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銀行行長楊新軍:場景智慧金融 中小銀行的「思變」之路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中關村銀行行長楊新軍:場景智慧金融,中小銀行的「思變」之路

11月11日,北京中關村銀行行長楊新軍出席「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中小機構主題論壇」,發表題為《場景智慧金融:中小銀行的「思變」之路》的主題演講。

楊新軍介紹,作為一家民營銀行,中關村銀行是在中小金融機構轉型需求迫切,以及以信息技術作為核心成長起來的新經濟改變了金融行業的業務邊界和競爭格局等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其實我國並不缺少銀行,缺少的是有特色、能創新的銀行。中關村銀行在成立之初就想清楚了這個道理,一家小銀行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經營道路。」楊新軍表示。

楊新軍介紹,中關村銀行是一家創新創業者的銀行,確定了場景智慧金融的發展路徑,探索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服務創新創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成為民營銀行支持科創小微企業的旗幟。

截至2020年9月末,中關村銀行已與多家平臺合作的場景和供應鏈金融業務,累計為4.6萬個客戶提供了融資服務,服務的客戶中90%以上均為民營小微企業,累計貸款投放接近50億元,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目前商業銀行現有的組織架構已經不滿足於場景金融,因此我們在組織機構的建設上也融入了很多創新因素。」楊新軍表示,相信未來場景金融將成為金融與科技充分融合的最佳試驗田。

楊新軍認為,未來一定是誰掌握了場景優勢,誰就掌握了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未來中小商業銀行也必將向智慧運營及金融服務的供應商轉型。

北京中關村銀行行長楊新軍

以下為楊新軍演講全文: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中關村銀行的楊新軍,很榮幸受到亞洲金融年會組委會的盛情邀請,參加這次論壇並跟大家共同分享中小金融機構「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一起探索在金融科技環境下的「思變之路」。

正如剛才各位嘉賓所介紹的,目前全國有4000多家中小銀行,營業網點超過20萬個,整體經營模式仍以重資產為主,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競爭十分激烈,中小金融機構由於沒有資金規模、價格和網點的優勢,轉型需求迫切。

此外,中小金融機構除面對著同業競爭外,還面臨著以信息技術作為核心成長起來的新經濟本身的競爭。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經濟依託於自身的網際網路平臺、數據、技術和渠道等優勢,通過共享開放的閉環價值鏈,以用戶為中心,以更高的運營效率、更好的服務手段、更低的運營成本,打破傳統行業壁壘,跨界邁入銀行傳統的結算、支付、財富管理、貸款等業務領域,擠佔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改變了金融行業的業務邊界和競爭格局。新經濟模式在給傳統銀行經營管理產生劇烈衝擊的同時,必將引發中小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之間更深層次的融合。

北京中關村銀行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有人說北京地區的金融機構數量如此之多,為什麼還要成立一家民營銀行?其實我國並不缺少銀行,缺少的是有特色、能創新的銀行。中關村銀行在成立之初就想清楚了這個道理,一家小銀行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經營道路。

中關村銀行就是一家創新創業者的銀行,作為一家有使命的銀行,就是要紮根於中關村這片創新沃土,我們確定了場景智慧金融的發展路徑,探索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服務創新創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努力打造成為民營銀行支持科創小微企業的旗幟。

其實場景金融並沒有嚴格的學術定義,我們認為將金融產品中的授信、支付結算、財富管理融入到企業及個人的生產生活,進而產生金融粘性,就會圍繞場景產生金融服務。場景建設到一定規模後,單個客戶會在多個場景使用金融產品,進而產生大量用戶數據,在合規授權的前提下使用微觀數據並經過有效分析就能夠整合成為宏觀數據中心,形成客戶畫像,成為自主風控評價的金融要素來源,形成「精準滴灌」。我們認為,塑造場景金融業態需要幾個要素,一是尋找場景的能力,場景即流量,要深刻理解產業鏈、供應鏈尋找「入口」,將單一的金融產品向解決方案轉移,實現「按需定製」。二是信息化開發能力,這就需要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充分融合,通過場景交易信息進行數據分析、有效提取、建立模型,逐步轉化為金融數據。三是將金融數據轉化為金融資產,通過植入金融工具,解決金融需求。最後是通過一個場景形成標準化的服務模式進而形成一個細分行業的解決方案,將場景金融逐步滲透,最終建立起場景生態圈。

圍繞場景智慧金融這一路徑,中關村銀行主要依託於兩個抓手。一是聚焦高粘度場景,與主要場景流量平臺、SAAS服務商、金融科技公司等開展合作,聚焦形成場景流量的主流行業,通過向平臺輸出帳戶支付、信貸融資和財務管理等服務開發場景智慧金融業務。從行業上我們主要聚焦於文化旅遊、物流、汽車後市場、零售商超、餐飲、教育培訓等行業提供線上場景金融服務,通過「平臺+用戶」的模式,變「客戶」為「合作夥伴」,變「客戶」為「用戶」。

二是夯實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我們聯合供應鏈、產業鏈內的核心企業、B2B垂直電商平臺、倉儲物流平臺等,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以核心企業及其鏈條內的各參與方為主體,提供保理融資、應收帳款融資、倉單、訂單融資等金融工具,實現對供應鏈上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全程管控。

截至2020年9月末,我們已與多家平臺合作的場景和供應鏈金融業務,累計為4.6萬個客戶提供了融資服務,服務的客戶中90%以上均為民營小微企業,累計貸款投放接近50億元,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目前商業銀行現有的組織架構已經不滿足於場景金融,因此我們在組織機構的建設上也融入了很多創新因素。比如:我們沒有像大多數銀行那樣設立公司或零售業務管理部門,不區分對公和零售業務,而是按照科技金融、場景智慧金融等業務設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將科技部門與線上場景金融產品部門歸屬同一分管行長負責,強化溝通效率,避免因接受服務的主體而形成的硬性切割。

我相信未來場景金融將成為金融與科技充分融合的最佳試驗田,中小銀行要及早行動,通過融入場景、自建場景加快部署,加快渠道建設,提高客戶粘性,通過不斷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強化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運用,推進產品的精細化管理。未來一定是誰掌握了場景優勢,誰就掌握了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未來中小商業銀行也必將向智慧運營及金融服務的供應商轉型。

謝謝大家!(作者:李願 )

相關焦點

  • 北京中關村銀行迎來第三任行長 副行長楊新軍升任
    北京中關村銀行迎來新任行長!  北京銀保監局信息顯示,該局已於日前核准楊新軍北京中關村銀行行長、董事的任職資格。他之前於2019年11月開始擔任中關村銀行副行長。
  • 回顧「鑫合金融家俱樂部」這7年,中小銀行都經歷了什麼?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銀行之間的相互交流、共享共建顯得尤為重要。於是,2013年10月31日,在南京銀行的倡議下, 65家中小銀行以「資金聯合投資項目」為基礎,共同發起成立了「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樂部」。
  • 中小銀行面臨四大壓力,破局之路抱團取暖
    據恆大研究院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中小銀行盈利增速大幅下降。尾部城商行營業收入下降,淨利潤波動明顯,淨息差大幅回落甚至轉負。營收及淨利潤排名後20的銀行,營收最高降幅達72.1%,淨利潤最高降幅達102.1%。在經濟金融發展環境加速演變的背景下,中小銀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面對這樣量級的資金需要,中小銀行難免會望而卻步。 此外,金融科技人才供不應求,同樣成為中小銀行面對的一個共性難題。《報告》指出,「在總體金融科技人才稀缺的情形下,面對大型銀行的『虹吸』效應,中小銀行如何延攬能夠滿足自身發展的金融科技複合型人才更是難上加難。」
  • 中小銀行覺醒了!70%已成立金融科技一級部門
    也有不少中小銀行開始把開放銀行作為突破口,不過在開放合作方面,中小銀行需要提升與外部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ToB的供應鏈金融和ToC的場景消費金融等方面,受制於規模和創新的不足,生態平臺的建設還有很大空間。」《報告》指出。
  • 聯合28家金融機構,中原銀行主導成立亞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亞聯盟執行主席-蘇州銀行董事長王蘭鳳、中原銀行董事長竇榮興、中原銀行行長王炯等銀行機構、科技公司近百人參加了此次會議。亞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成立,將搭建金融科技共享平臺亞洲金融合作聯盟成立於2012年,是亞洲國家的中小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組成的區域性金融合作組織,擁有民生銀行、韓亞銀行、中原銀行、青島銀行等40家成員單位,遍布中國境內及東亞、東南亞等多個地區。截至2019年底,聯盟成員單位總資產超過29萬億元。
  • 2019年銀行員工薪酬曝光!這家銀行行長年薪最高
    「前些年,隨著非銀金融機構的發展以及銀行工作壓力增大等因素,銀行系統掀起一輪『離職潮』。」河南省某金融機構項目負責人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這一增長足以說明,近年來,傳統銀行更願意多出一些人力成本,留住和吸引人才。就22家上市銀行而言,浙商銀行以平均薪酬60.3萬元高居榜首,平安銀行以60.1萬元緊隨其後,招商銀行則以53.7萬元排在第三。
  • 九卦|中小銀行突圍之路:金融科技玩轉新電商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此前就有業內金融科技專家建議:銀行轉型,要立足於挖掘現有客戶的發展潛力,尤其是過去幾年因為各種原因而「冬眠」的用戶,激活與釋放這部分客群的需求。近幾年,商業銀行在將「低頻」的金融場景與相對高頻的場景結合方面做了不少的嘗試,前期主要做法是「向外看」,即與銀行體系外的場景相結合。但隨之而來的客戶信息不可控、成本高以及客戶信息合規性等難題。
  • 三湘銀行行長夏博輝:打造數字產業銀行,讓銀行服務隨時可得
    三湘銀行行長夏博輝夏博輝認為,商業銀行在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來源於業務流程創新、技術架構轉型、內部管理容錯、外部環境競爭這四大方面。他指出,中小銀行應該按照「強化目標聚焦」,「有所為、有所不為」,「效益、效率和核心能力優先」的三項原則,在保證決策效率前提下,加強業務事前評估的全面性和專業性,充分調度及整合資源,精細化耕種垂直類業務場景,確保盈利項目地快速上線。
  • 中小銀行開放之路:聯名卡成突破口 線上風控體系多為合作模式
    2020年10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中指出,需要關注,中小銀行以前傳統的客源優勢已不明顯,在技術上提出和科技公司合作,導致有些中小行在客戶的拓展、開發方面,非常依賴科技公司提供的數據,且在有了客戶以後,風險管理也非常依賴科技公司。此言正道出目前中小銀行在產品創新和科技開放方面的現狀。
  • ...專業特色鑄造精品 ——訪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
    近幾年來,四川天府銀行在創新轉型、便捷服務、專業特色、科技高效等方面深耕和拓展,為新時期中小銀行的「特色精品之路」摸索出了一條日益清晰的路徑。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小銀行的特色發展之道,本刊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  「五個堅持」,探索特色化之路  「我們一直在積極探索中小銀行的特色化發展之路。」
  • 142家中小銀行大佬金陵論劍:Fintech助力銀行業超空間躍遷
    中小銀行如何與Fintech競合?Fintech於中小銀行的運用現狀如何?未來,Fintech還有哪些具想像力的躍遷可能實現?當一群銀行行長與阿里聚首,一場「論劍」盛宴就此啟幕文 | 《投資時報》記者 安喆金融科技or科技金融?也許,很難將它們區別清楚。
  • 國開行迎央行系副行長:周學東履新,曾任包商銀行接管組組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據媒體報導稱,央行現任辦公廳主任周學東擬調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經過多方求證確認,周學東已於8月4日赴國開行任副行長一職,成為該行最年輕副行長,也是今年第三位調任至大型金融機構、擔任高管的央行官員。
  • 濟寧銀行榮膺「2020鐵馬—最具科技競爭力中小銀行」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天舉行的「2020第三屆鐵馬中小銀行評選」頒獎典禮上,濟寧銀行憑藉領先的數位化轉型成果、良好的經營業績及各方面的優異表現,榮膺「2020鐵馬—最具科技競爭力中小銀行」。這也是濟寧銀行繼11月23日榮獲「2020年卓越競爭力價值成長銀行」之後獲得的又一年度獎項,標誌著濟寧銀行的品牌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全國城商行得到廣泛認可。
  • 工商銀行蘭州分行行長蒲五斤擬任蘭州銀行行長
    繼蘭州銀行原行長張俊良調任甘肅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後,蘭州銀行將迎來新行長。 11月19日,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於蒲五斤同志任職的通知》顯示,經2020年11月18日蘭州市人民政府第119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建議任命:蒲五斤同志為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董事。
  • 【金融頭條】中小銀行迎大考:會計新準則轉換大限倒計時 業內人士...
    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的路線圖,所有非上市銀行(主要為中小銀行)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準則」)。「我們正在按照財政部要求穩步推進中。」12月4日,一家北方的城商行人士說。此時距離大限還有不到一個月,留給中小銀行調整適用新準則的時間不多。
  • 53歲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將任國開行副行長
    目前,國家開發銀行的領導班子由董事長趙歡、行長歐陽衛民、副行長周清玉、副行長何興祥和紀檢監察組組長宋先平組成。已就任黨委委員的周學東,在完成相關程序後將出任國開行副行長。隨著周學東到任,國開行在行長層面將構成「一正三副」格局。
  • 周學東:中小銀行金融風險主要源於公司治理失靈——從接管包商銀行...
    作者|周學東「包商銀行接管組組長」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5期2019年5月24日,包商銀行因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接管。這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其中反映出的公司治理失敗的慘痛教訓值得警醒。
  • 北京銀行全力打造首都金融業優秀品牌——北京銀行成立25周年高...
    憑藉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方面的突出表現,北京銀行在《金融時報》舉辦的「2020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中,榮獲「年度最佳六穩六保服務中小銀行」稱號。擦亮「科技金融」特色,支持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25年來,北京銀行充分依託北京科技創新資源高度集中的區位優勢,致力推動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機結合,在行業內創造了多個第一:2000年,首家成立以中關村科技園區命名的管理部;2001年,首家在中關村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營支行;2011年,首家設立中關村分行;2015年,首家設立銀行系「創客中心
  • 「黑鐵時代」的降臨與中小銀行的「攻守易位」
    ,同業負債之路被堵,中小銀行負債增長愈加艱難。前面已經講到中小銀行在客戶端面臨的嚴峻挑戰,為了開拓新客戶和維持老客戶,中小銀行將付出更高成本,尤其是中高端客群的拓展和年輕客群的獲取,對此大多強調利用金融科技進行場景化的批量獲客。金融科技對於獲客效率的提升作用明顯,但能否真正降低成本,從長期來看則存疑。一方面,網際網路行業自身的獲客成本在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