》、《賭城風雲》、《好傢夥》等等。而蓋·裡奇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少要穩重老要狂」的悖論,從幾個老男人賣腐的橋段上來看,「紳士們」確實讓人看的反胃尷尬,這種不自持的行為非但不讓人感覺有魅力,反而令人作嘔。

科恩兄弟《老無所依》

王朔在《夢想照進現實》當中借著韓童生的嘴說出了老男人所堅持的尊嚴: 

原來大家更相信一點,覺得地上的每一點亮兒,都是那個夢想照下來的,都仰著脖子去接光。脖子曬熱了,就覺得溫暖;曬黑了,就覺得健康,燙皮了,夢更近了;起泡了,已經在夢裡了,痛並快樂著。泡破了,露肉了,肉熟了,肉黑了,肉糊了,鼻子哭了,這都沒走!走多不爺們呀!走多不牛波依呀!必須死扛,必須的!聚光燈關了,爺們兒沒的扛了,閃著爺們兒,爺們兒擰巴了,爺們兒生命不能承受之沒東西扛。爺們兒玩火柴,爺們兒攢菸頭,爺們兒屁暖床,爺們兒曬月亮,爺們兒什麼也瞧不見還站在那兒瞧,仰著脖子,瞪著白內障,這叫什麼,這叫堅持!

徐靜蕾《夢想照進現實》

兩個鬍子拉碴的老男人互相撫摸著大腿不是時髦,而是自戀。

當然,我們得有個前提,對於很多觀眾們來說,影片是否有發人深省的思想,是否有直達人心靈的觸痛也許並不重要,人們只是單純的沉溺在凌厲的鏡頭中,熱衷於在離奇的劇本前賣萌仰視,對於不同需求的觀眾們來說,它確實值回票價,畢竟有些觀眾就是嗨這個。

蓋·裡奇《紳士們》

這部電影其實不需要馬修·麥康納這樣的演員,因為整部電影沒有內心戲,大部分的喜劇衝突不在於情感方面,沒有半點內心的掙扎,只有劇本中各方角力的衝突。換史泰龍、施瓦辛格、道恩·強森也一樣演,而且能演的更好。

事實上,在馬修·麥康納和那個類似於傅滿洲形象的華人對峙的時候,是全片少有的能夠展現馬修情緒爆發的階段之一,但那段寶貴的鏡頭卻被肢解的四分五裂。馬修那飽滿的情感只能為服務鏡頭的穿插做了獻祭。

蓋·裡奇《紳士們》

放棄了影片所表達的精神內核之外,一些觀眾又試圖從這其中扒一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以證明自己不是茫茫然的聽響看熱鬧,妄圖證明自己是真的在看門道。

一個從後備箱裡射出來的鏡頭被大肆表彰,其實早在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夥》以及昆汀的大部分影片當中都幾乎成為了沒有註冊的「專利」了,我們在昆汀的電影中稱這種視角為「後備箱視角」,但不管是創意還是致敬,反正在這類觀眾們眼中都是牛叉的表現。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蓋·裡奇《紳士們》

除了鏡頭喜歡搞鄉村「殺馬特」之外,蓋·裡奇還將話嘮概念植入到片子當中,我們熟悉的幾個話嘮導演公認的有伍迪·艾倫、姜文、昆汀·塔倫蒂諾。其中最喜歡把電影當相聲演的就是伍迪·艾倫,他在電影《安妮·霍爾》當中有過這樣的表述。

有個傢伙去看精神病醫生,他說:大夫,我兄弟瘋了,他以為他自己是一隻雞。

醫生說:那你怎麼不把他帶來?

那傢伙說:可是我需要雞蛋呀。

這就是現在我對男女之間關係的感覺,它是完全非理性的、瘋狂的,甚至荒謬的,但是我想我們還一直要經歷這一切,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需要雞蛋。

這種帶著荒誕、戲謔與自嘲,又伴隨著些許無奈臺詞是帶有強烈伍迪·艾倫色彩的語言體系,是值得玩味的。

伍迪·艾倫《安妮·霍爾》

而侯麥的電影《克萊爾的膝蓋》100分鐘其中有1400句對白,可稱電影的話嘮之王,但細細品味,語言中仍然營養價值很高。可蓋·裡奇的臺詞純粹為了話嘮而話嘮,這讓他那晦澀的紳士幽默顯得不尷不尬。在影片中蓋·裡奇有一段和昆汀很像的對年輕人「訓誡」的場面。而蓋·裡奇的影片只讓人記住了少年隔著窗戶跌下去的場面(畢竟分兩種方式放了兩遍),但昆汀更多是讓人記住了那段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據說裡面很多話並不是出自聖經,全是臨時編的。為此還有人真就去翻了翻聖經中的原話。

侯麥《克萊爾的膝蓋》

而蓋·裡奇的作品中很難有這樣的讓人印象深刻的對白,至少馬修·麥康納和亞裔惡棍那段「叢林法則論」就並不出彩,原因在於他對於臺詞的傳播性缺乏研究,對於人物的內心也沒有刻畫,角色自然不會自己從肚子裡冒出來一些導演都沒想出來的話,拿姜文的那句:「你他媽的告訴我,什麼叫他媽的驚喜」這句臺詞來說,其實和前面舉例的影片臺詞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沒有那麼深刻的含義,卻具有很強的傳播性,當然,連續說三遍效果最佳,這屬於洗腦式的強力植入。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姜文《讓子彈飛》

當然還有梁天在《本命年》當中的沒勁宣言:

梁天:咳,你說活著有什麼勁?你說上班吧,沒勁。不上班吧,也沒...也沒勁。

你說搞對象吧,沒勁。不搞對象也沒勁。

你說,怎們什麼事都這麼沒勁呢!

姜文:你別打岔,我的錢呢,你幹嘛了?

梁天:錢...要錢有什麼勁啊?可是...不要錢吧,它也沒勁。

姜文:打你丫一頓就有勁了。

梁天:你打我一頓沒勁...你要不打我呢...它也沒勁

姜文:那還是打你一頓吧!

梁天:哎哎!大哥,大哥,你別打臉,我明兒還上班呢!

姜文《本命年》

一段對話體現出了那個時代的「後進青年」對於社會變遷帶來的不適與迷茫,既對所謂「垮掉的一代」青年人的思想進行了解構,同時對白又具備相當強的傳播性,以至於30年過去了,人們仍舊對那段「沒勁宣言」記憶猶新。

蓋·裡奇《紳士們》

擅長局中局的蓋·裡奇如今的獨門絕學仍舊得心應手,但無論鏡頭和結構再怎麼精巧,也沒辦法彌補電影內在核心的缺失,靠外在形式的技術不可能吃遍天,不然寧浩也不無法臨摹《兩桿大煙槍》拍出《瘋狂的石頭》,不解決影片內涵問題的話,蓋·裡奇永遠只是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

相關焦點

  • 從「痞子們」到「紳士們」:蓋·裡奇歸來,還是內味兒
    2020年,距離《偷拐搶騙》20年後,我們看到蓋·裡奇「王者歸來」。回到了他熟悉的叢林法則、黑幫、販毒、MV,並且狠狠地戲諷了好萊塢式的敘事模式。這部電影就是《紳士們》。閱讀提示:本文沒有劇透,劇透蓋·裡奇就沒味兒了。
  • 《紳士們》蓋·裡奇的三刻拍案驚奇
    毫無疑問,《紳士們》(《The Gentlemen》)是近十年來蓋·裡奇(Guy Ritchie)最為出色的導演作品。當然,作為大導,蓋·裡奇的作品平均水平都挺高,去年上映的迪士尼新版《阿拉丁》(《Aladdin》),以及2017年的《亞瑟王:鬥獸爭霸》(《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在影迷中間的評價都還不錯,再往前回溯,多年前兩部顛覆版的《大偵探福爾摩斯》至今仍讓全球影迷心心念念著續集。
  • 了不起的蓋·裡奇又回來了,近期少見的高分電影《紳士們》
    2019年末,一部老套的R級電影《紳士們》不僅頗為意外的獲得輿論一致好評,而且在票房上也取得佳績。這類群星匯集的「羅漢式」電影並不少見,在票房大賣的也比比皆是,然而電影《紳士們》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是一部「蓋·裡奇」電影。
  • 新片安利《紳士們》:蓋裡奇重回巔峰之作,江湖仍在,紳士已老
    時隔了二十年,著名導演蓋·裡奇再次執導他非常擅長的犯罪題材的電影。不同於《兩桿大煙槍》與《偷搶拐騙》這兩部,他們都是圍繞一個物品展開多線、頗具諷刺與技巧的電影,而《紳士們》有一個更有現實感與內容感的主題,中年危機。《紳士們》講述一個英國毒梟,準備將他盈利豐厚的帝國,爛便宜賣給美國俄克拉荷馬億萬富翁。
  • 紳士們:蓋·裡奇講神仙故事,馬修蠢萌飆演技,精彩背後的落寞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拍了部《亞瑟王:鬥獸爭霸》,還是那套快速剪輯+動作炫酷+黑色幽默+搖滾配樂,卻沒提起多少人的興趣。「吃老本」這件事,說好聽點叫「情懷使然」,說不好聽叫「重複自我」,當「神奇導演」蓋·裡奇表現得不再那麼「神奇」,有些事就值得說道說道了。
  • 蓋·裡奇的《紳士們》表達了什麼?不忘初心,才是現代網紅該做的
    2020年1月24日,上映一部暴力、血腥、毒品的黑幫電影,由《兩桿大煙槍》《偷拐搶騙》的導演,蓋·裡奇導演,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和英國國民男神(查理·漢納姆)和亨利·戈爾丁等大咖主演的《紳士們》。影片上映,反響極佳,豆瓣評分8.3分。
  • 《紳士們》: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還是直接退休吧!
    電影事業上,老蓋先是陸續推出平庸之作,成功斬獲金酸梅獎,離婚後靠《大偵探福爾摩斯》翻身,執導好萊塢主流大片《秘密特工》《亞瑟王:鬥獸爭霸》《阿拉丁》,票房時而大賣時而慘敗。初出茅廬時「英國版昆汀·塔倫蒂諾」光環沒了,不過導男人戲、組「男男cp」、挖坑不填坑亦屬一技之長,「蓋·裡奇不會數到三」「蓋·裡奇不值得等」「蓋·裡奇不配吃烤鴨」,為中國影迷提供了一溜梗。
  • 蓋·裡奇攜口碑新作回歸,有趣好玩又刺激,看完大呼過癮
    人們覺得蓋·裡奇開始淪為平庸之人,與昆汀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直到《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的出現。被改得基情滿滿的福爾摩斯和華生收穫了不少CP粉。人們才驚呼,那個熟悉的蓋·裡奇又回來了。在有了資本後,蓋·裡奇還是選擇回歸到自己最擅長的風格領域。於是,他帶著高口碑電影《紳士們》來了。電影一經推出就收穫了極高的評價。豆瓣8.3分也再次證明了鬼才導演,名不虛傳。
  • 時隔20年之後,鬼才蓋裡奇用一部《紳士們》證明自己寶刀未老
    1998年,一部叫做《兩桿大煙槍》的電影橫空出世,與此同時所帶來的蓋·裡奇熱一直持續了接近20年。從《兩桿大煙槍》到《偷拐搶騙 》,蓋·裡奇作為一個鬼才導演走上了人生巔峰,隨之而來的便是長達10多年的下坡路,除了靠賣腐換取口碑的《神探夏洛克》,蓋導一直面臨著江郎才盡的質疑。然而,2020年的《紳士們》,蓋導又一次向我們證明了其寶刀未老的實力。
  • 蓋.裡奇的重口味電影《紳士們》
    在電影《紳士們》中,蓋.裡奇直接拍攝了一段MV放入了劇情中,觀眾看起來一點也不會覺得突兀,而是有一種順其自然,甚至是驚喜的感覺。 那麼,蓋.裡奇是如何在《紳士們》中製造緊張的懸念,又是如何消解的呢? 這裡涉及到了兩個概念,即敘事人稱和敘事視點。
  • 從《兩桿大煙槍》再到《紳士們》蓋導,你還是那個會玩梗的老頑童
    蓋·裡奇,到底是誰?他的標籤有很多,比如,麥當娜的前夫、出道即巔峰的神奇小子、臺詞騷話最多的電影導演等等!好吧!您還是不知道是誰,那請往下看!而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部新作,也是一如既往地延續了蓋·裡奇詼諧幽默的風格———《紳士們》《紳士們》於2020年1月24日在美國上映,是由英國導演蓋·裡奇創作的劇情電影,該片由馬修·麥康納、查理·漢納姆主演,米歇爾·道克瑞、亨利·戈爾丁、休·格蘭特、柯林·法瑞爾、等人出演
  • 豆瓣8.4,開年最佳犯罪喜劇,蓋裡奇這部《紳士們》極度過癮!
    可見蓋·裡奇導演影響之大。今年,蓋·裡奇導演也帶著自己的新作《紳士們》走進大眾影迷的視野,重新玩起了多線敘事和黑色幽默,來了一場自我致敬。影片的故事發生在現代的倫敦,毒品大亨米奇打算退休,於是想要將其手裡的毒品帝國轉賣給另一個毒品大亨馬修,並由此引發了一場黑幫圈的荒誕混戰。在這一場混戰中,不但有米奇和馬修臺上臺下的商業交易博弈,多方勢力也都打算參上一腳。
  • 電影《紳士們》:蓋裡奇的風格回歸,我看得很過癮!
    如果你很喜歡這類題材的電影,卻又受不了那部三個多小時史詩式懷舊老調的電影,那麼我向你推薦一部相同題材卻非常過癮的電影——蓋·裡奇自編自導的新作《紳士們》。蓋·裡奇的電影《紳士們》劇照。該電影是蓋·裡奇風格回歸的作品,雖然電影有懷舊的成分,但它卻非常的時髦,也很搞笑,甚至還有一些癲狂的元素,想必你會喜歡的。
  • 分析美國最新黑幫電影《紳士們》:蓋裡奇名導,為何叫好不叫座?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由英國人蓋·裡奇導演的美國黑幫片《The Gentlemen》(中文譯名:紳士們/紳士追殺令)。從片名中,大家就能感受到黑色幽默的氣息吧。該片於2020年1月在美國上映,豆瓣評分8.3,應該說口碑不錯;但票房並不理想,上映影院2165家,收穫1103萬美元。
  • 看《紳士們》笑出豬叫!蓋.裡奇機《兩桿大煙槍》20年來最好作品
    這不是貶義,也無非褒義,起碼,蓋.裡奇在入駐好萊塢,嘗試各種題材和故事,在作品高產的情況下,質量和風格都能保持在一定的品質水準,也算是讓觀眾能在娛樂體驗上感受更多層次的刺激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蓋.裡奇大咖雲集的新片《紳士們》,這部電影是被蓋.裡奇玩出新花樣還是吃老本,這期節目重點來探討下。
  • 蓋·裡奇+豪華陣容,奉獻年度最驚豔的黑幫片,又蠢又爽又爆笑!
    無奈只能被好萊塢收編,拍了不少主流大製作,到了去年的才發現,曾經搖滾配樂、話癆、髒話、有濃濃街頭感的蓋·裡奇竟然去拍迪士尼的《阿拉燈》去了!作者性蕩然無存。如今,也許是蓋裡奇賺夠了錢,他又一次回到英國,馬修·麥康納領銜,搭檔查理·漢納姆、科林·法瑞爾、休·格蘭特一眾腐國男神,再次玩起了結構、聽起了搖滾、話癆、惡趣味一應俱全,為我們帶來最對味的蓋裡奇新作《紳士們》。
  • 英式黑幫大爽片,就服他!
    1998年,蓋·裡奇自編自導的處女作《兩桿大煙槍》一鳴驚人,這部電影至今仍列豆瓣Top250的第54位,好於99%的犯罪片!而隨後的《偷拐搶騙》更是奠定了他在犯罪片的地位。然而,在2008年完成《搖滾黑幫》後,蓋·裡奇便暫別犯罪片,投入到好萊塢的大IP製作,雖然這些作品口碑不差,但都缺少了「蓋式」風味。
  • 《紳士們》,頂級的浪漫江湖氣息來自蓋裡奇
    你還是不會,即使你有這麼多錢。所以,「高級」建立在你有相關的系統價值判斷和選擇標準上。電影君在犯罪題材類電影的標準比較嚴格,如果硬要簡要的說,能拍高級犯罪題材類電影的導演,一個蓋裡奇,一個昆汀,當然國內電影君也是有愛的,所以再加一個吳宇森,看他們,準高級!閒話不多說,最頂級的浪漫江湖氣息來自蓋裡奇,就是今日分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