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全球疫情的緣故,諾蘭2020年燒腦大片《信條》(tenet)再度推遲到8月15日上映。
就目前所公開的海報以及預告片段來看,劇情很可能和時空相關,燒腦程度不亞於前作《盜夢空間》。
這次我們來解析一下已經公開的預告片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整個預告片其實是由兩個正反時間流剪輯而成的。仔細看你能發現很多,比如一開始度海的海浪(一正一反)、跳樓的戲(前面從下到上,後面從上到下)、汽車追逐的戲等。
整個故事應該是:主角愛德華,因為某種原因一開始就已經死了,然後去到了另一個世界。所以才會有躺在醫院,有人對他說「歡迎來到末世。」在末世裡面,愛德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學到了tenet這個技能,並開始使用這個技能去回溯一些時間去尋找「真相」。
其實劇情感覺並不是太精彩,還是好萊塢商業片的老套路(英雄救世界)
但諾蘭的電影最有趣的地方,是燒腦的世界觀和細節。
在3分鐘的預告裡,其實都是圍繞一個詞——tenet展開的,那麼tenet究竟是什麼?
我想有幾點可以注意:
① tenet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它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它會開啟正確之門,有時候也會開啟錯誤之門」。
很簡單的一句話,大致告訴我們tenet像是一把鑰匙,本質上沒有好壞對錯,它的作用是賦予你打開大門的能力。從劇情來說,也就是主角華盛頓需要完成某個任務,而這個任務必須依靠tenet這個能力,只是使用tenet並不一定就會有好結果。
② tenet不是關於時間的能力,而是關於時空的能力:「你不是在射出子彈,而是接住它」。
愛德華在用tenet練習射擊時,「女教練」說的話。意味著,tenet並不是改變時間,而是改變結果。
比如,預告裡主角們明明沒有從樓上下墜,但是通過綁好的安全繩創造了一種下墜的可能性,於是他們小範圍逆轉「下墜」這個事件,就讓他們飛上了樓頂;華盛頓將手放在零件之上,創造了一種「零件是被他扔下來」的可能性,於是逆轉「扔下」這個動作,零件就飛到了他的手上;
③ tenet和存在的關係:「這樣的逆轉時間,我們此刻在這裡,是否意味著我們不存在。」
看到這裡不得不覺得這很可能又是一部《盜夢空間》類的深度電影。《盜夢空間》其實諾蘭用非常商業化的方式探討了意識,讓本來很無趣的哲學問題變得大家都願意看。
而這一次,諾蘭似乎要討論關於存在的問題。正如上面所說,如果時空真的可以逆轉,那麼作為逆轉並改變了事件的主角就不應該存在了。可能有一點抽象,簡單來說,就是「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河流是在變化的。同樣,如果主角改變了事件,那麼經歷過這個時間的主角就不應該存在了。
而改變這一些存在的,就是電影的名字tenet。
如果,我是說如果。
tenet這個電影的最終結局是映射所有的故事都是一群信仰者的幻想,那就貼切tenet這個詞了。
我的崇敬之情只能用「我思故我在」「眾口鑠黃金」「集體的信仰就是真實,就是真理」來表達了。
最後,期待8月電影播映。#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