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行養老金融:傾力打造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不會使用「健康碼」無法進入超市購物,不會手機掛號只能排隊看病、結帳,菜場買菜卻被告知拒收現金……,智能技術日益成為橫亙在老年人和基本生活服務之間的「數字鴻溝」。

  近日,上海銀行在全行範圍內動員開展「美好生活在您身邊」金融服務進社區系列活動,通過為老公益活動的形式,幫助老年客群更好使用和融入智慧社會,進一步提升該行養老金融服務能級。這也呼應了國務院最新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相關要求。

  「美好生活在您身邊」為老服務

  據了解,「美好生活在您身邊」金融服務進社區系列活動,將聯合周邊社區與街道,突出銀髮關懷與豐富多彩的為老服務,通過社區金融課堂與便民服務等形式,結合居民日常關注的金融熱點、風險防範及線上渠道使用等進行知識普及,幫助老年客戶了解金融產品、加強自身權益保護、跟上網際網路時代的步伐。

  為解決老年客群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上海銀行將深入社區,教會老年群體健康碼、乘車碼、線上掛號、繳費充值、微信支付寶等常用功能的使用,以及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和電話銀行的使用方法。

  事實上,在解決老年人數字金融應用方面,早在今年2月疫情期間,上海銀行就聯合行業協會、大型企業、新聞媒體等機構的25家單位發出倡議,教會父母長輩等身邊的老人「使用手機宅家技能,減少外出,守護家庭防線!」。具體包括手機購物、在線支付,獲取「隨申碼」並在各場景正確使用,以及銀行App查詢、存款等簡易操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

  打造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上海作為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如何做好為老服務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上海銀行生在浦江之畔,長在市民身邊,20餘年來始終堅持做好為老服務工作。1998年成為上海市首批代發養老金銀行;2007與市老年基金會、老年學學會共同開啟「科技助老-百萬老人刷卡無障礙計劃」,迄今為止,每年有逾百人的老年志願者隊伍服務在我行各大網點;2013年,為迎合老年客戶使用存摺取款習慣,推出同業首臺存摺取款機;2014,電話銀行增加滬語服務專線,鄉音服務更親切易交流;2016年推出業界首款調大字體的老年版手機銀行……

  進入數位化金融時代,為了讓老年人也能放心、輕鬆地體驗前沿的移動金融服務,上海銀行秉持「把簡單回歸客戶,把複雜留給銀行」的理念,在渠道、服務方面進一步升級優化,推出了一系列簡單好用的適老e產品,協助養老客戶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便利。

  在網點,上海銀行全新升級了ITM機(智能櫃員機),櫃員可以為客戶提供面對面的服務指導,大大縮短了老年客戶存款單筆交易時間,服務也更加親切貼心。此外,開卡、發盾、理財、密碼等複雜業務辦理速度也較之前提升50%以上,服務效率大幅提升。

  為了讓手機銀行更加「安全、簡單、好用」,上海銀行結合老年客戶的需求,對養老客戶專屬「美好生活版」手機銀行進行升級,增加了「刷臉登陸」、「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手段。

  同時,豐富的金融功能可提供包括在線網點預約、一鍵客服撥打、精選理財推薦、線上財富管理、多種方式登錄、一站式資產總覽、紙質存單電子化展示、帳戶自動管理、轉帳隱形盾等智能特色服務,讓手機銀行更貼近老年客戶需求。

  在電話服務上,上海銀行開設了養老e理財及滬語人工服務專線,一鍵即可接通,足不出戶也能做到安全儲蓄和理財,減少了老年客戶語言交流及業務辦理上的不便,開啟養老理財新方式。

  上海銀行養老金融作為該行戰略特色業務之一,也獲得了社會公眾的認可和好評,榮獲《亞洲銀行家》評出的中國最佳養老金融服務獎。下一步,上海銀行將繼續圍繞「精品銀行」戰略願景,不斷推出適老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打造有溫度的養老金融品牌。

(責任編輯:關婧)

相關焦點

  • 服務「養老一族」 智慧養老現金管理平臺已成型
    渤海銀行董事長李伏安(下圖)通過視頻為大賽致辭。 本次大賽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長三角一體化、完善養老護理體系、多渠道加快培養養老護理人員的決策部署精神,提升長三角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
  • 「資訊」不忘服務初心做有溫度的養老金融 廣發銀行推出自在鑽石卡
    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廣發銀行對客群進行了細分研究,在「自在卡」五心服務體系基礎上對產品和服務進行升級,推出「自在鑽石卡」,這也是廣發銀行在養老金融細分領域的創新實踐。成為「自在鑽石卡」持卡人,就可以享受廣發銀行提供的一站式養老規劃、專屬的養老金融產品和優越的銀行服務。許多人在談到「養老」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問題就是「如何提前作好規劃」。
  • 全國老齡辦關於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的通知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行動目標到2022年底,通過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開展志願服務、強化技能培訓、加大宣傳力度等措施,使用智能技術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讓更多的老年人用得上、願意用、用得好智能技術,充分保障在全社會智能化飛速發展過程中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推動實現老齡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人社服務進銀行便民惠民!濱州農商行打造智慧人社服務平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忠才 通訊員 劉凱迪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濱州農商銀行金融科技創新成果在自助渠道的運用,為客戶提供更加普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體驗,不斷提高自助渠道獲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濱州農商銀行府前一級支行創新打造智慧人社服務平臺
  • 廣州借時間銀行打造「初老服務老老」模式
    而廣州,正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初老服務老老」模式。  通過時間銀行助力養老事業  中華志願者協會專職副秘書長劉紅塵此前表示,目前國內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保障成為全國難題。在核心家庭養老功能衰退、提倡社會化養老的背景下,時間銀行成為「積極老齡化」理論的有效實踐。
  • 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我們在行動
    時光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又至一年末,埇橋區為加快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充分利用優勢資源,構建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環境,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四大亮點」促進了埇橋區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有序發展。
  • 破解助老養老社會大課題,如何進一步提升技術發明的「適老性」?
    據報導,作為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街道,上海江蘇路街道近日啟動了為轄區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的工作,一旦水錶讀數12小時內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就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會。資料圖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助老養老成為中國社會的大課題。儘管現在各類養老機構不斷健全,但居家養老依然是大多數老年人的第一選擇。
  • 上海銀行:堅定戰略轉型升級 賦能精品銀行建設
    將銀行專業服務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在養老、醫療、教育和科創等業務領域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銀行2020年三季報中,打造綠色金融體系,首次和該行提出的「六大金融」發展目標——普惠金融、供應鏈金融、科創金融、民生金融、跨境金融、投資銀行——平起平坐,成為該行探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上海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持續發力,動作不斷。
  • 深圳農行掌上銀行的探索與深耕 以數位化轉型賦能智慧金融服務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迅猛發展,萬物互聯、智能服務將對社會生產、企業經營、居民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簡稱「深圳農行」)在「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下,布局移動金融領域,讓「農行掌銀」走在了移動金融服務前列。  數據顯示,目前農業銀行個人掌銀月均活躍客戶規模達到超9000萬戶,深圳地區個人掌銀月活近200萬戶。
  • 農村老人如何養老?上海有不同服務模式,新的「三年計劃」也在起草中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17日報導:在上海的郊區,「農村就近照護養老模式」已經形成,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稱心的養老服務。在上海郊區如何養老?接下來,上海還要起草有關上海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新的「三年行動計劃」( 2021~2023年),讓農村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美好的晚年生活。
  • 渭城智慧養老進社區活動啟動
    近日,渭城區智慧養老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暨文匯路街道202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揭牌儀式在202所社區廣場舉行,現場為20餘位老年人發放了智慧養老體驗產品。渭城區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精心打造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品牌,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成尊老、敬老、助老、護老的溫馨家園,建成弘揚社會公德、展示精神風貌的靚麗窗口。
  • 是「真養老」還是「概念秀」 銀行養老理財產品值得買嗎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趙萌近期,針對老年人金融服務的「數字鴻溝」話題引發各方關注,隨之而來的,是包括銀行養老理財在內的養老金融也成為市場熱議話題。今年以來,銀行機構爭先布局養老金融,推出各類養老理財產品,而銷售情況卻並不樂觀。
  • 銀行發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產品設計短板隱現
    來源:中國經營報銀行發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產品設計短板隱現本報記者/郝亞娟/張榮旺/上海報導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發展居民個人養老金融需求和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顯。商業銀行擁有比較全面的金融資質,可以積極參與各個市場,由此可以通過豐富的投資策略打造多元化的產品,滿足不同養老客群的需求。「此外,部分產品在設計上引入了流動性安排,產品成立滿兩年後,每年將向投資者返還25%的份額,可以滿足投資者支付生活費用、醫養費用等日常開銷的需求,從而實現長期投資目標下的短期流動性安排。」 唐春豔補充道。
  • 浦發銀行牽手上馬打造「金融+體育」跨界合作新典範
    隨著國內體育活動的逐漸恢復,大家期盼已久的上海馬拉松如期而至。10月21日,上海馬拉松新聞發布會召開,宣布2020年上海馬拉松將於11月29日在外灘鳴槍開跑。  自今年起,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成為上海馬拉松的榮耀合作商,將全程參與賽事舉辦。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隱珠街道:居家養老「六助」服務送上門
    ,一個整體有品質的健康醫養服務體系日漸成熟。據了解,隱珠街道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轄區老年人人口分布情況,科學合理編制全街道養老設施布局規劃,按照區域不同、形式不同、各具特色、能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工作理念,在不同區域因地制宜搭建養老服務體系。
  • 《養老內參》2020年12月4日
    id=454&aid=859302020年上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總體「良好」7家「較差」上海市民政局3日公布的2020年上海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結果顯示,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總體「良好」,平均得分為77.9分,較2019年提高5.1分。有7家機構獲評「較差」。
  • 中關村銀行行長楊新軍:場景智慧金融 中小銀行的「思變」之路
    楊新軍介紹,中關村銀行是一家創新創業者的銀行,確定了場景智慧金融的發展路徑,探索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服務創新創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成為民營銀行支持科創小微企業的旗幟。楊新軍表示,相信未來場景金融將成為金融與科技充分融合的最佳試驗田。楊新軍認為,未來一定是誰掌握了場景優勢,誰就掌握了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未來中小商業銀行也必將向智慧運營及金融服務的供應商轉型。
  • 服貿會 | 光大科技:「金融×科技×產業」打造光大智慧金融新生態
    在近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永建在「2020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光大科技:「金融×科技×產業」打造光大智慧金融新生態》的主題演講,就金融科技價值加速體現、光大在打造金融新生態的實踐與探索和金融新生態創新方向三方面進行分享。
  • 三湘銀行行長夏博輝:打造數字產業銀行,讓銀行服務隨時可得
    問:三湘銀行是如何組建自身金融科技人才隊伍的?夏博輝:三湘銀行為了應對金融業環境不斷變化、建設金融科技基礎迎接各項挑戰,提出打造技術型銀行的戰略: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申報取得階段性進展;已獲得各項發明專利、外觀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超過70項。
  • 服務概念車開進工商銀行新一代智慧銀行旗艦店
    「智慧銀行」現在已不是一個新名詞,但是有ICBC服務概念車的智慧銀行你見過嗎?換卡不換號立等可取的智能制卡機你用過嗎?可大額取現還能自助綑紮的智能櫃員機想嘗試一下嗎?12月31日,中國工商銀行在北京金融街發布新一代智慧銀行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