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使用「健康碼」無法進入超市購物,不會手機掛號只能排隊看病、結帳,菜場買菜卻被告知拒收現金……,智能技術日益成為橫亙在老年人和基本生活服務之間的「數字鴻溝」。
近日,上海銀行在全行範圍內動員開展「美好生活在您身邊」金融服務進社區系列活動,通過為老公益活動的形式,幫助老年客群更好使用和融入智慧社會,進一步提升該行養老金融服務能級。這也呼應了國務院最新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相關要求。
「美好生活在您身邊」為老服務
據了解,「美好生活在您身邊」金融服務進社區系列活動,將聯合周邊社區與街道,突出銀髮關懷與豐富多彩的為老服務,通過社區金融課堂與便民服務等形式,結合居民日常關注的金融熱點、風險防範及線上渠道使用等進行知識普及,幫助老年客戶了解金融產品、加強自身權益保護、跟上網際網路時代的步伐。
為解決老年客群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上海銀行將深入社區,教會老年群體健康碼、乘車碼、線上掛號、繳費充值、微信支付寶等常用功能的使用,以及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和電話銀行的使用方法。
事實上,在解決老年人數字金融應用方面,早在今年2月疫情期間,上海銀行就聯合行業協會、大型企業、新聞媒體等機構的25家單位發出倡議,教會父母長輩等身邊的老人「使用手機宅家技能,減少外出,守護家庭防線!」。具體包括手機購物、在線支付,獲取「隨申碼」並在各場景正確使用,以及銀行App查詢、存款等簡易操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
打造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上海作為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如何做好為老服務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上海銀行生在浦江之畔,長在市民身邊,20餘年來始終堅持做好為老服務工作。1998年成為上海市首批代發養老金銀行;2007與市老年基金會、老年學學會共同開啟「科技助老-百萬老人刷卡無障礙計劃」,迄今為止,每年有逾百人的老年志願者隊伍服務在我行各大網點;2013年,為迎合老年客戶使用存摺取款習慣,推出同業首臺存摺取款機;2014,電話銀行增加滬語服務專線,鄉音服務更親切易交流;2016年推出業界首款調大字體的老年版手機銀行……
進入數位化金融時代,為了讓老年人也能放心、輕鬆地體驗前沿的移動金融服務,上海銀行秉持「把簡單回歸客戶,把複雜留給銀行」的理念,在渠道、服務方面進一步升級優化,推出了一系列簡單好用的適老e產品,協助養老客戶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便利。
在網點,上海銀行全新升級了ITM機(智能櫃員機),櫃員可以為客戶提供面對面的服務指導,大大縮短了老年客戶存款單筆交易時間,服務也更加親切貼心。此外,開卡、發盾、理財、密碼等複雜業務辦理速度也較之前提升50%以上,服務效率大幅提升。
為了讓手機銀行更加「安全、簡單、好用」,上海銀行結合老年客戶的需求,對養老客戶專屬「美好生活版」手機銀行進行升級,增加了「刷臉登陸」、「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手段。
同時,豐富的金融功能可提供包括在線網點預約、一鍵客服撥打、精選理財推薦、線上財富管理、多種方式登錄、一站式資產總覽、紙質存單電子化展示、帳戶自動管理、轉帳隱形盾等智能特色服務,讓手機銀行更貼近老年客戶需求。
在電話服務上,上海銀行開設了養老e理財及滬語人工服務專線,一鍵即可接通,足不出戶也能做到安全儲蓄和理財,減少了老年客戶語言交流及業務辦理上的不便,開啟養老理財新方式。
上海銀行養老金融作為該行戰略特色業務之一,也獲得了社會公眾的認可和好評,榮獲《亞洲銀行家》評出的中國最佳養老金融服務獎。下一步,上海銀行將繼續圍繞「精品銀行」戰略願景,不斷推出適老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打造有溫度的養老金融品牌。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