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變化,是時代永恆的旋律。
隨著全球網際網路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經歷了電子銀行、網絡銀行、移動銀行後,有著百年歷史的銀行業已經全面步入4.0時代——金融服務數位化革命的大門正在加速開啟。
當前,數字經濟是趨勢,更是現實。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爆發式發展。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基石——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必須趕上數位化革命的前進步伐!
劇變,從未像今天這般猛烈。但這,也是時代進步的真實寫照。
2019年初,中國農業銀行制定了「推進數位化轉型 再造一個農業銀行」的戰略目標,全面推進產品、營銷、渠道、運營、風控、決策等全面數位化轉型和線上線下一體化深度融合。
作為全國農行系統內的標杆,近年來,杭州分行先行先試,搶抓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發展機遇,全行上下凝聚共識,把「數位化轉型」作為杭州分行重要經營戰略,不斷加大力度打造業務發展的新引擎。
面對銀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銀行如何華麗轉身?「唯有主動擁抱數位化轉型,才能突出重圍、實現彎道超車」——杭州農行給出了它的答案。
近日,記者走進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近距離感受杭州農行在數位化轉型進程中的思考、行動,以及細節處的點滴變化。
本組稿件將分為三篇,分別關注杭州農行的「開放銀行」「線上金融」和「智慧場景」等方面的探索與創新。今天推出第一篇。
12月11日 杭州日報《科技×金融》新聞版。
【聚焦杭州農行數位化轉型系列報導①】
杭州農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步伐
「開放銀行」,讓銀行服務無處不在
作為國內連鎖水果品牌的領軍企業之一,來自杭州的「鮮豐水果」,與全球300多個種植基地有合作,旗下擁有門店近2000家。不過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家門店以及線上APP 支付結算體系複雜、成本高的弊端開始顯現。
好在,杭州農行提供的「綜合收銀臺+連鎖零售業」解決方案,幫助「鮮豐水果」解決了上述難題——前不久,「鮮豐水果」綜合收銀臺項目順利完成全市、全省及全國門店支付渠道切換,實現了全國所有門店的前端微信和掌銀支付收款。
據杭州農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綜合收銀臺」,其實就是為企業所有門店和線上App提供統一支付、統一對帳、統一清分服務。通過這項服務,不僅簡化了支付結算體系,還為企業提供了優惠的手續費,為企業節約了運營成本。此外,基於「綜合收銀臺」訂單的實時交易數據,又幫助企業隨時掌握加盟門店的真實交易情況,精確計算授信額度,解決加盟商貸款難的問題。
「鮮豐水果」農行綜合收銀臺登錄界面。
你的電子帳戶將變身「平臺錢包」
記者了解到,「鮮豐水果」綜合收銀臺項目是全國農行系統首個涉及聚合支付、平臺清分、場景促銷、供應鏈融資等綜合性應用的綜合收銀臺項目,全面滿足了企業支付結算需求,目前日交易量超7萬筆,日交易額超300萬元,為數位化轉型和打造網際網路鏈式金融提供了樣板。
「作為杭州金融業應用科技手段助力經濟復甦的成功案例,全省各地多名因此受惠的鮮豐水果加盟店店主還特地向我們寄來了感謝信。」農行杭州分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項衛鋒透露,包括「鮮豐水果」在內,「綜合收銀臺」如今已成功上線多個項目。「其中,僅農夫山泉項目日均交易就超35萬筆,成為覆蓋全國的掌銀大場景。」
「綜合收銀臺」,還僅僅是杭州農行打造「開放銀行」體系中的一環。為大力支持「開放銀行」建設,近年來,杭州農行與多家網際網路平臺達成業務合作,創新合作模式,將「電子帳戶」打造成「平臺錢包」,為平臺客戶提供開立電子帳號、資金流轉、充值消費、理財融資等一站式金融服務。目前,已有效對接京東金融、網易等多家全國頭部網際網路平臺客戶,打造了線上服務的新生態。
「綜合收銀臺」幫助企業解決支付結算等各項需求。
那麼,「開放銀行」究竟是什麼?有銀行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的銀行是一種服務,而不是一處場所,銀行的產品需要無縫嵌入到各個場景和生態中。「開放銀行(Open Bank),就好像將銀行網點開到網際網路和生活的每個角落。除了支付之外,更深入到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生產經營等生活的各個高頻場景中。它是銀行構建的一個新物種。」
「銀行服務無所不在,恰恰不在銀行網點」
值得注意的是,「開放銀行」的提出,讓傳統銀行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應用。今年1月,農業銀行開放銀行平臺上線,就全面啟動了對外服務,向外輸出農行的金融科技實力。
「深刻把握銀行4.0時代金融服務新需求,將『開放銀行』作為當前金融服務的制高點,作為決定未來核心競爭力的大事要事來抓。」杭州農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強化平臺融合,打造共享共贏的開放銀行體系,他們正在探索走出一條具有杭州特色的農行數位化轉型之路。
項衛鋒認為,在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進程中,杭州農行也迎來了數位化轉型的絕佳機遇。他告訴記者,杭州的電商平臺佔據了全國三分之一,而相應的電商線上交易量則佔到全國一半以上。「這些條件,非常利於我們推進『開放銀行』建設——把農行的金融產品,融入到各大電商平臺中。」
「在銀行4.0時代,未來金融服務將無處不在,但恰恰不在銀行網點。推進『開放銀行』建設,其實體現的就是這個理念。」項衛鋒告訴記者。
「未來的銀行一定是數位化銀行。現在,我們線上業務的比重正在越來越大,服務渠道也越來越線上化,再過若干年,線上業務模式必將進一步成為主流。」項衛鋒說。
「客戶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
記者發現,目前,杭州農行「開放銀行」已經落地同花順、網易等網際網路平臺。以同花順平臺為例,其與同花順公司旗下基金銷售公司就已展開了包括基金支付、開放銀行開戶等層面的業務合作。
據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強介紹,同花順基金銷售公司主要從事基於網際網路的第三方基金銷售業務,目前已代理銷售96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產品數量達7500餘個。
「從我們2012年拿到基金銷售牌照開始,就和農行達成了合作。投資者在平臺上買賣基金時,資金的支付、劃轉、結算,都得到了農行的支持。」吳強透露,經過前期大量的技術對接,當前公司還正與農行開展基於Ⅱ類電子帳戶的業務。「系統已經調試成功,不久之後,投資者在同花順平臺開通Ⅱ類帳戶後,將可以直接購買到農銀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類產品、權益類產品。」
位於杭州餘杭區的同花順公司大門處。
項衛鋒則表示,通過這種方式,杭州農行將實現金融服務進一步觸達客戶,打造新的競爭優勢。他還透露,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杭州農行已經輸出超25項產品,涉及幾百個接口。
同花順作為杭州金融科技類公司領頭羊,又如何看待傳統銀行的數位化轉型?
「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網際網路企業,我們始終認為,客戶在哪裡,我們的服務就在哪裡。」吳強告訴記者,當下的消費金融產品的客戶群體已經非常習慣使用數位化產品,特別是年青一代客戶,他們天然就對網際網路、手機上各類APP應用非常熟悉,願意嘗試新服務、新應用。
「客戶聚集在數字端,那數位化轉型就是一條必由之路。像農行這樣的大型銀行,他們的數位化轉型,一定會給包括同花順用戶在內的客戶帶來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杭州農行和同花順雙方,未來的合作空間無疑是巨大的。」吳強說。
記者|黃宇翔
編輯|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