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視頻)

2020-12-22 大河網

大河網訊 (記者 堯青/文 王雙飛/導播 韓淼宇/主持 剪輯 樊雨晨 劉鵬飛 胡孝隆/攝像)說到孩子的身高,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得高。孩子個子不高是否正常,如何判斷?本期《名醫訪談》邀請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兒科醫生王素亭跟家長們聊聊孩子身高的話題。

掌握孩子生長規律 對孩子身高心中有數

孩子多高才正常呢?王素亭介紹,每個孩子生長都有生長規律,從中國人群調查來看,孩子出生平均身高一般是50公分左右,第一年的生長速率大約25、26公分,兩到三歲一般每年長8到10公分。3歲到青春期之前,孩子的身高進入平臺期,生長速度會稍微慢下來一點,平均每年5到7公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第二個生長高峰期,生長速度又為8到10公分,這個階段男孩可能會稍微長一點,女孩稍微短一點,青春期一般是三年或三年半。

家長了解規律後便可以初步評判下,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王素亭說,如果孩子出生50公分,一歲平均身高應該就是75到76左右,兩歲的平均身高83到85左右,對孩子的身高有初步判斷,從生長規律上判斷孩子的身高問題。

孩子身高70%遺傳 剩餘的30%能改變孩子

關於遺傳身高的問題,王素亭這樣說,目前研究表明身高遺傳佔70%,剩餘的30%家長把我好十分關鍵,爸爸媽媽身高不樂觀,孩子依然有長高的機會,如果把握好這30%,能讓孩子還能多長5到10公分,這對孩子來說十分關鍵。

孩子長高有哪些關鍵時期呢?王素亭介紹,兒童身高主要分四個階段:一是孕期,從孕期就應該開始關注,對身高的影響也是佔到很大的影響因素,媽媽要從孕期開始注意的營養狀態、生活習慣,避免早產、低體重、足月小樣兒的發生;二是嬰幼兒期,兒童成長的第一個高峰期,這個時期要注意關注孩子身高,發現問題及時求醫;三是平臺期;四是青春期,長身高的第二個高峰期。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會有相應的任務,如果用其他階段去補這個階段的話都是有一定困難的。

個子低因發育晚?專家:生活條件好晚長可能性小

有家長認為孩子個子低因為晚發育?王素亭說,存在發育晚在醫學上叫體質性的青春期發育延遲。但是不能盲目地認為孩子晚長,晚長是需要條件。第一、晚長是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顧名思義,就是青春期發育延遲,發育前是正常身高或者偏矮一點點,別人都發育,這個孩子沒有發育,暫時性的個子矮。第二,晚長的身高不可能比別人落後太多,比方說落後了10公分或20公分晚長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第三就是晚長是青春期發育延遲,但如果孩子已經發育了,就不要再盲目認為孩子晚長。從醫學角度,可以從骨齡初步的評判一下,如果骨齡偏大,那肯定不是晚長。如果骨齡偏小,通過臨床綜合評估,有可能是晚長的話需要找專業大夫去評估。

「隨著生活條件逐漸提高,晚長情況越來越少,所以不要盲目、過分相信晚長。」王素亭說。

23歲還可以繼續長高嗎?王素亭科普說,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是不科學的,因為23歲骨齡已經閉合,以後就沒有生長空間了。但確有媽媽生完孩子長高了,這是因為她生完孩子之後,脊柱壓縮的一兩公分可能被充分利用了,就會顯得高了一兩公分,其實不是長高了,是脊柱被拉長的一兩公分被充分利用了。

不長高因為不吃?錯!不長所以孩子才不吃!

很多家長說,孩子吃得少所以長個慢,王素亭說,這句話不對,其實是因為孩子不長,需求量少,所以才吃得少。

「身高不光是營養的問題,多部分因素還是其他原因,尤其是達到矮小標準的孩子,常見的原因有內分泌方面疾病的原因,或者代謝方面疾病的原因,還有染色體疾病方面的原因,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問題。」王素亭說。

11歲女孩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矮小症 及時治療效果很好

矮小症的治療要針對原因進行,王素亭說,如果查出來是內分泌方面疾病原因引起,那就要糾正內分泌方面疾病的狀態。

目前醫院兒科矮小症門診,周六、周日基本上都是爆滿,矮小症的發病並不低,所以王素亭建議一旦達到矮小標準,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明確一下病因,不要耽誤孩子身高。

王素亭舉例說,今年4月份外地患者11歲,體型偏胖,當時身高比矮小的標準還低3、4公分,住院檢查了內分泌的原因,一查是甲狀腺功能低下,除了引起矮小,可能也會導致孩子全身無力。孩子媽媽說,女兒以前上樓梯特別有力量近三年孩子就懶洋洋的,什麼活都不想幹,但是沒覺得這是一種病,因為孩子能吃能睡也能跳,因為矮小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求醫,幸好沒錯過,經過8個月的治療,身高長了許多。

生長激素在適應症範圍內使用 安全係數比較高

生長激素,對孩子來副作用大嗎?王素亭介紹,從藥物的本身來說,生長激素的結構跟人體基本上很接近,生長激素是人體可以分泌的,生長激素已經從剛開始的一代到了第五代了,目前這幾十年來說,它基本上還是安全的,但必須在適應症範圍內。

每個藥物都有自身的副作用,比方說感冒使用抗生素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副作用得看他是否可控。王素亭說,生長激素有自己的禁忌症,比方說活動性的腫瘤就不能用。如果你本身沒有腫瘤,生長激素是不會促進一個新的腫瘤發生。生長激素適應症去使用生長激素還是安全的,醫生都會在安全範圍之內使用,並定期監測。

「身高是一個單行線,一旦錯過了,可能永遠就錯過了。從現在開始,關注孩子的身高,定期監測身高,一旦發現身高增長過快或過慢,可能都會有問題,都要及時到醫院及時就診,以免錯過孩子最佳生長期。」王素亭呼籲家長關注孩子身高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矮小一定會晚長麼?科學認識 「矮小」與「晚長」!
    研究表明:在100名等待「晚長」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從而錯過了長高的好時機。那麼,家長們要怎樣科學地認識「矮小」與「晚長」呢?什麼是晚長?晚長通常指「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即在正常童進入青春發育的年齡時,沒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減慢之後,他卻出現身高猛長的情況。
  • 【天使科普】10歲還不長個,是矮小還是「晚長」?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有的家長對孩子偏矮小並不緊張,他們認為,孩子「矮小」和「晚長」是一回事,無非是個子長得晚,沒什麼大不了。 這樣的觀點對嗎?
  • 如何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醫生:這一點是關鍵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們還有個很大的疑惑:有的孩子身高矮小,以後怎麼長也長不了多高了;而有的孩子只是發育較晚,身高"晚長"。這兩種情況,到底如何判斷孩子是哪一種?
  • 怎麼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娃身高的秘密,家長要清楚
    文/小雪媽媽每次路過學校放學,我都想感嘆一句現在孩子們發育都太好了,個子普遍都很高,有的寶媽甚至開玩笑說:自己在孩子面前都快成小矮人了。如果說有的家長高興孩子長得好,那有些家長可就「發愁」了,看著別人家孩子一竄一大截,自己家孩子卻動靜那麼小,心裡難免會著急。案例小月和老公身高都不是很高,從小就特別擔心女兒身高,非常注意給孩子補鈣,希望女兒能夠擁有大高個,擺脫夫妻倆」矮個子「基因。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時間:2020-07-21 14:42   來源:上海熱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人類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晚了!
  • 孩子身高矮,晚長還是矮小症,3個方法迅速知道答案
    通常我們用生長激素去治療矮小症。但是,由於目前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所以許多偏矮的孩子也開始注射生長激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打生長激素長個子靠譜嗎?我的孩子必須打嗎?
  • 家長如何分辨孩子「晚長」還是「身材矮小」?這3點早知道早好
    有的人卻說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必須要在其增長最快的時候,調整孩子們的營養及飲食。但無論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否有規律,很顯然家長們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們到底是個子矮還是晚長個呢?而且小魔童的身材明顯是屬於腿部比較長,軀幹還沒有正常成長的階段,因此以後他的身高肯定會再次增長,並且很多粉絲都認為小魔童長大後的身高在180釐米左右。由此可見,對於孩子們的身高問題,正確判斷他們是身材矮還是晚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如何分辨孩子是長得晚還是身材矮小?
  • 盲目等待「晚長」錯過最佳長高的機會,家長要懂得這些
    身高作為衡量孩子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歷來很受家長重視。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矮點沒關係,晚點長個子可能還會長得更高。實際上,研究表明,97%等待「晚長」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身高干預最佳年齡在5~12歲之間,超過12歲,骨骺接近閉合,就很難再進行幹預了。如何為孩子進行身高管理?該多久量一次身高?
  • 走出矮小的誤區,不要讓你的錯誤觀念,毀了孩子一生!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然而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身材比同齡人矮,卻盲目地認為是「晚長」,以為過兩年「長開了」就好了,從而不予重視。那麼,孩子長不高是晚長嗎?
  • 寶寶長牙有早有晚?原來離不開這些原因,寶媽們重視起來!
    每天茶餘飯後,小區裡的家人都會帶著孩子去小區樓下的小廣場玩耍,好朋友雙雙也是,就在推著孩子遛彎時,雙雙打開水杯給孩子餵水時,我才發現10個月的孩子還沒有長牙,說起這個問題的時候,雙雙也表示很擔心,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在8-9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長牙了,而自己的孩子到現在還沒長牙,後來,回家後幫雙雙特意問了一個育兒專家,專家卻說,一般來講,孩子在8個月左右就應該會長牙,現實生活中,最早在5個月出牙也是有案例的,而最晚是寶寶11個月的時候也會有,所以,告訴雙雙不要過於擔心,如果到13個月左右還沒有出牙,建議雙雙多注意,為了安心還是帶孩子去醫院就醫
  • 若孩子有這4個特質,說明他們是「晚發育」而非長不高,爸媽放心
    事實上,有些孩子個子矮,並不是長不高,而是發育晚!孩子的身高發育不是勻速進行的,而是具有生長的快速期。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孩12歲左右、男孩14歲左右。當兩方面,有一個或者兩個遠遠落後於同齡人時,就會被稱為「晚發育」。這裡我們說的主要是體格發育!一般來說,如果孩子體格晚發育,基本會出現下面幾種特徵,爸媽對照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
  • 眼睛裡也能長「魚肉」?再不重視就晚了
    本期科普專家介紹:鄭海生 海南省眼科醫院角膜病專科 副主任醫師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非常清晰。但是,有的人白眼珠上卻長出一塊兒多餘的贅肉,形狀類似於三角形,大多數患者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通常醫學上,我們稱之為「翼狀胬肉」。
  •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孩子有這3大特徵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身材不夠高,就變著法子給他們吃補品,甚至還藉助各種外力,但實際上,這些外在的幹涉有時候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拖後腿。因為有些孩子不是不會長,只是長大慢而已。果不其然,康康上了高中之後,身高突然開始瘋長,三年時間從原來的小矮個長成了一米八的大小夥,參加初中同學聚會的時候,所有同學都認不出他來了。
  •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男孩有這4大特徵
    不少孩子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感到很失望,這時候家長都會勸孩子說,「有早長晚長的,別著急」。事實上,有些孩子並不是真的長不高,而是相較於其他人晚長,更確切地說是晚發育,男孩子如果有這4個特徵,家長不必太擔心。案例:同學上大學後瘋長,身高逆襲!
  • 孩子表現出這些行為,說明叛逆期已「初現端倪」,再不糾正就晚了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只不過有些孩子的叛逆期尤為明顯,另一些孩子的叛逆期不僅短,且並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表現。對於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們也是頭疼十足。身為父母,家長們也應該清楚,現在的孩子與過去的孩子不同。
  • 再不做視頻號,就晚了!這8點建議值得收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廣告創意】(ID:idea1408)文/楊陽(已授權發布)前一段時間,微信更新了新版本,一下子給視頻號推出了八大功能,比如說以下這些:1、發現頁「附近的人」升級為「附近的直播和人」; 2、微信豆上線,可用於視頻號直播購買虛擬禮物、打賞; 3、個人名片可以展示視頻號 4、視頻號的「推薦」視頻展示形式,從瀑布式變為沉浸式信息流
  • 風起蒼嵐:桑冉抓住小晚軟肋,一句話就讓小晚非常猶豫,小晚放棄
    ,一句話就讓小晚非常猶豫,小晚放棄,桑冉還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相較小晚和桑冉目前的戰力來看,桑冉等人已然插翅難飛。不過,桑冉倒還是蠻冷靜的,明明死到臨頭,卻還敢當面威脅小晚。但話說回來,桑冉有這底氣威脅小晚其實還真不是嚇唬小晚。畢竟東皇家族好歹也是蒼祈大陸第一氏族,實力確實是強到讓人目瞪口呆。
  • 再不打卡這些地方就晚了
    等啊等,盼啊盼,全國人民終於盼來了舉國歡慶的「國慶8天小長假」。放飛自我的時機,可算是來了!畢竟生活並不只有965、996、007的工作模式,我們的日常裡,還有詩和遠方。再不趁此機會出去撒歡,可能有些人差不多都快憋瘋了。不過,在此@所有人:你的雙節假期餘額不足,並且無法充值,請面對現實!很多可能很迷惑,怎麼我的假期就這樣少了5天了呢?這5天怎麼說沒有就沒有呢?或許,這5天你是在趕第N場婚禮的婚宴過程中度過,又或許你已經迷失在人山車海之中。
  • 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身材矮小的孩子,抓住猛漲期還有可能躥一躥
    媽媽抓住猛漲期,孩子成功「翻身」迎迎從小個子矮小,一直是班級中最矮的那個女孩,總是坐在第一排,起初媽媽也沒有在意,一直到孩子13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聽一個朋友說,孩子的身高其實不只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有的時候一些外在因素可以刺激孩子長高。
  • 風起蒼嵐:小晚公然挑釁,苟長老奈何不了小晚,小晚的後臺來了
    導讀:小晚挑釁苟長老,苟長老的威壓失效,小晚後臺出現。桑冉的後臺一出現,就端起東皇家少主的架子,不再親自與小晚動手,而是命令身旁這位分神期的苟長老代她收拾小晚。畢竟堂堂元嬰修為的桑冉,本就比小晚的修為高一階還打不過小晚,是真的丟臉。於是,桑冉也就只能靠分神期的女長老找回自己的面子了。不過,即便分神期女長老又如何,還是奈何不了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