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農行掌上銀行的探索與深耕 以數位化轉型賦能智慧金融服務

2020-12-27 新華網廣東頻道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迅猛發展,萬物互聯、智能服務將對社會生產、企業經營、居民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簡稱「深圳農行」)在「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下,布局移動金融領域,讓「農行掌銀」走在了移動金融服務前列。

  數據顯示,目前農業銀行個人掌銀月均活躍客戶規模達到超9000萬戶,深圳地區個人掌銀月活近200萬戶。

  據悉,深圳農行採取多種方式提升掌銀的線上經營能力。其中,深圳農行響應總行號召,在全行範圍內抽調有科技背景的青年員工組成「掌銀5.0項目組」,推進項目驗證實施,獲得總行掌銀「礪劍」挑戰賽第三名;舉辦分行網絡金融專題培訓,成立「掌銀5.0線上經營青年突擊隊」,形成了多個能在業務經營中快速落地、複製轉化的線上營銷方案,夯實線上經營意識,提升線上經營能力。

  在業務協同與優化方面,深圳農行藉助掌銀5.0上線契機推出多項舉措,包括加快改造優化本地「掌銀特色頻道+公眾號+微服務小程序」、建立「掌銀為主、微銀行為輔」的服務矩陣、升級本地智能優惠中心等措施,通過業技融合,全面提升分行線上經營能力。

  此外,深圳農行還通過多種渠道協同打造多樣化的頭部流量:增強互動,推廣「社交+掌銀」的「獲客」新模式;依託場景,開展體驗式營銷;開放合作,拓寬企業掌銀「獲客」渠道等。

  數位化轉型,自然離不開智慧營銷體系,為此,深圳農行打造360度客戶視圖,推進「千人千面」的大數據精準營銷,基本實現客戶需求的實時感知、產品服務的精準匹配、客戶體驗的改善,產品交叉銷售率、線上活躍客戶數、客戶滿意度提升。

  據介紹,深圳分行還從智能化匹配、高頻產品沉澱等方面著手,提升農行掌銀的用戶體驗。依託智能引擎,農行掌銀全面創新數字增值產品和服務——優化「T+0」資產視圖,推出「T+0」負債視圖,完善資產負債圖,提供財富管家服務,並優化掌銀小秘書、年度帳單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為深耕個人用戶的消費場景,農行掌銀還構建了高頻生活消費場景金融體系。圍繞衣食住行遊娛醫教等高頻生活消費場景,推動便民繳費、智慧商圈、智慧醫療、智慧政務等核心場景的建設和推廣。(王玥)

(責任編輯:俞歡)

相關焦點

  • 深圳農行掌上銀行的探索與深耕
    這其中,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簡稱「深圳農行」)在「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下,深入布局移動金融領域,憑藉不斷地探索與「先行先試」,讓「農行掌銀」走在了移動金融服務的前列。數據顯示,目前農業銀行個人掌銀月均活躍客戶規模達到超9000萬戶,深圳地區個人掌銀月活近200萬戶。 業技融合 全面提升線上經營能力 無手機不銀行,無移動不金融。
  • 「聚焦杭州農行數位化轉型①」「開放銀行」,讓銀行服務無處不在
    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基石——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必須趕上數位化革命的前進步伐!劇變,從未像今天這般猛烈。但這,也是時代進步的真實寫照。2019年初,中國農業銀行制定了「推進數位化轉型 再造一個農業銀行」的戰略目標,全面推進產品、營銷、渠道、運營、風控、決策等全面數位化轉型和線上線下一體化深度融合。
  • 小支行的「大智慧」農行湖南隆回縣支行數位化轉型側記_普惠金融...
    在網際網路金融蓬勃發展的大趨勢下,農行湖南隆回縣支行積極迎接「網際網路+」時代,以「創新智慧金融、打造綠色生活」為理念,以客戶體驗為創新驅動,堅持把發展電子銀行業務作為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擴大服務覆蓋面的突破口,不斷豐富電子渠道產品種類、提升產品品質,整合發揮自身優勢,構建涵蓋「網絡金融、語音金融、移動金融、自助金融、電商金融」為主的線上線下金融服務體系
  • 數位化觀察之三十四:把握數字奇點 賦能銀行轉型——訪神州信息...
    金融服務向移動化、數位化、智能化轉變,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甚為關鍵,銀行如何借力金融科技為金融服務賦能,是很多銀行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金融科技也已成為銀行業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內在需要和重要選擇。
  • 攜手建設銀行、西電集團,軟通動力為企業金融數位化轉型加速
    伴隨數字經濟的步伐,金融業數位化不斷提速。近日,軟通動力憑藉成熟卓越的產品和高效的交付能力,連續中標建設銀行(– –,診股)「建信金融科技企業財資管理項目」和西電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新一代核心業務信息系統及渠道服務系統項目」,持續助力金融行業實現業務模式創新和服務能力轉型。
  • 加速數位化轉型|金智維RPA助力華融湘江銀行打造智慧數字員工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面對「非接觸式」金融服務需求和數位化運營要求,各大銀行在提升數位化能力方面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為了順應當前發展趨勢,銀行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加強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為推動銀行運營管理變革和業務創新提供技術支持,進而實現數位化轉型並在應用領域打造智慧數字員工。
  • 「16213+」,長沙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密碼
    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擠壓市場、客群規模紅利消退等因素,使傳統銀行陷入生存危機,銀行紛紛謀求數位化轉型進行自救。在金融科技的賦能下,銀行的生態構建、場景設計、架構重塑、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智能風控、精準營銷等方面均取得不少突破。不過,現實情況是,大型銀行已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搶佔發展先機,而城商行被甩在後頭,人才、技術力量處於劣勢。
  • 農行謝凱:銀行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數字中國建設的金融基礎設施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0日,「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謝凱參加了本次峰會,並就銀行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話題發表了演講。
  • 選讀|招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兩大App月活躍用戶突破1億,零售金融數位化轉型追星逐辰,公司金融數位化轉型向「南」而行;雲計算能力行業領先,開放的數位化基礎設施雲臺初壘……招商銀行已然掌握了傳統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道」,探索出一條清晰的「術」,逐漸打開了未來發展空間。
  • 深圳農商銀行遷駐新總部 大灣區建設再添金融動能
    相信深圳農商銀行一定會堅持金融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服務於當地經濟發展,服務於實體經濟。」「寶安區一直是我行經營發展的核心區域和重要增長極,寶安中心區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最前沿,是深圳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為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機遇和平臺。」深圳農商銀行董事長李光安坦言,「未來以新總部大樓搬遷為契機,以數位化轉型為主要方向推動金融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 ...智慧金融的「擺渡人」|智慧金融|華為|數位化轉型|布萊特·金|...
    而通過新型技術,金融行業將可以進一步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和內部運轉效能,實現更加優秀的服務能力,以及更大的價值回報。對金融行業而言,業務層面的創新需求是其數位化轉型的主要動力,而今年的疫情導致用戶的使用習慣,成為新的考量內容之一。如何補足自身數位化轉型方面可能存在的短板,已經是銀行不容迴避的發展命題,這又對整個數位化轉型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 農行山東省分行以數位化轉型賦能「三轉合一」
    人民網濟南12月18日電 近年來,農行山東省分行創新推進運營數位化轉型,積極助推「三轉合一」(網點轉型、零售轉型、對公轉型),近日,正式投產「數字運營」模塊,全面上線「九大功能」,推進運營轉型進程,提升客戶服務質效。
  • 泰隆銀行湖州分行:科技賦能 探索金融服務改革
    泰隆銀行湖州分行:科技賦能 探索金融服務改革 2020-12-20來源:浙江在線通訊員 徐佳   泰隆銀行湖州分行立足小微金融的服務特點,充分利用科技平臺,通過線上化形式,利用科技賦能探索金融服務改革,為小微企業提供更便利、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在浙江銀保監局和湖州銀保監分局的具體指引下,泰隆銀行湖州分行積極推廣PAD金融移動服務平臺和信貸中臺集中作業。PAD是一個沒有現金的「移動網點」,可完成90%以上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常規性綜合業務。
  • 選讀|廈門銀行:「移動優先」打造對公業務數位化轉型新門戶
    數位化轉型實踐在數位化建設過程中,銀行高層深度參與,通過數位化戰略小組的統籌,建立了強大的IT架構,給予資源傾斜激勵,強化支撐體系,確保數位化戰略落地。「廈行e企管」在實施過程中採取賦能工作方式和敏捷開發方式,業務功能分步建設,逐步迭代完善。
  • 數位化轉型成共識招商銀行薪福通大手筆擁抱數位化「薪」時代
    為助推企業人力資源的數位化轉型,近日深耕企業薪資代發業務領域的招商銀行正式上線升級版企業薪酬福利代發數位化服務平臺——「薪福通2.0」,實現企業一鍵接入,即可免費獲得薪資人事、個稅財務、工會福利等薪酬福利一站式數字金融服務體系。
  •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全面加快金融數位化轉型步伐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範一飛:全面加快金融數位化轉型步伐 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昨日在深圳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出席峰會並發表致辭時表示,「十四五」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數位化如何賦能煤炭物流智慧轉型
    原標題:數位化如何賦能煤炭物流智慧轉型   當前,以煤炭為代表的大宗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銀行已然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排頭兵,數位化改革的意識覺醒也終於從頭部企業延伸到了中小銀行。然而,對於中小銀行來說,實現數位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對於數位化轉型,平安集團聯席CEO兼執行董事陳心穎認為,這是銀行的「生死之戰」。 這樣的比喻不無道理。數字金融、數字銀行、數字支付、數字清算、數字結算、數字信貸……在經歷了2020年疫情黑天鵝之後,業內外人士均能清醒的感受到,數字經濟可以充分解決線下市場和行為,且數位化應用下的服務渠道可以為客戶和自身提供更多的便捷。
  • 上海銀行:堅定戰略轉型升級 賦能精品銀行建設
    作為發源於上海、深耕長三角地區的商業銀行,上海銀行85%的分支機構分布在長三角地區。上海銀行堅持區域發展定位,持續加大對長三角地區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社會民生、普惠金融等領域的信貸支持,積極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從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到「三大任務一大平臺」的國家戰略,上海銀行始終緊抓戰略機遇、深耕區域市場,為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
  • 聚焦金融數位化轉型,首屆金融影響力論壇暨財經內容創作者大會圓滿...
    首屆金融影響力論壇暨財經內容創作者大會以「數字無界,價值共生」為主題,聚焦數位化轉型的更多內涵,借鑑當前業界領先的數位化經驗,探討金融機構轉型升級之路,重構競爭模式。此次活動除了線下的盛會,還在深圳廣播電視集團新媒體客戶端 壹深圳、抖音創財經號、今日頭條創財經號、西瓜創財經號、微吼等直播平臺線上同步直播,超過 10 萬金融從業人員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