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男孩有這4大特徵

2020-12-04 糖果的媽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個寒假未見,很多小夥伴再次相見的時候卻發現,同學比自己長高了一大截,而且喉結也突出了,嗓音也變了。

不少孩子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感到很失望,這時候家長都會勸孩子說,「有早長晚長的,別著急」。

事實上,有些孩子並不是真的長不高,而是相較於其他人晚長,更確切地說是晚發育,男孩子如果有這4個特徵,家長不必太擔心。

案例:同學上大學後瘋長,身高逆襲!

小莉班級上有個男孩子,在高中階段一直在一米七,在東北這個身高並不算突出,大家也沒有多注意。但他長相很「年輕」,一直被別人看成是初中生。

高中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第一次寒假同學聚會時,看到這位男生已經竄到一米八的個頭了,連班主任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大家問他有啥秘方,這位同學撓撓頭說:「可能是換水土吧,要麼我就是晚長類型的。」

數月不見就有如此變化,有時候孩子長不高,真的只是比較晚發育而已。

分析:孩子發育晚還是定型了,如何判斷?

一是以年齡作為參照,研究表明,女童身高突增期在12歲左右、男童14歲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在11~13歲之間,男童為13~15歲之間。

二是測骨齡,當骨骼年齡大於實際年齡的,意味著骨骺線閉合,人體生長達到極限,孩子基本上定型,長不高了。

相反的情況下,說明孩子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只是目前還沒開始生長而已,這類屬於晚發育的。這種情況多注意下後天的因素,孩子長高沒問題。

晚發育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徵?

對於女生來說,大多是通過觀察其生理初潮來判斷早晚的,而對於男孩來說,可從以下這4個方面來做大體判斷。

1)喉結沒有變化

當男孩子發育之後,喉結會慢慢變得突出,父母可以通過觀察,看孩子的喉結是否發生明顯變化,以此來判斷發育早晚。

2)嗓音仍很稚嫩

男孩子在沒變音之前,說話其實和女生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尖尖的、細細的,尚未發育的男孩子嗓音仍很稚嫩,不像已經發育的聲音粗獷。

3)沒長青春痘

除了那些天生皮膚底子好的人,一般在發育中的孩子都會多少長些青春痘。這是因為進去青春期後身體激素的變化導致的。

如果男孩子臉上很光滑,基本看不到青春痘,也能從側面證明,他還沒進入拔個的階段呢。

4)個子比較矮

與同齡人相比,晚發育的孩子在身高上不佔優勢,這點會讓很多家長感到焦慮。但是如果孩子真的還沒有發育呢,前期矮點也不算啥,以後沒準會後來居上呢。

莫欺少年矮,也不要讓孩子背負過重的心理負擔,調整好心情和狀態很重要。

【糖果媽媽寄語】

以上特徵是協助父母判斷孩子生長早晚的,並不是絕對標準。而無論是什麼時候開始發育,家長在平時都不能鬆懈。

合理飲食,鼓勵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多曬太陽,這些不僅對長個有利,對於孩子的身心發育也是很有幫助的。

在孩子的猛長期,家長別掉以輕心,爭取讓孩子像竹子一樣節節高,在青春期不留遺憾!

今日話題

你身邊有原本不高,後來逆襲的例子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孩子有這3大特徵
    然而身高有很大一部分決定於父母的基因。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了將來個子不會太矮,但是有的人卻要靠後天的努力才能追趕上。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身材不夠高,就變著法子給他們吃補品,甚至還藉助各種外力,但實際上,這些外在的幹涉有時候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拖後腿。因為有些孩子不是不會長,只是長大慢而已。
  • 若孩子有這4個特質,說明他們是「晚發育」而非長不高,爸媽放心
    事實上,有些孩子個子矮,並不是長不高,而是發育晚!孩子的身高發育不是勻速進行的,而是具有生長的快速期。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孩12歲左右、男孩14歲左右。身邊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有的是高中突然躥高,有的是去外地上了一年大學,回來後整個人都變樣了。這些大多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晚發育。晚發育都有哪些特徵?晚發育,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個是體格發育,包括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將近10項內容。
  • 擁有4個特質的男孩,大多是發育晚,父母無需擔心他長不高
    身高發育並非平均生長,而是在某一年齡段時生長較快。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多數兒童身高會在十幾歲時達到高峰:一般女孩為11-13歲、男孩為13-15歲,但也有很多孩子的發育年齡晚於這階段,要等到十五、六歲才開始長。
  • 有這幾個特徵的孩子,不是長不高,只是「晚發育」,家長別搞混了
    於是蘭蘭就去醫院諮詢醫生,醫生告訴蘭蘭:孩子只是發育期相對同齡的孩子比較晚,你不用太過擔心,要注意給孩子補充好營養,孩子還會長個子的。聽了醫生的話,蘭蘭才感到安心。其實,許多男孩子的發育期都會比較晚,對於有這幾個特徵的孩子,他們不是真的長不高,只是「晚發育」,家長別搞混了。
  • 14歲比別人矮半頭,兩年後突增22釐米,晚發育的孩子處處給人驚喜
    小區裡有人私底下偷偷問男孩的媽媽是不是用了什麼『長高秘方』。這位母親只是迷迷糊糊地說:「真沒用什麼別的方法,可能我家孩子現在才開始長個子吧。」其實,有些孩子並不是真的長不高,而是相較於其餘人發育得比較晚罷了。想要搞懂自家的孩子是不是還有機會再次長高,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晚發育。
  • 晚發育孩子的幾個特質,對照看看,你家的孩子有沒有
    最近疫情緩解,正好工作不是很忙,就抽了個時間見面。不見不知道,一見嚇一跳。上大學的外甥今年有點不認識了。去年高中畢業還是一個青蔥小男生,大學半年間就忽然長成了魁梧的男子漢。任如何想像,也無法想到他半年之前還是一個小矮子。記得當初親戚還因為孩子長得比較矮而發愁,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過,當時醫生也是說只是發育晚。沒想到半年時間長這麼高。
  • 怎樣判斷身高晚發育
    核心提示:身高晚發育,即在正常兒童進入青春發育時,未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同齡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減慢之後,才逐漸開始生長加速,即達到合適的時機身高還是會生長,醫學上稱為「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俗稱為「晚長」。身高發育晚有一定的遺傳背景,一般配合觀察身高發育速度、骨齡檢測以及微量元素檢測可以進行判斷。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視頻)
    大河網訊 (記者 堯青/文 王雙飛/導播 韓淼宇/主持 剪輯 樊雨晨 劉鵬飛 胡孝隆/攝像)說到孩子的身高,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得高。孩子個子不高是否正常,如何判斷?本期《名醫訪談》邀請到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兒科醫生王素亭跟家長們聊聊孩子身高的話題。
  • 個頭低的孩子,若有以下特點說明是晚長,長成大高個是早晚的事
    如果孩子身上有以下特徵,即便現在個頭不高,但也只是晚長,以後依然會是大高個,別太擔心了。孩子的骨齡比實際年齡小家長想知道孩子是不是晚長,身高才沒有達到實際年齡的標準,比同齡人矮。可以去醫院測一下孩子的骨齡,如果孩子的骨齡比實際年齡小。比如同齡人十二、三歲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孩子的骨骼年齡卻還只是十歲、十一歲。
  • 孩子矮小一定會晚長麼?科學認識 「矮小」與「晚長」!
    研究表明:在100名等待「晚長」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都被斷送了長高的機會,從而錯過了長高的好時機。那麼,家長們要怎樣科學地認識「矮小」與「晚長」呢?什麼是晚長?晚長通常指「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即在正常童進入青春發育的年齡時,沒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減慢之後,他卻出現身高猛長的情況。
  • 孩子說話晚不全是發育問題,從3個方面入手,父母多在自身找原因
    媽媽們聚在一起的話題永遠離不開孩子,從他們丫丫學語階段到上幼兒園再到上小學上初中,只要關於孩子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侃侃而談。 只是讓媽媽們最為擔心的往往是孩子的發育問題,例如:說話這件事情。有不少媽媽反映,自家孩子到了兩歲了還不能說一句完整的句子,甚至只會喊爸爸媽媽。
  • 為什麼男孩大多開竅晚?嬰兒時期,男寶的大腦發育就已落後於女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幼兒園、小學,乃至初中的時候,班級成績前幾名,大多都是女生。不過這種情況到高中的時候就會調反過來,男生成績便開始後來居上了。
  • 女孩發育規律和男孩一樣嗎?初潮後做好這些事,起碼再長10公分
    如果孩子有個好身高,對以後的生活很有幫助。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們就已經開始想辦法「拉扯」孩子,希望他們未來能長成大高個兒。大多數女孩的初潮發生在12-16歲之間,很多家長擔心女兒初潮以後就不長個了,因為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確實會長得很慢。
  • 如何判斷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醫生:這一點是關鍵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們還有個很大的疑惑:有的孩子身高矮小,以後怎麼長也長不了多高了;而有的孩子只是發育較晚,身高"晚長"。這兩種情況,到底如何判斷孩子是哪一種?
  • 【天使科普】10歲還不長個,是矮小還是「晚長」?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有的家長對孩子偏矮小並不緊張,他們認為,孩子「矮小」和「晚長」是一回事,無非是個子長得晚,沒什麼大不了。 這樣的觀點對嗎?
  • 讓男孩晚一年入學,對他們以後的成長好處太多了,家長不要急躁
    記得當初杜江帶著嗯哼參加《爸爸去哪兒》的時候,自爆4歲的嗯哼還沒有上幼兒園,因為霍思燕在一本書裡看到讓男孩晚一年入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於是是否讓男孩晚一年入學,引起了大家廣泛的討論。對於男孩的上學時間,很多家長又焦慮有糾結。其實,根據男孩的身心發育情況和大量研究證實,讓男孩晚一年入學,對孩子的成長利遠遠大於弊,家長沒必要太焦慮。
  • 0到3歲大腦發育高峰期:如果有這幾個標誌,父母放心發育達標
    某天,小霜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孩子不會說話可能是智力問題。小霜慌了,她不敢聲張,第二天偷偷帶兒子去了醫院。在兒子檢查的時候,她安慰自己:「要真有問題,就養他一輩子!」檢查結束後,小霜一臉絕望的問醫生:「我孩子大腦發育有問題,不會影響健康吧?」
  • 盲目等待「晚長」錯過最佳長高的機會,家長要懂得這些
    從第3年至青春期,每年長5~8cm,最好每半年測一次身高。 孩子到了青春發育期,男孩每年長高8~12cm,共長30cm,女孩每年長高6~8cm,共長25cm。由於生長加快,應該每6個月測一次身高。
  • 不愛學習是「前額皮質」發育不足,3方法鍛鍊孩子大腦「意志力」
    男孩一邊抱怨,一邊打開作業,卻發現越寫越煩躁,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我一輩子都寫不完了!」於是他開始走神兒,看看這兒玩玩那兒,一直拖到深夜。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孩子意志力不足的表現。因為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孩子在遇到作業多的困難時,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按時完成作業,乾脆選擇了放棄努力。
  • 「矮個子」孩子有這4種表現,證明是「晚長」體質,家長不用著急
    之後雖然長的沒有那一年快了,但孩子高中畢業時也長到了169cm,比班上多數女孩都要高,小清夫妻也非常滿意,沒想到孩子真的能成功逆襲,孩子身高能長到幾歲?其實,孩子的身高並不是一個「勻速」發展的過程,而是有急有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