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談到抗美援朝戰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一場我們剛剛建國不久就開打的戰爭,而且直接就懟上了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雖然名義上還有什麼聯合國軍,但其實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真正的戰力還是美軍。也正是這一戰,打出我軍的軍威,打出了我國的地位。
當我們討論抗美援朝戰爭的經典戰役的時候,大多數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肯地就是上甘嶺了。確實,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程度和英雄史詩程度都世所罕見,但其實,當時在朝鮮半島上的傳奇戰鬥非常之多,松骨峰阻擊戰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
松骨峰阻擊戰
1950年11月,在當時的朝鮮戰場上,我軍因為誘敵深入,用十八個師的兵力,將美軍的四個師、韓國四個師,以及英國和土耳其各一個旅包圍了起來。為了盡最大可能地消滅敵方有生力量,力求全殲,當時的總指揮彭德懷決定,讓三十八軍繞後,切斷敵人往南方逃竄的道路。
同月30號拂曉,38軍旗下的112師335團因為機動速度快,一路穿插小跑,趕在大部隊前面,來到了松骨峰一帶。因為此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打阻擊戰的好地方。團長當即命令部隊搶佔高地,準備截擊撤退的敵軍。
清晨六點半,當335團的尖兵小部隊爬上小山包,還沒來得及修築工事的時候,美軍第二師已經乘著黑壓壓的汽車往這邊逃竄而來了。當時美軍除了汽車之外,還有大量的坦克。
為了給逃跑的美軍獻上一份大禮。團長當即決定打著照面,展開進攻。就在敵軍的汽車剛剛開進我方三連的陣地前沿的時候,連長一聲令下,頓時火炮齊鳴。我方的機槍手、火箭炮射手,手榴彈投擲手,爆破組等全部開足了馬力往敵軍身上傾瀉彈藥。正在逃竄途中的美軍還沒反應過來便被各式炸彈炸開了花,一大批的汽車、坦克在戰火中燃燒,美國大兵為了保命紛紛棄車而逃,亂成一團。
半小時之後,敵人重新整理了一下兵力,看到我方只有一個團在進行阻擊,隨即便準備開始反攻。美軍組織了八輛坦克,十幾門的大炮,在十一架飛機的掩護之下,對我方的陣地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只可惜雖然反覆衝鋒五次,均被我方打退。考慮到我方大部隊正在趕來,美軍一時半會贏不了,也不敢戀戰,紛紛丟棄屍體,準備再次組織一次進攻,一舉拿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團。
而我方也趁著敵方還在部署兵力的時候,抓緊時間挖戰壕,修工事,不求殺敵多少,只要拖到我們大部隊趕來,這場仗就算是打贏了。
幾個小時後,敵人展開了更加猛烈的進攻,燃燒彈、汽油彈滿天飛,整個戰場陷入一片火海。為了儘快衝出包圍,敵人分成幾個小隊,從多個方向向我方陣地突襲。戰鬥進行得非常慘烈,我方人員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傷亡慘重,負責陣地的連長犧牲,副連長負傷三處,仍然堅持著陣地上指揮戰鬥。
而此時,我方的大部隊合圍之勢已經越發明顯,敵人如果不能在這邊衝出一道口子的話,就只有死路一條。因此,在生死存亡面前,敵人的進攻越來越瘋狂。我方志願軍以一個團的兵力承受著敵方一個師的猛烈進攻,再加上雙方的武器裝備並不對等,因此整場戰鬥異常慘烈,雙方人員傷亡十分嚴重。
335團通過巨大的犧牲,成功地為大部隊爭取了時間。戰鬥勝利後,一營長帶領兄弟們進入三連的陣地裡清點人數,發現大多數戰士的槍枝已經完全破碎,戰鬥到最後都是貼身的肉搏白刃戰。而烈士們的遺體也都保持著最後的樣子,有抱著敵人頭的,有抱著敵人腰的,也有的手中還握著刺刀,插在敵人胸口的。他們直到戰死的那一刻,依然保持著殺敵的姿勢。
這場戰鬥從早上六點多鐘一直打到了中午十二點多,固守陣地的三連僅剩六名戰士沒有負傷,而他們消滅了六百多名的敵軍,創下了敵我損失6:1的輝煌戰績。
因為這這場阻擊戰,成功地攔截了敵軍逃跑的線路,在我軍大部隊趕來之後完成了全殲。為了表彰鎮守陣地的三連,志願軍領導機關特別授予「攻守兼備」的錦旗,整個38軍授予「英雄部隊」的光榮稱號。後來蘇聯的史達林聽說了這個部隊的事跡之後也十分感慨,稱讚這是一支偉大的部隊。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