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杭州農行數位化轉型①」「開放銀行」,讓銀行服務無處不在

2020-12-14 杭州日報

【編者按】

變化,是時代永恆的旋律。

隨著全球網際網路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經歷了電子銀行、網絡銀行、移動銀行後,有著百年歷史的銀行業已經全面步入4.0時代——金融服務數位化革命的大門正在加速開啟。

當前,數字經濟是趨勢,更是現實。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爆發式發展。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基石——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必須趕上數位化革命的前進步伐!

劇變,從未像今天這般猛烈。但這,也是時代進步的真實寫照。

2019年初,中國農業銀行制定了「推進數位化轉型 再造一個農業銀行」的戰略目標,全面推進產品、營銷、渠道、運營、風控、決策等全面數位化轉型和線上線下一體化深度融合。

作為全國農行系統內的標杆,近年來,杭州分行先行先試,搶抓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發展機遇,全行上下凝聚共識,把「數位化轉型」作為杭州分行重要經營戰略,不斷加大力度打造業務發展的新引擎。

面對銀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銀行如何華麗轉身?「唯有主動擁抱數位化轉型,才能突出重圍、實現彎道超車」——杭州農行給出了它的答案。

近日,記者走進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近距離感受杭州農行在數位化轉型進程中的思考、行動,以及細節處的點滴變化。

本組稿件將分為三篇,分別關注杭州農行的「開放銀行」「線上金融」和「智慧場景」等方面的探索與創新。今天推出第一篇。

12月11日 杭州日報《科技×金融》新聞版。

【聚焦杭州農行數位化轉型系列報導①】

杭州農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

「開放銀行」,讓銀行服務無處不在

作為國內連鎖水果品牌的領軍企業之一,來自杭州的「鮮豐水果」,與全球300多個種植基地有合作,旗下擁有門店近2000家。不過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家門店以及線上APP 支付結算體系複雜、成本高的弊端開始顯現。

好在,杭州農行提供的「綜合收銀臺+連鎖零售業」解決方案,幫助「鮮豐水果」解決了上述難題——前不久,「鮮豐水果」綜合收銀臺項目順利完成全市、全省及全國門店支付渠道切換,實現了全國所有門店的前端微信和掌銀支付收款。

據杭州農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綜合收銀臺」,其實就是為企業所有門店和線上App提供統一支付、統一對帳、統一清分服務。通過這項服務,不僅簡化了支付結算體系,還為企業提供了優惠的手續費,為企業節約了運營成本。此外,基於「綜合收銀臺」訂單的實時交易數據,又幫助企業隨時掌握加盟門店的真實交易情況,精確計算授信額度,解決加盟商貸款難的問題。

「鮮豐水果」農行綜合收銀臺登錄界面。

你的電子帳戶將變身「平臺錢包」

記者了解到,「鮮豐水果」綜合收銀臺項目是全國農行系統首個涉及聚合支付、平臺清分、場景促銷、供應鏈融資等綜合性應用的綜合收銀臺項目,全面滿足了企業支付結算需求,目前日交易量超7萬筆,日交易額超300萬元,為數位化轉型和打造網際網路鏈式金融提供了樣板。

「作為杭州金融業應用科技手段助力經濟復甦的成功案例,全省各地多名因此受惠的鮮豐水果加盟店店主還特地向我們寄來了感謝信。」農行杭州分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項衛鋒透露,包括「鮮豐水果」在內,「綜合收銀臺」如今已成功上線多個項目。「其中,僅農夫山泉項目日均交易就超35萬筆,成為覆蓋全國的掌銀大場景。」

「綜合收銀臺」,還僅僅是杭州農行打造「開放銀行」體系中的一環。為大力支持「開放銀行」建設,近年來,杭州農行與多家網際網路平臺達成業務合作,創新合作模式,將「電子帳戶」打造成「平臺錢包」,為平臺客戶提供開立電子帳號、資金流轉、充值消費、理財融資等一站式金融服務。目前,已有效對接京東金融、網易等多家全國頭部網際網路平臺客戶,打造了線上服務的新生態。

「綜合收銀臺」幫助企業解決支付結算等各項需求。

那麼,「開放銀行」究竟是什麼?有銀行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的銀行是一種服務,而不是一處場所,銀行的產品需要無縫嵌入到各個場景和生態中。「開放銀行(Open Bank),就好像將銀行網點開到網際網路和生活的每個角落。除了支付之外,更深入到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生產經營等生活的各個高頻場景中。它是銀行構建的一個新物種。」

「銀行服務無所不在,恰恰不在銀行網點」

值得注意的是,「開放銀行」的提出,讓傳統銀行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應用。今年1月,農業銀行開放銀行平臺上線,就全面啟動了對外服務,向外輸出農行的金融科技實力。

「深刻把握銀行4.0時代金融服務新需求,將『開放銀行』作為當前金融服務的制高點,作為決定未來核心競爭力的大事要事來抓。」杭州農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強化平臺融合,打造共享共贏的開放銀行體系,他們正在探索走出一條具有杭州特色的農行數位化轉型之路。

項衛鋒認為,在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進程中,杭州農行也迎來了數位化轉型的絕佳機遇。他告訴記者,杭州的電商平臺佔據了全國三分之一,而相應的電商線上交易量則佔到全國一半以上。「這些條件,非常利於我們推進『開放銀行』建設——把農行的金融產品,融入到各大電商平臺中。」

「在銀行4.0時代,未來金融服務將無處不在,但恰恰不在銀行網點。推進『開放銀行』建設,其實體現的就是這個理念。」項衛鋒告訴記者。

「未來的銀行一定是數位化銀行。現在,我們線上業務的比重正在越來越大,服務渠道也越來越線上化,再過若干年,線上業務模式必將進一步成為主流。」項衛鋒說。

「客戶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

記者發現,目前,杭州農行「開放銀行」已經落地同花順、網易等網際網路平臺。以同花順平臺為例,其與同花順公司旗下基金銷售公司就已展開了包括基金支付、開放銀行開戶等層面的業務合作。

據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強介紹,同花順基金銷售公司主要從事基於網際網路的第三方基金銷售業務,目前已代理銷售96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產品數量達7500餘個。

「從我們2012年拿到基金銷售牌照開始,就和農行達成了合作。投資者在平臺上買賣基金時,資金的支付、劃轉、結算,都得到了農行的支持。」吳強透露,經過前期大量的技術對接,當前公司還正與農行開展基於Ⅱ類電子帳戶的業務。「系統已經調試成功,不久之後,投資者在同花順平臺開通Ⅱ類帳戶後,將可以直接購買到農銀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類產品、權益類產品。」

位於杭州餘杭區的同花順公司大門處。

項衛鋒則表示,通過這種方式,杭州農行將實現金融服務進一步觸達客戶,打造新的競爭優勢。他還透露,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杭州農行已經輸出超25項產品,涉及幾百個接口。

同花順作為杭州金融科技類公司領頭羊,又如何看待傳統銀行的數位化轉型?

「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網際網路企業,我們始終認為,客戶在哪裡,我們的服務就在哪裡。」吳強告訴記者,當下的消費金融產品的客戶群體已經非常習慣使用數位化產品,特別是年青一代客戶,他們天然就對網際網路、手機上各類APP應用非常熟悉,願意嘗試新服務、新應用。

「客戶聚集在數字端,那數位化轉型就是一條必由之路。像農行這樣的大型銀行,他們的數位化轉型,一定會給包括同花順用戶在內的客戶帶來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杭州農行和同花順雙方,未來的合作空間無疑是巨大的。」吳強說。

記者|黃宇翔

編輯|吳靜

相關焦點

  • 深圳農行掌上銀行的探索與深耕 以數位化轉型賦能智慧金融服務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迅猛發展,萬物互聯、智能服務將對社會生產、企業經營、居民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簡稱「深圳農行」)在「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下,布局移動金融領域,讓「農行掌銀」走在了移動金融服務前列。  數據顯示,目前農業銀行個人掌銀月均活躍客戶規模達到超9000萬戶,深圳地區個人掌銀月活近200萬戶。
  • 選讀|招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兩大App月活躍用戶突破1億,零售金融數位化轉型追星逐辰,公司金融數位化轉型向「南」而行;雲計算能力行業領先,開放的數位化基礎設施雲臺初壘……招商銀行已然掌握了傳統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道」,探索出一條清晰的「術」,逐漸打開了未來發展空間。
  • 深圳農行掌上銀行的探索與深耕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迅猛發展,5G建設被寫入國家戰略,萬物互聯、智能服務將對社會生產、企業經營、居民生活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尤其對各大商業銀行推出的掌上銀行而言,從支付到理財,再到融資,客戶都希望獲得更加隨時、隨手、隨心的金融服務體驗,從以往「千人一面」的標準服務,轉變為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千人千面」的智能服務。
  • 「16213+」,長沙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密碼
    場景取勝:數字賦能業務,精準捕捉流量開放銀行是傳統銀行數位化轉型的突破口,其中,渠道一體化建設及產品場景化創新是兩個重要抓手。在渠道上,長沙銀行一方面積極推進網點智能化轉型,平均離櫃率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做優線上服務,上線開放銀行平臺,實現19個服務的標準化輸出,推動15個外部客戶對接和8家業務應用落地,網絡客戶數、呼啦生態圈客戶、掃碼支付交易都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目前,該行核心業務場景已實現100%線上化,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實現大幅提升,成為中小銀行擁抱金融科技的樣本銀行。
  • 數位化觀察之三十四:把握數字奇點 賦能銀行轉型——訪神州信息...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走訪了有30多年金融信息化建設經歷的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信息」),專訪董事長郭為,分享其在金融科技領域自主創新、產業融合、構建生態等助力銀行轉型的理念及實踐。 謀奇點 戰略聚焦金融科技 「技術奇點引爆數字服務經濟。當雲、5G、AI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各行各業將進入數字服務經濟的時代。
  • 銀行轉型,開放者贏
    金融數位化、場景化是大勢所趨,與場景的融合、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只會越來越緊密,這是未來行業演化的大邏輯。因此,保持開放心態,積極擁抱場景、擁抱科技公司,依舊是銀行業轉型的主旋律。共同進化線上與線下最大的不同,是連接觸點和頻次的增多。
  • 銀行股V字反轉:進擊的APP與數位化狂奔
    經歷了過去幾年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金融數位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用戶習慣養成已經完成。包括在線支付、借貸、理財等市場已經相當成熟,如今金融科技公司面臨「強監管」,持牌金融機構有了迎頭趕上的「窗口期」。 因此可以看到,這一波銀行股上漲最猛的大都是零售見長的銀行,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受益於零售金融市場的重新分割。
  • 農行謝凱:銀行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數字中國建設的金融基礎設施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0日,「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謝凱參加了本次峰會,並就銀行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話題發表了演講。
  • 中原銀行王軍:銀行數位化轉型需破解「數據孤島」難題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王軍在24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銀行峰會」上,談到後疫情時代銀行數位化轉型之道,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認為,「無論是從宏觀角度還是銀行自身發展而言,在數字經濟大潮之下,商業銀行始終面臨能力短板和本領恐慌,數位化轉型已迫在眉睫
  • 《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未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是技術創新
    在下午進行的金融行業數位化分論壇中,京東數科聯合經濟觀察報、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邀請眾多行業專家、大咖,共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發展趨勢。會上,《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以視頻形式暢談自己對於全球銀行數位化趨勢的看法,並與現場嘉賓遠程分享了在新興生態系統中,企業該如何確保自身的價值和競爭力。
  • 《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未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是技術創新
    在下午進行的金融行業數位化分論壇中,京東數科聯合經濟觀察報、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邀請眾多行業專家、大咖,共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發展趨勢。會上,《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以視頻形式暢談自己對於全球銀行數位化趨勢的看法,並與現場嘉賓遠程分享了在新興生態系統中,企業該如何確保自身的價值和競爭力。
  • 數位化觀察之五十四:數位化轉型,銀行應當做些什麼?
    數位化轉型的動力終究還是來自於數位化技術,銀行過於偏重應用型的技術管理能力定位、企業架構在技術管理中指導性作用的不足都是面向數位化轉型時需要克服的問題。企業轉型是企業對內外部環境變化的綜合反應,轉型意味著企業的長期經營目標、業務模式、組織結構、資源配置等方方面面的整體改變,因此,轉型的決策通常要由領導層做出,而領導層做出的轉型決策通常體現為企業戰略,銀行數位化轉型正是銀行應對數位化發展趨勢和跨界競爭的一種戰略。所以,數位化轉型的起點,對銀行而言是戰略轉型,通過戰略設定新的發展方向,通過戰略統一企業的整體認知,進而形成統一的行為。
  • 小支行的「大智慧」農行湖南隆回縣支行數位化轉型側記_普惠金融...
    為深入推進「智慧銀行」建設,農行隆回縣支行提出「物理網點+網絡金融」網點建設轉型理念,以物理網點為支撐,加快電子銀行產品推廣,進一步完善智慧服務體系。  隨著農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等電子銀行業務的日趨成熟,該行還不斷加強對各類電子銀行的普及宣傳活動,優化客戶體驗,以企業網銀、理財、代發工資等產品為重點,編制下發服務對策,針對不同層面開展專項輔導;持續推進電子銀行業務「六走進」和「掃街」等營銷活動,有效提高了電子銀行的普及率。
  • 江蘇銀行沈蓓潔:新爆款「隨e融」領銜數位化轉型新氣象
    江蘇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助理沈蓓潔江蘇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助理沈蓓潔出席本次年度盛典,並就江蘇銀行數位化轉型現有成果和未來展望發表了主題演講。新引擎:智慧化引領全盤戰略布局沈蓓潔首先通過簡述歷史沿革,回顧了江蘇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演進。
  • 三湘銀行行長夏博輝:打造數字產業銀行,讓銀行服務隨時可得
    前言:2016年正式開業的三湘銀行是湖南省目前唯一的一家民營銀行,該行的使命是「做最偉大的數字產業銀行,讓銀行成為一種隨時可得的服務」。從使命中就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家極為注重數位化轉型和應用的銀行。三湘銀行行長夏博輝夏博輝認為,商業銀行在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來源於業務流程創新、技術架構轉型、內部管理容錯、外部環境競爭這四大方面。
  • 選讀|廈門銀行:「移動優先」打造對公業務數位化轉型新門戶
    本文為新書《銀行數位化轉型:路徑與策略》中廈門銀行文章縮略版對公業務作為傳統銀行業務的中流砥柱,由於其服務客群的特殊性,數位化轉型步伐相對滯後。近年來,銀行對公業務發展面臨著國內宏觀經濟發展放緩、資產荒、信貸投放乏力等一系列挑戰,對公業務收入貢獻佔比不斷收窄,對公存款增速回落迅速。
  • 攜手建設銀行、西電集團,軟通動力為企業金融數位化轉型加速
    伴隨數字經濟的步伐,金融業數位化不斷提速。近日,軟通動力憑藉成熟卓越的產品和高效的交付能力,連續中標建設銀行(– –,診股)「建信金融科技企業財資管理項目」和西電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新一代核心業務信息系統及渠道服務系統項目」,持續助力金融行業實現業務模式創新和服務能力轉型。
  • 誰是中國開放銀行時代的Marqeta?
    而金融科技,為資金流動的場景提供了數位化轉型的條件,使得任何和資金流有關的功能獲得數位化升級。開放銀行推動企業數位化支付的新基建有觀點認為,企業支付的數位化能夠為實體企業數位化轉型打開全新通路,成為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一環。支付作為一種支付手段,首要解決的是企業資金流動的問題,也是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的第一步。
  • 數位化轉型成共識招商銀行薪福通大手筆擁抱數位化「薪」時代
    為助推企業人力資源的數位化轉型,近日深耕企業薪資代發業務領域的招商銀行正式上線升級版企業薪酬福利代發數位化服務平臺——「薪福通2.0」,實現企業一鍵接入,即可免費獲得薪資人事、個稅財務、工會福利等薪酬福利一站式數字金融服務體系。
  • 「財經縱橫」陳道富:內嵌於產業和價值的開放銀行將創造一片共贏的...
    且轉型的緊迫性越來越強。銀行業過去增長較快、規模較大的資產,如基礎設施、房地產以及一些優勢企業,其擴張正面臨瓶頸,銀行不得不尋找新的資產擴張對象,下沉業務重心,關注原來的長尾客戶。同時,銀行也面臨著數位化時代的衝擊。銀行需要應對數位化衝擊帶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