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運動會》:5歲確診矮小症的男孩,通過運動一年長高16cm

2020-12-14 騰訊網

「文/豆包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據相關部門統計,中國兒童矮小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

在這個「恐矮時代」,不少家長都會擔心自己孩子長不高,尤其是家有兒子的父母,現實生活也證明了:身高確實很重要!在相親市場上和就業時,不難看到,硬性要求中出現「175+」「180+」這樣的字眼。

可真實情況卻不容樂觀,在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吃飽,甚至總補充各種營養品的情況下,還是會有孩子的身高在水平線以下

《小巨人運動會》:5歲確診矮小症的男孩,通過運動一年長高16cm

前段時間,國內第一檔少兒體能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放出了先導片,引發了不少家長的關注,畢竟現在的孩子,每天沉迷於電子產品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急需要運動來拯救一下他們的身體素質。

節目中,24位小朋友由兩位奧運會世界冠軍——劉翔和田亮發起和召集,還有幾位明星帶領他們去完成比賽,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節目一開始,6歲半的泡泡在50米的短跑比賽中,就遙遙領先其他小朋友奪得了冠軍,連劉翔都對他的天賦連連稱讚:這麼小的年紀,居然可以跑出這樣的成績,我真的認為他可以走專業這條路。

賽後,劉翔還特意來到泡泡麵前,鼓勵他說:你跑得真快,都可以進國家隊了!

但外人不知道是,泡泡在5歲零3個月時,父母發現他比其他同齡小朋友矮很多,去醫院後被醫生診斷為「矮小症」,但泡泡爸並沒有放棄讓孩子長高的想法。

於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泡泡爸成了「冷麵虎爸」,制定了高強度的訓練計劃並嚴格地要求泡泡完成,但孩子還小運動又很苦,面對每天一個半小時以上的運動時間,總有堅持不住的時候。

泡泡爸也很心疼兒子,但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只能狠心地呵斥「快點!」「跑不動了?」「又不會了?」「你為什麼要訓練!」。

好在付出總有回報,經過一年多的運動,泡泡成功長高了16cm,而泡泡爸也激動說:「泡泡確實是通過運動,改變了他自己。」

矮小症並不少見,4歲是最佳判斷的黃金時間,家長要抓住時機

據統計,在全部矮小人口中,大約有700萬4-15歲的需要治療的兒童,但每年能接受科學治療的兒童,不過3萬而已。

造成兒童矮小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家族遺傳、內分泌疾病、發生遲緩和染色體異常等等,而這些引起的幼兒矮小,會在小時候就有徵兆。

但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一時矮只是因為晚長而已,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異常,其實不論男孩女孩,家長都應該在4歲的時候,判斷一下寶寶的身高是否正常。

娃4歲時,體內的各類激素和飲食、睡眠習慣,都已經形成了規律,對身高的影響也逐步顯現,家長這時一定要留個心眼,觀察一下孩子的身高,判斷是否有患矮小症的可能。

一、家長可以參考,國家發布的官方數據

國家會發布兒童身高的標準數據,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性別和身高,進行對號入座,了解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二、留意娃的身高增長速度,定時測量身高

不同年級的娃,會有不同的身高生長速度,例如:3歲前每年長高7釐米以上為正常;3歲至青春期每年長高不得低於5釐米;青春期每年至少要長高6釐米。

三、注意娃與同齡人的身高差距,必要時就醫

幼兒時期,孩子總會頻繁和小朋友接觸,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可以留心觀察一下,如果出現普遍比同齡人低的情況,一點要及時帶孩子去檢查,讓專業的醫生做出診斷。

留言板話題:你家娃今年幾歲,身高是多少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巨人運動會》「虎媽狼爸」再現江湖,矮小症男孩靠運動改變命運
    最近小編在追芒果的新綜《小巨人運動會》,這裡面的小孩感覺個個都能「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武術、拳擊、攀巖、帆船,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而這些「猛娃」的背後,新一代家長的「狼性」育兒方式也屬實震驚到小編我了。
  • 《小巨人運動會》:連結萌娃的真實生活與體育競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芒果TV自製的兒童真人秀《小巨人運動會》正在播出中,通過記錄24位運動技能滿格的學齡前兒童訓練比賽的全過程,連結真實生活與體育競技。
  • 通過一檔兒童運動真人秀節目,引發對兒童運動的思考
    hello,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到這個節目《小巨人運動會》裡面的孩子個個能「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武術、拳擊、攀巖、帆船樣樣運動精通小編突然覺得自己好弱哈哈哈哈特別是在50米短跑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小泡泡俞佳池
  • 《小巨人運動會》收官了,你收穫了啥?
    讓兒童體育運動走入大眾視野《小巨人運動會》的主角是4—7歲的兒童,鏡頭時常捕捉到他們可愛、逗趣、童言無忌的一面。如果不是這檔節目,觀眾很難將萌娃與難度較高的體育運動結合在一起。在《小巨人運動會》的鏡頭中,學齡前兒童體育運動走入了大眾視野。針對學齡前兒童,節目開設了短跑、跳遠、啦啦操、滑雪等常見的項目,門檻低、簡單易學,有利於兒童運動的推廣。
  • 《小巨人運動會》《想想辦法吧!爸爸》相繼播出 沉寂兩年親子綜藝...
    記者看到,《小巨人運動會》《想想辦法吧!爸爸》相繼開播,雖熱度遠不如從前,但節目中定位素人化、孩子是主角等元素還是受到好評。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親子類綜藝想要重回大眾視野,應強化家庭責任感,使節目更加有教育意義。而類似於做遊戲、拼任務等套路儘量少用,不要讓節目淪為一場娛樂真人秀。
  • 6歲矮小症男孩身高1米2,被劉翔點評「可以進國家隊」!背後原因讓人...
    文|熊貓啃書 當今社會,不管是上到60歲的老年人,還是下到3歲的小朋友,幾乎都是人手一部手機,運動?不存在的好嗎?大人平時上班都已經很累了,孩子平時課業任務又那麼繁重,誰還有空去運動啊。而如果讓這種行為持續進行,就會對國民身體素質產生嚴重的威脅。
  • 【天使科普】10歲還不長個,是矮小還是「晚長」?
    測骨齡兩個時期非常關鍵,一是孩子四歲時,二是孩子八歲後,即青春發育期。這兩個時期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父母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0~3個月每月長3cm,4~6個月每月長2cm,6~12個月每月長1.0~1.5cm,所以1歲以內的孩子最好每3個月測量一次身高。 出生第2年: 寶寶將大約長高10~12cm左右,建議每3~6月測一次身高。
  • 四川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3歲1米5不是巨人症
    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巨人瓦德羅高達2米72,重達222公斤,他成年後還快速長高的原因是腦下垂體長了腫瘤,得了巨人症。中國自然生長第一高人2005年7月21日,鮑喜順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總部頒發給他的「世界自然生長第一高人金氏世界紀錄證書」。
  • 走出矮小的誤區,不要讓你的錯誤觀念,毀了孩子一生!
    矮小症和晚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晚長只是矮小的一種,且家族成員中多有晚長病史,成年後身高一般為正常。醫學上將身高較同地區、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身材正常兒童的身高平均值低兩個標準差,或者身高小於第3個百分位,視為身材矮小。所以,發現孩子矮小,要注意檢查是不是矮小症。
  • 盲目等待「晚長」錯過最佳長高的機會,家長要懂得這些
    實際上,研究表明,97%等待「晚長」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身高干預最佳年齡在5~12歲之間,超過12歲,骨骺接近閉合,就很難再進行幹預了。如何為孩子進行身高管理?該多久量一次身高?怎樣發現身高發育異常?後天怎樣促進身高發育?針對家長們的「盲區」,小編在這裡進行了詳細分解。
  • 家長一個疏忽,福建一10歲女孩停止長高!想讓娃多長個兒,千萬別忽視...
    生長年限少一年,身高將損失5~7釐米。在此之前的2~3年,孩子的乳房會開始發育,如果當時家長及時發現並幹預,孩子的身高還有救。現在,已無效果明顯的治療方法。 男孩9歲前表現為生殖器官發育、陰毛腋毛生長、陰囊皮膚顏色變深等,女孩8歲前出現乳房變大,或10歲前來月經,家長都需要注意。
  • 四川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不是巨人症,3歲就1米5了!
    據金氏世界紀錄消息,此前認證的「最高的青少年(男性)」身高為215.9釐米,但目前他已超過18歲。在測量認證完畢並經吉尼斯倫敦總部審核後,小宇將有可能成為新的紀錄保持者。」(Alton Giant,因為他的故鄉為美國伊利諾斯州奧爾頓市),「溫和巨人」(Gentle Giant)。
  • 孩子身高矮,晚長還是矮小症,3個方法迅速知道答案
    通常我們用生長激素去治療矮小症。但是,由於目前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所以許多偏矮的孩子也開始注射生長激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打生長激素長個子靠譜嗎?我的孩子必須打嗎?
  • 男孩青春期身高一年飆升15cm,醫生:正常,父母做的這件事功勞大
    14歲男孩身高一年飆升15釐米,醫生卻說:這很正常,父母的功勞很大!寧寧剛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個子矮一直坐在第一排,可是一年讀下來,寧寧居然坐到了班級的最後一排。寧寧以老師和同學肉眼可見的速度長高,這著實讓大家感到意外。
  • 世界僅此一例,奧地利小夥先天侏儒症,後得巨人症,身高暴長1米多
    現在,由於科技的進步和信息的發達,人們都對侏儒症和巨人症並不陌生,很多學過生物知識的人也都明白這兩種症狀的病因——激素失調。而且,患有這兩種疾病的人除了在身體體型上出現異於常人的特徵外,身體也往往伴有其他的併發症,所以患上這兩種病症的人身體通常都是不健康的。特別是巨人症患者,他們身材高大的同時,異常的生長會讓他們的骨骼過分發育,無論是骨骼還是心臟都承受高於常人的負擔。
  • 中國19歲男孩平均175.7cm,東亞第一!你拖後腿了嗎?這份長高秘籍請...
    :截至2019年,中國19歲男孩平均身高達175.7釐米,在世界身高排名中由第150位升至第65位,東亞第一;19歲的中國女孩平均身高為163.5釐米,全球平均身高排名由第129名躍升至第54名。但我們在生活中也不難看到,有些父母身材矮小,子女卻是大長腿;反之,有些父母很高,子女身高卻一般。因此,除了遺傳因素外,營養、運動、睡眠、心理以及環境也是影響長高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身高均不理想,就必須重視剩下30%-40%的非遺傳因素。【怎麼努力?】
  • 【身材矮小】父母都矮,想知道寶寶將來能長多高?關鍵是看它!
    正常情況下,骨齡與實際年齡的差別應在±1歲之間,落後或超前過多即為異常。 提前:骨齡比生活年齡大1歲以上; 延遲:骨齡比生活年齡小1歲以上; 正常:骨齡與生活年齡相差不超過1歲。
  • 男孩花16萬長高7.2釐米,現狀堪憂,這一增高術早被明文禁止
    經過一番思想鬥爭,20歲的他最終走上「斷骨增高術」的手術臺。而後經歷長達一年的康復治療,他成功拆掉腿上的架子,身高淨增7.2釐米,手術共計花費16萬,最終如願以償躋身高個行列。家長可以通過後天幹預來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尤其在這三個「黃金期」,緊抓孩子的飲食、睡眠、運動,能幫助孩子健康、安全地長高。
  • 世界僅此一例,那個同時患上侏儒症和巨人症的人,後來怎樣了
    筆者-小文在科幻小說《格列佛遊記》中,主人公既是小人國裡的巨人,又是巨人國裡的侏儒,而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侏儒和巨人是完全相反的兩個面。那麼,有沒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可以讓人既是侏儒又是巨人的呢?這件古怪的事情就發生在了一位名叫AdamRainer的患者身上。
  • 11歲男孩骨齡檢測超出3歲,醫生:檢查太晚!要想孩子長高5點必知
    男孩怕矮,女孩怕胖!為順應當下審美需求,作為家長也是操碎了心。近來11歲的浩浩(化名)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骨科,進行了骨齡檢測,沒想到結果是骨齡超出3歲!「你們應該早點帶孩子來檢查的。」醫生很惋惜說到。浩浩媽媽聽到著急問到:「是不是再也長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