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助老養老社會大課題,如何進一步提升技術發明的「適老性」?

2020-12-14 京報網

據報導,作為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街道,上海江蘇路街道近日啟動了為轄區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的工作,一旦水錶讀數12小時內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

資料圖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助老養老成為中國社會的大課題。儘管現在各類養老機構不斷健全,但居家養老依然是大多數老年人的第一選擇。留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養老當然很好,但問題在於,許多子女與父母並不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有的居住地還相距甚遠,而獨居老人突發疾病的情況時有出現。如何更好利用社區資源,確保居家養老的舒適度、安全性,是十分艱巨的現實任務。

以技術加持居家養老,為破解難題提供了新方案。從前,街道或社區主要靠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電話、上門的方式關愛獨居老人,人力成本較大,服務也未必能那麼及時。而小小智能水錶中融入的巧思,既包含了對老人的關切,也提供了一種思路:藉助技術進步,有望以一種低成本、低人力消耗的方式,把社區打造成「沒有圍牆的養老院」。事實上,近年來,各地類似探索還有不少,比如,北京為獨居老人提供「智能門禁+巡視探訪」服務,浙江海寧為失智老人發放定位手環。老人得到更多保護,社區工作效率提升,豐富「中國式養老」方案的同時,也切實為家庭和社會解除了後顧之憂。

立足中國國情,智慧養老的方向,應當是以技術降低養老成本、提升服務效率。現如今,養老服務領域也出現了類似於AI陪伴機器人、智慧護理床、遠程監測手錶等智能化適老產品,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就目前來看,能用上種種高端設備的老人終究是少數。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老年人數眾多,且老齡化態勢複雜,城鄉差異、地域差異等同時存在。如何進一步提升技術發明的「適老性」,推動大眾化、低成本的技術普及,讓更多老人享受到「技術紅利」,還需要各方攜手探索。

技術再先進,服務再完善,也無法解決所有養老問題,尤其是老年人的情感寄託問題。對子女來說,儘管路途遠、時間緊、壓力大,難以常回家看看,也得多多聯絡、時時關愛老人。以家人之愛為基點,經過社會發力、技術加持,定能支撐起老人們的幸福晚年。

(原標題:居家養老需要更多技術加持)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胡宇齊

流程編輯 u003

相關焦點

  • 上海銀行養老金融:傾力打造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近日,上海銀行在全行範圍內動員開展「美好生活在您身邊」金融服務進社區系列活動,通過為老公益活動的形式,幫助老年客群更好使用和融入智慧社會,進一步提升該行養老金融服務能級。這也呼應了國務院最新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相關要求。
  • 龍泉首家社區助老食堂,開啟養老新模式
    2020年10月10日,龍泉街道維普居家社區服務中心盛大開業,活動中心內設有書畫室、棋牌室、心理諮詢室、中醫館、孝親大講堂、助老食堂等功能室,為老人提供一個社區共建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長期護理服務中心和田園式心理療愈示範基地。
  • 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青島城陽託起最美夕陽紅
    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以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多元養老服務,託起最美夕陽紅。構築幸福養老「生態圈」,發展居家社區養老   目前我區60歲以上老年人共11.5萬人,佔戶籍人口的19.8%,面對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如何解決養老「一床難求」的問題,同時圓老年人「不離鄉土」養老夢,城陽區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列為2020年區重點建設項目和區辦實事,構築幸福養老「生態圈」。
  • 農村老人如何養老?上海有不同服務模式,新的「三年計劃」也在起草中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17日報導:在上海的郊區,「農村就近照護養老模式」已經形成,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稱心的養老服務。在上海郊區如何養老?記者從今天召開的上海市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現場會上獲悉,《上海市農村地區養老服務美好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已圓滿完成。據悉,農村養老服務三級網絡已全面覆蓋,鄉鎮敬老院建設持續推進;在某個大行政村或幾個小行政村連成的片區,建有託養功能的社區為老服務場所;而在村組層面,針對農村老人生活習慣「因地制宜」設置了睦鄰點,推動互助式養老。
  • 養老院裡享專業醫療服務
    該項目自去年9月實施以來,為大良鳳城敬老院、頤年院兩家養老機構400多名長者提供了及時、便利、專業、貼心的健康服務。截至2020年8月,累計開展醫療服務12663人次,累計資助費用達97萬多元。  9月23日上午,「善醫助老」項目舉行一周年總結會,總結項目開展一年成效,並籤署新一期合作協議,計劃引入口腔、眼科醫生,加強與上級醫院溝通,提供醫聯體專家診療服務。「我們增加了20%的資金投入,希望在多方努力下,進一步提高護理水平,增加康復設施,把它打造成為一張靚麗名片。」大良慈善會會長陳錦祥表示。  大良頤年苑長者田叔,是腦卒中後遺症患者,偏癱步態,不能清晰說話。
  • 全國老齡辦關於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的通知
    「數字鴻溝」,全國老齡辦決定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利用3年的時間,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推動老齡社會信息無障礙建設,促進全社會推進適老化的改造和升級,提升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今年沒有去大中專院校招聘,明年準備去北方的院校招聘試試。」
  • 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_新聞中心...
    多地出臺獎勵措施,護理員每月最高可獲津貼1500元,畢業生最高可獲6萬元入職獎勵「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閱讀提示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
  • 社區養老食堂成本高?山東這兩地這樣破難題
    為逐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我省各地加大對養老服務的投入,補齊養老服務短板,用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溫暖最美「夕陽紅」。青島市李滄區的養老食堂探索「中心廚房+助老餐點」服務模式,老人很方便地就吃上實惠可口飯菜;臨沭縣規定23種慢性病藥品100%報銷,沒有費用的顧慮,患病貧困老人放心地「按時吃藥」了。
  • 《養老內參》2020年12月4日
    id=454&aid=85928國辦印發實施方案,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河南聖德醫院黨委書記程紅榮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發布《關於表彰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的決定》,河南聖德醫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程紅榮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組織此次評選表彰活動,旨在表彰先進,激勵和動員全社會進一步重視、支持和參與為老服務,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社會氛圍。據悉,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的評選對象是孝老愛親、事跡突出、贏得群眾高度讚譽,熱心老齡事業、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成績突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先進個人,評選重點向基層群眾傾斜,並經過逐級審核和公示。
  • 做好助老便捷就醫服務
    本報訊 (記者龐津昆)記者從天津市衛健委獲悉,市衛健委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老年人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
  • 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推薦名單公示,威海四人上榜
    8月27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第三屆「全國敬老文明號」、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推薦名單公示》。↓↓↓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關於開展2020年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活動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要求,經各單位逐級申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覆核,推薦濟南老年人大學等80家單位為第三屆「全國敬老文明號」候選單位,推薦張發明等127人為第三屆「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候選人,名單予以公示。
  • 德州高唐固河鎮:金暉助老 情暖冬日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今年82歲的王俊美老人是固河鎮固河村的「金暉助老」結對幫扶貧困戶,老人與其常年臥床的兒子兩人相依為命,老人的兒子因肢體一級殘疾導致常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固河鎮「金暉助老」志願者第一時間與老人進行結對幫扶,定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幫助老人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不久前,老人的兒子去世,給老人帶來不小的精神打擊。「金暉助老」志願者聽聞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來到老人家中,幫老人緩解悲痛情緒,叮囑老人保重身體。
  • 武漢高校學生發明「多功能助老床」獲全國大賽一等獎
    只需一鍵啟動,老人不用彎腰就可輕鬆實現直立上下床,通過手機可遠程遙控床上餐桌、定時藥箱、靠背輔助……近日,在成都舉辦的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現場決賽上,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學生作品「多功能助老床」憑藉人性化的創新設計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奪得全國大賽一等獎。
  • 「 慶國慶 迎中秋」暨全國助老之家老年節文藝慶典
    發展網(王文華)四川訊 同喜同賀中秋國慶,同歡同樂全國助老之家老年節慶典。9月30日,由四川助老之家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主辦的「 慶國慶迎中秋」暨全國助老之家老年節慶典順利舉行。慶祝此次佳節活動的助老之家有:龍泉助老之家、三道堰助老之家、新都助老之家、彭州助老之家、溫江助老之家、132廠助老之家、洪河助老之家、十陵助老之家、川建助老之家、新民場助老之家等各助老之家提前歡度中秋國慶。
  • 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浙江老年報聯合省委老幹部局共同發起...
    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浙江老年報聯合省委老幹部局共同發起「康乃馨」公益活動 2020年12月01日 05:35:35來源這是浙江老年報聯合省委老幹部局共同推出的「康乃馨」公益助老活動首場網絡直播,10餘萬人次在浙江新聞客戶端和抖音直播平臺圍觀。  浙江作為全國數字經濟先發地,小到個人消費,大到城市管理,數位技術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但全省老齡化率達22.87%,部分老年人也存在著智慧化的困擾。為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11月25日起,浙江老年報聯合省委老幹部局共同推出「康乃馨」公益助老活動。
  • 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我們在行動
    時光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又至一年末,埇橋區為加快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充分利用優勢資源,構建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環境,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四大亮點」促進了埇橋區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有序發展。
  • 太平養老強化科技創新應用 有效提升養老金管理服務
    佚名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不斷深入,在服務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養老保障需求的過程中,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我國領先的國有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養老」)自創立伊始就將創新基因植入自身企業文化,高度重視通過科技創新應用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感受。
  • 廈門900多名助老員入駐525個村居
    【優秀試點】 一刻鐘養老服務圈配置完善 去年8月,我市被民政部財政部確定為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市持續優化養老服務市場發展環境,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完善引導激勵政策,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