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覺得孩子矮就真的矮?想讓娃「多長5cm」,不妨注意這3點

2020-12-12 錦鯉媽咪

孩子是不是「長得慢」,可以參考數據判斷,光靠臆想是沒用的。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作為父母,幾乎沒人不希望自家的娃能長「大高個」,我們都知道,體重的變化很容易,但身高,一旦錯過了最佳的生長期,想再長可就難了。

家長們每天看著自己的娃,都在琢磨著孩子什麼時候能長起來,可看看牆上身高表標記著的冰冷數字,似乎娃也沒啥變化。

還有些家長不光擔心娃長得不高,還覺得孩子長得慢,擔心是不是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甚至疑惑需不需要去看看大夫。

當孩子「年增長」不足這些數的時候,真就需要諮詢醫生了

如今這個年代,家長「恐矮」確實可以理解,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在乎寶寶的身高問題了。但這也不意味著你覺得「孩子長得慢」孩子真就是長得慢,這其中是存在一定的標準的。

並且有時候孩子長得稍慢也並不意味著就是發育遲緩,到底用不用看醫生,還是要根據標準來大致判斷。

嬰兒時期是孩子生長最快的階段,這時候也確實需要父母注意觀察孩子的生長規律。0~3歲的生長規律大約如下:

0~3個月:3.5cm/月;4~6個月:2cm/月;7~9個月:1.5cm/月;10~12個月:1cm/月;1~2歲,10~11cm/年;大於2歲,4~7cm/年。

一般來說,3歲以下孩子每年身高增長大概在7cm,3歲以後一直到孩子的青春期(13歲)之前,每年身高增長大約在4~5cm,而青春期(13~19歲)之內每年大約增長5.5~6cm。

當然,以上數據都是平均數據,不需要強行對比,僅為參考,並且男孩和女孩的發育節奏也有不同,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父母要注意一下。

但如果整體水平差的太多,比如生長的數據和生長的節奏都存在很大偏差,那孩子可能真的是存在生長遲緩的問題,家長可以帶娃去醫院看看。

孩子身高不符合期望,能靠著「生長激素」或者保健品增高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截至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未審批過任何帶有「增高」功能的產品。

但有些無良商家為了達到短期內能讓孩子增高的目的,會在一些產品裡添加「性激素」,這確實可以讓娃在短期內長高些,但代價也很大——加速骨癒合,反而影響孩子最終身高。

而至於「生長激素」,這是為了治療確診存在「矮小」疾病的一種手段,但不是為了給娃增高就可以使用的,它存在一定的適應症,並非人人可用。

類似的還有「斷骨增高」法,也是一種治療手段,並不適用普通人長個增高,家長千萬別因小失大,為了幾釐米最後導致孩子落下終身頑疾,得不償失。

想讓娃長高個,家長要做好這3點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高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遺傳佔了絕大部分的比例,但我們仍然有30%的機會可以努力,讓娃長成理想身高。

1)確保營養均衡

孩子從出生開始,家長就應該注意娃的營養均衡問題,多數娃生長遲緩都和營養有關,孩子越小的時候,營養對於身高的重要性越大。

攝食不當、餵養不足從最開始就會影響娃的體重增長,久而久之也會影響身高的發育。因此建議寶媽注意一下餵養問題。

純母乳餵養一定要堅持到6個月,之後及時添加輔食,1歲後以輔食為主,哺乳為輔;輔食添加的原則要由少到多、從細到粗、從稀到稠、從一種到多種,注意營養均衡全面;餵養的原則是定時、定量、定點,這樣能從小培養孩子規律又良好的飲食習慣;飯菜儘量多樣化,色香味均要顧及到,以便刺激娃的食慾。2)帶娃合理運動

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平衡娃全身的鈣、磷代謝,進而加速礦物質在骨頭內的沉積,並且還能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甚至可以說,運動是能使孩子生長潛力得到最大發揮的最佳手段。

1歲以內的娃建議嘗試抬頭、爬行、翻身等動作,更小的娃可以嘗試「Tummy Time」;2~3歲的娃可以嘗試一些提高運動協調性的活動,比如爬行、快走、拍球等等;孩子再大些,就可以幫他養成一些長期的運動習慣了,比如籃球、跳繩、騎車等等。3)確保充足睡眠

睡眠是影響娃身高的另一個原因,因為睡眠會對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產生很大的影響,生長激素在白天分泌的很少,主要在娃睡後1-2小時內分泌,所以說,睡眠多少會影響身高。

因此,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也就確保了生長激素的分泌不會少,孩子自然有機會長得更高。

一般來說,2月內的新生兒每天要睡21~22個小時,2月到周歲內的孩子每天要睡14~16個小時,2~3歲的要睡12~14個小時,4~6歲的需要11~12個小時。

錦鯉媽咪有話說

孩子的身高永遠是家長們討論不完的話題,也是家長們最敏感的話題之一,但家長一定要尊重事實,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不要太過緊張焦慮,只要做到位,孩子的身高終究不會太矮。

相關焦點

  • 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真的準確嗎?
    導讀:孩子身高到底隨誰?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真的準確嗎? 身高有多重要?有人說,顏值不夠,身高來湊,長得再普通,只要身高在線,身材不錯,也是可以接受的。
  • 孩子個子不高是問題嗎?正常偏矮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尤其是孩子的身高受到每一位家長的關係。  孩子現在的身高是否正常?  可能家長們都有感覺,孩子身高生長並不是勻速的,年齡越小增長越快。1歲以內的孩子生長最快,新生兒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cm,生後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約為25cm,其中前3個月約增長12cm。第二年生長速度減慢,約10cm左右,也就是2歲時孩子身長約85cm。
  • 孩子個子矮影響太致命,家長的這些錯誤觀念耽誤孩子一生!
    3、個子矮,影響將來戀愛和婚姻關係這一點對男生來說,影響最為明顯。男生個子矮,女生走在旁邊會很沒安全感,而且,個子矮穿衣服也很難有氣質,再貴的衣服穿上去,也容易被人說矬。在現實生活中,因為身高被分手的人也不在少數。
  • 孩子身高矮,晚長還是矮小症,3個方法迅速知道答案
    但是,由於目前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所以許多偏矮的孩子也開始注射生長激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打生長激素長個子靠譜嗎?我的孩子必須打嗎?有沒有副作用呢…… 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楊文青評論如果孩子只是單純身高偏矮,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問題,則必須由專業醫師檢查評估後方可注射。
  • 孩子將來是高是矮,從腿上就能看出端倪,有這3個特徵個子矮不了
    腸胃負擔過重,體脂率過高,你這樣養不是幫孩子,是在害孩子!」媛湘很憂慮,沒想到好心辦了壞事,現在兒子得趕緊減肥了,有了這一身肉,長個更難了。醫生說:「你純粹是杞人憂天,你看看娃的雙腿,就知道他將來肯定矮不了。」
  • 長高黃金季已來臨,要想孩子多長十釐米,父母別早於這時間叫醒娃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叫娃起床,應該可以排上父母帶娃「最難榜單」了,不管是寒冬還是炎夏,想把娃從床上薅起來都絕非易事,但家長有沒有想過,盲目的叫早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甚至是長個呢。家裡流水一樣的營養品也沒法「拔高」孩子,閨蜜一家都有晨練的習慣,早上五六點就會全家出動去跑步,怎麼想都不理解為什麼娃會長不高,閨蜜只能帶娃去看了兒科專家。檢查之後發現各項指標都正常,閨蜜一下就委屈了,對著醫生就是一頓訴苦:「我們家人都不矮,孩子吃的都是最好的,每天不到六點就和我們一起晨練......」
  • 6歲半男孩身高不到120cm,真的很矮嗎?怎麼解決?
    網友冬天的雨:兒子今年六歲半,身高一米一七,每次出去人家都說這小孩有五歲了吧?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每次聽了心裡都可不是滋味。比同齡人都矮半頭,我媽媽說小孩有早長晚長,我兒子肯定是晚長,我老公也不算太矮,有一米七三吧!我個子不高,一米五七這樣,好怕小孩隨我一樣。
  • 14歲比別人矮半頭,兩年後突增22釐米,晚發育的孩子處處給人驚喜
    這也讓很多家長開始憂心起自家娃的身高。爹媽都不算太高,如果以後孩子因為基因遺傳的原因,因為個頭不高而處處比同齡人『矮一頭』,那可如何是好啊。我家鄰居的孩子就是這樣,14歲的時候足足比同齡人矮了半個頭,次次分座位都在第一排,量身高就從沒見長過個子,為此他媽媽為此還擔心的不行。結果上了高中後,這娃就開始『突飛猛漲』,一年不到就變身班級裡的大高個。
  • 家長不妨掌握這3點,改掉娃的壞脾氣
    家長不妨掌握這3點,改掉娃的壞脾氣兒子總是欺負妹妹,掌握這3點,改掉兒子的壞脾氣隨著計劃還生育的開放,很多家庭增添了新成員,大娃對於第二個孩子的來臨,好像並沒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他會想到新寶寶總會分擔父母的關愛,這讓很多乖寶寶在家庭迎來了新成員之後,性格大轉變,有了各種欺負弟妹,不聽爸媽的話的糟糕脾氣
  • 孩子腿部有這3個特徵,小時候矮點也不怕,長大多半是「大長腿」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小蓉家的寶貝今年3歲了,在沒入園時,小蓉沒覺得自家孩子的個子矮,可是在入園後有了同伴的對比,小蓉這才發現兒子居然要比同齡的夥伴矮上3釐米,雖然這3釐米差距不大
  • 你長得矮這件事,真的得怪你父母
    很多人都說長得矮這件事,不能怪父母,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一、影響長高的兩大因素首先我們要知道影響身高的兩大因素,遺傳佔據了70%,後天環境的影響則是30%,遺傳是先天的,這點我們無法更改,也不能怪罪父母為什麼長得那麼矮,還要將基因遺傳給自己。
  • 一個常見錯誤,娃少長8cm!想要突破遺傳身高,抓住黃金期!
    大家都知道春天是長個子的好季節,所以紛紛在這個季節給娃「進補」,但長個兒的學問可遠不止補充營養這麼簡單。營養過剩:真·身高殺手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胖點兒沒什麼,長大了就會瘦下來,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缺了營養!於是拼命給娃吃吃吃。科大大卻要無情的告訴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肥胖礙著長高什麼事兒了?
  • 孩子有這些表現,是骨骺線閉合的前兆,發現早了能多長3釐米
    但大多數家長只知道給孩子補鈣、均衡營養,殊不知,在孩子長個子的黃金時期,有許多主要事項都關乎能否讓孩子在遺傳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再多長高几釐米!現在每每想起這件事情,都悔不當初! 軒軒的遭遇無疑提醒了各位家長們,對於孩子的任何變化都要分外上心,還有孩子成長中的各種變化信號也要了解透徹。比如孩子的「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家長們就要有詳細的了解,做到及時幹預或者採取有效的措施,這樣才能讓孩子多長高几釐米! 那麼,孩子的「骨骺線」即將閉合的信號有哪些呢?
  • 「你家孩子將來肯定是高個子」,3個高個特徵,有一個都矮不了
    想讓孩子長高一些,是家長們的小心願,父母總是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以後會矮,這樣將來很可能會吃虧的。如果父母是高個子,那孩子也不必太多餘擔心,畢竟自身的基因是比較好的,長高個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如果家長對自己的基因不滿足,就要在孩子的餵養上多下功夫,用後天的努力,來彌補自己的擔心。
  • 「媽矮矮一窩」?別被騙了,這些方面功課做足,孩子個頭不會太矮
    所以,她就十分擔心自己的孩子將來個子會不高,畢竟在自己的心目中,還是希望豆豆能夠長高一點。可是想歸想,豆豆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長到一米七以上的,為什麼呢?因為豆豆媽媽聽人說:「媽矮矮一窩」,孩子的身高取決於父母的身高,要是父母的身高不高,那麼孩子的身高也不會高。
  • 預示孩子長個的3個徵兆,家長要抓住,孩子身高猛躥一大截
    都說「一高遮百醜」,現代社會帶娃的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身高,孩子將來有個大高個的話,也會有很多便利之處。所以現在的家長在帶娃的時候,基本上都卯足了勁給孩子補充營養,就想著能讓孩子多長几公分。因為大多數家長們其實都清楚,孩子的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後天,很多時候這個後天,可能比先天都要重要。小編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都是大高個,但孩子確實同齡娃裡面最矮的;也有父母長得不高,但孩子個頭躥得很快。
  • 女神新垣結衣為身高而煩惱,心願竟是再想矮5cm
    女神新垣結衣為身高而煩惱,心願竟是再想矮5cm女神新垣結衣為身高而煩惱,心願竟是再想矮5cm但是,女神新垣結衣卻有一個煩惱,走清純萌妹路線的她抱怨自己身高太高了。要知道在日本,很多女明星的身高都基本在155-165cm左右,低於155cm也大有人在,而且矮個子的女生在日本人眼裡是覺得超可愛的。
  • 2021年兒童標準身高對照表出爐:你家孩子是高是矮,一看一個準
    但是,大多數家長,總感覺自家娃長得慢、長得矮。究其原因:一是靠主觀猜測,二是對每個年齡段孩子的標準身高不了解。其實,每個孩子的身高,長得有快有慢,只要保證在正常範圍內,都沒有問題。那麼,如何判斷孩子的身高是高,還是矮了?家長可以對照下面《0—18歲標準身高百分位表》,很容易得到答案。
  • 初夏,家裡再窮也要吃這「兩物」,孩子腹瀉個矮,將來會責怪你
    又到了初夏氣溫晝暖夜寒的時期了,孩子初夏問題很多,像腹瀉、生長緩慢個矮、咳嗽、脾虛這些常見的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孩子。很多家長跟我抱怨最多的就是,「孩子又感冒了,體質怎麼這麼差啊?」、「孩子一直咳嗽,真害怕引起肺炎啊」、「孩子最近腹瀉不停,吃藥也不管用」。
  • 專業寶媽:把握這幾點,讓孩子多長5釐米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取決於遺傳基因,但是隨著飲食的日益豐富,後天的營養、發育、運動對孩子身高的幹預性越來越強,父母個子矮,孩子大高個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父母個子高,孩子卻矮的情況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