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矮,晚長還是矮小症,3個方法迅速知道答案

2020-12-22 騰訊網

文丨鼓勵多順勢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關注轉發)

李冬(化名)最近發現女兒班上好幾個同學長個特別快,取經後對方神秘地告訴她:「長高的同學都打了生長激素。」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帶女兒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說女兒身高偏矮,照目前的身高狀況推算成年之後身高可能不到160 cm,如果對孩子身高不滿意,推薦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身高。

通常我們用生長激素去治療矮小症。但是,由於目前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所以許多偏矮的孩子也開始注射生長激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打生長激素長個子靠譜嗎?我的孩子必須打嗎?有沒有副作用呢……

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楊文青評論如果孩子只是單純身高偏矮,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問題,則必須由專業醫師檢查評估後方可注射。同時他還提醒,需要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嚴格的評判後注射生長激素,使用過程中每三個月要按時複查,以便及時了解孩子生長使用狀況。

孩子長成大高個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然而受到孩子生長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生長發育的年齡略有不同,此時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問題:「我孩子矮是真的矮嗎,究竟如何區分矮小症和長的比別的孩子晚呢」?

這裡有幾個簡單的判斷標準來幫助我們不盲目跟風,理性看待孩子身高問題。

1、一般來說,嬰幼兒0~3歲每年生長速度大概7cm,兒童期3~14歲每年生長速度大概4~5cm,青少年14~18歲每年生長速度大概5.5~6.5cm。簡而言之,如果孩子第二年的衣服比頭一年短了一截,那麼孩子的生長速度一般屬於正常範圍。

2、家長可以通過測量頭圍來判斷孩子的身高,頭大的孩子,身高一般也會比較高,但是頭圍的大小也不能超出醫生給出的標準,否則就要排除疾病的風險了。嬰兒的頭圍在30.4-37.9釐米之間是在標準內的,男女孩會有一定的差別。

3、還可以看孩子小腿和腳的長度,腿長的孩子一般長大後身高也會比較高。另外,腳掌大、手臂長的孩子身高也會高。一般孩子的身高大概是腳長的6.5倍到7.5倍。

如果孩子的身高範圍在上述範圍,骨密度也在正常值。而且,第二性特徵出現的較晚,比如女孩子14歲後未來初潮。男孩兒16周歲後睪丸未發育。說明孩子多半是晚長,家長不用過於擔心。相反,若生長速度過慢,我們就需要引起重視去醫院相關部門尋找原因,早日幹預治療,對症處理。如果不重視,可能會影響孩子之後身高。

如果孩子只是比其他孩子長的晚,那我們只需要從以下三方面推波助瀾,孩子長高個,不是夢想。

營養均衡

均衡的飲食可以促進骨骼發育,如果長期營養不良,尤其是重要的微量元素鈣、鐵、鋅的缺乏會影響長個。但如果營養過剩,孩子的肥胖會導致骨骼線閉合時間加快,生長空間被縮小,同樣也會影響長個子。

堅持運動

父母應陪伴和督促孩子堅持運動。運動和學習同樣重要,強健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彈跳的運動尤其可以促進孩子長高,例如跳繩,籃球或羽毛球。蹦蹦跳跳能刺激骨骼生長,多在戶外曬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

研究數據表示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運動的同齡孩子身高多4~8cm。因為經常運動的孩子人體骨骼組織的血液循環和各類營養元素的吸收會更快,是使得骨骼生長不斷加快從而長高。

優質的睡眠質量

孩子學習壓力越來越繁重,睡眠的時間越來越少。家長覺得孩子長時間的學習才能讓孩子一路領先,其實孩子長時間的高強度學習,會導致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效果其實並不好。想要孩子長高個,應該把握晚上11點至凌晨2點和早上5點至凌晨7點,生長激素分泌最高峰的兩個時間段。如果孩子長個的兩個最佳時間段在熟睡狀態,那麼孩子更容易長高個。

孩子的身高父母遺傳因素佔絕大部分原因。同時,我們也可以運用以上三個方面進行後天培養,這樣孩子的長高個不是問題。

關注我,我們一起升級打怪,做更好的媽媽。

相關焦點

  • 怎麼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娃身高的秘密,家長要清楚
    由此可以看出,有的孩子剛開始長得不那麼快,屬於」晚長「而並非」矮小「。可有家長提出疑問了,到底該怎麼判斷孩子屬於哪種情況呢?如何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通過這3點來判斷第一,根據父母身高孩子的身高受到一部分父母遺傳的因素,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身高比較高 ,那麼孩子通常不會很矮,可如果父母身高比較矮,那孩子身高可能也長不高。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視頻)
    3歲到青春期之前,孩子的身高進入平臺期,生長速度會稍微慢下來一點,平均每年5到7公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第二個生長高峰期,生長速度又為8到10公分,這個階段男孩可能會稍微長一點,女孩稍微短一點,青春期一般是三年或三年半。家長了解規律後便可以初步評判下,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 家長如何分辨孩子「晚長」還是「身材矮小」?這3點早知道早好
    有的人卻說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必須要在其增長最快的時候,調整孩子們的營養及飲食。但無論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否有規律,很顯然家長們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們到底是個子矮還是晚長個呢?但是很多人發現,小魔童在12歲時,身高不到150釐米。要知道他父母的身高可並不矮,如果按照孩子的正常身高增長來看,此時的小魔童的身高應該得有165釐米左右了。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小魔童之所以這麼矮,是因為他是晚長型,並不代表孩子以後就是個矮子。
  • 如何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醫生:這一點是關鍵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們還有個很大的疑惑:有的孩子身高矮小,以後怎麼長也長不了多高了;而有的孩子只是發育較晚,身高"晚長"。這兩種情況,到底如何判斷孩子是哪一種?
  • 孩子矮小一定會晚長麼?科學認識 「矮小」與「晚長」!
    研究表明:在100名等待「晚長」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從而錯過了長高的好時機。那麼,家長們要怎樣科學地認識「矮小」與「晚長」呢?什麼是晚長?晚長通常指「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即在正常童進入青春發育的年齡時,沒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減慢之後,他卻出現身高猛長的情況。
  • 【天使科普】10歲還不長個,是矮小還是「晚長」?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有的家長對孩子偏矮小並不緊張,他們認為,孩子「矮小」和「晚長」是一回事,無非是個子長得晚,沒什麼大不了。 這樣的觀點對嗎?
  • 走出矮小的誤區,不要讓你的錯誤觀念,毀了孩子一生!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然而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身材比同齡人矮,卻盲目地認為是「晚長」,以為過兩年「長開了」就好了,從而不予重視。那麼,孩子長不高是晚長嗎?
  • 醫生分享,七種疾病可能對孩子身高有影響,如何避免孩子身高偏矮
    其實,生活中引起孩子身高矮小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一些是生活上的,有一些可能是病理原因引起的,那我們今天來說說哪些病理性原因可能導致孩子患矮小症。 3、生長激素缺乏 孩子智力發育正常,在孩子3歲左右的出現生長速度減慢,每年身高增長低於5釐米,骨齡出現延遲等。 4、骨骼疾病 孩子軟骨發育不全或先天的成骨不全等都可能導致孩子身材偏矮。
  • 孩子個子不高是問題嗎?正常偏矮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尤其是孩子的身高受到每一位家長的關係。  孩子現在的身高是否正常?  可能家長們都有感覺,孩子身高生長並不是勻速的,年齡越小增長越快。1歲以內的孩子生長最快,新生兒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cm,生後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約為25cm,其中前3個月約增長12cm。第二年生長速度減慢,約10cm左右,也就是2歲時孩子身長約85cm。
  • 《小巨人運動會》:5歲確診矮小症的男孩,通過運動一年長高16cm
    「文/豆包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據相關部門統計,中國兒童矮小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 在這個「恐矮時代」,不少家長都會擔心自己孩子長不高,尤其是家有兒子的父母,現實生活也證明了:身高確實很重要!在相親市場上和就業時,不難看到,硬性要求中出現「175+」「180+」這樣的字眼。
  • 孩子個子矮影響太致命,家長的這些錯誤觀念耽誤孩子一生!
    個子矮小對孩子的人生有諸多不利影響,請各位家長往下看!1、個子矮,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個子矮,容易自卑、變內向、抑鬱。因為個子小,經常被人叫小矮人、矮子。雖然有時候知道是玩笑,但心口還是像被針扎了一下,生疼!
  • 盲目等待「晚長」錯過最佳長高的機會,家長要懂得這些
    身高作為衡量孩子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歷來很受家長重視。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矮點沒關係,晚點長個子可能還會長得更高。實際上,研究表明,97%等待「晚長」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身高干預最佳年齡在5~12歲之間,超過12歲,骨骺接近閉合,就很難再進行幹預了。如何為孩子進行身高管理?該多久量一次身高?
  • 一位媽媽記錄五歲半女兒打生長素經歷,孩子身高矮小,到底怎麼辦
    俗話說,一高遮九醜,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理想的身高,但理想很豐滿,現實有時候很骨感,孩子長得比同齡人慢,身高比同齡人矮,到底該怎麼辦?有些父母就迫不及待地想給孩子補充外源性生長激素,到底可不可取呢?哪些孩子才適合打生長激素呢?
  •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身材矮小的孩子,抓住猛漲期還有可能躥一躥
    媽媽抓住猛漲期,孩子成功「翻身」迎迎從小個子矮小,一直是班級中最矮的那個女孩,總是坐在第一排,起初媽媽也沒有在意,一直到孩子13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聽一個朋友說,孩子的身高其實不只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的時候一些外在因素可以刺激孩子長高。
  • 孩子能長多高,骨齡說了算
    骨齡與實際年齡不一定相同「總有家長來諮詢孩子怎麼能長個兒,可以吃點什麼。事實上,骨齡預測是目前監測未成年人生長發育的好方法,也是預測身高相對科學的手段。家長應儘早關注孩子的骨齡,以避免孩子個矮情況的發生。」張靜說。骨齡是指骨骼的年齡。
  • 為何很多父母身高很矮,孩子卻長得高,大多是因為父母做了3件事
    現在這個社會,基本就是顏值當家了,現在沒有顏值,那有身高也行啊,你們說是不是,顏值和身高都有,當然是最好的啦。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高,除了後天的養成,還有很多是關於父母的基因遺傳問題了,所以,父母的身高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父母的身高都比較高,那孩子的身高也不會矮了。但是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為什麼父母的身高都比較的矮小,但是孩子的身高卻很高呢?
  • 兒童身高,家長早關注!
    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孩子生長速度的減慢不能引起家長的察覺和重視,往往都把矮小當做「晚長」。認為孩子生長緩慢是營養不足,隨意補充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可能會促使兒童骨垢提前閉合,最終導致身材矮小。那麼孩子到底是矮小,還是晚長呢?
  • 2021年兒童標準身高對照表出爐:你家孩子是高是矮,一看一個準
    俗話說,「有苗不愁長。」但是,大多數家長,總感覺自家娃長得慢、長得矮。究其原因:一是靠主觀猜測,二是對每個年齡段孩子的標準身高不了解。其實,每個孩子的身高,長得有快有慢,只要保證在正常範圍內,都沒有問題。那麼,如何判斷孩子的身高是高,還是矮了?家長可以對照下面《0—18歲標準身高百分位表》,很容易得到答案。
  •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父母身高都很高,為什麼孩子會得矮小症呢?
    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父母身高都很高,為什麼孩子會得矮小症呢? 來源:南京天佑兒童醫院 原標題:南京天佑兒童醫院:父母身高都很高
  • 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真的準確嗎?
    對於身高,很多人都知道有遺傳的原因,但是到底隨爸爸還是隨媽媽?真的存在「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的說法嗎?專家已經給出答案,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因此,孩子身高是隨父母雙方的,「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的說法並不準確! 孩子身高不只受遺傳影響,還有很多後天 因素 雖然孩子身高受父母雙方影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矮小,孩子一定長不高!因為孩子身高,不只受遺傳影響,還有很多後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