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被笑長得矮,高中卻猛漲逆襲,得益於父母做了這幾點

2020-12-12 媽之道

科學研究發現,孩子的身高70%來源於父母的基因遺傳,30%來源於後天的因素,如營養的補充和運動等。

執筆:王筱銘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將來能長個大高個,然而現實生活中並非每個人都如意,大多數女生在初中階段,就差不多停止增長,男生卻還能在高中的階段繼續長個,但也是會有個別特殊情況。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女孩從小被叫「矮冬瓜」,高中身高卻逆襲

女孩曉麗一直身高較矮,隊列裡一直排得最前面,直到初中也沒能改變這個現狀,為此班裡的一些男生直接給她取了個綽號叫「矮冬瓜」。

直到初中畢業後,她也才一米四五的樣子,但升高中後,卻像「開了掛」一樣,身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長,高中畢業後完成身高逆襲,長到了一米六的樣子。

哪些孩子的身高可能逆襲?

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孩子身高的計算方法:

正常情況下,男孩的身高應該為父母身高的總和加上13,除以2,然後加或減5釐米;

男孩的身高應該為父母身高的總和減去13,除以2,然後加或減5釐米。

如果能達到這個數值就已經達標,如果能超過就可以算得上是身高的逆襲。

1、進入青春期較晚的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規定為13~19歲的孩子,但由於女性發育比男性早一些,因此開始和結束的年齡會比男孩早2年左右。

女性將月經初潮作為進入青春期的首要標誌,在進入青春期後,女生體內就會分泌出雌激素,不僅能夠讓身高增長,隨著進入時間的長短,還可能會引起乳腺增生,促使雌激素過量,在青春期結束時就會導致骨骺閉合,讓身高停止增長。

男性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標誌是變聲或是遺精,在神經內分泌的調節下,身體迅速生長,伴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體的骨骺慢慢閉合,從而停止增長。

因此,如果進入青春期較晚的孩子,身高就可能厚積薄發,達到逆襲,就像上完中的曉麗,在進入高中後,才真正體驗到大姨媽的感覺。

PS:青春期男孩每年身高增長7~9釐米,最多可達10~12釐米,整個青春期可增長28釐米左右;青春期女孩每年身高增長5~7釐米,最多可達9~10釐米,整個青春期可增長25釐米。

2、喜歡喝牛奶的孩子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通過對人體的身高研究報告發現,日本的男性身高在1914年到2014年增長了14.65釐米。當時日本的口號是"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日本通過進口的牛奶和麵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身高的增長。

這是因為牛奶中富含鈣元素,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從而使得孩子的身高增長;還由於它含有鋅、碘,可以不斷提升大腦的思維能力和判斷力,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3、愛運動的孩子

專家通過研究發現,女性在18~20歲左右骨骺就會完全閉合,男性的骨骼一般會在22歲閉合,其中有極少數能夠延長到25歲才閉合。

而骨骼的閉合就意味著身高不再增長,但是如果孩子熱愛運動,尤其是喜歡做彈跳類型的運動,可以讓骨骼閉合得晚一些,那麼身高增長的時間就會久一些,那麼長成大高個的機率也就會大些。

女孩可以多做跳繩運動,男孩可以多打打籃球,來促使骨骼閉合晚一點。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長高?

據科學研究發現,孩子的身高70%來源於父母的基因遺傳,30%來源於後天的因素,如營養的補充和運動等。

那家長如何把握好後天的因素,來幫助孩子長成大高個呢?

1、 把握孩子身高發育的重要階段

孩子剛出生時,平均身高在50釐米左右,在第一年內可以增長20~30釐米,可謂是一個質的飛躍;

在1~3歲間,每年平均增高10~12釐米左右,在3~6歲時平均明年增高5~6釐米,這時期是姑姑發育的關鍵期,可以為將來的健康生長打下重要的基礎;

在7~16歲間,每年平均能夠增長7~10釐米,甚至是10~12釐米,猶如雨後春筍般;

在16歲後,這個階段孩子每年大約能增長2~3釐米,屬於身高增長的衝刺階段,只要把握好就可以擁有小幅度的增長。

2、 保證營養的充足

父母應該儘可能地保證孩子攝入的能力充足,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食,6個月後逐漸開始添加輔食,在1~5歲後就可以按照每天身體的需求量,來進行添加。

營養學會專家建議4~12歲的兒童:每日熱量為1830~2470千卡,鈣500~1000毫克,鋅6~15克,蛋白質30~75克,維生素a2000~4000國際單位,維生素B為20.5毫克,維生素C40~50毫克,尼克酸6毫克。

3、 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

據研究發現,人體在睡眠階段分泌的生長激素可達80%,在進入深度睡眠後分泌量是平時的3倍,尤其是晚上11~凌晨2點,早上5點~7點,生長激素分泌的旺盛。

此外,還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

0~3個月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為17~20小時;4~12個月的嬰兒,每天睡眠睡覺在14~17小時;1~2歲的幼童,每天睡眠時間在11~14小時;3~5歲的幼兒,每天睡眠時間在10~13小時;6~13歲,每天的睡眠時間在10~13小時;14~17歲,每天的睡眠睡覺在8~10小時。

相關焦點

  •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身材矮小的孩子,抓住猛漲期還有可能躥一躥
    媽媽抓住猛漲期,孩子成功「翻身」迎迎從小個子矮小,一直是班級中最矮的那個女孩,總是坐在第一排,起初媽媽也沒有在意,一直到孩子13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聽一個朋友說,孩子的身高其實不只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的時候一些外在因素可以刺激孩子長高。
  • 你長得矮這件事,真的得怪你父母
    很多人都說長得矮這件事,不能怪父母,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一、影響長高的兩大因素首先我們要知道影響身高的兩大因素,遺傳佔據了70%,後天環境的影響則是30%,遺傳是先天的,這點我們無法更改,也不能怪罪父母為什麼長得那麼矮,還要將基因遺傳給自己。
  • 為啥有的父母個子很矮,孩子卻長得很高?4個長高「秘訣」快收下
    這也就是為什麼生活中有很多家庭父母身高不高,孩子身高卻不低的原因。長高的秘訣主要有以下幾點,供各位父母參考。經過這樣訓練的家庭,孩子吃飯根本不用家長操心,一到飯點孩子就乖乖地等待了。除此之外,挑食也是不被允許的,碗裡的飯和菜必須全部吃完才能離開,從小養成不偏食的習慣,只有營養攝入全面均衡,骨骼發育才能跟上,為長高打下基礎。
  • 父母個子矮,孩子抓住這兩個長高黃金期,也能長得又快又高
    文|秘籍君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營養問題,也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長高上。父母都希望孩子長成高個子,提升形象,幫助以後找工作、找對象。個子高的父母不用愁了,只要照看好孩子的營養,靜靜地等著孩子長高就行了。
  • 孩子腿部有這3個特徵,小時候矮點也不怕,長大多半是「大長腿」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小蓉家的寶貝今年3歲了,在沒入園時,小蓉沒覺得自家孩子的個子矮,可是在入園後有了同伴的對比,小蓉這才發現兒子居然要比同齡的夥伴矮上3釐米,雖然這3釐米差距不大
  • 寶寶什麼時候到「猛漲期」?這3個「信號」別錯過,父母要把握好
    ,每天都會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餵奶,如果寶媽發現孩子吃奶頻率突然特別高,而且每次都是因為飢餓才去吃奶,很可能是因為寶寶到了猛漲期,對母乳的需求增加導致的。如果寶寶平時晚上吃奶不多,但是突然有一段時間晚上醒來的次數增加,而且每次都是餓醒了,這就說明寶寶很可能是猛漲期到了。
  • 爸爸1米6媽媽1米5,孩子卻逆襲到1米8,長高秘訣別錯過
    文|秘籍君鄰居的孩子簡直創造了奇蹟。鄰居兩口子,爸爸不到1米6,媽媽不到1米5,孩子小的時候又瘦又矮,和同齡小朋友在一起,身高差一大截。當時我們都說,這孩子以後難長高。鄰居也很揪心,覺得是自己夫妻倆太矮,以後孩子真的要成小矮子了。
  • 為何很多父母身高很矮,孩子卻長得高,大多是因為父母做了3件事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高,除了後天的養成,還有很多是關於父母的基因遺傳問題了,所以,父母的身高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父母的身高都比較高,那孩子的身高也不會矮了。但是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為什麼父母的身高都比較的矮小,但是孩子的身高卻很高呢?
  • 14歲比別人矮半頭,兩年後突增22釐米,晚發育的孩子處處給人驚喜
    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現在的孩子們長得是越來越高了。這也讓很多家長開始憂心起自家娃的身高。爹媽都不算太高,如果以後孩子因為基因遺傳的原因,因為個頭不高而處處比同齡人『矮一頭』,那可如何是好啊。我家鄰居的孩子就是這樣,14歲的時候足足比同齡人矮了半個頭,次次分座位都在第一排,量身高就從沒見長過個子,為此他媽媽為此還擔心的不行。結果上了高中後,這娃就開始『突飛猛漲』,一年不到就變身班級裡的大高個。別說我們這些鄰居,連這孩子的同學和老師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 孩子比同齡人矮一截,除了遺傳,父母做錯這4件事影響孩子身高
    明明是同齡人,為什麼有的孩子身高不停在長,有的孩子為什麼就是不長,除了遺傳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在後天的生活習慣中。 孩子身高得最快的三個階段 人一生有三個長得特別快的階段。
  • 怎麼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娃身高的秘密,家長要清楚
    如果說有的家長高興孩子長得好,那有些家長可就「發愁」了,看著別人家孩子一竄一大截,自己家孩子卻動靜那麼小,心裡難免會著急。案例小月和老公身高都不是很高,從小就特別擔心女兒身高,非常注意給孩子補鈣,希望女兒能夠擁有大高個,擺脫夫妻倆」矮個子「基因。
  • 家長覺得孩子矮就真的矮?想讓娃「多長5cm」,不妨注意這3點
    孩子是不是「長得慢」,可以參考數據判斷,光靠臆想是沒用的。當孩子「年增長」不足這些數的時候,真就需要諮詢醫生了如今這個年代,家長「恐矮」確實可以理解,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在乎寶寶的身高問題了。但這也不意味著你覺得「孩子長得慢」孩子真就是長得慢,這其中是存在一定的標準的。
  • 孩子身高進入「猛漲期」,會出現這4個徵兆,家長一定要注意
    這個時候的孩子一般都需要家長格外的注意和照顧,所以孩子身高進入「猛漲期」,家長要留意這4個徵兆,好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其次,猛漲期基本上都發生在孩子最愛運動的年齡段,因此嗜睡是非常正常的。也有老一輩的說法,如果做一些奇怪的夢,比如夢見自己會飛、夢見從高處墜落、被人追等等。都可能是因為身高的生長導致身體潛意識成為夢境暗示,其實主要原因還是身體生長過程中激素水平的變化使大腦有一定的潛意識感知,進而體現在了夢境中。
  • 12歲女孩身高2.2米,「1至18歲」身高參照表,你家孩子是高是矮?
    她同學就曾笑說道:「她一年級就比我們高,結果我們到了六年級,還沒有她一年級時那麼高!」這話說得,委實有些扎心了。12歲2.21米是什麼概念呢?張子宇的父母個子就很高,老爸身高超過兩米,老媽身高達1.98米,兩人都曾是籃球運動員。受父母影響,張子宇也是從小就學習籃球,本身基因強大又做著最利於長高個的運動,如今有這樣傲人的身高,確實是正常的。
  • 父母身高不到1米7,孩子卻長到1米9,做好這3點,孩子身高長得好
    孩子降臨世上的那天起,就註定著父母要操心的事情不止一星半點,孩子長身體的階段更是讓父母時刻不敢掉以輕心。要說最讓父母們掛在心上的問題之一就是孩子的身高了,畢竟很多父母也認為現在是「看臉」的時代,孩子有身高優勢也算是長「臉」了。
  • 男性身高172cm,矮不矮?標準身高是多少,你達標了嗎?
    就是因為小趙的身高172cm,兩年前談了一個女朋友,但是女方父母非常不滿意小趙的身高,怕以後的孩子身高會隨了小趙,堅決不同意兩人的婚事,兩人因此不歡而散。小趙也因此遭受打擊,閉口不談戀愛和婚事。其實小趙的這個身高不算矮,中國男性標準身高是173cm,小趙也可以說是達標了。我們都說以貌取人是不對的,同樣的以身高取人也是不對的。
  • 孩子是親生的,但長得像爺爺奶奶一樣是啥感覺?這組圖笑翻網友
    婷婷仔細看了看熟睡的女兒,發現女兒眉眼之間長得有點像老公,可是與婆婆的長相卻有更大的相似性。這組圖網友笑翻了,基因真是太強大了。婷婷把婆婆的照片發到媽媽群裡,和大家說了這件事,群裡馬上引起了熱烈討論。這孩子是親生的,長得不像爸爸媽媽,可是卻完全遺傳了爺爺奶奶,這也太神奇了。
  • 爸媽長得比你好看是一種什麼體驗?孩子:總是感覺自己好像撿來的
    顏值爆表的媽媽們就好像是小說裡面的女主角一樣,笑一笑溫暖人間,她們站在鏡頭前面,身後的景色都變得黯然失色。高顏值的父母對孩子的好處1、遺傳孩子都是根據父母的長相遺傳的,比如:五官、臉型、身高等等。如果父母擁有很高的顏值的話,雖然也不能保證孩子一定長得好看,但是也可以大大提升寶寶漂亮的可能性。而且許多孩子在出生以後,大家發現他們正好遺傳了父母雙方的優點,變得更加好看,超越了父母的外表。雖然有趣的靈魂才是萬裡挑一的,但是如果能擁有好看的外表,也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他們帶來許多好處,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 金喜善女兒「逆襲式」生長美到不敢認,父母的「外貌焦慮」該治了
    如果父母在某一方面有出眾的天賦,孩子大概率也會遺傳到這種天賦,爸爸去哪兒中,田亮的女兒森碟在這幾年也展現出了非凡的運動天賦。不過這也很重要看孩子本身有無興趣發掘這一方面的天賦,因此也不必自怨自艾自己的平庸是來自父母,後天的培養和開發佔據的比重更大。
  • 兒童標準身高體重表來了,如果孩子矮小、瘦弱,請務必抓住猛漲期
    對比以上的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可以看出,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不是很好,可能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現象。 但當時我的朋友並沒有引起重視,結果當孩子長大到7歲,開始上小學時,才發現自家孩子比同齡孩子矮了半截,作為一個男孩子,從外形上看起來竟比女孩子還嬌小。從那時起我的朋友才開始後悔沒有好好照顧孩子,之後她就非常注重孩子每天的營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